http://www.nyq.cn
 当前位置:首页-> 备课参考 -> 初二历史 -> 初二上学期 -> 第二章 中国半殖民地化的加深

第二课 19世纪中后期的边疆危机和中法战争

作者:未知来源:中央电教馆时间:2006/4/28 18:31:54阅读:nyq
字号:|


如何认识"中国边疆地区的新危机"

   一、边疆地区新危机的背景
  这是列强侵华的第二阶段。19世纪70年代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逐步向帝国主义过渡。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列强一方面仍旧对落后国家进行商品输出,另一方面随着国内投资场所渐趋饱和,他们疯狂地对外资本输出和掠夺殖民地,中国的邻邦和边疆地区就成为他们争夺的主要目标。从国内来看,两次鸦片战争暴露出的清政府的腐败无能、投降妥协。进一步刺激了列强的贪欲。所以,中国边疆地区在19世纪70、80年代出现了严重危机。

  二、边疆地区新危机的表现
  西北边疆:阿古柏势力的入侵给我国西北边疆造成一定危机,但并不能算新危机的表现。中国边疆地区新危机的大背景是:19世纪70年代后,主要的侵略国应指资本主义国家,而中亚浩罕国是一个封建汗国。这里正确的理解应是:继阿古柏势力入侵新疆后,俄、英竞相支持、勾结实是利用阿古柏,把它作为肢解新疆的工具,致使中国主权进一步遭破坏,国土进一步被分割,西北边疆出现了严重危机。
  西南边疆:除了英国侵入西藏,法国侵略越南给我国边疆也造成了深重的危机,中法战争就是这一危机的延伸和发展。战争的最终结局使西南门户大开,进一步加深了西南边疆的危机。

  三、边疆地区新危机的结果
  俄、英利用阿古柏分裂中国领土,酿成西北边疆危机。中国先是主动军事出击,收复南疆;再是积极外交斡旋:曾纪泽赴俄谈判、左宗棠军事配合,最后收回被俄国占领的伊犁。这充分说明:只要中国竭力抗击,外交态度坚决,还是能取得一定成效的。但西南边疆,清政府求和,"英国势力侵入西藏";东南边疆,英美"调停",最后"日本勒索白银50万两"。由此,清政府的腐败无能、妥协退让进一步暴露无遗。所以,列强掀起瓜分狂潮、中国民族危机不断加深,是不可避免的。不推翻腐败的封建的政府,不根除腐朽的封建制度,中国根本无法取得反侵略斗争的胜利。

  四、边疆地区的新危机出现了一些"新特点"
  首先,比较起列强侵华的第一阶段--第一次工业革命后给我边疆造成的危机而言,地域更广。从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至边疆新危机,经历了从东南沿海,北部沿海、东北,再到东南、西北、西南,一个由沿海到内地的过程,促成了中国边疆地区的"危机四伏"。其次,出现了新的侵略国家。鸦片战争,英国充当了急先锋,法美相拥而至;第二次鸦片战争,英法是元凶,美俄是帮凶。其中,英法美是第一次工业革命资本主义发展水平最高的国家,而俄国经济发展落后但侵略成性。19世纪70、80年代的边疆危机中,出现了新的侵略国--日本,1868年,日本通过明治维新,才走上资本主义发展道路。所以,后起资本主义国家迅速走入侵略者的行列,也成为这一时期的一大特点。再次,从背景、中法战争的结果可以看出,列强对中国的侵略方式由以往的商品输出为主逐渐变为以资本输出为主。这个特点,在19世纪末发展得更为明显,成为列强的普遍要求。




越南历史

(一)古代史
  968年,丁部领建立丁朝,这是越南封建王朝第一个朝代,存在13年(968年--980年)。979年,丁朝因王位继承问题发生了宫廷政变。丁朝大将黎桓扶植丁部领之子丁敬继位,自己独揽大权。980年,黎桓篡位,建立前黎朝。前黎朝存在30年(980-1009)。1006年,黎桓死,其子龙铤继位。l009年,龙铤死,前黎朝的殿前指挥(禁卫军司令)李公蕴篡位,建立李朝。

  李朝传位9代,共215年(1010-1225)。李公蕴刚即位,于1010年将王朝从华闾迁到大罗城,并改名为升龙(今河内)。到李日尊(李圣宗)时,改国号为"大越"。1225年,掌握李朝大权的辅国大尉陈承与殿前指挥使陈守度,强迫年幼的女皇李昭圣让位于陈承之子陈炬,李朝灭亡。陈朝存在175年(1225一1440)。1400年,陈朝外戚胡季嫠篡夺王位,建立胡朝,国号大虞。胡朝仅存在7年(1400-1407)。

  1406年10月,中国封建王朝明朝借口恢复陈朝,出兵越南。1407年初明军占领升龙。俘虏胡季嫠父子,胡朝灭亡。明朝在安南设置郡县,改安南为交趾,从而出现了短暂的"明属时期"。l418年,黎利在蓝山起义,经过10年的斗争,起义军打败了明军,获得了独立。l428年,黎利在东京(今河内)称帝,建立后黎朝(1428--1788,传17世,共360年)。

  l527年,后黎朝大臣莫登庸篡夺王位,定都升龙,建立莫朝,统治清化以北地区,史称"北朝";大将阮淦拥立黎昭宗之子黎宁为帝,称黎庄宗,统治清化以南地区,史称"南朝"。因此,从1527年--1592年,越南历史上进入"南北朝时期"。1592年,黎朝复辞,实权落入郑松及阮口两大权臣手中,因而从1627年到17世纪末叶,越南又出现北郑与南阮混战的局面。

  18世纪,越南社会危机日益严重,农民起义此起彼伏。1771年,爆发了由阮岳、阮惠、阮侣三兄弟领导的越南历史上规模最大的西山农民起义。经过20年的斗争,起义军于1776年推翻了南方阮氏政权,1789年击退了清朝军队的干涉,统一了越南。l787年,阮岳在归仁称帝,统治从广南至顺化的中部大片土地。次年,阮惠在顺化称帝,年号光中,建立西山王朝,统治越南北部。阮侣称东定王统治南方。原广南王阮福淳的侄儿阮福映在法国殖民者的帮助下,于1802年推翻了西山朝,建立阮朝,定都富春(顺化),改国号为"越南"。阮朝是越南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阮朝前期,社会经济都有较大的发展,但到了阮朝后期,封建危机日益严重,农民起义此起彼伏,越南的封建社会已经由盛转衰,无力抵抗外来侵略。在这样背景下,法国殖民者打开了人侵越南的大门。从此,越南人民进入抗法斗争时期。

(二)近代史
  1858年,法国政府借口保护传教士,纠合西班牙舰队炮击越南中部港口岘港,从而揭开了法国殖民主义者侵略越南的序幕。l884年阮朝被迫与法国签订了投降新约,正式承认越南是法国的保护国。越南正式沦为法国殖民地后,法国殖民者将越南分割为三:南部称交趾支那(又名南圻),直接由法国统治,首府西贡;中部称安南(又名中圻),为法国"保护"下的王国,首府顺化;北部称东京(又名北圻),由越南王国"让予"法国管理,首府河内。法国在越南驻有大量军队,由驻越总督统辖。总督府设陆军部和海军部。法国殖民当局还组织了一支越籍军队,作为镇压越南人民反抗的辅助工具。

  经济上,法国殖民者疯狂掠夺越南的资源。文化上,法国强迫越南所有学校教学法语,进行奴化教育。法国的殖民统治引起了越南各族人民的强烈反抗。反法斗争持续不断,风起云涌,其中著名的有1859--1864年张定领导的鹅贡起义、1885--1896年潘庭逢领导的河静起义、1887--1913年黄花探领导的安世起义。这些起义虽然失败了,但沉重地打击了法国侵略者,延缓了法国对越南殖民化的进程。

  潘佩珠是越南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先驱。他于1906年在广州成立了以"驱逐法贼,恢复越南,建立君主立宪"为宗旨的"越南维新会",1912年又成立"越南光复会",其宗旨改为"驱逐法贼,恢复越南,建立越南共和国",并组织"光复军",在越南国内进行了几次反法武装斗争。1925年潘佩珠在上海被法国密探绑架,押回越南终身监禁,并于1940年在顺化去世。潘佩珠被捕后,阮爱国,即胡志明(他于1943年改为此名)作为越南民族独立运动最杰出的领袖出现在越南政治舞台上。1925年他在广州创立了"越南青年革命同志会",为越共的建立作思想上与组织上的准备。1929年,越南的北圻、中圻、南圻都成立了共产主义组织。l930年2月3日,越南共产党成立。同年10月改为印度支那共产党。越共建立后,立即领导人民开展反帝反封建斗争。这场斗争的高峰是1930年9月建立了越南历史上第一个工农政权--义静苏维埃。该政权虽然只存在几个月,于1931年4月被法国殖民当局镇压下去,但为夺取革命胜利积累了经验。

  1940年9月日本胁追法国签订军事协定,迫使法国贝当当局同意日军进入红河以北地区,并将河内、海防、金兰湾让给日本。

  日本在占领越南的头几年里,仍保留了法国的殖民机构,通过这些机构掠夺越南的资源。在日本占领越南期间,越南人民在印度支那共产党的领导下,展开了反日抗法的武装斗争。1940年9月27日,谅山省北山县人民乘日军进入谅山、法军后撤到北山之际发动武装起义, 夺取了法军的武器,建立了党领导下的第一支武装力量--北山游击队。同年11月,南部人民也举行了南圻起义。

  1941年5月,"越南独立同盟"成立,这是一个统一阵线的组织。1944年6月,胡志明发表告同胞书,号召人民团结起来,打倒日法侵略者;同年12月22日,在越北山区建立了越南解放军宣传队(即越南人民军的前身)。日本发动"三·九政变"后,越南人民掀起了抗日救国的新高潮。1945年4月,组成了统一的越南解放军;6月,解放区扩大到越北6省,面积4万平方公里,人口100多万。从而为武装夺取政权奠定了基础。1945年8月15日.日寇无条件投降,印度支那共产党领导了八月总起义。8月15日,阮氏皇朝末代皇帝保大被迫宣布退位。9月2日,胡志明在河内巴亭广场向全世界庄严宣告,越南民主共和国正式成立。

(三)现代史
  越南民主共和国成立后20天,1945年9月23日,法军在美、英帝国主义的支持下卷土重来,重新占领了西贡,接着控制了北纬16度线以南地区,并侵占了越北莱州等地。1946年11月对越南发动了全面战争。12月19日,越南人民在越南劳动党的领导下展开全面抗战。经过8年英勇斗争。在中国政府和人民的大力援助下,越南人民于1954年5月赢得了奠边府大捷,迫使法国于同年7月在日内瓦会议上承认越南的独立,签订了关于恢复印度支那和平的协议。

  从1955年至1965年,越南北方基本上进行了10年的和平建设,包括实施了两个三年计划与一个五年计划。1955--1957年实行恢复经济的三年计划。1958--1960年实行发展经济、改造经济和发展文化的三年计划。1961--1965年实行第一个五年计划。第一个三年计划基本实现,北方经济惭复到战前最佳的1939年的水平;第二个三年计划,1960年的工农业总产值比1957年增长27.5%;第一个五年计划,1965年的工业总产值与农业总产值比1961年分别增长70.6% 与12.7%。

  由于得到美国支持的以吴庭艳为首的南方反动势力的破坏,日内瓦协议规定的以17度线为界的临时军事分界线,实际上变成了一条国界线,越南被人为地分割开了,从而形成了长达20年的南北分裂状态。

  美国在扶植南越傀儡政权的同时,也在积极为发动全面对越战争作准备。日内瓦协议签订后一个月,美国就向南越派去大量军事人员,并将其驻印度支那地区军事顾问团改为驻南越军事援助顾问团。1964年8月5日,美国制造了"北部湾事件",开始轰炸越南北方。

  1965年3月8日,美国海军陆战队在岘港登陆,并不断增兵南越,在越南发动了一场长达8年的大规模"局部战争"。由于美国在军事上、外交上的不断失败,1973年1月27日,越美双方(越方包括北越的越南民主共和国、南方伪政权以及南方民族解放阵线3方)在巴黎签订了《关于在越南结束战争,恢复和平的协定》。巴黎协定签订后,美军撤出越南。

  1975年3月,越南人民军发动"西原战役",解放了中部地区,接着又发动了"胡志明战役",于4月30日解放了西贡和整个越南南方。1976年4月25日,越南举行了统一的全国国会代表选举。6月24日至7月3日在河内举行了统一国会会议,决定将国名改为"越南社会主义共和国",并正式宣布从1976年7月2日起,越南南北方实现统一。




中法战争、甲午战争时的中越和中朝关系

  在学习"中法战争"和"甲午中日战争"这两节内容时,总有同学会提出这样的疑问:一、在这两场战争前夕,中国为何要援越抗法和派兵帮助朝鲜镇压东学党起义?二、《中法新约》和《马关条约》第一条分别规定"清政府承认法国对越南的殖民统治"、"清政府承认朝鲜的独立自主",为什么法国对越南的殖民统治以及朝鲜的独立自主要得到清政府的同意才行?当时中国与越南、朝鲜两国到底是什么关系?

  简单地说,当时的中国与越南、朝鲜之间是一种比较特殊的政治关系--宗藩关系,中国是越、朝的宗主国,越、朝是中国的藩属国。这种宗藩关系的主要内容是:藩属国的国王继位,须经过宗主国的册封,才算取得合法的地位;藩属国需定期向宗主国进贡;宗主国负有帮助藩属国维护统治秩序的责任。以朝鲜定期朝贡为例,朝鲜历来被中国人看作中国北部极重要的"外藩",在明清两代,朝鲜是中国头等的朝贡国。朝鲜李朝(1392-1910年)每年派三次正式贡使前往明廷进贡,派四次正式贡使前往清廷进贡,另外还有许多小规模的遣使。

  这种宗藩关系的形成,主要是由于中国与两国山水相连,唇齿相依,而且有着长时间密切的历史交往。越南古称交趾、安南,自汉朝以后的1000余年间,一直属于中国封建王朝的管辖地。公元679年唐朝在南越设安南都护府,"安南"名称由此而来。公元968年了部领建立了朝,国号为"大翟越国",973年了部领被宋太祖册封为安南郡王,与中国封建王朝建立"藩属关系"。以后又经历了前黎、李、陈、黎等朝代。1802年阮福映建立了阮朝,取国号为"南越",第二年清朝政府(嘉庆八年)将安南国改为越南国,封阮福映为国王,越南由此而得名。

  公元300年至7世纪的朝鲜,史称"三国时代",三国间战乱频繁。新罗得到中国唐朝的帮助先后灭了高句丽等国,于676年统一朝鲜半岛。此后,新罗与唐朝建立了友好关系,双方经济文化交流十分频繁。1592年,日本大肆入侵朝鲜,应朝鲜的请求,中国明朝政府派兵援朝抗日,取得"壬辰卫国战争"的伟大胜利。从此,在明清时期,朝鲜便一直成为中国的藩属。

  不可否认,这种宗藩关系的形成,是由于双方在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实力的差距所造成的,是一种特殊的封建等级关系,一定程度上具有不平等性。但是,中国和越、朝的这种宗藩关系与法日殖民者对越、朝的殖民统治有着本质的区别。如清王朝对越南国王的册封,实际上仅是对既成事实的认可,即谁控制了越南中央政权,清王朝就予以承认,并不具体干涉其内政。同时,清王朝也不染指越、朝的领土,不谋求经济上的特殊利益。如越、朝使臣朝贡时,清王朝回赠的礼品,其价值远远大于其进贡的物品。可见,宗藩关系并未对越、朝的自主权和经济利益构成直接威胁,越南、朝鲜基本上仍是一个领土完整、主权独立的国家。清王朝对越、朝所拥有的某些特权仅具有象征意义。这与法日殖民者在越南、朝鲜割地赔款、掠夺财富、干预内政和外交,甚至派总督进行直接管理等殖民统治手段,在性质上有着本质的区别。

  正是因为中国与越、朝间存在着这样特殊的宗藩关系,所以当法国侵略越南时,阮氏王朝不仅邀请黑旗军助越抗法,而且多次派使臣前往中国,请求清政府出兵援助。同理,朝鲜国内爆发东学党起义时,朝鲜政府也请求清政府出兵帮助镇压。对清政府而言,如果对越、朝的要求置之不理,即不承担宗主国责任的话,中国与两国间的宗藩关系就难以维持,而且,天朝的尊严与体面也将会受到进一步的损害。另外,在两国事务上如不采取积极政策,将会给列强以可乘之机,从而严重影响清政府的利益。所以清政府义不容辞地担负起援越抗法和出兵镇压东学党起义的责任。同样,也正是由于存在着这种宗藩关系,在《中法新约》和《马关条约》中要强调法国对越南的殖民统治和朝鲜的独立自主要得到清政府的同意。




中法战争中国为什么不败而败?

  1885年3月下旬,广西老将冯子材率领镇南关守军经过反复拼搏,击退了法国侵略军的猖狂进攻,取得了镇南关大捷。随后冯子材挥师南下,乘胜追击,一举收复了文渊、谅山等地。与此同时,西线滇军和黑旗军配合,大败法军,取得了临洮大捷,并收复了广威、老街等地。然而4月7日清政府却发布了前线各军停战撤兵的命令。6月9日又与法国签订了和约。清政府承认越南是法国的保护国,并在中越边境指定两处开埠通商。

  这种结局的出现,除了清政府的腐朽无能外,又与列强联手侵华有密切关系。英国政府要员葛兰斐尔表示"中国的任何胜利都会一般地对欧洲人发生严重的后果"。列强们害怕中国获胜会提高中国的国际地位,以及同列强的抗争力。

  早在1884年,法、日侵略者就密谋南北联手,共同对付清政府。那年夏天,法驻日公使与日本自由党首领后藤象二郎秘密商定,由法国提供一百万日元及其他可能的军事援助,支持日本在朝鲜进行颠覆活动。法国企图借此在北方牵制清朝的北洋海军和陆军,便于它在越南的侵略活动。日本侵略者的目的则是乘机扩展日本在朝鲜的侵略势力。同年12月,日本果然支持朝鲜亲日的开化党发动政变,挟持国王,组织亲日政权。这次政变虽被驻朝清军及时粉碎,但日本仍借机要挟清政府。清政府之所以在中法战争中向法国妥协退让,惧怕法日两国南北夹攻是一个原因。



关于本站 | 免责声明 | 业务合作 | 广告联系 | 留言建议 | 联系方式 | 网站导航 | 管理登录
闽ICP备0503071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