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nyq.cn
 当前位置:首页-> 备课参考 -> 初一历史 -> 初一上学期 -> 第三章 秦汉

第四课 西汉的强盛和衰亡

作者:未知来源:中央电教馆时间:2006/4/28 18:31:53阅读:nyq
字号:|


西汉伦理思想家董仲舒

  董仲舒 (前179-前104)西汉伦理思想家、哲学家,今文经学大师。广川(今河北景县)人。专治《春秋公羊传)。曾任博士、江都相和胶西王相。曾向汉武帝建议:"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武帝采纳其对策,由是开以儒学为正统学术之先声。其学说以儒家思想为主干,杂以阴阳五行之学,形成神学式理伦体系。创天人感应之说,以天为万物之祖,百神之君,认为天制造了人类,人类为天的副本。天对万物实行主宰,以阴阳五行的变化和付瑞、灾异对万物和人类社会发挥作用,产生影响。君主是代天行事,须以天意为行为准则。君臣、父子、夫妻之纲常,均出自天意,不可更变。另有以"三纲五常"为封建伦理观点,并分人性为上、中、下三品。宣扬"黑、白、赤"三统的历史循环论,否认社会的发展。倡导义重于利的义利观,认为"天之生人也,使人生义与利。利以养其体,义以养其心","体莫贵于心,故养莫重于义。义之养生人大于利矣。"又进一步在义利对立意义上提出"正其道不谋其利,修其理不急其功"的道德实践路线。政治上反对兼并,主张限民占田。对社会中贫富不均、土地多寡悬殊等现象有所认识和揭 露。主张以教化为堤防,立太学,设庠序,以利于政治统治。著作存《董子文集》、《春秋繁露》、《举贤良对策》等。



西汉时代的丞相变化

   西汉前期的丞相,多是功臣或功臣子,而西汉后期诸朝丞相,已经以欑史文吏和经学之士为主。西汉丞相共计45人。历朝丞相的出身如下表:
 

丞相

功臣

功臣子

外戚宗室

蒃史文吏

经学之士

其他

高帝朝

1

         

惠帝朝

3

★★★

         

高后朝

1

         

文帝朝

4

★★★★

         

景帝朝

4

 

★★★

     

武帝朝

12

 

★★★★★

★★★

 

★★★

昭帝朝

3

     

★★★

   

宣帝朝

5

     

★★★★

 

元帝朝

2

       

★★

 

成帝朝

5

   

★★★

 

哀帝朝

5

     

★★★★

 

平帝朝

1

       

 

  ①卫绾以戏车为郎,击吴楚有功封侯。

  ②李蔡与公孙贺击匈奴有功封侯,田千秋为高寝郎,讼太子刘据冤见信用。

  很显然,正是从昭宣时代起,政府高级官员的成分发生了重要的变化。攢史文吏和经学之士在上层决策机构人员构成中占有较大的比重,反映了当时政治形势的重要演变。

  自昭宣时期到西汉末年,丞相计21人22任,考其出身地域,也可以或得有意义的发现:

时代

丞相

出身地域

 

昭帝朝

田千秋

其先齐诸田徙长陵

 

王訢

济南人

 

杨敞

华阴人

 
 

蔡义

河内温人

 

宣帝朝

韦贤

鲁国邹人

 

魏相

济阴定陶人

 

丙吉

鲁国人

 

黄霸

淮阳阳化人

 
 

于定国

东海炎人

 

元帝朝

韦玄成

鲁国邹人

 

匡衡

东海承人

 

成帝朝

王商

涿郡蠡吾人

 
 

张禹

河内轵人

 
 

薛宣

东海炎人

 
 

翟方进

汝南上蔡人

 
 

孔光

鲁国人(孔子十四世孙)

哀帝朝

朱博

杜陵人

 
 

平当

祖父自(梁国)下邑徙平陵

 
 

王嘉

平陵人

 
 

孔光

鲁国人(孔子十四世孙)

 

马宫

东海戚人

 

平帝朝

平晏

平陵人(平当子)

 

  (有★号者为齐鲁人)

  其中齐鲁人合计7人,8人次,人数所占比例相当可观。齐鲁是儒学发生和发展的基地,是当时的文化重心地区。齐鲁人出任丞相者为多,说明儒学的政治影响力显著增强。这一文化现象,显然是和昭宣以来推崇儒学的文化政策分不开的。汉时民间曾流行“秦汉以来,山东出相,山西出将”的说法。自昭宣时期到西汉末年,历任丞相中齐、鲁、东海人多达11人,12人次,人数占5238%,以人次计,则高达5455%。东方儒者在高级文官集团中成为多数,说明儒学对政治生活影响的深刻。



十三州部

  西汉王朝进一步完善了秦王朝初创的御史监察制度。汉武帝时,设置十三州部,即在全国统治重心三辅(京兆尹、冯翊、扶风)、三河(河南、河内、河东)和弘农以外的各地区设定13个监察区域,每州部设刺史一人,以监察地方政治,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十三州部,为冀、青、兖、徐、扬、荆、豫、益、凉、幽、并、交趾、朔方。其地域大体是:
  冀州-今河北中南部,山东西端及河南北端;
  青州-今山东大部及河北一部;
  兖州-今山东西南部,河南东部;
  徐州-今 江苏长江以北及山东东南部;
  扬州-今安徽淮水和江苏长江以南及江西、浙江、福建三省,湖北东部,河南东南部;
  荆州-今湖北大部,湖南及河南、贵州、广东、广西一部;
  豫州-今河南东部、安徽北部;
  益州-今四川大部、云南东部、贵州西部、甘肃南部、陕西南部、湖北西北部;
  凉州-今甘肃大部,宁夏大部及青海湟水流域,陕西西北部及西南部;
  幽州-今河北北部,辽宁大部及朝鲜大同江流域;
  并州-今山西大部及内蒙古、河北一部;
  交趾-今广西、广东大部及越南北部和中部;
  朔方-今宁夏东部,内蒙古阴山南北,陕西北部,甘肃东部。



王莽改制

  王莽篡夺了西汉的天下,为了显示他的威德,也为了巩固统治,实行了制度上的改变,这在历史上叫做"王莽改制",这些改变本来是要解决西汉末年社会上出现的种种矛盾,可其结果是更加激化了社会矛盾,加速了他自己的灭亡。

  王莽改制最突出的一件事情是改变土地制度。他把奴隶社会时期的井田制重新搬了出来,规定天下的田都叫做"王田",归朝廷所有,不许自由买卖,由政府按人口重新分配。这是一种倒退的做法,实际上根本行不通。结果,王莽的"王田"制度颁布了三年,却实行不了,没奈何只好下令取消,照旧允许土地自由买卖。

  王莽改制的另一件事是改变货币制度。他下令废止了市面上流通已久的五铢钱,一会儿规定用这样几种货币,一会儿又规定用那样几种货币,甚至于把远古时期一度用作交易媒介的贝壳也规定作为货币使用,逼着老百姓兑换来兑换去,造成了极大的混乱,把老百姓手里的钱都搜刮光了,商人都不敢做买卖了。

  除了土地制度和货币制度的改变以外,王莽还改变了其他的一些制度,可是到头来除了扰民以外,什么也行不通,也都失败了。与此同时王莽,还派兵去征伐匈奴、高丽、西南夷和西域,浩大的军费开支,又加重了老百姓的负担。

  在王莽这种倒行逆施的反动统治之下,人民的生活十分痛苦,特别是农民,他们的土地被地主夺走了,仅有的一点积蓄也被币制改革和战争负担给剥削光了,生活更加困苦不堪。当时全国各地又普遍发生了旱灾和蝗灾。在北方,由于闹饥荒,出现了人吃人的惨剧;在南方,人们成群结队到沼泽地里去挖野菜来充饥。关中地方,四处流亡来的几十万饥民,因为得不到救济,饿死的占十分之七八。王莽解决不了人民的吃饭问题,却派人到各地去欺骗人民,教人民煮草木为酪,说是把野草树皮煮得烂熟以后,会成为像奶酪一样好吃的东西。这种骗人的鬼话当然没有人相信。人们为了求活路,终于拿起刀枪,发动了大规模的武装起义。



绿林、赤眉起义

  王莽天凤四年(公元17年)。琅琊郡海曲县(今山东省日照县)发生了一起县官胡乱杀人的事情,因而引起了一场农民起义。海曲县县衙门有个当差的名叫吕育,他犯了点小小的罪,就被县官处死了。吕育的母亲为了给儿子报仇,联合流亡农民几千人发动武装起义,攻进县城,杀死了县官。附近农民听到起义的消息,纷纷赶来参加,起义军迅速扩大到一万多人。这次起义历史上称为吕母起义,它揭开了农民起义的序幕。

  和吕母起义同一年,南方的荆州(今湖北、湖南一带)也发生了农民起义。新市(今湖北省京山县)人王匡、王凤,趁着饥饿的农民为争抢野荸荠发生殴斗的机会,进行鼓动,号召人们起来反对地主恶霸和王莽政权。他们很快就集合起几百人的队伍,以绿林山(今湖北省当阳县境内)为根据地,号称绿林军。几个月的时间,绿林军就发展到了七八千人。

  第二年,吕母家乡琅琊郡有个叫樊崇的也在莒县(今山东省莒县)领导了农民起义。樊崇带着起义军打到泰山郡(今山东省泰安县),正赶上青州、徐州一带闹饥荒,饥民纷纷起来参加,起义军很快就发展成一支拥有十几万人的队伍。樊崇是个朴朴实实的农民,没有念过书。他起义的目的不是想称王称帝,只想推翻王莽,让人们能够活得下去。他领导的起义军战士把眉毛涂成红色作为标记,号称赤眉军。赤眉军保持着贫苦农民的淳朴作风,领导人只采用一些乡下小官吏的称呼,樊崇自称"三老",下面小一些的领袖称为"从事"、"卒史",士兵们则互相称"巨人"。樊崇不识字,他没有制订什么法律和规章制度,只在口头上规定:杀人的要处死刑,伤害人的要赔偿损失。起义军人人遵守这个规定,纪律十分好,受到人民的热烈拥护。

  王莽听到绿林、赤眉起义的消息后赶快派军队镇压。王莽地皇二年(公元21年),荆州的两万官军袭击绿林军,绿林军奋勇抵抗,打败官军,杀死官军几千人,夺得了大量物资。绿林军乘胜出击,攻下了竟陵(今湖北省天门县)、云杜(今湖北省沔阳县)、安陆(今湖北省安陆县),队伍扩充到了五万多人。

  可是不幸的事情发生了,当起义军正在迅速发展的时候,绿林山一带发生了瘟疫。起义军缺医少药,死亡的人很多。王匡、王凤和起义军的其他首领商议以后,决定分散队伍,离开绿林山,转移到别的地方去。王常、成丹率领一部分队伍往西进入南郡(今湖北省江陵县),号称下江兵;王匡、王凤等率领另一部分队伍往北进入南阳(今河南省南阳县),号称新市兵。王匡、王凤等经过平林(今湖北省随县)附近的时候,平林人陈牧、廖湛也发动一千多农民起义,称为平林兵。平林兵和新市兵联合,起义军的队伍又进一步扩大了。

  在绿林军分散转移这一年的冬天,王莽派十多万官兵去镇压赤眉军。赤眉军在成昌(今山东省东平县东)跟王莽派来的官兵决战,打败官兵,声势更加强大,很快从齐、鲁等地发展到现在的江苏、安徽、河南等地,并且还发展出了铜马军、青犊军等分支队伍。



太学

  中国古代的大学。太学之名始于西周。汉代始设于京师。汉武帝时,董仲舒上"天人三策",提出"愿陛下兴太学,置明师,以养天下之士"的建议。武帝建元六年(公元前135年)在长安设太学。太学之中由博士任教授,初设五经博士专门讲授儒家经典《诗》、《书》、《礼》、《易》、《春秋》。宣帝时博士增至十二人,王莽当政时又增至三十人。学生称为"博士弟子"或"太学弟子"。太学初建时为50人,昭帝时增至100人,王莽时增至10000人,"博士弟子"有免除赋役的特权。"博士弟子入选",内由太常负责选择,外由郡国察举。武帝还下令天下郡国设立学校官,初步建立起地方教育系统。太学和郡国学主要是培养统治人民的封建官僚,但是在传播文化方面,也起了重要作用。魏晋至明清或设太学,或设国子学,或两者同时设立,均为传授儒家经典的最高学府。

 


 

关于本站 | 免责声明 | 业务合作 | 广告联系 | 留言建议 | 联系方式 | 网站导航 | 管理登录
闽ICP备0503071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