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nyq.cn
 当前位置:首页-> 备课参考 -> 初三化学 -> 初三上学期 -> 第七章 溶液

第二节 饱和溶液 不饱和溶液

作者:未知来源:中央电教馆时间:2006/4/26 22:23:06阅读:nyq
字号:|


扩展资料

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
  理解这两个概念必须注意如下两点:

  1.要指明一定温度和一定的溶剂量。因为溶液是否饱和与温度有关,也与溶剂质量有关。例如20℃时,31.6g硝酸钾溶解于100g水中得到饱和溶液。20℃时,31.6g硝酸钾溶解于110g水中则得到不饱和溶液;25℃时,31.6g硝酸钾溶解于100g水中也是不饱和溶液。所以讲溶液饱和或不饱和,一定要指明温度和溶剂质量。

  2.强调这种溶质的饱和溶液或不饱和溶液。例如20℃时,31.6g硝酸钾溶解于100g水中得到硝酸钾饱和溶液,而31.6g氯化钠溶解于100g水中得到氯化钠不饱和溶液。所以讲饱和溶液或不饱和溶液一定要强调溶质。

  3.浓溶液和稀溶液为了粗略地表示溶液里溶质含量的多少,常把溶液分为浓溶液和稀溶液。含溶质多的溶液是较浓溶液。含溶质少的溶液是较稀溶液。

过饱和溶液
  有些物质的溶解度随着温度上升而增大,在较高的温度下配制成它的饱和溶液,并细心地滤去过剩的未溶固体,然后使溶液的温度慢慢地下降到室温,这时的溶液中所溶解的溶质已超过室温时的溶解度,但还尚未析出晶体,此时的溶液就叫做过饱和溶液,过饱和溶液能存在的原因是由于溶质不容易在溶液中形成结晶中心。这样才能使原来做无秩序运动着的溶质质点集合起来,并且按照这种晶体所持有的次序排列起来。不同的物质,实现这种规则排列的难易程度不同,有的晶体要经过相当长的时间才能自行产生结晶中心,因此,有些物质的过饱和溶液看起来还是比较稳定的。但从总的来说,过饱和溶液处于不平衡的状态是不稳定的,苦受到振动或者加入溶质的晶体,则溶液里过量的溶质就会析出而成为饱和溶液,即转化为稳定状态,这就说明过饱和溶液没有饱和溶液稳定,但仍有一定的稳定性。因此,这种状态又中叫介稳状态。

溶液是否饱和与溶液浓稀的关系
  溶液的浓和稀,溶液的饱和和不饱和是在两个不同角度来认识溶液的性质。溶液的浓稀,是指一定质量的溶液中含溶质的多少,多的则浓,少的则稀。溶液的是否饱和,是指一定温度下,一定量溶剂里能否再溶解溶质,能溶的为不饱和溶液,不能溶的为饱和溶液。例如,20℃时,100g水中溶解31.6g硝酸钾,所得溶液既是饱和溶液,又是较浓溶液,若将30g硝酸钾在此温度下溶解在100g水中,所得溶液是不饱和溶液但仍为较浓溶液。在20℃时,100g水中最多能溶解0.00024gBaSO4,此时所得溶液显然很稀,但它却是饱和溶液,若取0.0002gBaSO4,在此温度下溶于100g水中,所得溶液既是不饱和溶液,也是稀溶液。

  由此可见,浓溶液不一定是饱和溶液,稀溶液不一定是不饱和溶液。若同一温度下,同一种溶质溶解在同一种溶剂中,饱和溶液一定比不饱和溶液浓度高。

返回页首

关于本站 | 免责声明 | 业务合作 | 广告联系 | 留言建议 | 联系方式 | 网站导航 | 管理登录
闽ICP备0503071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