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nyq.cn
 当前位置:首页-> 备课参考 -> 初三物理 -> 初三上学期 -> 第三章 内能的利用 热机

第四节 火箭

作者:未知来源:中央电教馆时间:2006/4/5 10:02:59阅读:nyq
字号:|


扩展资料

火柴火箭(课外实验)

  将一根火柴和一根缝被的大针并在一起,用包香烟的铝箔将它们紧紧地包裹起来,再将有火柴头的一端的铝箔弯折过来密封捻紧,如图1.44-1所示.然后在靠近尾部的地方装上定向尾翼,把针拔出,就成了一个很简单的反冲火箭.
  实验时,把小火箭放在铁丝架上,点燃一根火柴,对准铝箔筒包有火柴头的部位加热.当温度升高到火柴头的燃点时,箔里的火柴匣被点燃,使周围的空气急剧膨胀,气体从尾口高速喷出.由于反冲作用,火箭筒便从架上向前飞了出去.如图1.44-2所示.
如果在铝箔中包两根头对头放置的火柴,两端都不封闭.将它放在上,从中部加热.当筒内火柴点燃后,气体从两头喷出,铝箔筒仍停留在架上,从而说明了系统的动量守恒.

 

 

 

 

 

 




扩展资料

火箭的历史
文/王恒 瘳红

  地球是人类的摇篮,我们不会永远停留在摇篮里.为了追求光明和探索空间,开始要小心翼翼地飞出大气层,然后再征服太阳周围的整个空间. --齐奥尔科夫斯基
  人们在射击时会感觉到当子弹射出枪口时枪身会向后坐,也就是说枪身向后移动.这个力量很大,有时会把人打一个跟头.这就是我们经常说的牛顿第三定律的体现,即“两个物体之间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一条直线上”.火箭的发射就是利用这个原理.
  火箭内储存大量的燃料和氧化剂,燃料和氧化剂起反应,也就是说燃烧的时候,会产生高压气体,火箭就是利用这些高压气体喷出后产生的反作用力飞起来的.火箭与飞机都储存有大量的燃料,但是火箭与飞机的发动机有很大的不同,飞机发动机要吸入空气,利用空气中的氧气燃烧,但火箭不同.火箭所需的氧化剂并非来自空气,而是来自火箭的内部.这是火箭与飞机飞行时很重要的区别.
  因此,飞机不能在没有空气的地方飞行,而火箭在没有空气的地方也能飞行.
  火箭是中国古代的重大发明之一.公元969年,中国已经发明了火药(火药是在唐朝发明的).北宋军官岳义方、冯继升造出了世界上第一个以火药为动力的飞行兵器--火箭.这种火箭由箭身和药筒组成.药筒用竹、厚纸制成,内充火药,前端封死,后端引出导火绳,点燃后,火药燃烧产生的气体向后喷出,以气体的反作用力把火箭推向前,飞行中杀伤敌兵.一种最早的原始火箭在工作原理上与现代火箭没有什么不同.公元12世纪中叶,原始的火箭经过改进后,广泛地用于战争.如公元1161年宋军与金兵的“采石之战”中所使用的“霹雳炮”,其实就是一种火箭兵器.当时在中国民间广为流行的能高飞的“火流星”(亦称“起火”),实际就是世界上第一种观赏性火箭.
  元、明之后,即公元13世纪以后,中国的火箭兵器在战争中有了很大发展,并发明了许多与现代火箭类型相近的火箭形式.
  中国是火箭诞生的故乡.在中国科学技术馆的“中国古代传统技术”展厅里,就展出着“火龙出水”、“神火飞鸦”和“一窝蜂”等中国古代火箭的复原模型,它们充分展现了古代中国人民的杰出智慧和卓越才能.
  中国古代还曾有过火箭载人飞行的尝试.据史书记载,14世纪末,明朝一勇敢者万户坐在装有47个当时最大的火箭的椅子上,双手各持一大风筝,试图借助火箭的推力和风筝的升力实现飞行的梦想.尽管这次试验是一次失败的悲剧,但万户被公认是尝试利用火箭飞行的世界第一人.为了纪念万户,月球上的一个环形山以万户的名字命名.
  13世纪中叶,蒙古人入侵中亚、西亚和欧洲,阿拉伯人侵略西班牙,他们把中国的火箭技术传入了欧洲及世界其它地区.到了这时,德意志的艾伯特斯·麦格诺才在欧洲首次记述了关于制作火箭的技术.欧洲人最早使用火箭兵器,是在1379年意大利的帕多亚战争和1380年的威尼斯之战中.
  近代将火箭用于战争开始于英国人康格列夫.1807年英军围攻丹麦的哥本哈根,发射了康格列夫制造的火箭,烧毁了城内的大部分建筑,使城市一半化为平地.据说在滑铁卢与拿破仑大战中英军也使用了这种火箭.
  使用火箭进行宇宙航行,俄国的齐奥尔科夫是理论上的奠基人.他首次说明了火箭推进的理论,奠定了日后研制远程火箭的基础.
  1957年10月4日,前苏联发射了人类第一颗人造卫星"史普尼克".几个月后,1958年1月31日,美国也成功的发射了人造地球卫星"探险者"1号.1961年4月12日,苏联成功地发射了世界上第一个载人宇宙飞船,加加林成为世界上第一名宇航员.此后,美国人格伦也乘飞船完成了绕地球轨道的飞行.这些重大的宇宙飞行都是以火箭技术的发展为前提的.
  火箭就是人类走向太空的桥梁.

摘自《科学时报》



关于本站 | 免责声明 | 业务合作 | 广告联系 | 留言建议 | 联系方式 | 网站导航 | 管理登录
闽ICP备0503071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