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nyq.cn
 当前位置:首页-> 备课参考 -> 高二语文 -> 高二下学期 -> 第四单元

19 闺塾

作者:未知来源:中央电教馆时间:2006/4/15 19:28:30阅读:nyq
字号:|


教学建议

本文人物形象分析

  春香

  《闺塾》的剧情较为简单。只写了陈最良讲《诗经》、丽娘习字和春香受罚三件事。春香无视封建礼教的威权,插科打诨,逗引说笑,显示了活泼、机智勇敢的性格。就像《西厢记》莺莺身边少不得红娘一样,丽娘身边也少不得春香。作者也借春香之口,剥下了程朱理学“假道学”的外衣,给予无情的嘲弄。

  陈最良讲《关睢》时,她骗得陈学鸟叫,又故意曲解“在河之洲”的诗句;丽娘习字时,她竟取来画眉的笔墨。因私自溜去花园玩耍,顶撞、戏耍塾师,眼看要挨荆条、受责罚,她仍不放在心上,顶撞、调笑不已。这个活泼率真的少女,鲜活灵动,逗人喜爱。

  杜丽娘

  囿于大家闺秀的身份,表面上丽娘确乎显得文静、顺从,似乎愿意循规蹈距,不越封建礼教的雷池一步。但责罚春香时,她是“刀子嘴,豆腐心”,实际上是保护了春香。事后又向春香打听花园的去处与景致,这正说明丽娘心中充满对自由和美满爱情的渴望。所以,后来才有游园惊梦,与柳梦梅生死相爱的故事发生。

  陈最良

  陈最良在杜太守家设帐教书,杜家便是他的衣食父母,更兼丽娘母亲对他款待周到,故而他并不想过分苛责丽娘与青香。但他视程朱理学为正宗学问,不遗余力的宣讲,显得迂腐至极。

  更富有讽刺意味的是,他传授的诗经《关睢》及《汉广》、《桃夭》、《鸡鸣》诸篇,大多原是歌咏男女爱情、婚姻生活的,他却偏要给予牵强附会的解释,但最终仍是这些诗恰恰引动了丽娘的思春之情。这不仅是对陈最良,也是对整个封建教育的绝妙讽刺。

从历史文化背景理解《闺塾》

  《闺塾》节选自《牡丹亭》。《牡丹亭》全名《牡丹亭还魂记》,与《紫钗记》、《邯郸记》和《南柯记》合称“玉茗堂四梦”(临川四梦)。这出汤显祖的最杰出剧作,歌颂了青年男女大胆追求自由爱情,坚决反对封建礼教的精神,揭露、批判了程(程頣、程颢)朱(朱熹)理学“存天理、灭人欲”的虚伪和残酷,形成了反封建社会没落时期思想、文化专制的一次冲击。理解《闺塾》,应从这样的历史文化背景来认识。

本文有关典故的解释及分析

  “闺塾”一折中运用了较多的典故,既精炼了语言,又丰富了内容,使得曲词更耐人寻味。

  “宜室宜家”:出自《诗·周南·姚夭》:“之子于归,宜其室家。”即夫妻和谐,家庭和睦。室,夫妻居室,指夫妻关系,家,整个家庭,指家庭关系。曲词为陈最良所唱,意思是学习《诗经》对家庭幸福和睦有好处,表现了陈的迂腐和老夫子的书呆子气。

  “书涂嫩鸦”:成语为“信笔涂鸦”,出自唐·卢仝诗:“忽来案上翻墨汁,涂抹诗书如老鸦。”后多以“涂鸦”比喻书法幼稚,并多用来做自谦。文中此处并非自谦之意。曲词为春香所唱,是说女子读书并非为远大前程,只是随便写几个字罢了。从而表现春香的直率性格和对封建传统礼教的抵制。

  “流觞曲水”:古代风俗,每逢三月上旬的巳日(三国魏以后定为三月初三),人们于水滨相聚宴饮,以拔除不祥。后来效行,于逶迤的水渠旁宴饮,在水上放置酒杯,杯至水弯处停下,近者取饮。晋王羲之《栏亭集序》:“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此句台词是春香对杜丽娘的答话,用此来借指在园中蜿蜒曲折的溪流。表现了杜丽娘对生活的热爱及摆脱封建教育,追求解放的愉快心情。

风趣、个性化的语言特色

  本文风趣幽默,对白口语化、生活化。“是了,不是昨日是前日,不是今年是去年,俺衙内关着个斑鸠儿,被小姐放去,一去去在何知州家。”这是丫环春香故意绕舌利用谐言双关打差。《关雎》中有“在河之洲”句,聪明的春香便将正谐言为“在何知州”,并虚构了一个小姐放鸟高飞的故事。意在调侃陈最良的依注解书,以博一笑;亦有隐笑小姐心不在焉、思春出窍之意。

利用多种矛盾冲突刻划人物

  《闺塾》一场,设置了几组不同性质的矛盾——书房内外景色气氛的矛盾、淘气的春香与迂腐的陈最良之间的矛盾、杜丽娘平静的外表和激动的内心之间的矛盾等等。几组矛盾在情节上聚焦,便出现了所谓的“闹学”。环绕着讲解诗书这一筋节,丫头搅闹,塾师胡闹,春光喧闹,这一切,又促使杜丽娘内心腾闹。剧中人物七情生动之微,就从筋节髓窍之中婉曲地传出。

重点、难点解决办法

  《牡丹亭》全剧以歌颂杜丽娘、柳梦梅生死不渝的爱情为核心情节。而《闺塾》为《牡丹亭》的第七出,“游园惊梦”的故事尚未发生,杜丽娘的思春情怀,也才见冰山一角。依据剧情内容,本课可以鉴赏春香、丽娘和老塾师陈最良三个人物的个性化语言,进而概括人物性格为重点。可通过诵读课文、进行课堂讨论来解决。

  因剧中写的是官家闺塾,故曲词对白中常涉及四书五经之类的内容,学生初读可能觉得理解困难。对这些内容不必深究,对照课文注释作一般了解即可。

返回页首

关于本站 | 免责声明 | 业务合作 | 广告联系 | 留言建议 | 联系方式 | 网站导航 | 管理登录
闽ICP备0503071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