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nyq.cn
 当前位置:首页-> 备课参考 -> 初三语文 -> 初三上学期 -> 第六单元

26 《孟子》二章

作者:未知来源:中央电教馆时间:2006/4/15 19:28:28阅读:nyq
字号:|


教学建议

  一、重点难点分析

  1.《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重点:了解文章的论点及论证的过程。

  本文开头提出论点——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突出了“人和”的重要性。先用概括性很强的战例,从攻守双方的三要素(天时、地利、人和)入手,加以举例论证。接着文章又从理论上推进一层,展开正反对比论证,从而作出了“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论断。

  难点:如何将“人和”与“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统一起来。

  “人和”就是指人心团结,众志成城。这涉及到人心向背的问题。下文提到的“多助”与“寡助”也是一个人心向背的问题。“多助之至”,天下的老百姓就拥护你;“寡助之至”,连亲戚都要背叛你。所以,二者是一个问题,能统一到孟子主张的“民贵君轻”的思想上来。

  2.《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重点:了解文章的论点及论证过程。

  和《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不同,本文先举例,再说理,最后归纳中心论点,层层深入。第一段举出了六个人的相同经历:经过艰苦的磨练而后成就大业。第二段总结第一段,从个别到一般,证明“生于忧患”。第三段由个人的成长谈到国家的治理,正反结合,说明受磨难的益处,前者论证“生于忧患”,后者论证“死于安乐”。最后一段作结,得出“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中心论点。

  难点:怎样理解第三段的第一句话。

  这句话是紧承上文的“动心忍性”四字而来。作者想告诉人们,常犯错误、内心忧虑、思绪阻塞、言谈举止中显露出的困苦,这些都是人们常常要经历的磨难,只要有改正的决心,只要振作精神,只要不懈地追求,付诸行动,“忧患”起来,“动心忍性”,就一定会在“忧患”中生存发展。

  二、思路结构

  1.《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全文共四段,可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第1段)开门见山,提出“人和”是夺取战争胜利的最重要的条件的论点。

  第二部分(第2~3段)用战争中的典型例子具体论证论点,说明“人和”的重要性。

  第三部分(第4段)进一步论证“人和”的重要性,提出“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著名论断。

  2.《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全文共四段,分三部分。

  第一部分(第l~2段)举例论证人才必须在艰苦的环境中造就的道理。

  第二部分(第3段)论述人处于困境才能奋发,无忧惧则往往遭到灭亡的道理。

  第三部分(第4段)点明中心论点: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论点独成一段,鲜明突出。

  三、论证方法分析

  这两章都具有短论的特色,作者抓住实质问题,以高度概括的语言作扼要的论证,中心鲜明突出,又有不少警句,读后发人深思。兹分述如下: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一开头就提出“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这一观点,指明“人和”是克敌制胜的首要条件。“人和”,就是下文说的“多助”和“天下顺之”,即人民的支持和拥护,这反映了孟子“民贵君轻”的政治思想。宋朱熹对这一章的注释是:“尹氏曰:言得天下者,凡以得民心而已。”清焦循的注释是:“民和为贵,贵于天地,故曰和乎丘民为天子也。”可见这一章是讲民心向背的:民心所向,作战就会取得胜利;否则就会失败。孟子认为行“王道”(即“仁政”)就可以得民心,所以说“得道者多助”。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讲的是适应人才和治理国家的问题。孟子认为人才是艰苦环境中造就的,所以说“必先苦其心志……行拂乱其所为”,有了这样的磨炼,才能“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但这只是问题的一个方面;问题的另一方面是,他又重视人的主观因素,提出“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的观点,这样就把造就人才的主、客观条件都说到了。再由个人说到国家,提出“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的论断,这是针对国君说的,意思是,如果没有执法严格、直言敢谏的臣子,国君就会胡作非为;如果没有邻国的侵扰,国君就会耽于安乐。由此自然地导出这一章的中心思想——“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这两章的论证方式有所不同:前一章将中心论点置于开头,先用概括性很强的战例加以证明,然后从理论上进行论证,作出“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的论断,阐明了“人和”的实质,最后以得“人和”的君子“战必胜矣”作结,突出的说明了“人和”是决定战争胜负最主要的条件。后一章将中心论点置于最后,先论证“生于忧患”,后论证“死于安乐”。论证“生于忧患”,是全文的重点,方法是先举同类事例,从个别到一般,归纳出作者的观点,然后从理论上加以说明。论证“死于安乐”,只有“入则无法家拂士……国恒亡”一句,这是历史上大量亡国事实的高度概括。

  四、写作特点

  1.据事论理,层层推进。

  这两篇文章都是议论文,据事论理,层层推进,逻辑严密,透辟精当。《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一文,先从战争的角度提出论点: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接着从攻城方和守城方两个不同角度分别证明论点,突出了战争中“人和”的重要性。但作者的目的不仅在此,战争要讲人和,治国更应如此,由此文章顺理成章地提出了作者一向主张的“仁政”观,“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中的“道”即为“仁政”。《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一文,第一、二段例举同类事例,揭示出了“成就大业”与“艰苦磨练”之间的关系。接着文章将论证由个别事例转向一般事例,由个人身世浮沉的角度上升到国家生死存亡的高度,自然地得出了“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观点,催人奋发,又警钟长鸣。

  2.语言精练,精用修辞。

  文辞简短,但理据充足,说理透彻,初学议论文,这是很好的借鉴。本文还多处运用排比、对偶的修辞,增强了说理的气势。排比句如“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对偶句如“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

  五、从“文”“理”两角度组织教学方法建议

  学习本课可从“文”和“理”两个角度出发。讲“文”时,联系先秦诸子百家散文的整体特点谈,还要就孟子的散文风格,结合本文的语言特点谈;讲“理”时,要始终围绕孟子的政治主张分析,要理清本文说理的层次,甚至可以比较两篇文章的论说方式。在此之前要反复诵读课文,在读中初步理解。在此之后,也要反复诵读课文,直至背下来。另外,本文语言极为精炼,一些词语流传至今,显示了极强的生命力,需要积累和识记。

返回页首  

关于本站 | 免责声明 | 业务合作 | 广告联系 | 留言建议 | 联系方式 | 网站导航 | 管理登录
闽ICP备0503071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