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nyq.cn
 当前位置:首页-> 备课参考 -> 初三语文 -> 初三上学期 -> 第四单元

17 我的叔叔于勒

作者:未知来源:中央电教馆时间:2006/4/15 19:28:28阅读:nyq
字号:|


教学建议

  对比与反衬

  本文中的对比比比皆是。从情节上看,有两处对比。一处是第一、二部分与第三部分。在第一、二部分,着重渲染了一家人“盼于勒”的情景,捧之为“福星”;第三部分巧遇贫苦交加的于勒,却犹恐躲之不及,视之为“祸水”。另一处是故事的插叙部分。年轻时于勒大肆挥霍,人财两空,被看成是“祸水”,落得扫地出门的地步。既至美洲,赚了小钱,两年后又发了大财,成为大家的“福星”。反反复复之中,人性便可见一斑了。从称呼看,当于勒花光了家里的钱财、后来成了穷光蛋时,在菲利普夫妇眼里,他便成了“坏蛋、流氓、无赖、贼”;当他发了财,他便成了“正直的人、有良心的人”。从于勒的价值看,当他挥霍、失意时,他“一文不值”,“这个贼是不会有出息的”;当他有了钱,表示愿意和一家人过好日子时,他身价陡增,成了“有办法的人”。作者还巧妙地安插了一个线索人物“我”,“我”的言行正好与父母亲形成强烈的对比,起到了很好的反衬作用。

  教法建议

  与《故乡》相比,本文没有文字障碍,也没有难于理解的句子,所以教师要更多地从鉴赏文学作品的角度开展教学活动,引导学生学习其中的写作技巧。为此,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进行:

  多读,感受文学作品的魅力。每读一遍,都要布置不同的感受点。读完后,就这一感点谈感受,畅所欲言,特别提倡学生对文本的理解有新的看法,培养语感和再创造能力。

  复述。在多遍熟悉和感受的基础上,让学生用简短的、自己的语言将文章的大意复述出来,训练概括能力。

  这两步是从面上入手。

  拉纲。跳出文本,将文章的三条线索抽出来,即,明线写菲利普夫妇的言行举止,暗线写于勒的身世浮沉、坎坷际遇,叙述线写“我”(若瑟夫)的所见以及对其他人物的感受和评述。这一步是从线上入手。

  质疑。组织学生就文章提出自己的疑问,师生共同讨论解答。教师也要事先准备一些问题,如:于勒的两封信在文中起了怎样的作用?菲利普夫妇盼于勒做了哪些美梦?他们给自己建了这些空中楼阁说明了他们哪些心理活动,哪些思想?环境描写在文中起了什么作用?

  结网。这一步是从点上入手,让学生就文章精彩之处细加分析。在此基础上总结出人物的性格特点和表现的主题,学习写作方法。

  改写或续写。这一步旨在消化吸收,从文学作品中汲取营养。

  巧妙的题目

  题目是“我的叔叔于勒”,表面上看是要写于勒,但实际上却是要写菲利普夫妇。将于勒冠以“叔叔”之称,显然是从“我”的视角来写的,但从“我”的父母亲角度看,于勒就是他们的亲弟弟,可他们却视他为“流氓、无赖、贼”,极具反讽意味。另外,故事中人物的一切变都是因“我的叔叔于勒”的命运变化所引起,如果这反复的“变”构成了一幅磨盘,于勒就是磨盘的轴心,推动着整篇文章情节的发展。

  巧设悬念

  故事开篇写菲利普一家拮据的生活状况,继而写渴盼有钱的于勒归来,这在菲利普夫妇看来,倒也在情在理。但于勒是何许人,他何以有钱,何以成为全家唯一的希望,以致于全家人望眼欲穿、焦急万分、恨不得呼之而出,这确实不得而知。这便是作者设置的悬念。紧接着,作者插叙有关于勒年轻时放浪不羁、被逐出门的往事,以及令全家人心醉的那两封“救命信”,交代了“盼头”,悬念到此得到解决。

  巧用反复

  文章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有两段近乎相同的文字:

  可是每星期日,我们都要衣冠整齐地到海边栈桥上去散步。那时候,只要一看见从远方回来的大海船开进口来,父亲总要说他那句永不变更的话:

  “唉!如果于勒竟在这只船上,那会叫人多么惊喜呀!”

  于是每星期日,一看见大轮船喷着黑烟从天边驶过来,父亲总是重复他那句永不变更的话:

  “唉!如果于勒竟在这只船上,那会叫人多么惊喜呀!”

  那时候大家简直好像马上就会看见他挥着手帕喊着:“喂!菲利普!”

  这两段文字实际是一幅画面,描述了一家人效仿上流社会人们的打扮到海边栈桥迎候于勒的情景。作者在这里不动声色地运用了间隔反复的修辞,而画面却声色俱备,耐人寻味,犹如一幅剪影,凝固却又流动,将菲利普夫妇爱慕虚荣的心暴露得彻底无疑。

  行文巧妙

  本文情节可谓曲折有致。文章看起来似平铺直叙,但细细查实,却别有曲径。从全篇看,作者围绕着菲利普一家对于勒的心理变化来安排情节,一波三折:恐惧——希望——恐惧。从情节展开的各阶段看,先写“我”家生活拮据,这是情节产生的基点。因为穷,因为没地位,便无端生出了渴望,恰好有了于勒赚了钱的“福音”,于是有了盼头,有了一家人海边栈桥的剪影,有了发自肺腑的对于勒的呼唤。接着插叙于勒的身世遭际和两封至关重要的信,顺理成章。写到这儿,作者先扔下于勒,转而介绍两个女儿,以及二女儿的婚事。原来,促成这一美事的就是于勒的第二封来信,情节前钩后连,颇具喜剧色彩。喜剧继续闹下去,于是就有了出国到哲尔赛岛的旅行,情节舒缓下来。就在这舒缓之中,作者巧妙地插上一段菲利普被两位太太吃牡蛎的“文雅”姿态所打动的情节。看似与主体情节无关,实际上却自然地引出了文章的高潮部分——奇遇于勒。于勒此时的出场对菲利普夫妇无疑是晴天霹雳,不但发财的梦想化为乌有,进入上流社会的美梦成为泡影,眼下二女儿的婚事也岌岌可危。在没有确证之前,作者极尽铺排之能事,透过菲利普夫妇的语言、行动、表情,将他们温情脉脉的脸蛋“哗啦啦”地撕个粉碎。但作者此时并不急于揭开谜 底,而由“哗啦啦”的撕脸转为慢慢的透析他们的良知,安排这位惊魂未定的菲利普去见船长,从而将紧张的气氛缓和、冲淡。待从船长处得到证实,故事急转,进入高潮,菲利普夫妇如临大敌,近乎疯狂,上演着一幕幕荒唐透顶、无耻至极的神经质剧。“由于筹划有方,退却有序,安然脱险,故事慢慢地入情入理地结束了这场虚惊,把气氛平息下来,最后用全家改乘海轮回来结尾,给人以回味咀嚼、沉思默想的机会。”

  语言特点 

平淡中见奇巧,简朴中蕴讽喻

  小说通过“我”的眼口、感受传达信息,如月光一般,静静地泻。没有议论,没有抒情,又如花香,淡淡袭来。“我”就像是一个讲故事的老人,脱去了年轻时用词的繁富和夸张,就故事说故事,娓娓道来,但又绝不枯燥,绝不死板,而是平地有惊雷,草原上长山,平中见奇,淡而有味。那简朴的语言中,不经意泄露而出的幽默讽喻,更是令读者无穷回味。

  真切生动的细节描写

  本文的人物形象可谓栩栩如生、呼之欲出,这与星星般散布在文中的真切而生动的细节描写是分不开的。菲利普一家人海边栈桥的剪影里,为了一块布料计较半天的家人,个个要衣冠楚楚,也真够难为的,其滑稽、窘态便可想而知。明明是穷人家、小人物,非得装扮成贵族、富翁,可见其爱慕虚荣的心理已到了自己给自己制造悲剧的程度了,这不正好应了中国的一句俗话“打肿脸了充胖子”吗?然而,散步的目的不在散步,而在于迎候于勒,那句“永不变更的话”犹如利剑封喉,道破机关,极具讽刺效果。尤为滑稽的是,当看到两个打扮漂亮的太太吃牡蛎的那种高贵文雅的姿态时,菲利普被打动了,竟然也要绅士一番。菲利普摆架子、图虚荣的心至此达到了巅峰,同时也预示着他不幸的开始。男人的虚荣引来了女人的烦恼,我的母亲,克拉丽丝,菲利普的太太,既不想多花钱,又不想丢面子,竟然搬来了一大堆理由,说什么“怕伤胃”“吃多了要生病的”“别把男孩子惯坏了”。表面上,母亲既了解、爱惜自己,又关心、疼爱孩子,还不失时机地对孩子施予正确的教育,实际上,她是既顾了面子,又省了票子,还不公平的待了儿子。至于后来,怀疑于勒,确证是于勒的过程中,父亲的惶恐不安、举足无措,母亲由起始的不敢相信到暴 怒再到镇定,无不细笔描绘,形神并茂,字字通达人物心灵,句句切中人物心脉。这些细节,既对情节的发展推波助澜,又穷尽人物的形相心态,入木三分。

  重点与难点

  重点:通过人物语言、行动、表情揭示人物心理、刻画人物性格的写法,      体会巧妙的构思,掌握曲折的情节。

  难点:于勒的两封信在文中所起的作用;小说的主题思想。

  主题

  这篇小说展示了于勒从穷到富、再到穷的升沉过程,描述菲利普夫妇对于勒态度的几度变化,揭露批判资本主义社会金钱势力统治下小资产阶级的自私冷酷、极度虚荣的心理,也反映了在这种社会制度下小人物的辛酸与无奈;同时,也通过写若瑟夫对穷于勒的怜悯,表达了看重骨肉情意、同情贫弱者的思想感情。

返回页首  

关于本站 | 免责声明 | 业务合作 | 广告联系 | 留言建议 | 联系方式 | 网站导航 | 管理登录
闽ICP备0503071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