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nyq.cn
 当前位置:首页-> 备课参考 -> 初二语文 -> 初二下学期 -> 第四单元

16 鲁迅自传

作者:未知来源:中央电教馆时间:2006/4/15 19:28:28阅读:nyq
字号:|


扩展资料

  一、鲁迅简介

  鲁迅,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省绍兴人。中国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是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代表作有我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中篇小说《阿Q正传》,散文集《朝花夕拾》,小说集《呐喊》、《彷惶》等。

  二、写作背景

  本文初稿写于1925年,1925年5月26日,鲁迅为俄文译本《阿Q正传》,作序,并附著者自叙传略。1930年5月16日,鲁迅在此传略基础上增补修订而成《鲁迅自传》。增补内容主要加上了1926年至l930年间的工作简历和著作。写作初稿时作者尚住北京,修订时则在上海。

  自传记述了作者近50年的人生经历和写作成果,表现了自己的人生态度和深沉的爱国思想。

  三、传记的文体知识 

  传记是一种用来记载人物生平事迹的文章体裁。它是借助于形象描写,具体生动地记载历史上或当代起过历史作用的人物的一生,以及有关的重要史实的作品。古代就有[汉]司马迁撰写的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其中就有不少人物传记。

  传记题材较广,内容繁杂,一般从体例来分,有自传体和传记体。前者是作者自己撰写的,如:如:鲁迅写的《鲁迅自传》,高尔基写的《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三部曲等。后者是他人撰写的,如:竺可桢《哥白尼》,杨振宁《邓稼先》等。

  现代的传记著作分为历史性传记和文学性传记两大类。前者记叙史实;后者用形象化手法描写各种著名人物的生活经历、精神面貌,以历史事实为依据,不排斥合理的艺术加工。

  四、鲁迅留日经历

  1902年4月,去日本留学,入东京弘文学院补习日语。积极参加反清爱国活动,在《自题小像》诗中发出“我以我血荐轩辕”的誓言。

  1904年入仙台医学专门学校学医。两年后弃医从文,想从改变国民精神入手,挽救民族危亡。  

  1906年到东京开始文学活动。翻译、介绍俄国、东欧和其他一些被压迫民族的文学作品,并写《人的历史》、《科学史教篇》、《文化偏至论》、《摩罗诗力说》等论文。  

  1908年从章太炎学《说文解字》,并加入光复会。  

  1909年8月,由日本回国。

  五、鲁迅1912-1926在北京的情况

  鲁迅全集中的日记始于1912年:5月5日,“约七时抵京”;6日,“移入山会邑馆”,“夜卧未半小时即见肥虫(臭虫)三四十,乃卧桌上以避之。”山会邑馆即绍兴县(会)馆。会馆是进京参加会考的同乡举子或京官居住的公寓,不必交房钱,只需在年节给看房的长班赏钱。鲁迅在会馆长居7年半,起先住藤花馆,因不堪喧闹,1916年搬入补树书屋。补树书屋是一所相对独立的小院,因为在院中的槐树上吊死过人,才没有被人抢住。补树书屋有4间朝东的正房,和两间“北向小舍”。鲁迅先住正房的南屋,后让给周作人,自己移住北屋。北屋因为有两间“小舍”的遮挡,光线较暗。《狂人日记》就是在这里撰就的。如今的补树书屋还能认出眉目。

  绍兴会馆在南半截胡同,出门北行右折出来,是所谓北半截胡同,已经是临街的附路了。十字路口就是菜市口。沿北向的宣武门大街上行,临近西单时左拐是教育街。教育街3号,当年是鲁迅就职的民国教育部,早年的清朝学部,如今是武警招待所。院中尚有一段长廊及左右各一间办公室是旧貌。那当年的教育总长及次长的办公室,如今是一家招待所的食堂。教育街往南一条平行的小街是新文化街,45号是当年的女师大,如今是鲁迅中学。校舍一律是旧貌,仍然是洋灰色。

  沿西单大街向北,近西四向左,是砖塔胡同。砖塔胡同61号院(现84号)是鲁迅在北京的第三处居所。鲁迅在此借居9个月,月租是8元。与八道湾的阔大比,砖塔胡同的3间平房尤其局促。

  由西四向东到沙滩,五四大街29号的红楼,是当年的北大一院。鲁迅从1920年12月24日开始在这里授课,直至1926年8月离开北京。长驻于此的国家文物局业已搬迁,还有文物出版社等单位尚在。大门上张挂着“新文化运动纪念馆筹备处”的牌子,门口墙上的文物标志牌注明:“李大钊、毛泽东同志曾在这里工作过。”红楼的地下室是印刷厂,一楼是图书馆,东侧有李大钊纪念室,西端有《新闻纸阅览室》,标明毛泽东在此工作过,月薪8元。

  由西四向西到阜成门内大街,最西端的北向胡同里是鲁迅博物馆。鲁迅在京的第四处旧居——西三条胡同21号院,被围于其中。

  由西三条向东到赵登禹路,再北行,近西直门内大街右拐是曲曲弯弯的八道湾胡同。八道湾11号是鲁迅在京的第二处旧居。1919年11月,鲁迅与周作人夫妇迁入这座以3500元购置600元修缮的大宅院。12月29日,鲁迅接母亲、朱安及周建人一家阖家入住。八道湾11号分三进。一进的左手三间是外客房,是鲁迅写作《阿Q正传》的地方。二进的三间正房,右侧是朱安卧室,左侧是鲁母的卧室,中间是吃饭的堂屋,冬季时鲁迅亦在堂屋后侧木炕上睡。左手的西厢房三间,鲁迅曾暂居过。鲁迅搬走后,周作人改作了书房,取名“苦雨斋”。三进一排九间房,最为高大。西侧三间是周作人一家,中间三间是周建人一家。东侧三间是内客房,最东一间曾住过爱罗先珂。如今的房主是1950年搬入的81岁的张淑珍老人,在这所大院的36户人家中,她是居龄最长的。年龄最长的82岁的赵光存是位退休工人,每日价写写画画,偶尔还可以卖些给来访的外人。他就住在鲁迅写《阿Q正传》的房子里。

  六、鲁迅1927-1936在上海的情况

  在上海,鲁迅曾有过三处较长时期的寓所:横滨路景云里,四川北路的拉摩斯公寓,以及山阴路大陆新村9号。大陆新村9号自20世纪50年代起,被当地政府辟为鲁迅故居。其余的两处,迄今还有人家住着。

  先去的是景云里,这条弄堂和上海其它的弄堂没什么两样。这种旧居民区,上海人叫做石库门,据说在上海的主要城区已不多见了,景云里因为是二三十年代上海文人聚集地,这才得以保存下来。景云里入口抬头处的石头上,刻着:“叶圣陶旧居”,很奇怪,问陪伴的导游小姐,小姐也摇头说不知道。这是鲁迅在上海的第一个较长久的住所,这条不过10余米的巷子里,和他同期住在这里的,还有茅盾、叶圣陶、周建人、冯雪峰和柔石。好不容易敲开横滨路23号房门,还没看清楚,就有一位妇女从里屋急吼吼地抢出来,40来岁的样子,一边梳头,一边堵在门口:“看、看、看!要看找政府,把我们搬走算了。”于是赶快开溜。

  走上几百米,穿过多伦路,就到了四川北路的拉摩斯公寓,这里是鲁迅的日本朋友内山完造帮着租下的,为防止意外,当年的门上还插着内山的名片。如今那个插槽早已破了,连陈年的木头都裸了出来。敲门,没人应。从三楼转角的窗户望过去,一位老太太在阳台上,跟她说话,也不理我们。陪同的导游小姐就笑,两年前她带一帮电视台记者来这里拍纪录片,也是怎么叫也不开门,后来又打电话,又回单位开证明,最后还是居委会亲自来人这才引进门。

  保存最完好的当然是大陆新村故居,安安静静的,楼面新刷了一层红漆,陈列品都是旧的原物。住所有3层,每层约30多平方米的样子,鲁迅1933年4月11日迁入这里。由6排红砖结构的三层楼房组成的大陆新村,始建于1931年,是私营大陆银行的职员住宅,遇上一位职员调离,才由内山完造出面,用45两黄金顶下来,即买下了使用权,每月还要另付租金。

  这里的居民出出入入的,谁也不会多瞧你几眼,一副见多识广的样子。正好碰见上海老画家李厚,他家就和鲁迅故居门对门。鲁迅故居从50年代落成起,他就是见证人。李厚还记得小时候来这里的亲戚家玩耍的情景,他回忆住在鲁迅家的西邻(10号),是一个白俄,在当时的租界工部局巡捕房做事。东邻(8号)是日本人,门口挂着一块写着“茶”字的大牌子。

  鲁迅在上海的3处居所,以四川北路为中轴线,相互间只有10多分钟的步行路程。四川北路除了商业繁华外,还是当年上海除宝山路之外的又一文化出版中心,当时著名的出版公司,如商务印书馆、东方图书馆、亚东书局、大东书局等除了在宝山路开店外,有的还把编辑部、印刷厂、分店设在这里,与鲁迅关系较为密切的北新书局、内山书店等更是直接在此开店。

  内山书店旧址倒还保存着,现在是工行的一家储蓄所。鲁迅当年常去饮茶的公啡咖啡馆,也是当年左翼文化人经常聚会的地方,现在又开张了,据说还是在原址上。我去看了,在多伦路南口时装商场的半地下,虽说是上午,里面就得用上电灯。要想忆起一些海上旧梦,四川北路不必去了,可以径直走到多伦路,这是当年左翼文人出没较多的地方,如今已被辟成“多伦路文化名人街”。路口竖了些铜像,有叶圣陶等人,里头开了些商店,卖古玩字画一类,道路很宽,两旁一处处装饰一新的小洋房,据说大部分是新建的。

  虞积华老先生是上海鲁迅纪念馆退休馆员,自小就在虹口区一带长大,他对当年的情景记忆犹新,区分是不是租界,只要看路面,柏油路的是租界,石头路的是国统区。因此他判断鲁迅的寓所都在租界附近。这也是鲁迅杂文集“且介亭”的由来,“且介”,“租界”二字各取一半也,鲁迅暗指自己住在半“租界”,也就是租界外靠近租界的地方。

返回页首  

关于本站 | 免责声明 | 业务合作 | 广告联系 | 留言建议 | 联系方式 | 网站导航 | 管理登录
闽ICP备0503071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