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nyq.cn
 当前位置:首页-> 备课参考 -> 初二语文 -> 初二下学期 -> 第三单元

15 阿西莫夫科普短文两篇

作者:未知来源:中央电教馆时间:2006/4/15 19:28:28阅读:nyq
字号:|


教学建议

  《荔枝图序》

  一、主题思想

  《荔枝图序》是一篇咏物小品,是白居易为他身边画工所绘的荔枝图写的一篇序。文章运用简洁的语言将荔枝的形、色、香、味等特点描绘得栩栩如生,为我们展示了荔枝独特的风采。

  二、结构内容

  第一段,介绍荔枝的特点

  按照从整体到部分,从外到内,以及时间先后的顺序,层次清楚地介绍了荔枝的总体特点。在指明荔枝的产地之后,按照从整体到部分的顺序,介绍了树形、树叶、花朵、果实的颜色形状和生长季节。再介绍果实,按照从外到内的顺序,介绍了荔枝果实的朵、核、壳、膜、瓤肉、浆液的形状、颜色和味道。又按照时间的先后次序,介绍了荔枝果实离开本枝以后的变化。

  第二段,说明作图序的时间,过程和目的。

  三、写作特色

本文是一幅画上的题词,又似一篇植物标本说明。全文通过对荔枝习性及其特点的描写,将荔枝的情况介绍得一清二楚。

  本文在状物时有三个突出特点:

  第一,层次清晰。文章先从大处落笔,介绍荔枝的产地。接着描绘树形,给人一个总体印象。然后分别介绍它的叶色、开花和结果季节、果的形状,颜色,外壳及果肉,味道特点和它离开树枝后不易保鲜的特性,最后交代写此序的缘由及目的。文章在介绍荔枝时采用从大到小、从整体到局部、外观到内部的顺序,一一写来,层次清晰,形象具体。

  第二,详略得当。本文着墨较多的是荔枝开花及果熟季节,果核的形状,壳膜的颜色,果肉的颜色及味道等,这是文章的主体部分。因为这既是人们关注的东西,又是画上传达不出来的。而对作画的时间、作者、及作序的目的次写之,简单交代就收笔。

  第三,善用比喻。为使读者能具体感受到形象,在写荔枝的各部位时,用人们生活中可以感知的东西作比,每个比喻都恰如其分地表现出荔枝本身的特色,给人以直观的印象,使人更容易理解。

  四、译文

  荔枝生长在巴州和峡州之间一带地方。它的树形呈圆的形状,很像古代用来遮蔽东西的“帷盖”。叶像桂树的叶,冬季还是绿色的;花像橘树的花,在春天开放;果实的颜色像丹砂那样红,夏季成熟。果实聚成簇,像葡萄,核像枇杷的核,壳像红绸,膜像紫绸,瓤肉像冰雪一样晶莹,洁白,浆液像醴那样甜,像酪那样酸。(关于荔枝的情况),大概也就如同前面所说的情形,那实际的情况比介绍的这些还要好。假如果实离开了枝体,一天颜色就变了,两天香味就变了,三天味道就变了,四五天以后,色香味就全消失了。

  元和十五年的夏天,南宾郡的太守乐天,让官画工画成一幅荔枝图,并写上这篇序,这是为了告诉没有见过(荔枝)的人以及虽然见过却没有看到它三天以内的变化情况的人。

  《山市》

  一、主题思想

  《山市》是一篇介绍山市蜃楼的妙文。文章将变幻莫测又而美妙奇特的山市蜃景由生成到消失的全过程,描绘得惟妙惟肖,历历如在眼前,展示了大自然美妙绝伦的景象。

  二、结构内容

  全文共14句,可分4个小层次。

  第一层(第1、2句),写“山市”是英山八景之一,而且几年不能见到一次。

  第二层(第3句至第5句),写孙公子与友人在酒楼吃酒时见到了“山市”。

  第三层(第6句至第13句),写“山市”中的“城廓”和“危楼”的形象及变化过程。

  第四层(第14句)写“山市”又名“鬼市”。

  三、写作特色

  《山市》把变幻莫测的山市蜃景,及其变化过程这一动景描绘得极其生动。

  文章在写作方面有如下特点:

  第一,悬念起笔。

  作者开门见山,概括介绍“奂山山市,邑八景之一也”。“然数年恒不一见。”巧设悬念,唤起读者强烈的好奇心。

  第二,层次清晰。

  文章写山市蜃景的变化以时间为序,恰当地使用了表示时间的词语,如:忽、无何、未几、既而、逾时、倏忽等,把山市的变化写得极有层次。

  第三,以情衬景。

  作者描绘山市蜃景的变化采用以情衬景的手法,文章通过孙禹年及朋友的眼睛,忽见奂山山峰上隐现出高耸的“孤塔”“相顾惊疑”,这种强烈的惊奇情绪,既是对离奇的山市初景的烘托,又是感染读者的情感媒介,作者将变幻莫测的山市奇景在人们惊奇迷惑的情绪波动中层层铺写,使景物的变换与人们的感受自然融合,相辅相成。

  第四,虚实、详略、动静相结合。

  作者采用虚实、详略、动静相结合的笔法,具体描绘了山间蜃景中变幻莫测的一楼一景,一人一态,写得极有情味,令人目不暇接。

  四、译文

  奂山的山市,是当地的八景之一,可数年内常常难得一见。(一次)孙禹年和友人在酒楼上吃酒,忽然看见对面山头上有一座塔凭空高起,直插青天。大家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惊疑不已,想来附近并没有这么个寺院。不一会儿,眼前出现数十座宫殿,青绿色的屋瓦,高耸的屋脊连成一片,这才醒悟原来是山市。一会儿,又见高高低低的城墙,连绵六七里,竟是一座城廓啊。城中有像楼一样的,像厅堂一样的,像街巷一样的建筑,清清楚楚出现在眼前,数以万计。忽然狂风骤起,尘土无边无际,城廓变得模模糊糊了。不久风定天晴,眼前的一切都消失了,只剩下一座高楼,直插云霄。楼共五间,窗户都大开着;一排有五处明亮的地方,那是楼外的天空呀。一层一层数上去,楼越高,明亮的地方越少;数到第八层,仅像星星了;再往上,就昏暗模糊,无法数它的层次了。楼上的人来来往往,忙忙碌碌,或靠或站,各不相同。过了一段时间,楼房渐渐低下来,可以看见它的屋顶了;又慢慢地变得像一般的楼房了,接着又逐渐变得像一座大房子,突然间变得像拳头,像黄豆般大小,接着就看不见了。又听见早起赶路的人说,看见山上人家集市,与世上没有两样,所以又叫“鬼市”。

返回页首  


教学建议

  一、主题思想

  恐龙是古爬行动动物,种类繁多,体型各异,小的体长不到一米,大的体长数十米,重达四五十吨。有食肉的,也有食植物的。它们在地球上的陆地或沼泽附近生活,在地球上曾称霸一时。

  6500万年前,在地球上生活了1.6亿年的恐龙灭绝了,成为生物史上最大的谜案。这两篇短文,一篇依据在南极发现恐龙化石的事实,佐证了大陆漂移假说;一篇通过对“被压扁的沙子”的反思,证明外星撞击导致恐龙灭绝。

  课文所选两篇就同一问题从不同角度思考,从而发现新的论据或得出新的结论。文章给了我们一个有益的启示:不同领域的科学发现可以互相启发,从而有新的发现;要学会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的方法。

  二、思路分析

  《恐龙无处不有》开篇提出科学领域是紧密相连的,各自的发明都有可能得到相互启发,以引起读者的兴趣:“紧密相连”表现在哪里?有哪些事实能证明它们是互相“产生影响”的?然后举南极发现恐龙化石的例子,提出既然寒冷的气候不适应恐龙的生活,恐龙是如何越过大洋到另一个大陆去的问题。围绕这个问题,引出板块构造理论,说明是大陆在漂移而不是恐龙自己在迁移,得出在南极发现恐龙化石这一事件,为板块构造理论的成立提供了有力证明的结论。

  《被压扁的沙子》起笔提出导致6500万年前恐龙灭绝原因的一个新观点——一个巨大的小行星或童星对地球的撞击,引起人们对这一曾经主宰过地球的生灵突然灭绝的兴趣、并且说明科学家们研究的目的在于“多地了解这种事件所产生的影响,因为当将来面临这种事件时,我们可以采取某种应急措施”。然后从地质学发现的证据上论证造成恐龙灭绝的原因应该是撞击。

  三、段落结构

  《恐龙无处不在》的段落结构

  全文共15个自然段,共分三部分。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用一个科学观点——“一个科学领域的发现肯定会对其他领域产生影响”引出说明内容。

  第二部分(第2~14自然段):阐述说明内容——由恐龙化石在南极的发现说明“恐龙无处不在”,再由“恐龙无处不在”这一发现推究原因。

  第三部分(15自然段):以“南极恐龙化石的发现,为支持地壳在进行缓慢但又不可抗拒的运动这一理论提供了一个强有力的证据”总结说明内容,结束全文。

  《被压扁的沙子》的段落结构

  全文可分为两大部分。

  第一部分(第1至第4自然段),提出关于6500万年前恐龙灭绝的问题,目前存在的两种对立的理论,即“撞击说”和“火山说”。第2和第3自然段先后举了两个例子提出了关于“撞击说”和“火山说”这两种观点。

  第二部分(第5自然段至全文完),通过对“被压扁的沙子”的反思,证明外星撞击导致恐龙灭绝,支持“撞击说”。这部分分四层。

  第一层(第5、6自然段),说明关于恐龙灭绝的原因不仅仅是一个学术问题,我们以后也许还会遇到这种情况,因此,科学家们一直都在努力寻找证据来验证这两种理论。

  第二层(第7至第10自然段),说明1961年一位苏联科学家发现了“斯石英”,并且介绍了它的性质,为下文佐证“撞击说”奠定了基础。

  第三层(第11至第13自然段),说明斯石英不仅可以在实验室制造,而且它在自然界中是可以存在的,不过它们只出现在沙子被强烈挤压的地方。由此推断撞击是可以产生斯石英的。事实也证明,火山喷发是不会产生斯石英的,从而进一步佐证了“撞击说”。

  第四层(第14自然段至全文完),通过亚里桑那大学的约翰·F·麦克霍恩和几位合作者研究新墨西哥州拉顿地区的岩层的例子,进一步证明“在斯石英出现的地方肯定发生过撞击,而且肯定没有发生过火山活动。”从而得出“造成恐龙灭绝的原因不是火山活动,而应该是撞击”的结论。

  四、说明顺序

  作者采用的是逻辑顺序,重在说明事理,所以在短小的篇幅内,将抽象的科学知识,层层剖析,既严谨又深入浅出、通俗易懂地解释清楚。

  五、说明方法

  要理解这两篇短文,还要注意作者运用的引人入胜的说明方法。首先是举例子。在文章中,作者举了许多例子来说明自己的观点。例如,《恐龙无处不有冲为了证明不仅南极大陆有恐龙化石这一说法,列举“在地球的其他大陆上也都发现有恐龙化石”,“说明恐龙确实遍布于世界各地”;举‘南板也有自己的恐龙、两栖动物和其他在恐龙时代繁盛的植物和动物”的事实,说明南极不止只有恐龙化石,还有别的。说法严谨。

  其次是作比较。例如《被压扁的沙子》中,谈到斯石英和普通沙子的区别时,为了让读者更清楚地了解,运用了“一立方英寸被压扁的沙子比一立方英寸普通的沙子要重得多”的比较方法;在《恐龙无处不有》中将南极的恐龙的命运与其他大陆的恐龙进行比较。“这些生物的命运比其他同类要悲惨得多,因为板块把它们向南携带到了极地。”

  第三是打比方。短文还运用了打比方的方法,使得语言既生动又明白如话,如《恐龙无处不有》中“位于南极中心部位的南极洲是全球的大冰箱”一句,形象地说明了南极洲寒冷的程度和南极洲在地球中的重要地位。

  除上述的方法之外,还有“列数字”“作诠释”等说明方法,这里不一一分述。

  六、严密准确的语言

  “在一个科学领域作出的发现肯定会对其他领域产生影响”中的“肯定”一词,又如“这个问题最终也许会得到解决”中的“最终也许”和“毫无疑问,6500万年前地球上曾有过一次‘大绝灭’”中的“毫无疑问”等都能体现语言的严密和准确。

  七、比较阅读教学建议

  这两篇科普文章所介绍的都是比较深奥的科学知识,但由于作者采取了朴实、明白如话的语言,使原本深奥的知识变得浅显易懂。又《恐龙无处不有》是从恐龙化石遍布全球的角度来谈大陆板块的移动;《被压扁的沙子》是从探寻恐龙灭绝的原因推断地球可能曾受到的撞击。通过这两篇短文的比较阅读,让学生懂得写作文章可以根据需要,从不同的角度下笔。重在通过阅读,整体感知,进一步挖掘文章的内容,激发学生对科学世界的兴趣,培养他们主动探究科学的精神。

返回页首  

关于本站 | 免责声明 | 业务合作 | 广告联系 | 留言建议 | 联系方式 | 网站导航 | 管理登录
闽ICP备0503071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