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nyq.cn
 当前位置:首页-> 备课参考 -> 初二语文 -> 初二上学期 -> 第六单元

26 五柳先生传

作者:未知来源:中央电教馆时间:2006/4/15 19:28:28阅读:nyq
字号:|


教学建议

  一、思想主题

  本文作者假托五柳先生为自己作传,表现自己的性格志趣和生活态度。

  二、思路结构

  文章分两个部分。第一部分为五柳先生作传,刻画了一个生活志趣高尚、性格鲜明、不同流俗的人物形象。

  先交代人物的身份。以住宅边的五棵柳树为号,这表现了一个隐士的风雅。接着,以“闲静少言,不慕荣利”概括了五柳先生的性格特征,“闲静少言”就是远离世俗、不喜应酬,“不慕荣利”就是不贪图荣华利禄,这正是五柳先生精神境界中最可宝贵的情操。他以此表明同追逐名利的污浊官场风气格格不入。

  下面,从四个方面描写五柳先生安贫守志的生活情趣。

  一是好读书。读书不死守章句,不为求功名,而重在心领神会,从中寻求精神上的愉悦。

  二是性嗜酒。作者用了八个短句写嗜酒,着重刻画五柳先生“任真放达”的个性,表现他的纯朴率真,不虚伪做作。

  三是安于贫。家中四壁空空,却处之坦然。

  四是常著文。写诗文以自娱其志,作为精神寄托。追求一种忘怀得失的人生境界,以此终了一生。

  通过上面的描写,一个在浊世中坚守节操、超然世外,自得其乐的高士形象呼之欲出,风神宛然。

  文章的后一部分是“赞”。“赞”本是史书传记中缀于传文之末的一种形式,是对史传正文的阐明与补充,本文则用以揭示五柳先生的精神境界。“赞”中引用古人之言,以“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对五柳先生的高尚品德作了总结,并说他像是生活在古朴淳厚的上古社会中的人,保持了人性中的那份纯真与质朴。

  三、写作特点

  1.于平淡之中表现深刻的内容。

  例如,“闲静少言,不慕荣利”点出五柳先生的隐者心境;“好读书,不求甚解”写他在读书中得到精神愉悦;“性嗜酒”“期在必醉”写他的率真放达;“环堵萧然,晏如也”表现了他的安贫乐道;“常著文章自娱”“忘怀得失”描述了他的自得其乐、淡泊名利。对平平淡淡但的生活细节的叙述,生动地刻画了贫困之中却悠闲自适的隐士形象,深刻地揭示了他的卓然不群的人格和高洁的精神。

  2.刻画人物虚实结合,重在写意传神。

  文章开头一段有意隐去五柳先生的真实姓名,以虚写代纪实;下面又抓住最能表现人物精神境界的几个侧面,用写意的笔法,描绘其神情风貌,寥寥数笔就传出了五柳先生高雅脱俗、任真放达、安贫乐道的神韵。

  3.语言流畅自然,精练准确。

  作者笔端带情,字里行间流露出远离官场后安于贫困、诗酒自娱、悠然自得的乐趣。

  四、文章开传记文学先风

  司马迁在《史记》中创立了人物传记这种史传体例,陶渊明的这篇文章虽然借用了史传形式,但却与史传有着比较明显的区别:第一,并非像写历史一样对人物事迹进行面面俱到的记载,而是着重刻画人物的精神风貌;第二,不用真名实姓,对人物进行了较多的艺术加工。这就把史传体移植到文学创作之中,写出了我国文学史上第一篇文学性人物传记。

  五、词句教学指导

  1.词语应重点掌握“晏如”“萧然”“汲汲”“戚戚”等,文言文的常用词如“期”“造”“俦”等也应适当练习。有些句子如“不吝情去留”“其言兹若人之俦乎”等只要了解整体意思即可,不必过细。

  2.“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不能仅将这句话的意思理解为一种读书方法,即读书不死抠字句,而要求其真谛。

  3.“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不仅写出陶渊明安于贫困,而且含蓄地说明作者以古贤颜回自况,追求高尚的道德情操。可谓含而不露,有弦外之音,非常含蓄。

返回页首  

关于本站 | 免责声明 | 业务合作 | 广告联系 | 留言建议 | 联系方式 | 网站导航 | 管理登录
闽ICP备0503071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