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nyq.cn
 当前位置:首页-> 资源下载 -> 试题 -> 高三历史试卷 -> 下载
试卷资源详情
资源名称 湖北省恩施市第一中学2017届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文件大小 737KB
所属分类 高三历史试卷
授权方式 共享资源
级别评定
资源类型 试卷
更新时间 2016/12/14 9:41:58
相关链接
资源登录 ljez
资源审核 nyq
文件类型 WinZIP 档案文件(*.zip)
运行环境 Windows9X/ME/NT/2000/XP
下载统计
简介:

恩施市第一中学2016-2017学年度高三年级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时间:90分钟 分值100分 )

第I卷(选择题共60分)

一、单选题(本大题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1.周王将商代贵族也分封为诸侯,主要目的是( )[:]

A.保护贵族的世袭血统

B.调和统治阶级内部矛盾

C.加强对奴隶和平民的控制

D.巩固刚建立的西周政权

2.“香火点燃,袅袅青烟把怀念牵系,张张渐变的纸钱,担当起阴阳的信使。”这是一名网友为了纪念他的父亲,在博客上发表的一首原创诗歌。时下,上网扫墓、发微博祭祀祖先渐成主流。这种祭祀祖先的传统起源于( )

A.禅让制 B.宗法制度

C.分封制 D.礼乐制度

3.2015年9月13日,胡锦涛同志回到老家绩溪感受亲情。胡锦涛同志返乡地点为龙川村,该村是位于皖南绩溪县胡姓聚族而居的船形古村落,已有一千六百余年的历史,传至“锦”字辈已有48世。上述图文材料如果从历史上渊源,最应该找到的是( )



A.禅让制度 B.王位世袭制度

C.分封制度 D.宗法制度

4.“宗者,尊也。为先祖主者,宗人之所尊也。”这反映了宗法制( )

A.强调血缘纽带 B.重视尊卑贵贱

C.以嫡长子继承制为特点 D.有利于凝聚宗族

5.史载:西周的诸侯国“大国三卿,皆命于天子……次国三卿,二卿命于天子,一卿命于其君……小国二卿,皆命于其君。”这反映出( )

A.政治权力按血缘关系分配

B.西周分封制逐渐走向崩溃

C.周天子开始加强中央集权

D.诸侯国的权力有等级差别

6.商代统治者凡事都要通过占卜决定。这一现象说明我国古代早期政治制度的一大特点是( )

A.以血缘关系为纽带 B.神权与王权的密切结合

C.权力高度集中于商王手中 D.决策体现原始民主色彩

7.《礼记·礼运》把禹作为“天下为家”的小康之世的开端,以区别于禹以前“天下为公”的不同之处。其主要依据应是( )

A.禹死后启继位 B.建立武装

C.设置官职 D.制定刑法

8.《诗经》曰:“周虽旧邦,其命维新。”关于周人的“维新”,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①建立了完备的宗法制 ②实行了等级森严的分封制

③确立了尊卑分明的礼制 ④创立了王位世袭制

A.①②④ B.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9.2015年3月26日,有人在网上发表了一组有关福建土楼的精美图片。引起大量摄影爱好者好评。福建土楼已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在著名的承启楼前有一副楹联:“一本所生,亲疏无多,何须待分你我;共楼居位,出入相见,最易结重人伦。”该楹联所体现的文化内涵源于下列哪一种制度( )



A.禅让制 B.分封制

C.宗法制 D.王位世袭制

10.某西方学者这样评论罗马法:“罗马人在思想意识方面最重要的贡献在于,他们的法律是基于理性而不是基于习俗。”下列对“理性”的最准确理解是( )

A.罗马法完全摒弃了以前的习惯法 B.罗马法能及时适应新的发展要求

C.罗马法形成了较完备的法律体系 D.罗马法主要保护了统治阶级利益

11.亚里士多德说:“最为公正的政体,应该不偏于少数,不偏于多数,而以全邦公民利益为依归。”这一原则在梭伦改革中突出地体现于( )

A.颁布“解负令” B.实行财产等级制度

C.鼓励发展农工商业 D.设立“四百人会议”

12.孟德斯鸠曾说:“意大利各民族成为罗马的公民以后,每一个城市便表现了它自己的特色……既然人们不过是由于一种特殊的法律上的规定才成为罗马公民的……因此人们就不再用和先前相同的眼光看待罗马……对罗马的依恋之情也不复存在了。”在孟德斯鸠看来,更多意大利人成为罗马公民( )

A.加剧了罗马社会矛盾 B.扩大了罗马统治基础

C.有利于罗马帝国统一 D.导致罗马失去凝聚力

13.雅典的陶片放逐法规定,每年召开的特别的公民大会,投票决定将那些严重威胁民主政治的人员流放海外。据此,下列行为中可能使公民遭到流放的是:( )

A.不按时参加公民大会 B.不同意授予外邦人公民权

C.为赢得个人政治声望资助贫穷公民 D.拒绝参加城邦举行的戏剧表演

14.伯罗奔尼撒战争期间,在阿吉纽塞群岛打败了斯巴达海军将军们,因没有运回阵亡者的尸体而遭受陪审法庭严历的审判,十将军中有六位被投票判处死刑,色诺芬认为:杀死六位将军的真正凶手是民主的审判,是背离了司法自身灵魂的雅典司法。由此我们可以得到的启示是( )

A.民主裁决不等于公正的司法 B.陪审法庭是雅典的司法机关

C.雅典体制优越于斯巴达体制 D.民主必然导致多数人的暴政

15.《十二铜表法》规定:“债权人可将无力偿还的债务人交付法庭判决,直到将其戴上足枷、手铐,甚至杀死或卖之为奴。”这一规定旨在( )

A.保护私有财产 B.保障平民利益

C.促进社会公平 D.维护法律尊严

16.苏格拉底曾鼓励柏拉图的叔父积极投身政治活动,当后者表示在公众面前演讲感到害羞和紧张时,苏格拉底说道:“你究竟怕谁啊?是那些洗染工、鞋匠、木匠、铁匠,还是那些农民、商人,抑或是那些在市场上低价买进、高价卖出的小商贩?是这些人组成了公民大会啊。”这表明苏格拉底主张( )

A.精英政治 B.代议制民主

C.直接民主 D.贵族政治

17.古代希腊人将流放视为一种比死刑更为严重的刑罚,因而其对被处死刑者以逃亡他乡而逃避死刑的情形加以放任。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是( )

A.海外流放生活痛苦不堪 B.希腊缺少民主法治精神

C.城邦是个人荣誉的源泉 D.希腊商品经济高度发达

18.罗马诗人贺拉斯说:“希腊成为俘虏以后,把艺术介绍给了野蛮的拉丁民族,俘虏了粗野的胜利者。”这一说法的依据是

A.罗马与希腊相似的国情使二者文化相似

B.罗马法的发展体现了古希腊的理性精神

C.罗马文化风格与希腊文化风格完全契合

D.罗马共和国选择了与希腊相似的政治体制

19.《十二铜表法》中规定“伤害自己被保护人的保护者应交给地下神即予以诅咒。”第二十四条中规定:“如手掷的标枪落得比目的地还远,则应贡献牧羊为祭品。”这说明该法

A.包含神权迷信色彩 B.保护私有财产

C.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D.所定刑法具有残酷性

20.“1926年9月被人嗤之以鼻的国民党人攻下了长沙、岳州、武昌和汉口。1927年春他们拿下了南京和上海,到1928年6月,北京和整个中国北方都归他们统治。”这则新闻报道反映的中国政局变化是指

A.国民党反袁斗争的胜利 B.北洋军阀的统治基本结束

C.日本得华受到有效遏制 D.国民党发动第五次“围剿”

21.有学者指出,纪年的改革是“皇帝倒了”的结果,但对中华大地上远离革命风暴中心的人们来说,正是纪年的改革才使他们相信皇帝已经倒了。该学者认为纪年改革

A.有助于推翻皇帝制度 B.实现了近代中国社会的转型

C.扩大了民主革命的影响 D.消除了封建思想对民众的束缚

22. 太平天国运动爆发后,马克思抑制不住内心的兴奋,曾称太平天国为“中华共和国”“世界上第一个具有共产主义性质的政权”。1902年,孙中山则说:“太平天国一朝为吾国民族大革命之辉煌史……为今日吾党宣传排满好资料。”马克思、孙中山对太平天国的评价

A.符合革命史观,角度相同 B.符合现代化史观,立场相同

C.符合革命史观,角度不同 D.符合文明史观,立场不同

23. 晚清朝臣和士大夫联名上书反对议和说:“赔款、割地的各条款是‘五洲所未有之奇闻,三千年所无之变局’,如照此签约,后果必然是‘法人窥粤,英人窥滇,俄人西窥新疆、东窥三省。四夷入侵,各示所欲’。”据此可知,这些反对者

A.顽固地坚守传统政治体制 B.“天朝上国”观念根深蒂固

C.对19世纪末的时局认识较清醒 D.深刻揭露了清政府的腐朽本质

24.美国舰队敲开锁国的日本,日本反而庆幸这个刺激让其早日惊醒;而中国在鸦片战争后,却认为惊醒他的人罪该万死,对西洋文化怀着一种轻蔑和仇视的心情。对这一现象产生的原因分析正确的是

A.八股取士致使封建士大夫保守自大 B.小农经济社会具有很强的封闭性

C.闭关锁国使社会发展脱离世界潮流 D.儒家文化对国民思想的深远影响

25.甲午中日战争爆发前夕,有些西方人士认为中国拥有一定的军备优势,“毫无疑问的是日本必然最后被彻底粉碎”,他们做出上述判断的主要依据应是,中国( )

A. 已完成对军队的西式改革 B. 集权制度有利于作战指挥

C. 近代化努力收到较大成效 D. 能获得更广泛的外部援助

26.有人将辛亥革命后中国的某些变化戏称为“头上和脚上的变化”, 从社会习俗变迁的角度来看,主要反映的是( )

A.民族独立和民主政治 B.旗袍和中山装的兴起

C.剪辫运动和废止缠足 D.民主共和观念的深入

27.电影《建国大业》讲述了从1945年抗日战争结束到1949年建国前夕发生的一系列重大事件。属于这一历史时期的是( )

A.确立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

B.国共第二次合作,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成立

C.毛泽东发表《新民主主义论》

D.中共决定将党的工作重心由农村转移到城市

28.长征期间,国内外形势发生重大变化,民族矛盾加剧,中国共产党的方针政策进行重大调整,这一调整是指( )

A.召开八七会议,确定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

B.召开遵义会议,纠正“左”倾错误路线

C.发表“八一宣言”,号召停止内战,一致抗日

D.召开七大,确立毛泽东思想的指导地位

29.在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的国民党中,孙中山是全党核心,在党内几乎有说一不二的权利:中共的方针政策多不能直接推行,而必须通过在国民党内团结左派.争取中派.打击右派等间接方式实现,这充分表明( )

A.此时共产党并没有取得实质性权力 B.此时国共合作的方式属于党外合作

C.改组后的国民党并没有太多的变化 D.这是导致国民革命失败的根本原因

30.抗战前,中国许多重要的设施、桥梁、道路等处莫名出现了大量日本口服药“仁丹”广告,后来发现该广告主要通过胡子的画法来表示不同的含义,如左右胡尖上翘表示道路畅通无阻,八字胡左尖下弯表示左道不通,右道通。这表明( )

A.日本重视商业广告宣传作用 B.中国技术落后导致交通不畅

C.中国药品市场受到日本冲击 D.日本发动侵华战争蓄谋已久

第II卷(非选择题)

二、简答题(40分)

31.(本题10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今天下大小事务,皆朕一人亲理,无可旁贷。若将要务分任于他人,则断不可行。所以无论巨细,朕必躬自断之。

——清·康熙帝

材料二:毛泽东说:“民国元年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在那个时期是一个比较好的东西;当然,是不完全的、有缺点的,是资产阶级性的,但它带有革命性、民主性。”

材料三:

第一条: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国家。

第二条: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954年)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概括清朝政治体制的特点并指出其弊端。

(2)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怎样理解《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带有革命性、民主性”?(3)依据材料三,《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体现了怎样的原则?其根本目的是什么?

(4)综合上述材料,简要谈谈你对我国政治制度发展的认识。

32.(本题10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楚庄王)十六年(公元前598年),伐陈,杀夏征舒。征舒弑其君,故诛之也。已破陈,即县之。

——《史记·楚世家》

(桓惠王十年,公元前263年)我上党郡守以上党郡降赵。

——《史记·韩世家》

材料二 秦荡灭古法,窃自号为皇帝,而子弟为匹夫,内亡骨肉本根之辅,外亡尺土藩翼之卫。

——《汉书·诸侯王表第二》

材料三 其初有征伐之役,分任军民之事,皆称行省,未有定制。中统、至元间,始分立行中书省,因事设官,不必备。皆以省官出领其事。其丞相皆以宰执行处省事系衔。其后嫌于外重,改为某处行中书省。军国重事,无不领之。此由中央政府常派重臣镇压地方之上,实为一种变相之封建。而汉、唐州郡地方政府之地位,渺不再得。

——钱穆《国史大纲》

(1)根据材料一,概括战国时期地方行政制度的特点。

(2)材料二中认为秦亡的原因是什么?对此,西汉初年的补救措施是什么?并对补救措施进行评价。

(3)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三中观点的积极意义和消极影响。

33.(本题10分)世界文化遗产荟萃,根据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元朝结束了长期的分裂局面,并建都大都(今北京),大都“去江南极远,而百司庶府之繁,卫士编民之众,无不仰给于江南”。元朝政府重新规划线路,贯通了五代十国以来因政权分裂而阻塞的京杭大运河,使之成为当时世界上最长的人工河流。明清两代继续对大运河进行维护与完善。大运河采用了由宋人发明的复闸技术,又修筑了很多弯道,以拉长河道距离解决了爬坡的难题。大运河沿岸一些城镇兴起,一批古老城市焕发了青春。

——摘编自王育民《中国历史地理概论》等

(1)根据材料,概括元明清时期京杭大运河的作用。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京杭大运河成为世界文化遗产的原因。

34.(本题10分)历代王朝不断调控中枢权力以维护其统治。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郡举贤良,对策百余人,武帝善助对,由是独擢助为中大夫。后得朱买臣、吾丘寿王、司马相如……等,并在左右。……屡举贤良文学之士。公孙弘起徒步(平民),数年至丞相。开东阁,延贤人与谋议,朝觐奏事,因言国家便宜。上令助等与大臣辩论,……大臣数诎。

——《汉书?严助传》

材料二 垂拱三年,或诬告(宰相)祎之,……(武)则天特令肃州刺史王本立推鞫(审问)其事。本立宣敕示祎之,祎之曰:“不经凤阁(中书省)鸾台(门下省),何名为敕?”则天大怒,以为拒捍制使,乃赐死于家。

——《旧唐书?刘祎之传》

材料三 (明初内阁大学士)掌献替可否(意即对君劝善规过,议论兴革),……凡上之达下,日诏,曰诰……皆起草进画,以下之诸司。下之达上,曰题,曰奏……皆审署申覆(意即审查签收,上报或发回)而修画焉,平允乃行之。……大典礼、大政事,九卿、科道官会议已定,则按典制,相机宜,裁量其可否,斟酌入告。

——《明史?职官一》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归纳汉武帝为削弱相权所采取的举措。

(2)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刘祎之为何不认可王本立宣读的“敕书”。

(3)据材料三,归纳明初内阁大学士的主要职责;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明初阁臣为何不能等同于丞相。

参考答案

1.D

【解析】

试题分析:周朝分封商代贵族为诸侯,其目的是巩固刚刚建立的西周政权,故选D。

2.B

【解析】

试题分析:宗法制以血缘关系为纽带,有利于凝聚宗族,该制度对中国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其中祭祀祖先即是典型的表现。

3.D

【解析】

试题分析:材料中的宗祠、辈分等现象,与我国古代的宗法制关系最为密切。

4.B

【解析】

试题分析:注意题干中的“尊”字。血缘关系也有亲疏之分、尊卑贵贱之别。

5.D

【解析】

试题分析:从材料信息看,西周的诸侯国大小不一,诸侯国内部最高官员的任命也不相同,有直接受命于周天子的,有受命于国君的,这反映出诸侯国有权力上的等级差别,故选D项。A项材料信息无法体现,排除;B、C两项不符合史实,均可排除。

6.B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提取材料有效信息的能力。根据材料信息“占卜决定”等可知中国古代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是神权与王权的密切结合。

7.A

试题分析:禹死后启继位,政治权力由“传贤”变成“传子”,王位在一家一姓中传承,“家天下”的局面形成。

【解析】

8.C

【解析】

试题分析:“周虽旧邦,其命维新”,大意是周虽然是个古老的部族,但上天赋予了它新的使命,那就是要求它不断革新。西周为进行有效的统治并使等级秩序稳定,实行了分封制、宗法制和礼乐制度。④王位世袭制始于夏朝。

9.C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解读获取信息、调动运用知识、分析辨析问题的能力。从材料中的“一本所生,亲疏无多,何须待分你我”等信息,可以看到居住在土楼里的人们有着血缘关系,这体现了宗法制的内涵。B属于加强地方管理的制度;A、D指最高统治者王位继承方式。

10.B

【解析】

试题分析:罗马制定了《十二铜表法》,罗马成文法诞生,他也保留了一些比较野蛮的习惯法,并非完全“摒弃”,故A选项错误;在征服过程中,仅适用于罗马内部的公民法已无法应对新变化,3世纪,帝国境内自由民内部公民与非公民的区别不复存在,万民法成为适用于罗马统治范围内的一切自由民的法律,适应了新的发展需求,与材料中“法律是基于理性而不是基于习俗”相符,故B选项正确;6世纪,东罗马帝国皇帝查士丁尼组织法学家,把历代的罗马法加以系统化和典范化,汇成《民法大全》,罗马法体系最终形成,与材料“基于理性而不是基于习俗”不符,故C选项错误;材料中没有涉及主要保护了统治阶级,故D选项错误。

考点:古代希腊罗马政治制度·罗马法·过程

11.B

【解析】

试题分析:实行财产等级制度,许多贵族因为特殊地位而拥有相当多的财产,其社会政治地位自然比较高,这对贵族有利;同时,财产等级制度打破了原来的出身等级制度,平民可以通过辛勤劳动而积累较多的财产,从而提高自身的地位。虽然财产等级制仍然不平等,但是达到了梭伦的目的:既提高平民地位,又保证贵族利益。颁布“解负令” 是对沦为债务奴隶的平民有利,鼓励发展农工商业是对农工商业者有利,设立“四百人会议”是对前三个等级公民有利,都与“以全邦公民利益为依归”不符,因此排除A、C、D选项。

考点:古代希腊、罗马·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雅典民主政治

【名师点睛】梭伦改革前的雅典曾一度盛行租佃制,这种租佃制下的佃农"六一汉"(将耕作产出六分之一上交),即是由拥有小块土地的自耕农破产后转化而来。他们"能得自己劳动生产品的六分之一以维持生活,把其余六分之五以地租的形式交给新主人",故名"六一汉"。按照规定,"如果他们交不起地租,那么他们自身和他们的子女便要被捕;所有借款都用债务人的人身为担保"。作为"六一汉"的"贫民本身以及他们的妻子儿女事实上成为富人的奴隶"。

12.D

【解析】

试题分析:根据“每一个城市便表现了它自己的特色”“人们就不再用和先前相同的眼光看待罗马”“对罗马的依恋之情也不复存在了。”可见在孟德斯鸠看来,更多意大利人成为罗马公民导致罗马失去凝聚力,故选D。A选项没有D选项准确;B、C选项是积极方面,与材料态度相反。

考点:古代希腊、罗马·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罗马法

13.A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学生对历史基础知识的理解,本题适合采用排除法不同意授予外邦人公民权是维护雅典民主政治的体现那,因此不会遭到流放,排除B;资助贫穷公民是正义事情,不会遭到流放;拒绝参加城邦举行的戏剧表演不会威胁到民主政治,排除D;不按时参加公民大会就扰乱了民主政治,显然A选项符合题意。

考点:古代希腊罗马政治制度·雅典民主政治·陶片放逐法

14.A

【解析】

试题分析:由题干信息杀死六位将军的真正凶手是“民主的审判”,是“背离了司法自身灵魂的雅典司法”,可直接推断出民主裁决不等于公正的司法,故A项正确;陪审法庭是雅典的司法机关反映的是当时的客观历史事实,并非是“得到的启示”,故B项错误;材料没有涉及斯巴达体制,无法判定雅典体制优越于斯巴达体制,故C项错误;民主在缺乏法律保障的情况下会导致多数人的暴政,所以不能将民主与多数人的暴政划等号,故D项错误。

考点:古代希腊罗马政治制度·雅典民主政治·民主的内涵

15.A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对材料信息的理解。依据材料信息可知罗马法保护债权人的私有财产不受侵犯。故选A。B项说法错误,《十二铜表法》,是维护贵族利益的,但是由于有了成文法就可以按律量刑,在客观上也维护了平民的利益;C项正确,但是说法太笼统;D项材料未体现。

考点:古代希腊罗马政治制度·罗马法·原则

16.A

【解析】

试题分析:“是这些人组成了公民大会啊”,暗含苏格拉底对雅典政治的担忧,这些人文化素质不高,容易造成权力的滥用,因此他主张精英政治,由素质高的人管理城邦,故A选项正确;代议制民主最早出现于近代西方国家,所以B选项排除;直接民主是苏格拉底所担忧的问题,不是主张,排除C选项;苏格拉底反对贵族政治,排除D选项。

考点:古代希腊罗马政治制度·雅典民主政治·直接民主的弊端

【名师点睛】精英政治统治理论是形成于本世纪上半期一直延续至今对西方社会产生重大影响的政治统治理论,它与柏拉图、亚里士多德以来缘源流长的贤人治国理论一脉相承。前期代表有莫斯卡、帕雷托、米歇尔斯等。他们认为,“精英是由那些曾经、正在或将会拥有权力的人物构成的”。在一个国家中,就是这样一些极少数政治精英统治着国家,他们是真正的政治统治者,他们垄断着政治权力,履行着所有重大的政治职能。

17.C

【解析】

试题分析:希腊人认为个人相对于城邦而言,是微不足道和不值一提的,城邦就是祖国,是个人自豪的源泉,个人离开了城邦,就失去了其存在的价值和理由。因此,古代希腊人将流放视为一种比死刑更为严重的刑罚,因而其对被处死刑者以逃亡他乡而逃避死刑的情形加以放任,所以本题选C选项。A选项不是主要原因;B选项说法错误;D选项与材料无关。

考点: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古代希腊的民主政治·城邦是个人荣誉的源泉

18.B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料中表明,希腊在政治上成为罗马的俘虏,但在文化上却是胜利者,罗马文化继承了希腊文化中大量的人文精神、理性精神、古典主义艺术风格,并进一步发展繁荣,故B项符合;罗马与希腊处于不同发展时期,之间文化上是继承关系,故不存在国情相似之说,故A排除;C项中“文化风格完全契合”太绝对化,错误,故C排除;罗马共和国时期是由贵族集团掌权,实质是贵族专制,与雅典民主政治不同,故D排除。故选B。

考点: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与发展·罗马法·罗马法与古希腊的关系

【名师点睛】古希腊文明是西方文化的起源,是西方文明的摇篮,罗马文化是西方古典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希腊文化的继承和发展。

19.A

【解析】

试题分析:材料涉及“地下神予以诅咒”、“供献牡羊为祭品”,体现了神权迷信色彩,故A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保护私有财产的条款,故B项错误;材料没有反映“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思想,故C项错误;材料没有提到刑法的残酷性,故D项错误。所以答案选A。

考点: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罗马法·《十二铜表法》

::立即下载::
进入下载页面
下载出错
相关资源:
·湖北省恩施州建始县第一中学2017届高三9月月考历史试题
·湖北省当阳市第一中学2017届高三10月月考 历史
·湖北省宜城市第一中学2017届高三8月月考历史试题
·湖北省大冶市第一中学2017届高三8月月考历史试题
·浙江省金华市十校2017届高三9月模拟考 历史
·浙江省温州中学2017届高三10月高考模拟历史试题
·浙江省宁波市“十校”2017届高三9月联考历史
·浙江省学军中学、镇海中学等名校协作体2017届高三9月联考历史
·河南省部分重点中学2017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考历史试题
·河南省洛阳市第一高级中学2017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 历史  
☉为确保正常使用请使用 WinRAR v3.20 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软件。
☉如果这个资源总是不能下载的请点击报告错误,谢谢合作!!
☉欢迎大家给我们提供教学相关资源;如有其它问题,欢迎发信联系管理员,谢谢!
关于本站 | 免责声明 | 业务合作 | 广告联系 | 留言建议 | 联系方式 | 网站导航 | 管理登录
闽ICP备0503071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