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nyq.cn
 当前位置: -> 教案 -> 高三语文教案 -> 正文

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一)(人教版高三教案设计)

作者:未知来源:网络收集时间:2011-10-29 17:07:54阅读:
字号:|
罗田县肖家坳中学 顾解缙
【教学目标】
  1、掌握高考现代散文的阅读方法。
   2、学会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
3、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增强学生解决问题的方法意识。
【教学重点】
掌握现代文阅读的一般程序及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的方法。 
【教学难点】
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的方法
【情况分析】
阅读能力的提高阅读习惯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需要长期努力。经过对学生调查,发现现在学生阅读的主要问题是读不懂文章。由于读不懂文章导致阅读题回答不出来。这也是高考阅读得分率低的一个主要原因。
 在2009年全国到各省市的高考命题中,关于形象鉴赏的命题较之往年加大了比重,预计这是今后高考命题的重要方向,因为按照考点,对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鉴赏应该是顾及到三个方面,其中最主要的方面是对文学形象的鉴赏,而往年多集中在语言和表达技巧方面,这是违背文学作品阅读本质的。文学作品阅读的本质是什么?就是写什么、怎么写、读出了什么。写什么,就是一篇现代文学作品,究竟塑造了什么样的文学形象,塑造这一形象的意义和作用是什么,通过它反映了什么主题;怎么写,就是这篇作品是通过什么手段来塑造形象,表现主题的,包括语言风格的选择和表达技巧的运用;读出了什么,就是强调读者的主体意识,因为“一千个读者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对于文学作品,我们平时重视个性化阅读,也必然会通过高考体现出来。实际上也就是对形象的认识。因此,对于形象的鉴赏,应该是今后命题的重中之重。


【教学方法】
练习巩固法
【学法指导】
系统掌握散文形象鉴赏的一般常识,在此基础上强化训练,巩固提高方法技巧。
【教学步骤】
一、考点梳理
《考试大纲》对本考点的要求是:“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鉴赏评价是阅读最高层级的能力。文学作品的形象是指文学作品中生动具体的、能激发人们思想情感的生活图景,它包括人物形象和景物形象,主要指人物形象,有时也包括物象,如对文中出现的动物、植物的形象的鉴赏。在实际考查时,可单独考查,也可与鉴赏作品的语言和表达技巧结合起来。
从试题内容看,命题的材料主要是现当代具有较浓人文色彩的散文,也有少量小说。从题型看,通常是以简答题形式出现,有时也会出现在“五选二”选择题中。
二、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的方法
现代散文中的形象包括人物形象和物象两种。鉴赏现代散文中的人物形象要注意:1、思想性。包括人物形象的性格特征和人物形象的社会意义两个方面。在鉴赏人物形象的社会意义的时候,又要注意它所揭示的作品的主题和它所体现的现实意义。2、艺术性。艺术性主要是人物形象塑造的方法,包括:(1)环境和情节对人物的作用;(2)人物描写的方法:肖像描写、语言描写、行动描写、心理描写等;(3)人物描写的技巧:人称、直接描写、间接描写等。
物象就是文学作品中所出现的具体景物形象,它往往包含着作者或人物的思想感情。客观物象和作者或人物主观思想感情相融合,所构成的新的形象,我们往往又叫它意象。
(一)人物形象的分析:
人物形象主要出现在记人叙事类的散文中。对于人物形象的鉴赏,我们应该通过作品把握住人物形象的特点,了解它的社会意义,以及作者创造这一形象的作用,进而理解它对于作品主旨表达的作用。对以塑造人物形象为主体的写人叙事类散文中人物形象的鉴赏,一般从三个方面入手:一是明了人物形象的外部特征和内涵,包括代表、身份、地位、社会历史背景、思想性格特征和人物形象意义;二是刻画人物形象的方法,包括正面描写(语言、行动、肖像、细节、心理等描写方法)和侧面描写(环境描写、其他人物形象的映照和衬托等方法)。三是文学作品的主旨,包括作者的创作意图、作者对人物的介绍和评价、人物形象对作品主旨的作用及作品的主题思想等。
有关鉴赏人物形象的题型
  提问方式:请简要分析文中的主人公的形象
  答题模式:按总分(分总)来回答。先用一句话从整体上对该人物作出一个定性分析,然后再从几个方面作定量分析;也可以先从几个方面作定量分析,然后再用一句话作定性式的总括。
  答题示例:女主人很快发现了我的反常行为,她嗅到了屋子里的油烟味。即刻提出了质疑。那时我正站在厨房里陶醉地听着三兄弟的叫声,我已经能够准确地分清他们声音中的微小差异了,有一个不叫我就会心事重重。女主人说,傻瓜蛋,有吸油烟机不用,你有神经病啊?我刚给她干活时,她对我的称呼是四个字——文学青年。这四个字用她地道的北京话发出来,显得无比的恶毒。雇用我三个月后,她叫我的就是这三个字——傻瓜蛋,她说之所以没有解雇我,是因为我看上去不像别的人一样吓她一跳。
  我示意她小声一点,低声说,烟囱里有一窝小麻雀,他们是我的兄弟。女主人上上下下地看了我一遍(好像我是个什么怪物),扭身走出了厨房,在门口她从牙缝里挤出了两个字——农民。我喜欢这个称呼,虽然它同样恶毒,但我确实是个地地道道的农民。我认为做个农民并不可耻。(节选自安勇《烟囱里的兄弟》)
  问:文中的“女主人”是个怎样的人物形象?请用一句话加以概括,并举一例说明。
答:是一个鄙视进城打工农民的城里人形象。如:从牙缝里挤出了两个字——农民。(或无比的恶毒地将“我”称为“文学青年”“傻瓜蛋”等)
高等教育
司玉笙
强高考落榜后就随本家哥去沿海的一个港口城市打工。
那城市很美,强的眼睛就不够用了。本家哥说,不赖吧?强说,不赖。本家哥说,不赖是不赖,可总归不是自个儿的家,人家瞧不起咱。强说,自个儿瞧得起自个儿就行。
    强和本家哥在码头的一个仓库给人家缝补篷布。强很能干,做的活儿精细,看到丢弃的线头碎布也拾起来,留作备用。
    那夜暴风雨骤起,强从床上爬起来,冲到雨帘中。本家哥劝不住他,骂他是个憨蛋。
    在露天仓垛里,强察看了一垛又一垛,加固被掀动的篷布。待老板驾车过来,他已成了个水人。老板见所储物资丝毫不损,当场要给他加薪,他就说不啦,我只是看看我修补的篷布牢不牢。
    老板见他如此诚实,就想把另一个公司交给他,让他当经理。强说,我不行,让文化高的人干吧。老板说我看你行--比文化高的是人身上的那种东西。
     强就当了经理。
     公司刚开始,需要招聘几个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年轻人当业务员,就在报纸上做了广告。本家哥闻讯跑来,说给我弄个美差干干。强说,你不行。本家哥说,看大门也不行吗?强说,不行,你不会把这里当自个儿的家。本家哥脸涨得紫红,骂道,你真没良心。强说,把自个儿的事干好才算有良心。
     公司进了几个有文凭的年轻人,业务红红火火地开展起来。过了些日子,那几个受过高等教育的年轻人知道了他的底细,心里就起毛说,就凭我们学历,怎能窝在他手下?强知道了并不恼,说,我们既然在一块儿共事,就把事办好吧。我这个经理的帽儿谁都可以戴,可有价值的并不在这顶帽上……那几个大学生面面相觑,就不吭了。
    一外商听说这个公司很有发展前途,想洽谈一项合作项目。强的助手说,这可是条大鱼哪,咱得好好接待。强说,对头。
    外商来了,是位外籍华人,还带着翻译、秘书一行。
    强用英语问,先生,会汉语吗?
    那外商一愣,说,会的。强就说,我们用母语谈好吗?
     外商就道一声"OK。"谈完了,强说,我们共进晚餐怎么样?外商迟疑地点了点头。
    晚餐很简单,但有特色。所有的盘子都尽了,只剩下两笼包子,强对服务小姐说,请把这两个包子装进食品袋里,我带走。虽说这话很自然,他的助手却紧张起来,不住地看那外商。那外商站起,抓住强的手紧紧握着,说,OK,明天我们就签合同!
    事成之后,老板设宴款待外商,强和他的助手都去了。
    席间,外商轻声问强,你受过什么教育?为什么能做这么好?
    强说,我家很穷,父母不识字。可他们对我的教育是从一粒米、一根线开始的。后来我父亲去世,母亲辛辛苦苦地供我上学,她说俺不指望你高人一等,你能做好你自个儿的事就中……
    在一旁的老板眼里渗出亮亮的液体。他端起一杯酒,说,我提议敬她老人家一杯--你受过人生最好的教育--把母亲接来吧!
1.第(5)节中,老板让强管理一个公司,他认为“比文化高的是人身上的那种东西”。请写出“那种东西”所指的具体内容。
2.第(7)节中,本家哥所说的“良心”与强所说的“良心”意思有所不同,请分别写出两人所说的“良心”各自的具体含义。
3.请举例说明小说主人公强身上体现出了哪些性格特征.(至少答出3点)
4.根据小说内容,具体说说小说标题“高等教育”的内涵。
5.你在你的成长过程中,对你影响最大的教育是什么?你如何看待这种教育?(不超过100字)
  参考答案 
  1.“那种东西”是指强身上体现出来的敬业、诚实的品格。2.本家哥所说的“良心”是指人应该知恩图报;强所说的“良心”是指人应该做好自己应做的事。3.①强对本家哥说要瞧得起自己,体现了他的自尊。(与外商洽谈合作项目时,用汉语而不用英语,体现其自尊,或民族自尊,或爱国心等)②看到丢弃的线头碎布也拾起来,留作备用,体现了他的勤俭。③暴风雨中主动加固被掀起的蓬布,体现了他的敬业。④老板要为他加薪,他说他只是看看他修补的蓬布牢不牢,体现了他的诚实。⑤他拒绝了带他进城的本家哥求职的要求,体现了他不徇私情。⑥面对几个受过高等教育的年轻的人不服,没有打击他们,而是说服他们,体现了他胸怀宽广。4.“高等教育”是指包括诚实、勤俭、敬业等在内的人的品格教育。5.(略) 
  分析:强是小说着力塑造的一个十分具有个性的人物,他的特点是试题1所提问的,身上体现出来的敬业、诚实的品格.这是阅读小说后应该对人物个性进行把握的内容;2题考查对不同语境中同一词语意义的理解,易误处在把两处“良心”都理解成强的本家哥所说的“良心”;小说中的人物性格是通过各种手法的描写所体现的,因此3题考查对人物性格的把握,但要求举出实例,答此题时可以联系第1题的答案作答;4题考查对小说题目的理解,千万不能将此处高级的、有品味的对人的思想品德的教育看成我们平常所说的大学以上的学校对学生进行教育的“高等教育”。答此题不能脱离文章环境,按照一般的思维方式考虑问题;5题要求考生根据自身接受过的教育作答,没有固定答案,只要言之有理,言之有据即可。
这是一篇很有意味的微型小说。主人公强是一名高考落榜生,没有接受过高等教育,但人们说他受过最好的教育。文中主要叙写了强三方面的事:雨夜主动加固篷布,抢救仓垛而“实话实话”,当了经理后,不徇私情,真诚地选人用人;高尚的人品打动了外产,办成事情,也感动了老板。言语不多,但很朴实,“我不行,让文化高的人干吧”,“把自个儿的事办好才算有良心”,“把这里当成自个儿的家”。这样看来,强是敬业爱岗,一心“做好自个儿的事”。诚实而有作为的青年人的代表。这是对人物的总评价,也就是所谓揭人物的典型意义。但是,仅有这样的总评价还是不够的,还得简要分析人物的性格特征。依据作品所叙事件,依据人物自身的言行和其他人物对主人公的态度,可以对强作出下列简要分析和概括:①极为敬业,总要把自己应办的事办好;②忠厚诚实,待人处世,总是实话实话,从不花言巧语,更不会为求得别人好印象而骗人;③爱惜财物,即使一针一线,两个包子,也不浪费;④秉公办事,不徇私情,即便是本家哥哥来求职,因为他“不会把这里当成自个儿的家”,也不予录用;⑤胸怀宽广,解团结有才干哪怕是对自己有微词的人,共同工作,把公司搞得红红火火。这样使完成了对强这个人物的鉴赏分析。
(二)物象的分析:
物象主要出现在托物言志或写景状物的散文作品中。
鉴赏物象首先要把握这一物象的形象特征,了解它和所象征意义之间的相似点,和作者借这一物象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进而理解它对于表现主旨的意义和作用,欣赏意象之美。宜从文章结构形式到内容主旨再到思想感情,多角度思考。
(1)对文章结构具体的思考角度:结构:开头结尾的策划;详略主次的安排;行文线索的贯穿;过渡照应的勾连;伏笔悬念的设置。
(2)内容上结合文章具体分析。思考角度:A勾连上下文的线索作用;B对内容的充实作用;C主旨的深化升华作用;D寄托作者的思想感情。
景物描写本身是艺术形象,同时它又往往为描写人物服务。分析景物描写,包括体味景物特点,把握景与人的关系,分析景物描写的作用;有时要和语言技巧的分析结合起来。景物的特点是静谧感、层次感。景物对于表现思想内容和刻画人物的作用,不外乎直接表现思想内容;渲染气氛;烘托人物性格;对故事情节的发展起推动作用等。
心中的芦苇(节选)
①在我的记忆中,有一片茂密的芦苇.她像自由的精灵,在远离世俗的淡泊中,独守江 畔一方瘠土,潇洒倜傥.瘦瘦的筋骨把生命的诗意一缕缕地挑亮,密密的芦花像一片片灿烂的微笑,将野地的清苦和宁静浓缩成永恒的沉默. 
②芊芊芦苇,在滩涂上扎根,无拘无束;在纤桥旁 A (摇撼 摇动 摇曳),蓬蓬勃勃.从苍翠的湖绿,渐渐化作凝重的黑色,却依旧亭亭玉立,倩影婆娑.即使翻越季节的山峦,静候白露降临,那满目的芦花与天上的白云融为一体,绵延至月光不能触及的地方,也依旧洁白,充满蓬勃的张力,然后在冰冷的纯洁里面画上生命的句号. 
③这白发苍苍的芦苇,是樵夫柴担上悠然飘起的一缕秋光.是村姑眉宇间挥之不去的一抹苍凉的妩媚.像衣香鬓影的女子涉水而来,从古代,从《诗经》"蒹葭苍苍,白露为霜"遂成千古绝唱.洄流中,弄蒿荡舟的少年水手,在水一方的窈窕淑女,映衬着茂密的芦苇,成了三千年文明古国最优美的诗行. 
④倘若寄身木筏,去溯芦苇之源,你也会发现,苍凉凄美的芦花那么轻易就能拨动深藏的沧桑和历史的痛苦. 
⑤易水之滨,悲凉的旋律中,荆轲①告别燕太子丹,踏上刺秦的不归路,他身后的芦花,一定在萧萧寒风中轻扬汩罗江边,披发行吟的逐臣屈原,掩涕叹息,仰天长问.奸臣专权,楚王昏庸,居庙堂,不能为民解难;谪乡野,不能替君分忧.生命的大寂寞郁结于心,奔涌于胸,使诗人纵身大江,荡起的涟漪是芦苇悲鸣的泪滴,在湿湿的夜色中流淌.青青的生命的枝叶包裹起千千万万人民的崇敬和思念,投入历史的长河,成为端午节最深沉的纪念. 
⑥真正拥有芦苇,是在大学时代.我喜欢在学校后面的江边漫步——那里,茂密的芦苇像无边的绸带,向着远处缓缓铺开.流苏似的芦苇,像云,阵阵清香在如纱似雾的月光中 B (消失,弥散,弥漫).牛乳般的暮霭流动如烟,小鸟在苇丛中呢喃,还有几声蝉鸣,几声虫唱,宁静,温和,洋溢的诗情触手可及.倘是周日,阳光缓缓地流泻,我用苇叶编一只小船,轻轻放入江中,看它悠悠地随风而去.更多的时候,我一卷在握,于芦花下,和屈原同愤,跟太白同醉,与东坡同发少年狂.在绵绵秋雨和茸茸的芦花织成的透明的心境中,我读懂了字里行间的辛酸,痛苦,孤独,浓醇,率真和苦涩.人世沧桑和历史悲剧熔铸的惨痛,犹如滴血的利刃,我们的前人把它揉碎了,咽下,宁可肝肠寸断,也要噙着泪带着微笑,轻轻地说,往事如烟啊! 
⑦人是孱弱②的,就像一根芦苇,但人又是坚强的,从柔弱中焕发出无穷的韧性,那种连自己都有可能意识不到的坚韧,陪伴着我们一路向前.法国哲学家帕斯卡尔说:"思想形成人的伟大.人只不过是一根芦苇,是自然界最脆弱的东西,但它是一根能思想的芦苇." 
⑧这根能思想的芦苇,就是你,就是我…… 
[注:①荆轲:战国末刺客.因刺秦王嬴政未遂被杀.②孱(chán)弱:瘦弱,软弱.] 
1.俗话说:"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而文中作者却热情赞美了芦苇的品性与气节.作者为什么要这样赞美 说说你的理解.(3分)
答案为: 作者心中的芦苇象征着人在逆境中表现出来的思想,韧性及坚强,作者赞美心中的芦苇就是赞美心中的理想. 
2.“芦花”在第五段中起到了哪些作用?(分条作答)
答案为:(1)是串连事件的线索。(2)渲染了悲凉的气氛。(3)芦花见证、记录、蕴涵着历史的痛苦和沧桑。(4)表达了同情或崇敬的感情。
 
关于本站 | 免责声明 | 业务合作 | 广告联系 | 留言建议 | 联系方式 | 网站导航 | 管理登录
闽ICP备0503071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