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nyq.cn
 当前位置: -> 教案 -> 高三语文教案 -> 正文

立足实践强化语用(人教版高三教学案例)

作者:未知来源:网络收集时间:2011-10-29 17:07:34阅读:
字号:|
 
 
    语言表达准确、鲜明、生动,简明、连贯、得体,是《考试说明》在修辞方面对考生提出的一项要求,也是人教版《语言文字运用》选修内容中重要的一块。 
语言简明连贯得体这一考点与修改病句看起来相似,实则不同:后者要求达到“正确”,而前者要求找到语病并做得“更好”。
 
 简明
 
 简明,就是以尽可能少的语言符号,传递出尽可能多的信息,并取得最佳效果。“简”反映出对量的要求,“明”反映出对质或者效果的要求。具体要求有:不说废话,防止误解,强调主要信息。近年的高考题常将其与连贯联合命题。
    例(2009全国Ⅱ18)下面文字中画线部分的词语,有的使用不当,请指出并改正,使这段文字语言简明,衔接自然,语意连贯。 
    苏泽广真是哭笑不得, 苏泽广觉得儿子还不立事,把家托付于他 是徒劳的,便失望地起身。然而
                        ①                               ②


他刚要离开,他突然跳下椅子, 合图吹灭了桌前的蜡烛,“扑通”一声跪在地上,抱住他的腿,在
           ③              ④                                            ⑤
黑暗中说:“爸爸,你放心吧,你要是不回来,我管这个家!”
                           ⑥            ⑦
【参考答案】①删除或改为“他”;③改为“合图”;④删除或改为“他”;⑤改为“苏泽广”或者“父亲”。
【具体解析】本试题虽然貌似将简明、连贯一同考查,但实际上侧重于考查简明,尤其是关于代词的使用,而代词强调就近指代原则:如①直接用“苏泽广”与上文重复,属于废话;③用“他”让人搞不懂是指哪个人,语意模糊,也不简明;④用“合图”,让人误解跳下椅子和吹灭蜡烛不是一个人的行为;⑤用“他”让人搞不懂是指哪个人,指代不明。
    【方法技巧】考生对语言运用题要注意审题。题干往往明确地提出要求,或暗示答题要领。如本题的题干“语言简明,衔接自然,语意连贯”就是对考生答题(审题)的要求:如①删除或改为“他”避免了语意重复,也达到了简洁的效果;③改为“合图”使指代明确;如⑤改为“苏泽广”或“父亲” 使指代明确,使前后文衔接、连贯。对于这个题目,如果分析清楚了“简明”的问题,那么“连贯”的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
     对于本考点,做题时,应把握以下几个主要方面:
   1、辨识:虚词、同一词语特别是名词多次出现,使用有同音词的口语或晦涩难懂得书面语,上述现象往往都极容易造成语言不简明的问题。
   2、难点:歧义   歧义的类型较复杂,是一个难点。组合层次(停顿切分、结构关系),语义不明,词语多类多义,句子成分残缺等现象都可以造成歧义。
   3、解决方法:注重对虚词、代词的使用,设置具体语境,增加必要词语,改换词语或调整语序,改变句子结构,增加(改变)标点符号;重点考查并列短语,以消除成分交叉;采用提取句子主干的方法,删除游离中心的词句。
   4、解题步骤:先认真审题,再整体感知句间关系,再次排查语病,最后准确表述。
    
         连贯
     
   连贯,指词语与词语、句子与句子,连接得紧密妥帖,前后呼应,语意通畅。连贯主要是从语言的整体性上来考察的。具体要求有:统一的话题,合理的语序,衔接与照应。排列句序、语句复位都是高考考查语言运用能力的一个重要题型。连贯是近年高考语言运用试题的考查热点。
例1(2009年江西卷5)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在儒家传统中,孔孟总是形影相随,_______   ______  _______   ________
①既有《论语》,则有《孟子》。
②孔曰“成仁”,孟曰“取义”,他们的宗旨也始终相配合。
③今人冯友兰,也把孔子比作苏格拉底,把孟子比作柏拉图,
④既有大成至圣,则有亚圣
⑤《史记》说:“孟子序诗书,述仲尼之意。”
A.④②①③⑤                      B. ①②④⑤③
C.①④②③⑤                      D. ④①②⑤③
【参考答案】D
【具体解析】②句中有“也”字,应放在①后,排除A,③“今人冯友兰”的说法宜区别其他四项另述,故应考虑在B、C中作选择。①④都含有“既有”“则有”故选取D。
【方法技巧】 句间的逻辑关系,如孔孟的先后、古人今人;配套的关联词和虚词,如“也”“既有”“则有”都是本题的解题切入点。
例2(2009全国Ⅱ4)依然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中国结”的全称是“中国传统装饰结”,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因此绳结也是中国古典服饰的重要组成部分。
(1) 人们很早就开始用绳结来装饰器物,为绳结注入了美学内涵
(2) 当时的绳结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必备用具
(3) “中国结”的起源可能追溯到上古时期
(4) 它是中华民族有的一种手工编织工艺口,具有悠久的历史
(5) 此外,绳结还被应用在人们的衣着、佩饰上
(6) 同时也具有记载历史的重要功用,因而在人们的心目中很神圣
A.(3)(2)(4)(6)(5)(1)        B. (3)(1)(2)(5)(6)(4)
C.(4)(1)(3)(2)(5)(6)        D. (4)(3)(2)(6)(1)(5)  
【参考答案】D
【具体解析】③②⑥注意里面的关键词“当时”“同时”,②⑥紧密相连,③因该放在②前,⑤谈到“衣着”承启后文,应放到最后,“此外”表明前面还有应用,只能是①,①谈论到美学,承启⑤,应放在⑤前,④只能放在开头,起总领作用。
【方法技巧】语言表达连贯和文章逻辑顺序安排,需要通读全部文句,理清思路,把握文段内容。对于排序题,既要考虑到所给的多个语言单位之间的内容、写作及逻辑联系,又必须结合已经给出的语言环境,做题时要注意把握基本内容,初步分层归类,先在小范围内排序,然后再考查层次间的衔接,这其中应先找出关联词、代词以及表时间、地点的词语,然后据此进行句间连缀排列。在初步排列之后,再感悟全段,复查确定。
     主观、客观性的语言连贯试题都会出现,主观性的试题考查难度更大。这往往要求考生对整体语段的内容及观点有一个基本的把握,然后按这一主题内容对所提供的语句进行调整或修改。我们在日常的学习中如果能够整段整段地听说读写,就容易培养较好的语言连贯能力,此时,你就发现自己的语段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也有了极大的提高。
      1、辨识:出现多个叙述对象、感情色彩、写作角度、思维顺序以及句式,往往都极容易造成语言不连贯的问题。
     2、重点: “一”是中心    一个话题,一种句式,一种人称,一种主要顺序(逻辑关系),一种感情色彩,一种语气,一种音节模式,我们可能会感到语言连贯需要考虑的问题太多,这时候,牢牢把握“一”这个中心就可以使我们的思路清晰。
     3、基本思路:瞻前顾后,上串下联
4、解决方法:用顶真、反复等手法,用上一句的宾语作为下一句的主语,或者让下一句的宾语或句末部分与上一句的末尾部分所说内容相同或相关,这样可以使衔接紧密;代词短语紧跟在所指代的内容后面;学会联系具体语言的不同情景;注意语境中暗示的顺序及有关信息。
     5、解题步骤:先认真审题,再整体感知语段前后关联性,再次排查语病,最后准确表述。 

             得体
    
    语言运用得体是指要求说话者既考虑自己的身份、地位、文化素养、生活阅历等情况,又要考虑听话者的诸方面情况,根据不同的场合、目的、对象,选用不同的表达方式。要求符合感情色彩和文体、语体、语境以及具体的交际要求。
     [案例1](2008安徽卷4)下列各句中,语气最委婉的一句是
A.只关注孩子的学习成绩而忽视他们的心理健康,这是不是应该引起我们认真思考呢?
B.只关注孩子的学习成绩而忽视他们的心理健康,这难道不应该引起我们认真思考吗?
C.只关注孩子的学习成绩而忽视他们的心理健康,这无疑是应该引起我们认真思考的。
D.只关注孩子的学习成绩而忽视他们的心理健康,这恐怕不能不引起我们认真思考了。
【参考答案】A
【具体解析】该句是一个疑问句式,用的是询问的、商量的语气,很委婉。题目难度不大,干扰较大的项是D项,该句虽然用了“恐怕”表示推测的语气,但双重否定的语气还是比较强烈的。
【方法技巧】该题考查的是句式的选用,也可联系到语言运用中的“得体”。不同的句式有着不同的语气和表达效果,需要委婉时不委婉,就是一种不得体。
     从下列方面注意,往往能够解决语言运用不得体的问题。
   1、辨识:轻重不分、大词小用就是一种常见的不得体。如:炊事员同志放弃了春节休假专门为我们包饺子,我们都十分感动:这一碗碗饺子里都浸透炊事员的心血啊!
2、重点:应用文中常常出现不得体的情况。如2008年湖南卷第18题拟的是学生给老师的祝寿词的片断“这次我们专程从全国各地光临母校,给我们至今健在的恩师俞老师做寿。俞老师视名利淡如水,看事业重如山,八十高龄还在作学问。俞老师又把最近出版的大作赠送给我们几个高足,我们都感到十分欣慰”
其中的“光临”“高足”“欣慰”是谦敬不分,而“至今健在”是一种说话不分场合。
3、广义上的得体:同样的意义,不同的言语情形所传递的语气和感情是不同的。如:
① 劳驾您打听一下。(婉转)
② 帮我打听打听。(客气)
③ 请帮忙打听一下,好吗?(商量)
④ 你替我了解一下。(随便)
⑤ 尚望为了解。(正式)
4、解决方法:熟悉习惯用语的含义和用法就可以得体
①、谦称和敬称      
如:令尊、令堂--对方父亲、母亲(敬称)
家父、家母--自己的父母亲(谦称)
高寿--用于年龄较大的老人(敬称)
贵报(编辑)(敬称)--在下(谦称)
②、书面语与口语   前者一般用于正式场合,严肃公正;后者比较随和、轻松。如:
教祺--信函致敬语,用于对老师的祝愿(吉祥、福气)
钧裁--请求上级或长辈做决定时的习惯用语
 届时--到时候
莅临--亲临,含尊敬意。

   简明、连贯、得体,不仅仅是简单的语言运用的问题,它常常涉及到词汇、语法、句式的问题,而且近年的语言运用试题往往凸现“生活化、实用化、人文化”特点,这也与新课改强调学生多深入生活和实践的精神是一致的,因此,我们只有在学习和生活中,全面地吸收营养,才能将有关简明、连贯、得体的问题吃透。




 

 

巨东涛

关于本站 | 免责声明 | 业务合作 | 广告联系 | 留言建议 | 联系方式 | 网站导航 | 管理登录
闽ICP备0503071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