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nyq.cn
 当前位置: -> 教案 -> 高三语文教案 -> 正文

人情总还有不相远的地方——西方现代主义文学单元教学谈(人教版高三必修)

作者:未知来源:网络收集时间:2011-10-29 17:07:09阅读:
字号:|
汪日升
西方文学是人类文学史中最璀璨的明珠。对于西方文学 ,我们的学生并不陌生,他们喜欢希腊神话,崇拜诗人但丁,对19世纪欧美浪漫主义文学和批判现实主义文学表现出极大的兴趣,读《苔丝》爱不释手,读《红字》心如潮涌,但对于20世纪风靡欧美的现代主义文学却反应冷漠,兴趣了无。他们认为卡夫卡的《变形记》冗长拖沓,故事平淡,意识流小说《墙上的斑点》大段大段的内心独白几近“疯颠”,天马行空的自由联想让人摸不着门径。他们不喜欢《百年孤独》“魔幻与现实”的N次交织,也接受不了荒诞剧《等待戈多》的没爪没脑枝枝蔓蔓。当然,这种认识和表现是有待矫正的。
现代主义文学是19世纪80年代出现的、20世纪20年代至70年代在欧美繁荣的、遍及全球的众多文艺流派的总称。它包括象征主义、意识流小说、超现实主义、黑色幽默、荒诞派戏剧等流派。在艺术表现上,现代主义文学往往通过非理性的极度夸张的形式,寓严肃于荒诞,化现实为魔幻,表现现代人的迷惘和困惑。然而,这种文学创作在成为世界文化宝贵财富的同时,也给我们习惯用某一种方式思考问题欣赏作品的人们带来了阅读上的困难。加上我们的学生知识相对匮乏,思维泥古僵化,又无迎难而上的钻研精神,这就给我们的课堂教学带来了诸多难题。教学实践上,照本宣科轻鸢剪掠的不在少数,甚而,有骂编者是乔太守“乱点鸳鸯谱”的。那么,怎样能够帮助学生扫清阅读的障碍,以达到“吸收西方现代主义文学的精华”的教学目的,进而做到“尊重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呢?


有关选文与时代的关系,朱自清先生对此有一段很好的论述:“有些青年人以古书古文学里的人的生活跟时代隔得太远,远得渺茫茫的,所以他们不能也不愿意接受……,我想从头说起,尽管社会组织不一样,尽管意识形态不一样,人情总还有不相远的地方,喜怒爱恶欲总是喜怒爱恶欲,虽然对象不同,表现不同。”朱自清的论述给了我们两点启示:影响和制约学生学习西方现代主义文学的根本原因不在时代相隔久远,不在地域跨度多大;因为“人情总还有不相远的地方”,不同时代、不同国度、不同身份的人是能够由“陌生”走向“亲近”的。由此看来,作为一名中国学生也是能与外国文学作品中的“人物”由疏远变成亲近的。
因为“人情总还有不相远的地方”,我们的学生又不是一无所有走进教室的,所以,只要我们合理安排有的放矢的进行教学,我们就能够引领学生遨游在西方现代主义文学的殿堂之上。下面是我的具体做法:
一、充分利用从众心理诱使学生通读作品。课前,我发放有关评论西方现代主义文学的资料,以鼓舞和调动学生,诸如:《变形记》——影响历史进程的100本书之一;《墙上的斑点》——一段优美与疯颠的遐想;《等待戈多》——人类原生态的戏剧呈现,哭笑不得的精神期许。对于少数不能卒读作品的学生,我则相机行事,或开诚布公,向学生道明阅读这类作品必须煞费苦心,假如你读书是为了找乐赶时髦,这类作品绝对不适合你,不适合你美酒加咖啡的浪漫,书中荒诞的痛苦,会将你刚刚举起的酒杯轻易击碎。或化难为易,按传统小说和戏剧的教授法,找一找主人公,理一理结构,想一想有无矛盾冲突?一句话,就是要求学生尽可能地熟悉文本。
二、尊重学生的情感认知,利用已知推求新的知识。学生是鲜活的个体,他们是带着独有的情感色彩走进课堂的,教师要做的就是如何将他们的原有经验与新课链接起来,并发生融合再生作用。课堂上,我先请同学们就自己喜欢的文学作品发表看法,有从人物形象上谈的,有从思想作用上谈的,有从语言叙述上谈的,还有以赞赏的口吻肯定中国传统小说重视故事性的。他们提到了《红楼梦》,提到了《一地鸡毛》,提到了英国小说家斯威夫特的《格列佛游记》,甚至还有提到卡夫卡《变形记》象征和夸张手法的!学生们的积极活动,无疑极大地提升了课堂质量。我认真听取,撮要板书,未置可否,只是第一节课临近下课时轻挑了一句:本单元的作品有无你们提到的文学因素?它们是不是优秀的作品?事后发现同学们很是用功,能说善辩的尽显英雄本色,预习不充分的只好拿起书本,有的还抽空跑进了微机室。
三、根据需要和可能精心组织教学,最大量提高单位效率。《变形记》是本单元的第一篇,我为学生留下了一段预习时间,上伍尔夫的《墙上的斑点》则没有这样做,一方面学生课量已经很重,另一方面通过画出有关“斑点”的语句,学生能够比较容易地掌握其行文结构。我认为课堂更应该是师生共同建构的生活,只不过这种生活是以获得某种知识和能力为目的罢了。上《变形记》,我在带着学生快速整理小说的情节和线索后,利用课题“变形”两字,满足学生的表达欲,安排小组研讨:1、题为《变形记》,“变形”包含几个层面的内容?2、卡夫卡为什么要运用变形的艺术手法?想不到第1题的回答几近完美,学生们不仅从主人公格里高尔由人变成甲虫看到了生理上的变形,还看到了资本主义社会人们心理的变形,程度好的同学还谈到了小说本身的变形手法(有别于传统的叙述方式和技巧)。第2题在我的启发下,同学们借助资料,也能从社会背景、文学流派、作家个性、文学效果等方面作出比较好的回答。
四、穿越时空,活化“教材”,让学生贴近“原生态”的生活。现代荒诞派代表贝克特认为“只有没有情节,没有动作的艺术才算得上真正的艺术”。为加深学生对这种艺术的理解,正确地体验“剧中人”的境遇和理解戏剧意蕴,我主要做了两件事:
一是投影张小静的诗歌《从前有座山》(山下有一座喇嘛庙/庙前有座白塔/白塔旁边是玛尼堆/整个村子/静静地躺在阳光下/只有两个和尚/在往石头上敲字/其他美丽的人/都去了草原),问学生:本诗主要表现什么人怎么样的生活状态?通过吟咏点拨品味,答案出来了:表现两个和尚不被喧嚣的尘世所诱惑,甘于寂寞,孤独地守望着自己的家园。接着由“等待——也是一种生活状态”引领学生学习贝克特的《等待戈多》。
二是组织学生排演本话剧,要求重点体会以下几个方面:作品中人与人关系的疏远而冷漠,人物言谈的东拉西扯、牛头不对马嘴,人物的举止行为缺乏理智、漫无目的,机械重复的无聊动作。帮助学生理解荒诞剧的特点,从而认识资本主义世界中普通人尴尬难堪的处境。最后师生共同归结:剧中人对于戈多的徒劳等待,表现了西方人精神上的空虚以及对生活的无望和麻木,剧中人彼此间的不可分手离弃,则隐喻着西方人渐已丧失了独立、健全的人格,也反映了在冷漠的西方世界中人们的某种精神需要。
生活的命门在于不断满足日益增长的物质和精神的需求,而建构文明健康的情感世界对于年轻的学生尤为重要。其实,我们的学生并不缺少动力,课堂上的憋闷沉寂,说到底是老师没能在文本与学生之间搭设好情感的桥梁。“不知有汉,无论魏晋”,已是一个古老的故事。情感相通是人类一切交流可以实现的基础。与生俱来的第一声啼哭,一路走来的爱恨愁苦,在人去楼空或人来人往时的寂寞,让我们不由得时常感慨忧伤是我们的母语。所幸人们可以在文化中寻求慰藉。
相比于传统的文学作品,西方现代主义文学更靠近生活本身,更容易完成“这一个”的创作,而这种“细小的、奇异的、疏忽即逝的——宛如一阵阵坠落的无数微尘”的真正的生活,能够成为一件件瑰丽的艺术品,从而登上文学艺术的巅峰,实在是二十世纪文学史上的奇迹!“老师,你能给我们讲讲斯特林堡和《鬼魂奏鸣曲》吗?”我吐了吐舌头,说“你们喜欢吗?”教室里传出了震耳欲聋的声音。

作者单位:安徽徽州师范学校   
邮编:245200   
2007-3-28


   
关于本站 | 免责声明 | 业务合作 | 广告联系 | 留言建议 | 联系方式 | 网站导航 | 管理登录
闽ICP备0503071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