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nyq.cn
 当前位置: -> 教案 -> 高三语文教案 -> 正文

东周列国之秦晋大事年表及君主更替(鲁人版高三选修)

作者:未知来源:网络收集时间:2011-10-29 17:07:08阅读:
字号:|
 晋国
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灭商后,为了巩固周王朝的稳定性,周武王分封他的兄弟以及功臣。
           周武王去世后,周成王即位。新王即位,新一轮的分封开始了,周成王封他弟弟--叔虞为子爵,封邑为唐(山西翼城),中原版图上又多了一个叫“唐”的诸侯国。
           后来叔虞迁都曲沃,再由曲沃迁都绛城,并且将国号改为晋。由于晋国地利很好,处于金属矿丰富的山西,经济上可削山为钱,以钱换权。正因金属和煤矿丰富,在古代的山西每逢战争时期,武器是不用愁的。因此晋国成为了周王朝重要的姬姓的国家成员。
           270年过去了,公元前771年,西周灭亡,周幽王被杀,首都镐京被洗劫。周平王迁都洛邑,
晋国国君因护驾有功,并且平息在镐京作乱的叛贼,被周平王晋爵为侯爵。这个国君叫做晋文侯,是春秋晋国第一任国君。
           晋文侯去世后,晋昭侯即位。公元前745年,晋昭侯做了一件很普通的事,但这事对晋国的影响很深远,晋昭侯封他叔父--成师为子爵,将旧都--曲沃封给他。从此晋国就进入了长期的内乱纷争,这一争就争了半个多世纪。


           公元前679年,晋缗侯时期,成师的后代--晋武子击败了晋缗侯,正式成为了晋国的主脑。他的爵位由此升为侯爵,是为晋武公。但是数十年后,晋国又陷入了内乱---骊姬之乱。
           公元前676年,晋武公去世后,晋献公即位。他在位的数十年间,晋国实力大增,他用假道伐虢之计消灭了虢国和虞国,将它们的版图并入晋国国土。又将周边的耿国、霍国、魏国吞并。(假道伐虢,唇亡齿寒这两个成语就是出自晋献公灭虢国和虞国)  
           由于,晋国和北面的犬戎民族、白狄民族相临。长期以往,晋国一直受到这些异民族的侵扰,与晋国同处北方的国家皆如此。但是,晋献公时期,这些入侵发生的频率就比较少,因为晋献公对其态度很硬,并且异民族看到与晋国同是亲戚的姬姓国家一个个被晋献公吞并,由此胆寒。    
           公元前657年,晋国再次发生内乱。晋献公新娶的小妾---骊姬生了个儿子,骊姬虽是女人,但野心很大,她一心想铲除几个长公子,好让自己的儿子以后能登上晋国国君的位置。
           骊姬三番四次的诬陷,使得晋献公猜疑太子--申生,逼其自杀;见计奏效,再次蛊惑晋献公杀掉他另外2个儿子--夷吾和重耳,但是夷吾和重耳早收到消息各自逃亡了。
           公元前651年,年老的晋献公去世,孤命大臣--荀息依照晋献公的遗嘱,立骊姬的15岁儿子-奚齐为晋国国君。但是以里克为首的反对派在晋献公的葬礼上将骊姬和奚齐一同杀掉,过后派人去迎接德高望重的公子重耳回国即位。但是重耳以各种理由拒绝了。
           重耳拒绝君位,里克只好派人到梁国把夷吾接回来。但是夷吾疑心里克是想骗他回国然后杀他。于是向秦人请求,答应回国后割城池给秦国的条件,夷吾跟着秦人逃进秦国。在秦穆公的帮助下,夷吾终于回到晋国,他先杀里克再即位,是为晋惠公。但他即位后并没有实现先前对秦国的承诺。
           公元前647年,晋国发生大饥荒,百姓易子而食,能逃的都逃进秦国,晋惠公向秦穆公求救。秦国答应援助,送出大量粮食来救济晋国。
           公元前646年,秦国也发生大饥荒。同样,秦穆公向晋惠公求救。但是晋惠公非没有救济秦国,反而派出大量的军队屯守疆界,侍机进攻秦国。秦国上下,全国震怒。
           公元前645年,秦国和晋国在韩原开战。由于晋惠公屡次失信于天下,连他的子民和军队都不服他。韩原之战,晋军大败,晋惠公被俘。
           秦穆公的夫人--穆姬(《列女传》里有写她)是申生、重耳、夷吾的妹妹。看到亲戚关系上,秦穆公释放了无信无义的晋惠公,但要求晋惠公派他的儿子来秦做人质。
           公元前637年,晋惠公去世。在秦国做人质兼女婿的公子圉抛弃了秦穆公的女儿秘密逃回晋国即位,是为晋怀公。他即位后下令,要求陪同他叔父--重耳一起逃亡家臣亲属,要他们召回跟随逃亡的亲人回国。由于许多老臣和他对抗,晋怀公将那些和他对抗的老臣杀害。因此,晋惠公不信不诚,晋怀公不仁不义的恶名传得到人人皆知。
           公元前636年,晋公子重耳逃亡来到秦国,并且娶了被晋怀公抛弃的秦国公主--文嬴做夫人(叔父与侄媳妇的关系)。秦穆公派重兵护送重耳回到晋国,废黜了晋怀公。
           重耳即位,是为晋文公。他当上晋国国君后,晋国动荡的内乱结束了;晋国取代齐国霸主地位的日子也开始了。
           公元前632年,春秋时期最大规模的战争爆发了---城濮之战。此战参战的国家有晋国方面和楚国方面。晋国方面:晋、齐、宋、秦;楚国方面:楚、卫、曹、蔡、陈、郑、许。众多国家交战在卫国城濮。
           一开战,晋方先撤退90里,消耗楚方的体力。因为当年晋文公重耳流亡到楚国时,楚成王很热情款待他。晋文公重耳答应以后晋楚开战,自己愿意退避三舍(45公里)。楚方远道而来,已经很疲劳,再是急行45公里,更加疲劳。决战结束,楚方大败,楚国名将--子玉吃了大败仗,被楚成王赐死。
           强大的楚国战败,先霸-齐桓公早死,以致霸主地位落在晋文公手里。
           公元前628年,晋文公联合秦穆公讨伐背晋向楚的郑国的途中病死。其子即位,是为晋襄公。
           公元前627年,秦穆公趁晋文公已死,欲要东进称霸,派兵穿越晋国偷袭郑国。晋襄公知道后,并没有在秦军进发时发动袭击;而且是秦军回国途中,在崤山发动偷袭。此战中,秦军全军覆没,秦国3名主将,俘虏1名,交战中阵亡2名。秦晋之好从此结束,当年晋献公把晋国公主--穆姬嫁给秦穆公,就就为了与秦国和睦,晋献公这个梦想彻底的破灭了。
           晋国经过多次内乱,吸取教训。在重臣方面不用同姓大臣,而用异姓大臣。所以,当年陪同晋文公一起流亡的赵衰家族一直被重用下去,直到战国时期,赵氏脱晋建赵。
           
           公元前621年,晋襄公去世,他的儿子继承国君的位置。
           好逸恶劳的晋灵公即位,他从晋襄公还没下葬的那一天开始,就天天日夜笙歌,当坐上晋国国君的位置时,更加不理国政,贪图享乐。相国--赵盾苦口婆心的屡次进劝,使得晋灵公想杀他。
           晋灵公几次秘密暗杀赵盾未遂,因此赵盾躲避灾祸,离开了晋都。公元前607年,赵盾的侄子--赵穿气愤之极,在晋灵公游玩桃园时行刺。晋灵公一死,全国欢呼,改立了晋襄公的弟弟为晋成公。
           虽然晋灵公不是赵盾亲手杀的,但赵盾有着不能洗脱的责任。在历史书上多了一条:灵公14年,赵盾弑君于桃园。公元前601,赵盾也因此事郁郁而终,一代能臣魂归上天。
           1年后,晋成公也去世了,其子即位,是为晋景公。他一执政后,重用奸臣--屠岸贾。公元前597年,晋景公听取屠岸贾谗言,将赵盾的儿子--赵朔逮捕,并且杀害他全家几百口人。惟独一个男婴逃开了这场血腥的屠杀,他就是赵武-----------赵氏孤儿(著名的故事,想必许多人都知道这个故事)。
           18年后,晋厉公时期,赵武诛杀屠岸贾一家,报了这个灭门之仇,赵氏收回失去的封邑和官爵。
           自从晋文公称霸后,晋国虽然是霸主,但是日子没有以前一样辉煌了。因为晋侯的权利逐渐落在执政大臣手里。到了公元前572年,晋国总算出了个厉害的国君----晋悼公,他为了想夺回应有的权力,利用群臣之间的矛盾和恩怨,让群臣们自相残杀。可是晋悼公在位时间不长,只有16年。短短的16年并不够用;对于回收权力,这16年不能实现什么。
           公元前531年,晋昭公即位。晋国的大权被赵氏、魏氏、韩氏、智氏、范氏、中行氏6大家族共同掌握,然而这6大家族互相斗争也越来越激烈。作为一国之君的晋侯,手上已经不再掌握兵权和政权。
           公元前475年,晋定公去世。这时的6大家族已经被消灭了2家--范氏和中行氏。智氏因权力最大,最为霸道,晋定公册封这个家族为伯爵。智氏也开始向剩下的赵、魏、韩三个家族打起了主意。
           公元前453年,智伯联合魏桓子、韩康子一同攻打赵氏。在交战中,赵襄子说服了魏、韩两家,3家合力消灭了智伯后决定相互结盟、共同分晋。赵、魏、韩家三分晋国的权力。
           公元前403年,春秋时期结束,接踵而至的是战国时期。周天子被逼承认赵、魏、韩独立,册封他们为诸侯。三家诸侯划分自己的封邑为国土,春秋时期最强大的晋国一夜之间变成一个摇摇欲坠的小国。
           三大家族被册封为诸侯的第二年,魏文侯、赵烈侯、韩景侯决定废黜这个傀儡晋国,晋国最后一代国君--晋静公被贬为庶民。
           从西周开始,经营了近700年的晋国从此灭亡。赵国、魏国、韩国从此被称为三晋。


秦国

公元前1046年(距离今天3000多年),周武王灭商,一统华夏,建立起新的奴隶制国家。为了巩固周王朝,周武王分封他的兄弟以及功臣,以致中国地图上出现了几百个国家。
            有一个人姓嬴,相传黄帝的直系后代的人。他擅长养马。周武王很赏识他的独特才能,于是赐了块叫做秦的土地给他养马。

            270年过去了,周幽王被杀,周平王即位后迁都洛邑。从此历史进入了东周,史称东周。东周分为两个时期--春秋与战国。这时的中国是最混乱、最动荡的时代。
            嬴氏的后代,因为护驾周平王有功,周平王正式分他为诸侯,爵位为伯爵。这个秦国的创始人史称为秦襄公。他一生都在和异民族做对抗。
            公元前766年,秦襄公在和犬戎民族的战争中阵亡。他的太子即位,是为秦文公。秦文公在位50年,是春秋时期里挺有作为的一位秦君。公元前753年,他设立了专门记载秦国的史官。并且开始向西周的发源地--岐山进发,收编西周的亡民,大量增加了秦国的人口。
            秦文公过后3代,公元前695年,秦国出了内乱。即将即位的秦出子被杀,秦国大乱。秦出子的兄长--秦武公平息内乱,斩杀叛臣后,自立为秦君。
            公元前678年,在位17年的秦武公去世,他的二弟继承君位,是为秦德公。秦国经过内乱后开始稳定下来。但是由于国力衰弱,非但不能和东方的齐、晋、卫、鲁、宋、郑等国争高下,反而要应付困扰他们几百年的犬戎民族。面对着如此坎坷的状况,秦国只能附属周边的强国来自保。
            秦德公死后,他的太子即位,是为秦宣公。秦宣公死后,他的二弟即位,是为秦成公。由于秦伯并非由西周武王正式分封的诸侯,而且他们继承国君也非绝对的长幼有序。因此,东边的200多个国家没一个看得起秦国的。并且都认为,秦国与犬戎国界相连,交战了几百年,在饮食习性方面都和犬戎一样吃生肉,喝人血。这种偏见存在了整整400多年。
            直到公元前659年,秦成公去世,他的三弟即位,是为秦穆公。他是春秋历史上,最有作为的秦君,他也是一个令他在后代跟相模仿的对象(春秋时,我最钦佩的国君)。
            秦穆公在位38年,是春秋时期出名的政治家、军事家。秦穆公在位期间以百里奚、蹇叔为相;重修内政,招贤纳士,废除了许多古老迷信的传统,使秦国人口、国力暴增;以孟明视、白已丙为将。
吞并了困扰他们几百年的犬戎民族,并且西进扩张版图(统一宁夏省和甘肃东面),将西戎民族也居为己用,从此秦国不再需要附庸其他国家,甚至可以吞并周围的国家。
            公元前645年,韩原之战,秦国的声望开始远飘。这场战争中,秦穆公击败了春秋头号强国---晋国,并且俘虏了晋惠公。秦国的矛头开始东向,秦穆公想穿越函谷关,与东面的国家争高下。
            公元前627年,秦穆公想穿越晋国,进攻郑国。事前,百里奚和蹇叔一致反对。心急如焚的秦穆公顾不了那么多,强行让孟明视、白已丙和西乞术出战。战机已失,秦军回国途中,在崤山被晋襄公偷袭,秦军全军覆没,白已丙和西乞术阵亡,孟明视被俘。从此秦穆公再也无心东进,一心整治占领不久的犬戎之地。
            公元前621年,春秋骄雄--秦穆公去世。其子即位,是为秦康公。他是春秋秦君里头,比较平庸的一位。因为,该做的都被他父亲做了;不能做的,他自然不会去做,只有老老实实得治理秦国。
            过后的秦桓公,与晋厉公结盟,秦晋和好。但是不久,秦桓公背信忘义,联合白狄民族(白狄,即战国时期的中山国)合力攻晋。
            晋国自晋文公后,一直都是霸主。只要牵涉到晋国的战争,都是几十个国家一起动武的。当然,秦桓公负义,引起了许多诸侯国的强烈反应。公元前578年,联军很快击败白狄民族,锋头一转,剑指秦国,秦桓公大败,退守泾河。此后几十年,秦国再也无法东进了。
            秦桓公去世后,其子即位为秦景公。秦国一时间都风平浪静,因为晋国和秦国的关系已经很恶化了,两国一战即发。秦景公当然不敢有所妄动。
            秦景公去世后,秦哀公即位。在公元前522年,中原发生了大事。春秋的名将--伍子胥全家含冤被楚平王所杀,伍子胥出逃吴国,为了日后能报仇血恨,伍子胥鼎力帮助吴公子--阖闾弑君即位,被任命为吴国上大夫,和孙武掌握着吴国兵权。
            公元前506年,吴国大军在孙武、伍子胥的指挥下,攻破郢都,驱逐了楚昭王。
            “汝能灭楚,吾必兴楚”,对伍子胥说这句话的申包胥,向秦哀公求救兵。但是秦国上至秦君下至朝臣,没一个答应。申包胥在秦宫门口不吃不喝连哭7夜,终于把血也哭出来了。秦哀公为之感动:“发兵10万救楚。”
             秦哀公过后两代--秦夷公、秦惠公都是老老实实的发展国力。
             公元前476年,春秋末期,秦厉共公即位。他在位南征北战,东讨西伐。在他即位第15年,即公元前461年,修筑黄河军事设施,以备再次东进。同年,驱赶居住在大荔的犬戎民族,占领其地。
             公元前457年,居住在今甘肃天水的犬戎也被他赶跑。13年后,公元前444年,秦厉共公与义渠的犬戎进行决战,俘虏其王,占领其地。犬戎民族彻底被秦国征服。
             秦厉共公为秦国的基业立下不少汗血,而他的秦国却要再经内乱。
             公元前443年,秦厉共公去世。其长子即位是为秦躁公后,不久就去世。秦躁公的次子,在晋国做人质归来即位,是为秦怀公。秦躁公、秦怀公没能象他们的父亲一样威震四方,秦躁公早死;秦怀公内乱被杀。
             历史进入战国,秦献公即位。他决心招贤纳士,以震秦国威名。但是由于经过秦怀公一代,上卿专政,政治腐败。他也是有心而无力,秦国的综合实力也处于低微。好在此时的晋国已被赵、魏、韩三家瓜分,秦国的最大威胁消除了。但是秦国要面对另一个威胁它的人----魏文侯。
             魏文侯重用吴起为将,西进攻秦,数次大破秦军,攻占秦国的河西郡。
             公元前381年,一个婴儿出生了,在这个婴儿的哭声中印影着秦国即将辉煌。
             公元前361年秦献公去世了。在20年前出生的那个婴儿也长大成人了。当他穿上黑色的国君礼袍时,就正式成为新一代的秦君了。这个20岁的小伙子就是名流千古的秦孝公。
             秦孝公在位23年。在位期间用商鞅为相,全国进行大改革,使得混战已久的中原人民纷纷逃亡进秦国。一时间,秦国的人口暴增,农业也得到飞跃的发展。政治与商业的改革为秦始皇日后灭六国作铺垫。迁都咸阳正是秦孝公的主意,从此秦国的国都不再是雍城了。
             商鞅的军事改革最令秦国军队受用,也为日后的虎狼之师做铺垫。其宗旨是杀敌斩首,得一颗人头,可为自己摆脱奴隶身份;得二颗人头,可为父母赎身;得三颗人头,可以加入上等兵行列,从此就是一个真真正正的秦国军人。这样的政策,使得奴隶们都憧憬着自己以后身披官袍、手楼美女、儿孙满堂,与父母享受天伦之乐。
             《史记》记载:在与魏国交战中,魏军大败而退,秦军追击不舍。而阵亡的魏国军人都是没有头颅;秦军在人头不够的情况下互相砍杀,就是为了争夺战友手中的人头。而商鞅变法后的秦军都是不穿重甲、不戴头盔,战前大量饮酒,杀敌不顾自身安全。
             公元前338年,秦孝公去世。其子即位。是为秦惠文王(公)。由于当年商鞅处罚他的老师--公子虔。秦惠文王还一直记恨在心。在秦孝公死后,秦惠文王斩杀商鞅全族,以车裂之刑处决了商鞅。但是商鞅的国策他一直不改,因为他也知道商鞅的国策是绝对正确的。
             秦惠文王用纵横家--张仪为相国,挑拨东方各国的关系,让各国互相残杀,自己好保留实
力。直到各国征战后疲劳,秦国开始了对三晋的进攻,后来的秦国对这几个国家都是战火不断、纷争不绝。
             公元前311年,秦惠文王去世,秦武王即位。但是在秦武公死后,秦国又发生了内乱。
             5年后,在赵国的干涉下,秦国立嬴则为君,是为秦昭襄王。
             秦昭襄王在位58年,他的命比较长,73岁。他在位的58年,是秦国战火最猛烈的时期。重用范雎为相,对各国实行远交近攻的方针;以白起为将,在伊阕之战,对魏、韩联军斩首24万;长平之战活埋赵国40万大军。从此三晋的军力渐渐衰落。
             公元前251年,秦昭襄王去世,其子继承君位,是为秦孝文王。但他是个短命帝王,在位1年就死了。
             曾在赵国做人质的嬴异人继承君位,是为秦庄襄王。好景不长,秦庄襄王和他父亲一样短命,他在位3年后去世,公元前247年,秦庄襄王去世。
             秦庄襄王死后,其子嬴政继承君位。他重用李斯、蒙恬等人,对东方各国进行最后的决战。公元前221年,六国归一;一年后,嬴政称帝,结束了春秋战国的东周。
 
关于本站 | 免责声明 | 业务合作 | 广告联系 | 留言建议 | 联系方式 | 网站导航 | 管理登录
闽ICP备0503071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