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nyq.cn
 当前位置: -> 教案 -> 高三语文教案 -> 正文

《风景谈》教学实录(人教版高三选修)

作者:未知来源:网络收集时间:2011-10-29 17:07:07阅读:
字号:|
石家庄市栾城县教育局教研室   彭  勃

师:同学们,我们伟大的祖国山川锦绣,风景名胜数不胜数。我们就在“雨中”登过泰山,又乘船游览了“长江三峡”,还饮过山西“难老泉”的水,赏过清华园中“荷塘月色”……除此之外,大家还知道我国有哪些风景名胜?说出来也让我们陶醉陶醉。
生(七嘴八舌):桂林、井岗山、庐山……
师:同学们列举的这些地方都是祖国的风景名胜,无不令人心驰神往。将来有一天,我们一起去游山赏景。不过,对于“风景”的理解,往往因人而异,并不一定非是名山大川、怪石幽泉、杨柳迎风、百花吐艳。同学们,想一想,还有什么是风景呢?
现在请大家翻开课本,我们一起学习茅盾的散文《风景谈》,它将为我们展示出另一番天地,另一种风景。
请同学们用最快的速度跳读课文,把作者所写的几处“风景”抓出来,并根据课后练习第一题给这些“风景”分别标上题目。
师:A同学,你说一说,文中一共写了几处风景?并给大家一一列举出来。
A:一共写了六处风景。分别是“沙漠驼铃”“月夜晚归”“延河夕照”……
师:他的六处风景列举得对不对?题目标得好不好?大家思考评判一下!
B:是写了六处风景,但我觉得第二处的标题不好,应选“高原归耕”。


师:为什么?能给大家说说理由吗?
B:文中开头有这样一句话:这就是所谓的‘黄土高原’”,说明了地点是高原。另外,风景中的人物是掮着犁、赶着牛归来,这是耕田收工归来,因此“月夜归来”就没有“高原归耕”准确鲜明。
师:同学们同意他的意见吗?
生:同意。
师:B同学的分析很好。我们学习语文,就是要学会精细地分析,这样对课文的理解才能深入透彻。好,现在我们大家就来学学B同学,把我们抽取出来的六幅画面粗略分析一下,归纳本文的大意。一分钟,看谁归纳得又快又准。
C:描绘了黄土高原的风景。
师:的确归纳得很快,不过一些关键词语值得推敲。谁给他订正?
D:赞美了黄土高原的风景。
师:同学们比较一下,D同学换了什么词?换得好不好?
E:我赞成D。“描绘了”只是客观地说明,没有反映作者的思想和感情态度。
师:E说得很好。文章的大意也就是作者所要表达的自己的思想感情,“赞美”换得好。不过,还有一个词得换一换。(静场)
师(提示):看一看每个画面的地点,都是“黄土高原”吗?
生:“沙漠驼铃”不是。
师:换哪个词?怎么换?
生:把“黄土高原”换成“北方”。
师:对,地点概括得不准确,应该是“赞美了北方的风景”。分析收获不小吧? 我们从文章中抽取了六个画面,就得出这篇文章的大意。
略读也要有收获。不过,略读的收获往往靠不住,所以读文章还要精读。比较一下,作者写的这六幅风景,和我们过去学过的作家笔下的风景,和我们旅游所见到的风景,有什么不同呢?是很美,还是很平常?
生:平常。
师:是的,的确显得平常。这就带出了一个问题,作者为什么不赞美美丽的风景,而要赞美这些平平常常的风景呢?恐怕是别有深意。现在我们就认真研读一个画面,就第一幅吧,看作者深意何在?男同学,把第一幅画面的文字齐读一遍。(生读第一幅画面文字)
师:同学们听了一遍,发现其中的深意了吗?
生:没有!
师:看来又得分析啦!什么是分析?顾名思义,就是“拆开”,怎么拆?听我问,你们回答。这幅画主要由几部分构成?
生:两部分:沙漠、驼队。
师:先看沙漠。沙漠上有什么东西?
生:没有。“茫茫一片”。
师:什么颜色?
生:苍茫”。
师:有什么声音?
生:没有。“那样寂静”。
师:有什么感觉?
生:不舒服”。
师:你们看,我们这不就把它拆开了吗?这就叫分析,一分析,我们就会获得一些认识。不信?你们听我问,这沙漠有没有风景?
生:没有。
师:对,这就是分析所得到的认识嘛。好,现在沙漠上来了一支驼队,你们根据我刚才的分析,自己分析试试,看沙漠起了什么变化?请F同学拿着书到黑板上来,把沙漠上发生的变化分项对应,找关键词板书在上面。同学们自己在笔记本上“板书”。
F(板书):驼队、红旗、驼铃、庄严妩媚。
师:请同学们看黑板。评判一下,F同学板书得对不对?
生:对!
师:的确分析得正确、很全面。那么,通过分析,你获得了什么认识?大家一齐说!
生:有了风景。
师:发现问题没有?请看第一自然段的最后,作者为什么要给“风景”二字打上引号呢?
G:“风景”本来是自然现象,这里却是由驼队,也就是由人构成的,所以打上了引号,表示有特殊的含义。
师:回答得太好了。自然——沙漠,本来是没有风景可言的,但由于驼队,也就是人的到来,死寂的沙漠居然有了一道亮丽的风景,这是人创造出来的奇迹。试想,在这幅画面中,作者究竟是要赞美人还是要赞美风景呢?
生:赞美人。
师:不对吧?谁能从文中找出关键句来作论据?
生:第一段最后一句。
师:好。我们大家一齐来把这句话朗读一遍。
生:自然是伟大的,然而人类更伟大。”
师:找得很好。不过,问题出来了。刚才我们不是借六幅画归纳了全文的大意吗?你们看现在要不要修正一下呢?
生:要修正。改成“赞美北方的人”。
师:不忙。不是有六幅画吗?如果后面五幅仍然是赞美“风景”怎么办?为了慎重起见,还是请大家继续分析一下为好。不过,我倒有个又快又好的办法给大家。第一幅画的最后不是有一句点题的议论吗?其他画面后有没有泥?找出那句关键性的议论,问题不就解决了?好,现在就请同学们快速找出每个画在后面的点题性的议论,看谁找得又快又准。
H:第二、三幅“风景”的点题性议论是:“自然是伟大的,人类是伟大的,然而充满了崇高精神的人类的活动,乃是伟大中之尤其伟大者!”第四幅“风景”的点题性议论是“人依然是‘风景’的构成者,没有了人,还有什么可以称道的?再者,如果不是内生活极其充满的人作为这里的主宰,那又有什么值得怀念?”第五幅“风景”的议论是:“人类的高贵精神的辐射,填补了自然界的贫乏,增添了景色,形式的和内容的。人创造了第二自然!”第六幅“风景”的议论在全文的结尾:“如果你也当它是‘风景’,那便是真的风景,是伟大中之最伟大者!”
师:同学们,他找的对不对?
生:对!
师:H找得太准确了,而且还那么快,真是了不起。记叙文中的议论常常就在作者用来点明题旨,“画龙点睛”的。现在你们把这些关于五幅风景的议论分析综合一下,看看和第一幅风景的议论有无共同之处呢?
I:有,都是以写人、赞美人为主的。
师:同学们赞不赞成?
生:赞成!
师:好,既然都没有异议,那么,请J同学用这些议论中的关键词句,解说一下它们是怎样“赞美人”的?
J:(略)
师:解说得很好,令我也信服了。现在我们的确要把本文的主旨改一改了,大家齐说,怎么改?
生:赞美北方的人。
师:同学们,文章学习到这里,发现一个诀窍没有?读书嘛,不一定要逐字逐句地去琢磨,那有些少慢差费;你看现在,我们只需抓取文中的一些关键性的东西——六幅画、几处点题性议论,不就读懂了文章,把握住了它的主旨吗?以后同学们要记取这个经验,读文章做到多快好省。
不过,问题也许还没有真正解决。我现在有一个疑问:要表达“赞美北方的人”,有必要用六幅风景画吗?是不是有些堆砌累赘?我想,答案肯定不是,因为作者是茅盾,文章是教材,肯定是六幅风景有六幅风景的作用。那么,六幅风景作用是什么呢?现在请大家仍然抓住那些议论句段分析,看其内容有无区别,这些议论之间又构成了什么关系?
K:这些议论并不是重复地说着同一内容,而是逐层递进的。
师:很好。请说具体一些。K:第一幅风景后议论“人类更伟大”,这是就所有的“人”说的,而第二幅风景后的议论则递进了一层,“充满了崇高精神的人类活动,乃是伟大中之尤其伟大者”,这就不是赞美一般的人了,而在第六幅画后的议论则说作为“民族的精神化身”的“他们”是“伟大中之最伟大者”,把对“他们”的赞美推向顶点。
师:分析得太好了,我想在座的同学们也一定深受启发。作者之所以写六幅风景,是从赞美人开始,层层递进,最后赞美作为“民族的精神化身”的“他们”,这才是作者写作此文的真正目的之所在。那这个“他们”究竟是哪些人呢?请大家找到第六幅风景——“北国晨号”,我们大家推选一位朗读水平高的同学,来朗读这幅画面的文字。
(L读最后两个自然段)
师:很好,不但咬字准确、朗读流畅,而且读得深沉庄严,充分地表现了内容的情调和色彩,希望同学们向他学习。现在我们回到刚才的问题上来,讨论一下,这个“他们”究竟是指的哪些人?“民族精神”又具体指什么精神?
I:“他们”是两位解放军战士,也就是用他俩来借代中国人民解放军,“民族精神”就是和国民党反动派进行战斗。
M:我不同意。“他们”是两位八路军战士。
师:那么“民族精神”呢?
M:“民族精神”,我同意I的看法。
N:“民族精神”应该是打击日本侵略者,捍卫民族的尊严。
师:上面三位同学不但发言踊跃,而且很鲜明地表明了自己的看法。归纳起来为两种意见。第一种是解放军+和国民党反动派进行斗争,第二种是八路军+打击日本侵略者。那么,你同意哪一种意见呢?注意,不能只是简单地表态,还要从课文中寻找支撑自己观点的理由。
O:我同意第二种意见。作者写此文章是在1940年,那时还不叫“中国人民解放军”,是叫“八路军”、“新四军”。
师:为什么你认为这里只是“八路军”而不是“新四军”呢?
O:当时“八路军”在解放区,“新四军”在敌占区。而这里写的是“北方”、“黄土高原”,是解放区,可能是延安,因而是“八路军”。
师:为什么“可能”是延安?到底是不是?
O:是的,因为“预习提示”中有交待。
师:太聪明了。对,我们就是要多方面获取信息,读解课文。请大家继续发言。
P:我也同意第二种意见。“民族精神”是打击日本侵略者。1940年正是抗日战争时期,当时共产党正是为了抗日,才和国民党建立了统一战线,把红军改编成八路军、新四军,所以不应是“和国民党反动派进行斗争”。
师:还有同学发言吗?没有啦?好,同意第一种意见的举手!没有。同意第二种意见的举手!全部通过。
这样看来,我们现在还得将先前概括出来的文章的主旨改一改,同学们想想看,怎么改合适?
生:赞美延安的八路军的抗日精神。
师:措辞要斟酌一下,有些概念是不是太狭隘了一点,比如“延安”,比如“八路军”。
Q:赞美解放区军民的抗日精神。
师:改得好,怎么改出来的?
Q:参照“预习提示”改出来的。
师:会想办法!不过,今后注意只能“参照”,不能照抄。
同学们,要理解一篇文章,进行正文的内容分析当然是重要的手段,但不一定就是全部。我们要学会多方面摄取信息,比如“预习提示”、有关的注释、时代背景等,也都是对读解文章非常有用的,甚至是必需的,望大家以后多注意。
同学们,到此为止,这篇课文也就学完了。通过学习这篇课文,我想大家应该有一个共同感受:“风景”是人创造出来的。当年,毛泽东等老一代无产阶级革命家,还有那些奔赴延安、投身革命的热血青年,还有千百万浴血疆场的八路军战士,他们用自己的精神和行动,在中国历史上创造了一道亮丽的风景。在座的各位同学,也让我们用自己的理想和智慧,在今天,为我们伟大的祖国,再增添一幅壮丽的风景吧!
[简要说明]
茅盾的《风景谈》较之其他散文,有三个特点:一是主题掩盖深,二是结构显得特别“散”,三是议论多,理性色彩浓厚。鉴于一、二两点,教学目标应是:读解文章主题,培养学生的阅读(分析理解文章)能力。鉴于第三点,教学方法相应也应该多一点理性色彩,教法以步步深入、层层剥笋为好。
具体操作分三步实施。
第一步:略读课文,让学生先从文章中取其基本材料——六幅风景画,然后对它们作粗略分析,形成初步印象,获得有关文章主旨的粗浅认识:赞美北方的风景。教会学生抓了重要材料的方法。
第二步:精读第一幅风景画,重点解剖,对画面描写作条分缕析式的精细分析,然后以点带面,抓住每幅风景画后边的点题性议论,连缀起来又辐射开去,修正第一次关于文章主旨的认识:赞美北方的人。教会学生拆解文章和抓住重点(关键句或关键段落)把握文章主旨的方法。
第三步:对最后一幅风景画展开课堂讨论,借此反溯全文,深入挖掘作者欲说还休、又无不洋溢在字里行间的潜在主题:赞美解放区军民英勇无畏的抗日精神。从而第二次修正关于文章主旨的认识,真正把握文章主题。教会学生多方面摄信信息、尤其是利用时代背景读解文章的方法。
[实录评点]
吴定刚老师的《风景谈》教学,其特色非常鲜明。首先是教者抓住该文作为议论性散文的有关特点,选择了一种与之相谐的具有强烈的理性色彩的教法,以深刻的理性分析和环环相扣、步步深入的逻辑引导,对学生进行思维训练,培养发展学生的理解能力。其次是在教学中,把课文作为“例子”,在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的同时,教给学生学习语文的方法。教者一方面和学生一起深入挖掘该文的深层主题,而另一方面又不是以得到这个主题为目的,而是全力地去展现这种挖掘的过程,教给学生分析文章、归纳主题的方法,从而显示了教者在语文教学改革方面的勇敢的探索精神。第三,将教学的功利目标的实现与对教学形式本身的强烈的审美追求和谐统一。通俗一点讲,这篇课文的教学很“实用”,无论是让学生学习方法还是发展学生思维,其教学的科学性和训练的力度都是显然的,但是教者又绝不满足于此,整个教学过程设计机智而流畅,节奏鲜明,开合有致;多种教学方式方法运用灵活得体,呈现一种美的境界。
 
关于本站 | 免责声明 | 业务合作 | 广告联系 | 留言建议 | 联系方式 | 网站导航 | 管理登录
闽ICP备0503071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