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nyq.cn
 当前位置: -> 教案 -> 高三语文教案 -> 正文

2009满分作文欣赏与点评(高三选修教学案例)

作者:未知来源:网络收集时间:2011-10-29 17:06:43阅读:
字号:|
杨奇
2009全国满分作文欣赏与点评:
踮起脚尖(湖南卷)
湖南考生
夜很深了,躺在床上辗转反侧,父母还未回来,我有些怕了,也有些生气。一家三口挤在这二室一厅的房子里,家具很少,而且还是一部老掉牙的黑白电视机,虽然穷,却不愿低头。在这个陌生的大城市,我没有钱去上优秀的高中。但我有自己的理想与目标,我虽然衣着破旧,却有自己的尊严。今年是高三下期了,高考是我实现人生梦想的转折点。
唯一让我心中有一丝不满的便是父母,他们每天总是那么早地起床离去,又是那么晚地回来。我多么想有一次我们一家三口在周末去公园游,去河边吹风,可是连这一点小小的要求,上天也没有给过我一次。
不行,今天一定要等到他们回来。我知道他们是为了挣钱,是为了我,可是我不愿他们如此劳累。我愿意过得更艰苦些,毕竟我还有很长的明天。
门外的楼梯隐约传来了一丝丝响动,那么轻、那么微弱、缓慢,那声音慢慢地靠近,到了门口,颓然停下。
过了好一会儿,才慢慢地听到一丝轻微的金属碰撞声,钥匙慢慢地插入锁孔,又是一声轻轻的转动声。门,悄然打开了,“轻点,孩子睡着了”,这是母亲的声音。
我能感受到她正踮着脚尖向我走来。
没有声音,我却能感受得到,那个轻轻的脚步,正一步步地温暖我的心。“又踹了被子!”母亲轻轻地拉过被子,慢慢地盖到我的身上,又抽身慢慢地离去……


自始至终,家中的灯没有亮一下,也没有发出什么很大的声音,只有父母那踮起的脚尖,一步步踩在我的心头。
拉过被子蒙住头,我强忍着声音不被流露,泪水却一行一行地滑落。这一晚,我不知道自己哭了多久,我只知道湿了一大片。
男儿有泪不轻弹,今夜我却泪千行!多少年了,多少个日日夜夜!每晚父母都是这样踮着脚尖,在一片漆黑的房间里慢慢地移动,我还有什么要感到生气呢? 
朱自清有父亲的背影,史铁生有母亲推着轮椅的身躯,傅聪有傅雷先生殷切的家书,而我,我有什么?我有父母踮起的脚尖!
父母是平凡的,父母对子女的爱却是伟大的,是无与伦比的,是一个人一生最大的财富。
踮起脚尖,父母的爱,今生永不忘,也不敢忘!

名师点评:
文章开头写自己深夜一人在家的心情,接下来的二、三、四段写家里的经济状况和自己的心理状况,看似闲笔,其实是在交代我“怕”和“生气”的原因,后文情节的铺垫和伏笔。作者善于从日常生活中提炼细节,全文只叙写了夜深躺在床上等爸爸妈妈回来的一个片段,父母夜深回家轻轻地上楼,轻轻地开门,踮起脚尖走路,为我盖被子,这一切都是我听到的,感觉到的,父母对儿子的关爱之情已经写得淋漓尽致。特别是“踮起脚尖”的细节描写,倾注了父母对儿子的深爱,又点明了题目,来得十分自然,显示了作者具有很高的文学素养。结尾将朱自清父亲的背影、史铁生的母亲推着轮椅的身躯,有傅雷殷切的家书与自己的父母类比,升华了文章的主题,更是神来之笔。作者还十分注意巧设文眼,并前后照应。如开头就以“怕”和“生气”为文眼,当事件叙述结束后,又以反问句“我还有什么要感到生气呢?”照应开头,前后呼应,浑然一体。
试题评析:
今年的湖南卷是一道命题作文题。生活气息浓,学生有话可写,是这道作文题的一大亮点。“踮起脚尖”非常形象,也是每个人曾经有过的动作,可以引起人们的回忆和遐想,体现了命题的人文关怀。踮起脚尖可以看得更远,由此可以写理想,写未来。踮起脚来,可以越过障碍,看到另一面,可以写哲理,因为生活中总有障碍物一类的东西遮挡着我们的视线。没有经过专门训练的人,无法用踮起脚的姿势站较长的时间,只有芭蕾舞演员才会有踮起脚的生活方式,这也是一个角度。这道作文题可以和“理想”“梦想”“智慧”“风景”“好奇”“选择”“判断”“坚持”等许多话题联系起来,有很大的写作空间,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写作积极性。
“踮起脚尖”也具有较强的思辨色彩,能够考查学生的理性思维能力,是这道作文题的又一大亮点。看到这道题,会自然想到荀子在《劝学》中的一句话:“吾尝跂而望焉,不如登高之博见也。”先哲告诫我们不能只有跂的“虚”,要达到目的还是要有亲自登到高处去“博见”,只有空想不行,还要一步一个脚印地行走。俗语也有“踮起脚做长子”“踮起脚做人”的话,就有尽力去做和不掂量自己这两种褒贬不同的意思。如果这样来解读题目,可以立意为“要脚踏实地做人”。能够从思辨的角度审题的学生,毫无疑问,对事物的见识要高一筹。因此,这道题能够拉开档次,有很好的选拔功能。
纵观近几年的湖南卷作文试题,无论是2005年的“跑的体验”,2007年的“诗意地生活”,2008年韩愈的诗“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的意境和哲理,还是2004年的“家庭教育”的话题,2006年“谈意气”的命题作文,虽然命题的角度不同,选择的材料各异,但是都是循着生活和思辨这两条道路在前进。思路清晰,紧贴生活,注重思辨,是湖南卷作文命题的显著特色。

2009全国满分作文欣赏与点评:
和谐的统一(上海卷)
上海考生
去黄山旅游前,总会对那怪峰孤松遐想万千,待到我亲眼见识到了,不免心潮澎湃,大呼壮丽——那孤松,曲曲折折,似老者的脊背;那危峰,亦崎岖险峻,有欲倾之势。两个个体本身都算不得美,却在相融中构造出了清雅高绝的图景!
一些个体,他们本身或许各有特点,略有不足;但它们未曾勾心斗角过,未曾针锋相对过,在如斯的统一中,倘若你以总体之角度观之,竟是别样和谐。走下黄山,我不禁陷入了思考。
是的,如果你只求个体的方正,那么最终所得可能仅仅只是一潭死水,茫然而无趣。君不见明、清王朝盛行的八股文吗?八股文根本不讲求相融,不讲求文章总体的韵味,它只求圣人之说,只求体制规范。每一字的方方正正,这种只偏安一隅的排他性,最终让文字失去了它原有的重量与美感,更让明、清王朝裹足不前。
我想,真正的大美绝不应该如此!它应当是支点的寻觅,是元素的交融,是单一的颠覆,更是和谐的统一。
个体的波澜不惊,甚至旁逸斜出,却能在同一后成就整体的云蒸霞蔚,别样风采。郑板桥先生曾说:“意在笔先者,定则也;趣在法外者,化机也。”他也正是这样诠释自己的书法。用隶书参以行楷,成就了和谐的统一,成就了“板桥体”的艺术高度。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以前读何立伟先生的《日月盐水豆》一文,不禁为他文章中的文白兼用所叹服。文言,精巧而意赅;白话,又不失抒情之美。也许仅取一者,会令文章或大腹便便;或词肥意瘠;但两者的兼用却令整篇文章彰显了别样的韵致。
非独文学如此,荣格说:“文化最终沉淀在人格上。”我想,我们的内心中或许也要依靠无数不调和因素的融合,才能更为饱满。“我的心里有猛虎在细嗅蔷薇”,这是诗人萨松的诗句。猛虎不免生猛,蔷薇过于柔和,调和两者特点,便是丰满而浪漫的人性啊!就像李易安,既有“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的女儿情态;亦有“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的气贯长虹。她的人格,非婉约、非雄健,而是两者兼具的浪漫,足令人怀想千年!
道与万物参,万物的和谐统一方造就世间大美。回首,我再看向那株遒劲的孤松,再看向那面绝然的峭壁,在夕阳下它们长久地融为一体,错落有致。我释然。

名师点评:
这是一篇不可多得的文化小品散文。作者在文章开头采用了比兴手法,没有从材料本身直接谈起,而是通过游览黄山的经历——“对那怪峰孤松遐想”,来说明道理。但是,从主体部分来看,文章这样写的用意还是紧紧围绕材料中“他的作品单个字体看似歪歪斜斜,但总体感觉错落有致,别有韵味”这句话来提炼感点,生发开去议论的。这就是本文中作者要发表的见解:个体的旁逸斜出,统一在整体中而显出和谐的美。
文章选择的题材丰富多彩,说明作者善于联想,同时也表明作者厚实的文化积淀。例如,从描述黄山孤松怪石那清雅高绝的图景而构成黄山的大美,想到只求体制规范在整体上却毫无生气的“八股文”,字里行间隐含了批判那“裹足不前”的“八股文”的弊端;又联想到何立伟先生的《日月盐水豆》一文,对比鲜明;再就是从独树一帜的“板桥体”,联想到“猛虎细嗅蔷薇”和李清照诗词中的创新与不同的风格。语言优美,读来琅琅上口。(朱庆和)
试题评析:
2009年上海市秋季卷高考作文题,采用了新材料作文题的样式。这反映出了今年上海的文题由2007年的“必须跨过这道坎”和2008年的“他们”的命题作文转为材料作文。这给考生更多的审题和立意的自由,让学生一下子进入自己写作的自由王国,而脱离了过去那种成人化、现实性的写作框框。(当然,那也是符合高考作文必须“戴着镣铐跳舞”的应试规则的)要写好这个材料作文,要从以下几个方面下工夫:
1.读懂原材料的寓意。要写好新材料作文,最关键的就是正确理解材料中隐含的意义。只有明确了寓意,才能把握住作文的立意。那么,怎样来读这则材料的含义呢?我们可以采用由表及里、由实就虚的方法。材料中最核心和最关键的词是“板桥体”。什么是“板桥体”?命题者借此要考生作文中达到什么思维结果?这些都是我们应该推敲的地方。“板桥体”,表面上一读就知道,就是郑板桥(郑燮)个人创造的一种书体。顺便介绍一下,所谓的“扬州八怪”,即清康熙至嘉庆初活动于扬州地区的富于创新精神、作品具有崭新风格的画家群。郑燮又是一位有创新精神的书法家,将隶书与行书相融合,创造了一种自称为“六分半”的书法体势,后人称之为“板桥体”。“六分半”书体飘洒错落,格调雄奇。郑氏的绘画作品往往以“六分半”书题以诗文,更加丰富和突出了其作品的思想内涵。因此,从材料中我们完全可以提炼出“创新”的主旨和感点,作为本次作文的立意核心。
2.提炼原材料的感点。文题写作中的材料,给考生提供了至少这样三个基本的信息。按照内容的先后顺序可以分成三层意思。这三层意思可以作为广大考生提炼感点的思维方向和确立感点的角度。(1)“板桥体的书法,用隶书参以行楷,非隶非楷,非古非今,俗称‘板桥体’”,从这句话里“隶书参以行楷”形成“板桥体”的字体样式,联想到继承(借鉴)与创新的关系。考生既可以就书法谈书法,也可以由此及彼,触类旁通。(2)“他的作品单个字体看似歪歪斜斜,但总体感觉错落有致,别有韵味”,考生可以从“单个字体歪歪斜斜”与“总体错落有致”想到整体与部分的关系,由此还可以联想到“张扬个性与构建和谐”的关系,甚至想到“和而不同”的哲学道理。(3)“有人说‘这种作品不可无一,不可有二’”。
这句话字面理解为:①“不可无一”,说明只能够有一种出现于世,才能成其一类书法作品的风格,其他事物也是如此;②“不可有二”,说明让其独立于世,绝对不能够因袭模仿而成其赝品、复制。告诉我们的道理就是物以稀为贵,创新要有个性,真理只有一个。
当然,从材料的整体上考虑,立意的角度可以为只有创新的事物,才有永恒生命力。值得注意的是审题、立意,构思成文时必须善于运用联想与想象,从“板桥体”的书法谈开去,只可以将其作为作文的引子材料,不能纠缠在“书法”上,要与社会实际、学校的生活实际结合。即使花重笔谈论了书法,也要在文章的后半部体现出由此生发出的自己的“创新”的观点,做到“卒章显志”。
总之,广大考生在作文立意时,一定只能将“板桥体”作为一个开拓、“创新”的哲学符号而已,要真正写出自己立意所形成的“板桥体”——创新的事物,就必须选择生活中的人和事,通过描述和议论,揭示出新的属于你写的“板桥体”的新意和主题。

2009全国满分作文欣赏与点评:
从一个患者的遭遇说起(辽宁卷)
辽宁考生
曾经在中央电视台的一个消费者维权节目中,听一位鼻炎患者讲述了他轻信明星代言药品的故事。
这位患者在偶然间看了一种鼻炎药的大型电视广告,广告中,有诸多明星前来捧场,众口齐说该产品的疗效如何之好,用了几个疗程后病情就会痊愈。长期受慢性鼻炎困扰的这位患者,见那么多熟悉的明星都这般信誓旦旦,便按广告上的购买方式,寄钱购买,可用后的效果不但不如广告所言,病情反而加重了。这位患者向售后服务人员讲述了自己的情况,可对方非但没有给予合理的解释,反倒一而再,再而三地劝他继续购买,说是服药量不够,疗程未到。
在多次邮购和服用了那种药后,这位患者并没有等到痊愈的那一天,于是渐渐明白过来,电视广告里那些所谓的被这种药治好了鼻炎的明星,他们是在广告中施展他们的老本行——演戏。那些赚取了高额广告费的明星们不会不知道,有多少如这位患者一样的病人,出于对健康的渴求,也是出于对他们的信任,拿出了自己辛苦挣来的钱,换回的都是大把大把的与明星们宣传差距甚远的药丸,花了钱,误了正常医治,给身心带来了极大的伤害。
对于身价以数十万、数百万,甚至上千万的明星来说,几十块钱真是微乎其微,就是几百块钱也不足挂齿,可是,这对普通百姓来说,可能就是汗珠子掉到地上摔成八瓣之后,或者是双手磨出了老茧子之后,才换得的一个月的工钱。如若不是为了治病,这些钱,可能就是一家人一个月的生活费,或者一个孩子一学期的学费。
以知名度高,形象光彩,身体健康的明星来代言产品,本身也无可非议,我们也能理解厂家或商家的推销理念,而且,以明星代言产品,这也是全球的商业习惯。如果明星代言,在诚信的前提下,实事求是地介绍产品的功用或性能,以明星那张大众熟悉的脸来增加产品的知名度,这是绝大多数消费者可以接受的。可是,中国明星代言的声誉并不如人意,诸如邓婕、丁俊辉等代言的“三鹿奶粉”,郭德刚代言的“藏秘排油茶”等事件发生后,除了百姓的斥责声外,并不见得这些虚假代言者受到怎样的处罚,反之,如邓婕声称自己“并不知情”,郭德刚都大叫“冤”。可他们想没想过,那些喝了毒奶粉致病的婴孩们,那些渴望美丽却花了钱,并没有买到美丽的女士们,他们该有多冤。
诚然,对于高额广告代言费的渴望,这是商家与明星间的交易,这是两厢情愿的事,可是,一旦虚假广告带给了消费者误导,这样的钱还能拿得心安理得吗?当然,这除了商家与明星应该要有道德与良心之外,国家的相关法纪法规,应该给予严厉的约束。我们相信,总有一天,中国的广告与消费,会出现一片湛蓝的天空。

名师点评:
本文从一则从电视中看到的维权故事引出话题,不但给读者一种内容真实可信,思想情感贴近生活的好感,而且增加了文章的可读性。在论述的过程中,作者以斥责明星虚假代言为主,但并不全盘否定明星代言,体现出思维的辩证特点。全文观点鲜明,有理有据,分析细腻,阐释深刻。
试题评析:
自从2008年的“三鹿奶粉事件”之后,代言明星是否担责,一直是一个众人议论的社会热点。2009年辽宁关于“明星代言”和江西关于“兽首拍卖”的题目都围绕社会热点设题,这就启发学生要关注社会生活,不要一味埋在书山题海中,这对拓展学生视野,丰富学生思想,培养学生健康的思维能力,具有积极的引导作用。
这是一道材料作文题。在立意时,应注意所确定的写作题旨应该与材料相联,而不能如话题作文的立意那样只是相关。在内容上,可以直接就“明星代言”问题进行构思写作,也可就明星代言问题延展开去,但必须与明星代言有关联。甲乙丙丁戊各自从不同的角度表达了自己的观点,为考生立意的角度提供了参考,考生也可以另立观点,只要言之有理就行。
在论述时,思维不可偏执一端,注意运用辩证方法,一分为二地看待问题,分析问题,首先在提
出自己的观点时不要走极端,不要因明星代言的“三鹿奶粉”等出现了问题就彻底否定明星代言,同时也要看到目前中国明星代言所存在的问题,对此,还应提出解决问题的合理办法。


2009全国满分作文欣赏与点评:
我有一双隐形的翅膀(北京卷)
北京考生
村外有一条河,河滩上有一溜空地,凹凹凸凸地漫布着的是一些坟头。我的祖先便长眠在那里,这些坟堆被风雨所蚀,显得枯瘦萧索。虽然坟墓里的形体早已零落成泥,但生离死别时那无可奈何的失落总让人久久不能释怀。
我在这坟堆间踽踽独行,温软的手指触摸着突兀的泥土、易逝的生命,叩问蹒跚的历史——人的归宿,能沉埋、挤压得如此紧缩和局促么?曾经多少疏朗的胸襟、火烫的情怀,多少的利益纠葛、人生搏斗,都统统由高迈走向了苦吟,悲愤懊丧地在这里画下一个苍凉的句号,凝结成一个幽僻的角落,枕着冰凉的河水,一声不吭地悄然归位。
一天又一天,日子仿佛就这么过去了,突然有一个早晨,空气中有点异样,慌乱之余,看到一簇野菊花,顶着浓烈的秋霜,嫩黄的花瓣映着淡淡的晨曦,坦诚而透彻地挤满了枝头,高雅素洁的清香一下子染透整个身心,在人生的荒原上默默地回荡,不再有任何的名利和喧嚣。
土地是厚实的,它承载了人间所有的不幸和苦难;野菊是滋润的,它散发出生命意识中最温馨的微波。自然以其特有的方式对生存作了最深沉的诠释:不必走南闯北,叱咤风云;不必马蹄硝烟,纵横驰骋。年轻的我需要的只是在青春的心里有一双追寻人生真谛的翅膀,一双隐形的翅膀。它圆润到无须凌厉,蕴藉到无须声张,只会静静地收拢为一脉温情的自享和企盼,重新凝聚心灵蔚成方圆。
带着这双隐形的翅膀,在尖酸刻薄的挖苦中我不会寂寞孤单地彷徨,在荆棘密布的迷雾中我不会作无力的悲叹和逃避。我可以哭,可以笑,可以疯,可以狂,我可以在巍峨的峰顶上举目四望,可以在细草微风的原野上偃仰啸歌,可以在江枫渔火中对钟而眠,可以在漫天的风雪中独钓寒江。
如此,即便是刀山火海的去,马革裹尸的还,忍辱负重的生,大义凛然的死,我因有这双隐形的翅膀而在大彻大悟中尽情遨游。也许,我终究会成为这里的一座土丘,尽管矮小,我也将同那些生命的积淀一道去撑起头顶上的万里云天。虽然寥廓的天空中没有留下痕迹,但我已飞过。

名师点评:
这是一篇非常优秀的考场作文,在以下几个方面值得借鉴与学习:
一、文笔老练,文采飞扬。本文并没有华丽的字眼,却字字珠玑,朴实而有深意。飞扬的文采彰显出考生深厚的文字功底以及高超的语言技巧。文章含而不露,文笔老练,难能可贵的是,考生对人生真谛的理解与追求,超然洒脱。
二、结构巧妙,格调高雅。考生开篇并不急于摆明主题,却用一段自然朴实的环境描写
开篇,逐步过渡到“隐形的翅膀”即人生真谛的主旨,举重若轻的结构安排,显出考生精心的构思以及高超的写作技巧。对人生的思考,洒脱而豪迈,展现出考生高雅的人生格调。
试题评析:
2009年是北京大纲版的最后一年,明年北京高考将进入课改后的第一年,因此,从作文命制中可以看出这一变化。去年的北京作文是材料作文,而今年就变成了命题作文。显示出高考作文命题形式在平衡地过渡。今年的命题作文对考生来说减少了审题的难度,有助于考生从多角度切入,有利于考生的自由发挥。
2009年北京高考作文题目,最大亮点是贴近考生的心灵,引导考生写真话、述真情。题目中的那个“我”字,能引领或提醒考生,在写作中塑造自我,肯定自我,张扬积极向上的人格个性。
注重自我,抒发真情。“我有一双隐形的翅膀”,要求文章必须以第一人称的面目出现,不管这个“我”是真实的自己,还是虚构的对象,都必须要写“我”的故事,抒“我”的情感,发“我”的议论,而不是写他人,更不是写古人古事。
化抽象为形象。“我有一双隐形的翅膀”是一个比喻性的命题,“翅膀”的比喻义不难理解,“隐形”二字是理解的关键。既然翅膀是用来飞翔的,是鸟儿必备的去实现目标的工具和力量,那么隐形的翅膀其实就是一种无形的力量,支撑自己,帮助自己,鼓励自己飞向未来的目标。从这个意义上说,能帮助我们实现自己人生目标的信念、理想、坚强、乐观等积极向上的意志品质都可以作为写作的对象。
这种隐形的翅膀既可以是内在的信念、理想和追求,也可以写自己在成长过程中得到的外在的帮助。比如,“我”在蒙昧中,老师给了我知识的翅膀;我在挫折中,朋友给了我友情的翅膀。一次语重心长的叮嘱,一个意味深长的微笑,都可以给我振翅高飞的力量。

 

杨奇

关于本站 | 免责声明 | 业务合作 | 广告联系 | 留言建议 | 联系方式 | 网站导航 | 管理登录
闽ICP备0503071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