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nyq.cn
 当前位置: -> 教案 -> 高二语文教案 -> 正文

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沪教版高二必修)

作者:未知来源:网络收集时间:2011-10-29 17:05:08阅读:
字号:|
 《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教案
教学目标:  品味诗歌意象,体味诗歌回环递升的感情;
           感悟苦难祖国的“灵魂之痛”与诗人的赤子之心,激发学生的担当意识。
教学重点:  读出“痛苦与灾难”的国民生存状态与诗人忧国忧民的深切情怀。
教学难点    领悟诗人像诗句一样凝练的“爱与沉痛”。
课前预习
            了解艾青及其诗歌创作:正音释义,熟读诗歌。
教学步骤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一、“苦难”的引入:
    导入史料,营造氛围(ppt呈现若干图片)。
    创设情境,调动学生情绪,为下
文的学习奠定悲怆的情感基调。并借
此了解诗歌创作的时代背景。
二、“苦难”的凝结点
  1.诗中哪一句是对“中国的痛苦与灾难”最直接、最明
确的表述?
  2.进~步追问对“中国的痛苦与灾难”最为艺术地呈现
的一句。


    学生朗读这两句诗,并在教师的指
导下注意朗读的语调、节奏及情感。


三、“苦难”的具象化
    研读“苦难”二字是如何融化在四类具体可感的形象
中和他们的生活图景中的。
    归纳点拨:北国林间冒雪赶车的农夫——无可去之处
    南方乌篷船里的少妇——无安身之所
    “家”中年老的母亲——无归宿之地
    失去一切的垦植者——断生存之根

    学生逐一品读,并在教师的指导
下概括提升。
    适时以朗读深化理解。


四、诗人的“苦难”
    1.提请学生思考:诗人仅作为苦难的见证者吗?
    归纳点拨:诗人的命运与整个民族和士地的命运血肉
相连,诗人个人的苦难深深植根于社会和历史的七壤里。
——诗人也是苦难的受害者。
  2.进一步追问:诗人除了是历史的见证者、苦难的受害
者以外,还具备怎样的意义?
    归纳点拨:诗人想用自己那颗赤诚而滚烫的心来温暖
祖国的苦寒大地,来分担祖国的苦难,拯救祖国于危亡。
    ——诗人更是祖国命运的担当者。


    引导学生体味诗人个体的“苦难”



    品读诗的最后一节,感受诗人深
重的忧患和满腔的济世情怀。

五、“苦难”的背后
    请学生思考诗人痛苦、悲伤、忧虑的情感根基。
    归纳点拨:深沉的爱使艾青的诗具有历史的重量,具
备大诗的气象。

学生可联系《我爱这土地》中的最后
一句诗: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

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板书设计
 
作业布置
    艾青诗歌创造了现代自由体诗的高峰。他的诗歌不求外在的形式整齐,也不注重押韵,比以往某
些自由体更自由。你怎么理解?可将徐志摩的《再别康桥》和艾青的《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进行比
较,请注意体味艾青以情绪的自然节奏代替诗歌外在节奏的诗韵。

 
关于本站 | 免责声明 | 业务合作 | 广告联系 | 留言建议 | 联系方式 | 网站导航 | 管理登录
闽ICP备0503071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