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nyq.cn
 当前位置: -> 教案 -> 高二语文教案 -> 正文

种树郭橐驼传(人教版高二选修)

作者:未知来源:网络收集时间:2011-10-29 17:04:52阅读:
字号:|
 教学目的:1.掌握“偻”等18个文言实词,归纳“虽”、“因”、“且”、“焉”四个文言虚词的用法。2.类比的写法,对比的手法。3. 学习本文的讽喻性特点,理解作者的“养人术”。 
教学设想:[重点]文言基础知识用本文寓意。[难点]理解郭橐驼这一人物形象。 
[教时]三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一、导语。古人勤于植树,树木造福于古人。因而激发了历代文人墨客的诗意,他们常对喜爱的树题诗吟咏。东晋陶渊明在归隐后就专门在房门前种了五棵柳树,曾留下“萦萦窗下兰,密密堂前柳”的诗句。唐代诗人杜甫因战乱流浪四川成都浣花溪时,向驻地熟人要桃树苗,“奉气桃栽一百根,春前为送浣花溪”就是生动的写照。素有“柳痴”称呼的柳宗元,被贬柳州刺史后,在柳州沿岸种了很多树,曾留有“柳州柳刺史,种树柳江边”的说法。他的散文《种树郭橐驼传》不仅对指导种树有较高的科学价值,而且还有极强的讽喻意义。 
二、简介作者。 
柳宗元是著名的散文家、诗人,是唐代古文运动的另一位领袖人物。他提出的“文以明道”的文学主张,对当时的“古文运动”起了重要的指导作用。他的许多作品,体现了这个主张,为当时散文的写作树立了榜样,我国散文史上,他的贡献是很大的。创建的作品所达的思想高度和艺术,是超过韩愈的。柳宗元的作品,由刘禹锡整理编成《柳河东集》,刘并作了序。 


三、简介作品。 
本文是寓言体的传记。名“传”,实际上时一个讽喻性极强的寓言故事。是柳宗元早年在长安任职时期的作品。郭橐驼种树的本事已不可考,后世学者多认为这是设事明理之作。本文是针对当时官吏繁政扰民的现象而为言的。中唐时期,豪强地主兼并掠夺土地日益严重,“富者兼地数万亩,贫者无容足之居”。仅有一点土地的农民,除了交纳正常的捐粟外,还要承受地方军政长官摊派下来的各种杂税。据《旧唐书•食货志》记载,各地官僚为巩固自己的地位,竞相向朝廷进奉,加紧对下层的盘剥,于是“通津达道者税之,莳蔬艺果者税之,死亡者税之”,民不聊生。这就是柳宗元写作本文的社会背景。 
四、解题。从课文的题目我们可以获得那些信息? 
明确:文体是一篇传记,主人公是一位橐驼,他的职业是种树。 
[引]一位底层的种树者能值得士大夫阶层的柳宗元作传,肯定有他与众不同的特点,文中的郭橐驼有哪些方面的特点?(启发;写人当从哪些方面入手写?) 
[明确:形丑、性善、技高、理明。] 
五、课文分析。 
第一段:[注音]橐tuó偻lǚ 
[注释] 橐tuó驼:骆驼。偻lǚ:脊背弯曲,即伛yǔ偻病。类:似,好像。号之:称他为。名:起名,名动。因舍其名:于是舍弃他的(原来)的名。舍,放弃。云:句末语气词。 
[译文]郭橐驼,不知道(他)原来(叫)什么名。患了脊背弯曲的病,(脊背)高高突起,弯着腰走路,好像骆驼一样,所以乡里的人给他起个外号叫“驼”。驼听说起外号的事,说:“很好。给我起这个名字本来就很恰当dàng。”于是舍弃他(原来)的名,也自称起“橐驼”了。 
[分析]1.本段“传”什么? 
明确:仿史传体例,介绍人物身世。(段意) 
2.郭橐驼是个什么样的人? 
明确:郭橐驼是一个平凡、朴实、具有丰富经验的植树能手。 
[评]这是一个富有传奇色彩的人物,本名已无人知晓。他“病偻”而驼背,相貌不如常人,却名闻乡里,以致有绰号流行。 
①“隆然伏行”写出了人物的形象特征; 
②为何郭橐驼要自称“驼”? 
明确:表现了郭橐驼的豁达、身残而自信。 
[简评]“甚善,名我固当”:指其病而为号,并不雅,但显得很亲切。驼竟以为起得很恰当,放弃自己原来的名字,这样自称起来。作者寥寥数笔,就勾勒出人物豁达的性格,令人猜想在这豁达的背后,一定存在着某种自信,这也就增强了阅读的兴趣。作品通过简洁的叙述,生动的描写,使一个不同一般的“驼者”形象跃然纸上了。 
[引]为什么这位驼者有着豁达的个性?驼自信什么? 
第二段:[注音] 徙xǐ 硕shuò 蕃fán 窥kuī 伺sì 
[注释]业,以……为业,名意动。为观游:以(种树)作为观赏游玩的。卖果者:指种树卖果营利的人。争迎取养:争着把(他)接来,养在家中。指雇用郭橐驼。他植者:其他种树的人。虽:虽然。莫:无定代词,没有人,没有谁。如:赶得上。 
[译文]他的家乡叫丰乐乡,在长安西边。驼以种树为业,凡是长安有钱有势的人(种树)作为观赏游玩的以及卖果的,都争着迎接和雇用(橐驼)。察看驼所种的树,即或移植,没有不活的;而且硕大茂盛,结果早并且多。其他种植的人虽然暗中观察,效仿羡慕,没有能赶得上的。 
[分析]1. 橐驼种树, “凡长安豪富人为观游及卖果者,皆争迎取养”,这句话说明了什么? 
明确:(1)从欢迎他的人看,作者举了两种有代表性的人物。一是搞观赏游玩的(精神方面),一是种树卖果的(物质方面)。这说明他种树从欢迎他的人看,可知驼种树既能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观赏游玩),又能满足物质需要(种树卖果),这两种需求所种之树是大不相同的,因而暗示出橐驼技术的全面。 
(2)种树为他带来的“际遇”---争迎取养。为什么“争迎取养”:“视驼所种树……早实以蕃”。这说明他的种树技艺高超,不仅所种的树不怕“移徙”,而且“他植者莫能如也”。由此可见,驼豁达的个性背后存在着自信的原因。 
小结橐驼种树本领:A技术全面——两种人均能满足;B所带际遇——争迎取养; C技艺高超——不怕“移徙”;D他植者莫能如也。 
2.这里写橐驼种树本领全面高超---“技高”,是种树行家,用了什么方法? 
明确:从两方面--人、树(侧面、正面),侧重于侧面描写。 
[述评]乡在京畿,名曰丰乐,颇有些传说色彩。作者先说橐驼种树为他带来的“际遇”──“争迎取养”,再说他身手不凡。说欢迎他的人,举了两种有代表性的。谈到了两种不同的需求,写出橐驼技术全面。说他技艺高超,也点出了两个方面。一是他种的树不怕“移徙”,有“树挪活”的神奇;二是他种的树具有全优的品质,枝繁叶茂,早熟多果。最后,用“他植者虽窥伺效慕,莫能如也”点染一笔,更增加了玄妙气氛。 
段意:转入正题,道出郭橐驼是一个种树的行家。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继续学习课文。 
第三段:[注音] 孳zī 莳shì长zhǎng 
[注释]焉尔:语气词连用。全:保全。得:获得。害其长zhǎng:妨害它生长。硕茂之:使之硕茂。硕茂,这里是使动用法。早而蕃之:使它果实结得又早又多。早、蕃,这里也是使动用法。顾:回头看。爪:用爪抓破,名动。验:检验、察看。故不我若也:即“故不若我也”,宾语前置。何能为:即“能为何”,能做什么。宾语前置。 
[译文]有(人)问他(种树的方法),回答说:“橐驼并不是能使树木长寿而且茂盛啊,(而是)能顺应树木的自然生长规律以使它的本性发展而已。大凡种树的方法,(它的)根要舒展,(它的)培土要平,(它的)土要旧的,(它的)捣土要结实。已经这样做了,不要(再)动,不要忧虑,离开后就不再去看。(那)种植(小心得)像对待孩子,(那)放在一边(不管)像抛弃掉了,那么它的天然(品质)保全而它的本性(就)不会丧失了。所以我不妨害它长而已,(并)不是有能使他硕大茂盛的(本领)啊;不抑制损耗它的果实而已,(并)不是有能使它早并且多(结果)的(本领)啊。其他种植的人则不是这样。(树的)根拳曲而土常换,他给树培土啊,如果不是过多就是不够。假使有能不这样的,则又爱它太情深,忧它太过分。早晨察看,晚上抚摸,已经离开而又回来看。严重的,用指甲划破树皮来检验它的生死,摇晃树干来看它(栽得)是疏松还是密实,而树木的本性一天比一天远去。虽说是爱它,其实是害它;虽说是忧虑它,其实是仇恨它:所以不如我啊。我又能做(别的)什么呢?” 
[分析]1. 郭橐驼种树有无“秘籍”,方法是什么?(也就是“种树最关键的道理是什么?”) 
明确:面对好奇的询问,橐驼化神奇为平易,用谦和的语气娓娓道来。“能顺木之天,以致其性焉尔”是总括种树经验,也暗含了全文的寓意。 
2. 在这以下,他从几个层次上作了具体论述? 
明确:先谈“木之性”,从理论上进行说明;次谈种植方法,从实践上进行总结。然后中间插入议论,重新强调了顺其自然的观点。接着,又从反面申述,批评“他植者”违反树木天性的做法,特别指出顾虑重重、过于用心的危害。最后,以“吾又何能为哉”发为感叹,在自谦中再次表明“种植之术”并不高深。结构图: 
总括                     分述 
                  1木之性(理论说明) 
                  2种植方法(实践总结) 
能顺木之天以致其性    3顺其自然(议论)                对比映衬 
                  4他植者违反树木天性(反面申述) 
                      5种树之术,并不高深(自谦明理) 
3. 几方面说明种树的窍门? 
明确:其莳也若子,其弃也若弃。 
4.其他的种树人是怎样做的? 
明确:不过则不及,太恩太勤。 
[评] 两种种树方法形成鲜明的对比,哪种做法对哪种做法错不言自明。 
5.这样写其他种树人对表现橐驼有什么作用?(即“用了什么方法表现橐驼?”) 
明确:对比、映衬。(通过上下文内容或语意上的遥相呼应来强化表达效果的写法叫映衬。) 
[述评]郭橐驼说的这一番话语,既是平凡朴素、毫不矫情的实情自谦,又是深远的哲理,类似老子的“道”。 
6.理清作者写作意图。 
我们再看看下文是否还是在写种树。(点明:下文已不是写种树。) 
7.从这一点可以看出什么? 
明确:作者为他立传的目的并非只是为“驼”作传,而是另有深意。 
段意:橐驼谈种树经验。 
第三课时 
教学过程:一、继续学习课文。 
第四段:[注音] 长zhǎng勖xù缫sāo豚tún飧sūn饔yōng 
[注释]子:对人的尊称,您。移之官理:即“移之于官理”,把它转用到做官治理政事这方面去。官理,官治,当官治民。理,治,统治。唐人避高宗名讳,改“治”为“理”。长zhǎng人者:指治理人民的官长,做官的。长,治理。人,民、老百姓。好烦其令:喜欢多发政令。烦,繁多。怜:爱。官命:官府命令。勖xù:勉励。获:收获,收庄稼。缫sāo:煮茧抽丝。而:通“尔”,你们。缕:线,这里指纺线织布。字:养育。遂:成,引申为喂大。豚tún:小猪。鸣鼓:使鼓鸣,即击鼓。鸣,动使动。木,梆子。辍饔飧以劳吏:停止吃饭来慰劳官吏。辍,停止。飧sūn,晚饭。饔yōng,早饭。且不得暇:尚且不得空闲。暇,空闲。又何以蕃吾生而安吾性耶:又怎么能使我们(自身)繁衍生息,安顿我们的身家性命呢?何以,即“以何”,凭什么。疑问代词作介词的宾语而前置。蕃、安,这里都是形容词的使动用法。故病且怠:所以穷困并且懈怠。病,穷困。吾业者:我所从事的行业。其亦有类乎:难道也有类似吗?其,通“岂”,难道。注:其,解为大概,该句译为大概也有类似吗?这样似乎更符合原意。 
[译文]问的人说:“把你的(种树)经验,挪到当官治民上,行吗?”橐驼(回答)说:“我知道种树(的道理)而已,治理(百姓),不是我的事啊。但我居住在乡间,见做官的好多发政令,好像是很怜爱(百姓)啊,而终于(却)给他们造成灾祸。早晚官吏来而喊道:‘官府命令催促你们耕种,勉励你们种植,督促你们收获,(让)你们早早地煮蚕茧抽取蚕丝,早早地纺你们的线,养育你们的小孩,喂大你们的鸡和猪。’敲鼓而聚集他们,敲梆子而召唤他们。我们(这些)小民停止吃饭来慰劳官吏尚且不得空闲,又怎么能使我们(自身)繁衍生息,安顿我们的身家性命呢?所以穷困并且懈怠。像这样,(其中的道理)那么和我所从事的(种树行当)难道也有类似吗?” 
[分析]1. 课文为什么设计出“有问之”“问者曰”这样的问话者? 
明确:这样造成一问一答的形式,自然地引出郭橐驼的话,也就是引出作者所要表达的观点。 
2. “问者”问“养树”后,提出了怎样的建议? 
明确:以子之道,移之官理,可乎? 
3.这一句在文中起了什么作用? 
明确:过渡。转移话题,由谈种树转到谈政事上来。 
4.郭橐驼是怎样评价、描述官吏烦令扰民的?用原文回答。 
明确:评价:“然吾居乡……卒以祸。”“吾小人……病且怠。”描述官吏治民的:“旦暮吏来而呼……击木而召之。” (祸——呼、鼓、聚、击、召) 
[评述] 郭橐驼先直陈其为祸:“而卒以祸”;而后描述了官吏烦令扰民的神情动作:来而呼曰,鸣鼓而聚之,击木而召之。 
5.“养树”和“养人”有何相通之处? 
明确:“根拳而土易”“旦视而暮抚”“已去而复顾”“爪其肤以验”“摇其本以观”——勤虑害树;“促尔耕,勖尔植,督尔获。早缫而绪,早织而缕。字则幼孩,遂而鸡豚。”——繁政扰民。“虽曰爱之,其实害之;虽曰忧之,其实仇之。”结构图: 
根拳而土易         虽曰爱之,          促尔耕 
旦视而暮抚         其实害之;          勖尔植 
已去而复顾         虽曰忧之,          督尔获 
爪其肤以验         其实仇之。          早缫而绪 
摇其本以观                           早织而缕 
字则幼孩 
遂而鸡豚 
勤虑害树                              繁政扰民 
6.这里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政治观点? 
明确:种树人有“勤虑害树”的错误,做官者也有“烦令扰民”之过。 
[引]“长人者好烦其令”就如勤虑害树一样,繁政扰民,从而将旦暮而来的官吏打入“他植者”行列。文章从种树之理谈到做官之理,其实谈种树是为了谈做官,这里同样是运用了映衬的手法。(通过上下文内容或语意上的遥相呼应来强化表达效果的写法叫映衬)这一点也反映作者写作思路上的严谨。 
[述评] 结合中唐时期时代背景理解。 
中唐时期,豪强地主,兼并掠夺土地日益严重,仅有一点土地的农民,除了交纳正常的绢粟外,还要承受地方军政长官摊派下来的各种杂税,各地官僚为巩固自己的地位,竟相向朝廷进奉,加紧对下层盘剥,民不聊生。柳宗元的《捕蛇者说》里关于繁政扰民有生动的表述:“悍吏之来吾乡,叫嚣乎东西,隳突乎南北;哗然而骇者,虽鸡狗不得宁焉。” 
[总评] 如果说在上一段中,问者的身份还比较隐晦,酷似一个求艺的人,那么在这一段中,他就渐而露出了作者的身影,表现出“别有用心”,以一种咨询的语气,根本扭转了话题。在这种默契的问答中,橐驼仍谦逊如故,明确表示“理,非吾业也”,然后以“外行”的身份试探着用他的种树理论衡量官吏的所作所为,比照之下,自然得出繁政扰民犹如勤虑害树的结论,从而将旦暮而来的官吏打入“他植者”的行列。这样,前面批评种树人的话,如“虽曰爱之,其实害之;虽曰忧之,其实仇之”等,自然也可以“移植”到这些扰民的官吏身上,而又尽在不言中。悍吏来乡,闹得鸡犬不宁,橐驼对这一场景的描绘细致入微,也不妨说他是一个以种树为掩护的政治观察家。 
段意:在问答中将话题“移植”到政事上来。 
第五段:[注音] 嘻xī 
[译文]问的人说:“咦,不是很好吗!我请教养树(的方法),(却)得到了养民的法术。”传播这件事来作为官吏的戒示。 
[分析]作者写作本文的用意何在? 
明确:传其事以为官戒。 
[述评]如果将这一段比作一出戏的尾声,那么,郭橐驼完成了使命,从旁门下场了。作者在形式上仍保留了问者的独立身份,写出了他“问养树,得养人术”的欣喜。由此可知,作者真正意图并不在谈种树,而在谈“养人”,借这种方式抨击了官吏繁政扰民的社会现象。文章最后一句(结语)“传其事以为官戒”,实际上表明了作传的真正意图是警示上层统治者清肃吏治,顺应老百姓的生活习惯和生产规律,让他们休养生息,以维持承平之世。 
段意:写问者的意外收获及作传目的。 
二、总结全文。 
1.归纳主题:顺民之性以养民的治道。 
2. 写作特点: 
1简洁而生动 
在一篇文章中,简洁和生动是不容易共存的。这篇寓言式的人物传记,就写得既简洁又生动。简洁体现了史传的特点,生动则蕴含了文学的情趣。如第一段介绍人物,仅用“隆然伏行”几个字,就写出了人物的形象特征;又用“甚善。名我固当”几个字,写出了人物的性格。这样,通过简洁的叙述,生动的描写,一个不同凡响的“驼者”形象,便跃然纸上了。在短短几句话中,这种史笔和文辞的完美结合,显示出作者高超的语言表现力。 
2对比与映衬 
以“种树”喻“治民”是这篇传记写作的出发点,对比和映衬的写法也是这种寓言风格的需要。 
对比可以突出事物的特点,显现事物的差别,加强说理的力度,甚至收到不言自明的功效。本文中的对比,有叙事性的,如两种种树方法的对比;有论述性的,如郭橐驼对自己种树方法的归纳和对“他植者”的批评。 
映衬就是互相照应的写法,通过上下文内容或语意的遥相呼应,来强化表达效果。本文先谈“养树”,后论“养人”,这本身就是运用了映衬的写法。这样写,有关树和人的话题合而为一,互相补充,增强了文章的气势。在语意上相互映衬的例子,如郭橐驼谈“养树”一段,开头说“橐非能使木寿且孳也”,最后则以“吾又何能为哉”回应,在自谦之中,起到了强化观点的作用;论“养人”一段的首尾也是这样呼应的。 
3婉约而多讽 
本文结尾一句道出了写作意图,那就是“传其事以为官戒”。以寓言的方式进行讽谏,是中国古代文人向帝王或上层统治者提意见的传统做法,它有着委婉含蓄的特点,也间杂着幽默的成分。柳宗元这篇人物传记,也是通过故事进行劝诫的,这决定了它“婉约而多讽”的风格。这种风格基本上是通过所传人物的话语表现出来的,如第四段,一个“知种树而已”的驼者,欲止又言,在朴实的简单类比中,揭示出了吏治的弊端,颇具讽刺意味。其中的一些话语,如“理,非吾业也”,“若甚怜焉,而卒以祸”,“若是,则与吾业者其亦有类乎”,婉转而幽默,含不尽之意于言外。 
三、布置作业。 
●课后习题解题指导 
一、本题的若干设问,基本涵盖了课文内容,意在使学生以答问的方式熟悉课文,为进一步理解打好基础。 
1.第一问:凡植木之性,其本欲舒,其培欲平,其土欲故,其筑欲密。其莳也若子。 
第二问:勿动勿虑,去不复顾。其置也若弃。 
第三问:故吾不害其长而已,非有能硕茂之也;不抑耗其实而已,非有能早而蕃之也。 
2.第一问:根拳而土易,其培之也,若不过焉则不及。苟有能反是者,则又爱之太恩,忧之太勤。旦视而暮抚,已去而复顾。甚者,爪其肤以验其生枯,摇其本以观其疏密。 
第二问:而木之性日以离矣。其实害之。其实仇之。 
3.以子之道,移之官理,可乎? 
4.见长人者好烦其令,若甚怜焉,而卒以祸。旦暮吏来而呼曰:“官命促尔耕,勖尔植,督尔获,早缫而绪,早织而缕,字而幼孩,遂而鸡豚。”鸣鼓而聚之,击木而召之。吾小人辍飧饔以劳吏者且不得暇,又何以蕃吾生而安吾性耶?故病且怠。 
二、文言虚词用法较为灵活,本题以选择辨析的方式呈现,即不鼓励学生死记硬背,而是让他们在不同用法的比较中熟悉这些文言虚词的用法。 
1.①A ②B 
2.①A ②B ③C 
3.①A ②E ③B ④D ⑤C 
4.①D ②E ③A ④B ⑤C ⑥F 
三、有些文言词语,有“虚虚实实”的特点。本题要求学生辨明“虚实”,意在让学生在辨别中体会实词和虚词在句子中不同的功用。 
1.①助词,用于句尾,表示语意完足。②动词,说。 
2.①连词,表示因果关系。②形容词,旧。这里指旧的土。 
3.①偏正词组,它的果实。②副词,表示讲的是实际情况,含转折的意思   
关于本站 | 免责声明 | 业务合作 | 广告联系 | 留言建议 | 联系方式 | 网站导航 | 管理登录
闽ICP备0503071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