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nyq.cn
 当前位置: -> 教案 -> 高二语文教案 -> 正文

鲁人版必修五《沁园春.长沙》教案(鲁人版高二必修教案设计)

作者:未知来源:网络收集时间:2011-10-29 17:05:12阅读:
字号:|

教学目标:
1.掌握词的常识,提高形象思维能力;
2.体会词中的景物,学会鉴赏现代诗歌的方法;
3.感受词中的博大情怀和革命壮志,确立学生历史责任感和远大抱负。
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体会词中的景物
教学方法:诵读法、提问法、小组讨论法
教学时数:1课时
教学过程 : 
一、导入   
自古文人多悲秋。宋玉《九辨》:“悲哉!秋之为气也”,欧阳修《秋声赋》:“噫嘻悲哉!此秋声也”。杜甫《登高》:“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bìn,潦倒新停浊酒怀。”以叹时运不济jì,人生的艰难万苦。但也有不少古代文人为我们唱出了秋的赞歌。如唐朝刘禹锡《秋词二首》:“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催人奋发有为,大展鸿图,给人顽强奋斗的精神。今天,让我们一同走进一代伟人毛泽东给我们描绘的秋景,一同走进这位伟人的崇高心灵,体会这位伟人青年时代的宏大胸襟和抱负。 
二、作者简介、词的基础知识和背景介绍(前二者早读解决) 
作者:毛泽东(1893-1976),字润之,湖南湘潭县韶山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各族人民的伟大领袖,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诗人、书法家。


词:词兴起于唐,盛行于宋,配乐歌唱,句式不齐,也称长短句。词最初称为“曲词”或“曲子词”,是配音乐的。后来词也跟乐府一样,逐渐跟音乐分离了,成为诗的别体,所以有人把词称为“诗余”。
词牌:就是词的格式的名称。词牌决定了这首词的字数、句数和平仄声韵。某些词牌的命名,与创始之作的内容有关联,但后人倚声或依谱继作,则不一定受此限制,可以赋词牌本意,也可以撇开词牌本意自由发挥。词的标题和词牌有着严格的区别,标题是词的内容的集中体现,它概括了词的主要内容。如沁园春是词牌,长沙是标题。
词的分类:词分为小令、中调、长调,这是依字数的多少来划分的。58字以内为小令;59至90字为中调;91字以上为长调。
学生介绍背景:这首词作于1925年,当时革命运动正蓬勃发展,农民运动蓬勃兴起。毛泽东直接领导了湖南的农民运动,创建了湖南第一个党支部:韶山支部。同时,国共两党的统一战线已经确立,国民革命政府已经在广州正式成立。但陈独秀看不到革命力量,想把革命领导权交给资产阶级。毛泽东看到了革命力量,看到了“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1925年2月,毛泽东同志从上海回到韶山,从事革命活动。军阀赵恒惕要逮捕毛泽东同志,在韶山人民的掩护下,毛泽东同志秘密离开韶山,前往广州创办全国农民讲习所,途经长沙,独自去橘子洲头。面对绚丽的秋景和大好的革命形势,追忆了昔日的战斗岁月,不禁心潮起伏,浮想联翩,写下了这首气势磅礴的豪放词。
三、指导诵读,整体感知
1、下面,咱同学一块朗诵全词,注意朗诵技巧:上下阙的领词“看”和“忆”后要稍停顿下,“看”字引导的7句要读出作者的兴奋喜悦之情,抑扬顿挫要分明;“忆”字引导的8句要读出作者的慷慨激昂之情,语速要快,要充满自信。
2、我们听听配乐朗诵并跟诵,注意停顿、重音、抑扬顿挫和朗诵的情感色彩。有哪位同学来试一试。
3、齐读全词。词中呈现给我们的不仅是诗歌美,更有由语言组成的一幅幅图画,我们给词的上下阙所呈现的图画起个标题,同学们小组讨论,每个小组推荐一名同学写在黑板上,我们选一个最好的标题。注意标题的要求:概括主要内容,简短,有一定的文采。
上阕写景:湘江秋色图。 下阕抒情:少年学子图
四、合作探讨,解决重难点
1、齐读
“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的大意,交代了什么?独立寒秋”这句语法采用了倒装,倒装的目的在于强调,作者要强调的是哪个词呢?。 
 “独立”的含义在深秋的季节,我独自一人站在橘子洲头,望着江水日夜不息地向北奔流。   独立—作者;寒秋—写作时间;橘子洲—地点;湘江北去—环境。   独立  “独立不仅表明一开始作者就把自己置于秋水长天之中,同时也把读者带进了一个高远的深秋境界里,可以让读者想象出诗人中流砥柱的英雄气概,而倒装的目的就是要突出毛泽东身处险境却能“独立寒秋”坦荡从容、临危不惧的伟人形象。 
2、自由读
让我们注意一个“看”字,它一直领起到那一句? 万类霜天竞自由。  
《沁园春•长沙》的景美突出表现在景物的选择上,作者视野广阔,选取的景物或广博,或宏伟,或雄峻。尤其是“看”字领起的部分特别典型,我们重点分析这一部分,首先,作者选择了哪些景物?(思考)指名回答,其余同学补充:“万山”“层林”“漫江”“百舸”“雄鹰”“游鱼。从景物的状态看,有静态的火红的枫林,有动态的“争流”的“百舸”等。作者从远望到近观,从仰视到俯瞰,天长地阔,山红水绿,“笼天地于形内,挫万物于笔端”(陆机《文赋》)。
3、《沁园春•长沙》一词的景美还表现在描写景物上。景物的选择固然很重要,但景物的表达则更应别具匠心。诗人笔下的景物不应是客观的白描,而应是“灌注了生气的形象”(康德语),毛泽东在《沁园春•长沙》中为了给选取的客观物象“灌注”更多的生气,很注重景物的表达。同学们小组讨论,找出并分析上阕中“看”字所总领的一组景物群中用得精彩的词。
明确:“万”字写出了山之多,“遍”字写出了红之广。“层”表现了树林的重重迭迭,“染”字活画出岳麓山一带枫林,仿佛人工染成一样的壮美景色。“漫”写出了江水溢满之壮,“透”表现了江水碧绿清澈,“万”“层”“漫”以及“遍”“尽”“透”这些词在范围、程度、层次等方面,使红绿两色更为突出,更为丰富,更为浓艳鲜明,令人感到可爱。“百”写舸之多,“争”给碧绿天尘的江面增加了昂扬奋进的气氛,活现出千帆竞发、争先恐后的热烈场面。“击”准确地形容了雄鹰展翅迅猛有力地拍打的矫健勇猛的雄姿。“翔”精当地把鸟不扇动翅膀的盘旋回飞的壮志用来描写游鱼在水中自如轻快的神态。
想象能力训练 
雨果说:想象是人类思维中最美丽的花朵。下面让我们展开想象的翅膀将诗人所描绘的绚丽多彩的秋色图,由文字变成形象的画面,在大脑荧屏上放映出来,分四步: 
1、 勾勒形态:将群山、层林、江水、船只、雄鹰、游鱼……的轮廓勾勒出来; 
2、 染上颜色:把黑白荧屏变为彩色荧屏,火红的枫林,蓝天碧水…… 
3、 使画面动起来:秋风送爽,吹动满山的枫叶,像熊熊燃烧的烈火,江水流淌,大小各式船只争相竞发,雄鹰在翱翔,游鱼在清澈的水底自由轻快地嬉戏; 
4、 让画面更细致、逼真:在脑海中来几个特写镜头,如:船上耀眼的白帆,游鱼的细鳞,水底的沙石。
4、作者对景物的选取,在很大程度上是制约于情的,古代文人墨客的“悲秋”“伤秋”“叹秋”等诗文就正是由他们特定的“意”所决定的。譬如,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将“意”立在“断肠人在天涯”,所选之“象”便自然是“枯藤”“老树”“昏鸦”“瘦马”等;杜甫的《登高》将“意”立在“万里悲秋”“艰难苦恨’上,所取之“象”也自然离不开那“哀猿”“落木”等。这首词的立意积极向上,昂扬奋进。正因为他的立意,他所取的“象”,自然就是那些竞相向上、生机勃勃的景物了,如万山、层林、百舸、雄鹰、游鱼等。
5、大家可以看到这几句都是写景,但又都是写情,我们分析时要注意情与景的交融。谁能告诉我,毛泽东笔下的秋景,给人的总体感觉是什么? 
绚丽多彩,生机盎然,
为什么毛泽东笔下的秋如此绚丽多彩、充满生机呢? 由物及人
生:身份,党的领导者;性格,胸怀大志;心境,广阔崇高;胸襟,以天下为己任 
6、“怅”、“寥廓”、“谁主沉浮”三个字词是什么意思? 
生:“怅”:原意是失意,这里用来表达由深思而激昂慷慨的思绪; 
“寥廓”:指高远空旷; 
“谁主沉浮”:谁主宰国家的命运、掌握民族的前途。 
面对这一派生机勃勃的大千世界,怎不激起万端思绪!广阔无垠的大地,谁才是主宰兴衰的真正主人呢? “怅……”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反问是无疑而问,设问是有问有答。
7、“携……”中的“百侣”与上文那句话形成了对比,说明了什么?“峥嵘”“稠”什么意思?
独立 说明了当初一同志向的同学们现在只剩自己坚守志向。不平凡,多。 
1911年,18岁的毛泽东来到长沙,开始了他在此地长达13年之久的求学和革命斗争生活。
1913-1918年,他在湖南一师读书,常和同学在橘子洲一带游览游泳;
1915年9月,诗人印发反袁称帝的小册子;
1918年,与何叔衡创立了以改造中国和世界为奋斗目标的新民学会;
1919年,主编《湘江评论》,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论文,引起了全国进步思想界的重视。
1919年底组织和领导湖南驱逐军阀张敬尧的运动。
这首词是哪几句诗形象地概括,请大家齐读。
8 、“曾……”句,作者自注:击水,游泳。那时初学,盛夏水涨,几死者数。一群人终于坚持,直到隆冬,犹在江中。当时有一篇诗,都忘记了,只记得两句“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击水三千里”。这里表明有参加革命的思想准备了,与上句的问句相答。
四、明确词的特点:
沁园春•雪 
北国风光, 
千里冰封, 
万里雪飘。 
望长城内外, 
惟余莽莽; 
大河上下, 
顿失滔滔。 
山舞银蛇, 
原驰蜡象, 
欲与天公试比高。 
须晴日, 
看红装素裹, 
分外妖娆? 江山如此多娇, 
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惜秦皇汉武, 
略输文采; 
唐宗宋祖, 
稍逊风骚。 
一代天骄, 
成吉思汗, 
只识弯弓射大雕。 
俱往矣, 
数风流人物, 
还看今朝? 
问题:仔细分析这两首词,谈一谈它们在结构上有什么相似点? 
明确:字数相同,相应位置的结构相似,韵脚相同。 
双调,一百十四字。前段十三句,后段十二句。一般呈现出雅驯典重、旷达疏放、豪迈悲壮的风格。
五、总结
从这首词的中,我们可以体察到毛泽东阔大的内心世界,五彩缤纷的精神视野,这不仅仅是逆境中的拼搏,还是诗人灰色际遇中的亮色,是丰富多彩的底色,是“面对大海,春暖花开”,是“冬天到来了,春天还会远吗”的哲思,是冬天中的诗人心中的春天。所以,当他面临生命的威胁时候,能够“独立寒秋”“怅寥阔”,能够发出“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的激动人心的呼声。 我们不能把诗人这种拼搏简单地理解成“让暴风雨来的更狂烈些吧!”简单的单薄的呼喊。联系诗人以前的诗作,我们来看诗人的心路历程。 
                              咏蛙 
                       一九零九年(16岁) 
                 独坐池塘如虎踞,绿荫树下养精神。 
                 春来我不先开口,哪个虫儿敢作声。 

毛泽东在东山书院读书,他的同学们大多是纨绔子弟,衣着华丽,看不起来自穷乡僻境、衣着很差的毛泽东。因为被许多同学疏远,毛泽东在精神上感到有些压抑,一种“知音世所稀”的孤独感不时袭上心头,毛泽东写下此诗。这首诗运用了托物言志的手法,通过对青蛙所处的环境和它的形象,心态的描述,表现了毛泽东在少年时代就有的抱负和胸怀,也可以说是霸气,很年轻时就显现的帝王之气。 
    毛泽东一九一零年秋所作的《七绝•呈父亲》则体现了诗人思想的进一步发展: 
                孩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 
                埋骨不经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 
这首诗少了《咏蛙》诗的个人境遇不如意时情绪的宣泄,更多地体现了诗人对理想的执着追求。毛泽东要外出求学,父亲不支持他,但他毫不犹豫地离家而去。 
    到了写作本诗,已是1925年。三相比较,他的精神更丰富了,他的志向更明确了,他的人格更完善了。在自己的人生中,诗人不断地发展自己、丰富自己。这才是人生真谛。一个发展的人才能正确对待个人命运的升降起伏。得意而不忘形,悲哀而不丧志,“不管风吹浪打,胜似闲亭信步”。这对我们是很有教益的。这警省我们要与时俱进,一步一层楼,一层一重天。要记住,时时丰富自己,人生无止境,避免人生无谓的悲剧。像中国哈佛学子自杀事件,这个清华大学的学生,在国内学习是一路顺风,博得家长、老师、同学的赞扬,但到了哈佛,却忽然不优秀了,于是自残生命。今年发生了不少青年人坠楼的事件,也不是什么不得了的原因,无非感情、生活、事业受挫。这真是些沉痛的事件,如果从发展的角度来看,挫折不是终极目标,却是丰富自己的磨刀石,怎可因挫折而自戕。自戕,表现的是生命的苍白甚至乌有!毛泽东在个人政治境遇不如意的情况下,在生命受到威胁的险境下,却吟唱了一首昂扬的砺志之歌,这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学习。
资料1:“独立寒秋”,“独”怎样理解?
是“孤独”吗?是“茕茕孑立,形影相吊”吗?看下文,“湘江北去,橘子洲头”,深秋时节,诗人独自站在橘子洲头,看到湘江水日夜不息地向北奔流。诗句中的“湘江北去”,平添了豪迈之气,甚至让人想到苏轼的“大江东去”,抹去了“孤独”的感觉。从句式上来分析,这是个非正常语序和省略句。为什么采用这种句式?这和诗词受格律的制约有很大关系。和正常语序比,这种语序增强了难以言说的流畅美、韵律美、情趣美。这种美,不是李煜“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不是杜甫的“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这是伟人湘江独立图,诗人置身于广阔的秋水长天之中,透露的是一种浩然之气。
诗人的个人命运。诗人在1923年和1925年两次入湘,均被当时称霸湖南的军阀赵恒剔所追捕,用他自己的话说,“在仅仅几个月内,我们组织了二十几个以上的农民协会,同时引起了地主的怨毒,要求将我逮捕。赵省长派兵来抓我,我逃到广州。”(《毛泽东自传》)“逃到广州”,是指诗人1925年深秋,到广州主持农民运动讲习所。 
    在上述背景下,我们理解这首词。 “独立寒秋”,从个人层面来看,“独”是独立不羁的人格,是沉着、镇静,是泰山崩于前而不变色,是个人命运的急湍激流中的中流砥柱。这是难能可贵的。
资料2:《沁园春•长沙》作业练习 
一、《沁园春•长沙》上阕中的"看",下阕中的"忆",有领起下文的作用。"看"和"忆"分别领起哪几句? 
二、下阕"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两句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其中"曾"和"忆"两字在表达时间上起什么作用? 
三、上阕写暮秋景色,词中哪些词语起了描写秋色之深的作用? 
四、上阕"看万山红遍"以下各句,下阕"恰同学少年"以下各句,是铺叙,也就是古人所说"赋、比、兴"手法中的"赋"--直接抒情、叙事,使用铺陈排比的手法。使用"赋",有什么艺术效果? 
答案: 
一、《沁园春•长沙》上阕中的"看",领起"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几句;下阕中的"忆",领起"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几句。 
二、"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中的"曾"和"忆"两字,表示从上阕旧地重游的描写,开始转入到对往昔生活的回忆。 
三、上阕写暮秋景色,"红遍"和"尽染"两词,突出了秋色之深。 
四、上阕"看万山红遍"以下诗句,下阕"恰同学少年"以下诗句,诗人直接抒情叙事,使用铺陈排比的手法。这样写,使诗句连贯直下,非常有气势,为抒情、议论准备了充足的背景气氛。

 

王燕丽

关于本站 | 免责声明 | 业务合作 | 广告联系 | 留言建议 | 联系方式 | 网站导航 | 管理登录
闽ICP备0503071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