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nyq.cn
 当前位置: -> 教案 -> 高二语文教案 -> 正文

我为什么而活(人教版高二必修)

作者:未知来源:网络收集时间:2011-10-29 17:04:12阅读:
字号:|
 我为什么而活
一、导语
爱因斯坦说过:“阅读罗素的作品,是我一生中最愉快的事件之一。”作为当代思想文化名人,罗素被西方称为“百科全书式的作家”。今天,我们一起鉴赏罗素的著名随笔《我为什么而活》。
二、资料助读(见优秀教案P173)
伯特兰•罗素(1872—1970),出生于英国,他2岁丧母,4岁丧父,由他的祖父把他抚养成人。他一生坎坷,但他始终坚强地生活。他后来成为一位集众家于一身的伟人。他被称为“20世纪最知名、最有影响力的哲学家”之一,还被无数人视为是“未来时代的先知”;他还是著名的数学家、逻辑学家,社会活动家,又被公认为“富有鼓动天才的辩论家”。在1950年他又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被称为“百科全书式文学家” 。
三、精读课文,深层探究。
1、作者一生有哪几种追求?
明确:罗素作为一个伟大的思想家、哲学家,用文学的笔法,对“人为什么而活”这个永恒的命题作出了响亮的回答,即“对爱情的渴望,对知识的追求,对人类苦难不可遏制的同情心”。作者用“纯洁”“强烈”来形容这三种感情,并伴随着作者“动荡不定的生涯中”,表明它们是作者在漫长一生中奋斗不息的强大精神动力。
2、这几种追求有何内在联系?


明确:“对人类苦难不可遏制的同情心”是追求爱情、知识的真正动力,这体现了一个伟大思想家拯救人类苦难的良知。他追求爱情,是因为那里有人类所梦想的天堂的缩影;追求知识,是因为他愿意把自己所有的智慧、力量奉献给人类,这一切都源于他心中一个辉煌的梦;关爱人类,救民众于水火之中。
3、作者在平淡质朴的叙述中,抒发了什么样的思想情感?
明确:文章充满理性的力量,但字里行间包含着巨大的激情,充分显示了思想家罗素博大的情怀和崇高的人格。他对人类的关爱之情,令人感动;那洋溢在字里行间的博爱精神,令人肃然起敬;坚定的信念、无悔的选择更令人为之汗颜。
4、作者提出支配自己一生的三种激情中,哪一种最能引起你的共鸣?当你面对“你为何而生”这样一个哲学命题时,你会产生怎样的思考?
学生自由发言。
四、揣摩语言
1、这三种纯洁而无比强烈的激情支配着我的一生。这三种激情,就像飓风一样,在深深的苦海上,肆意地把我吹来吹去,吹到濒临绝望的边缘。
明确:这句话实际上告诉我们,对爱情的渴望,对知识的追求,对人类苦难不可遏制的同情心,这三种感情是作者在漫长一生中奋斗不息的强大精神动力。
2、爱情可以解除孤寂——那是一颗震颤的心,在世界的边缘,俯瞰那冰冷死寂、深不可测的深渊。我寻求爱情,最后是因为在爱情的结合中,我看到圣徒和诗人们所想象的天堂景象的神秘缩影。
明确:作者渴望爱情的原因有三个方面:爱情给予人类的巨大安慰和力量,爱情能使人摆脱孤寂,爱情给人类生活带来美好体验。
3、爱情和知识,尽其可能地把我引上天堂,但是同情心总把我带回尘世。
明确:从这句话中,我们可以体会到,爱情和知识把罗素引向美好的理想境界,他之所以孜孜不倦地追求知识,一方面是知识能引领他进入美好的理想境界,另一方面是他把自己的智慧和力量贡献给人类,可以帮助人类摆脱苦难。这体现了一个伟大思想家拯救人类苦难的良知。
五、课堂小结
这篇随笔短小精悍、层次分明,既充满理性的力量,又饱含巨大的激情,字里行间透露出罗素作为思想家的博大情怀和崇高人格,尤其是他对人类的关爱之情,特别令人感动。

 
关于本站 | 免责声明 | 业务合作 | 广告联系 | 留言建议 | 联系方式 | 网站导航 | 管理登录
闽ICP备0503071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