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nyq.cn
 当前位置: -> 教案 -> 高二语文教案 -> 正文

六国论(人教版高二选修)

作者:未知来源:网络收集时间:2011-10-29 17:03:58阅读:
字号:|
 课题 《六国论》2 课堂类型 欣赏课



标 知识与技能 过程与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了解史论中借古讽今的写法。 学习本文论证严密的特点。 认识苏洵关于六国灭亡的观点:“弊在赂秦”。
教学重点 政论目的,即借古讽今,批评北宋政府对西夏、契丹侵略者的妥协政策。
教学难点 史论内容,这是因为史论必须以史实为据,而它的叙史是高度概括的
教学方法 讨论、讲析相互结合 学法设计 问题探究法







程 一、检查作业。背诵第1、2段。
二、诵读第3段。   
  1、诵读的准备。(1)补充注释
  ①迁灭——古代灭掉一个国家,要迁走该国的传国重器,如武王克商,迁九鼎于洛邑。迁灭即灭亡。下文“革灭”,革是除旧,也是灭亡的意思。
  ②义不赂秦——守义而不赂秦,即坚持不赂秦的正确原则。
  ③斯用兵之效也——这(是)用兵的功效。斯,代词,这。
  ④“后秦击赵者再……惜其用武而不终也”——《史记•赵世家》:“(幽缪王迁)三年(前233年),秦攻赤丽、宜安,李牧率师与战肥下,却之。封牧为武安君。四年,秦攻番吾,李牧与之战,却之。……七年,秦人攻赵、赵大将李牧、将军司马尚将,击之。李牧诛,司马尚免,赵忽及齐将颜聚代之。赵忽军破,颜聚亡去。以王迁降。八年(前228年)十月,邯郸为秦(郡)。”文中的话即是这段史实的概括。再,两次。为郡,指邯郸成为秦的一个郡。(按:“秦实行郡县制。)


  ⑤向使——对过去的事作假定时用。
  ⑥“胜负之数,存亡之理”——“理”与“数”为互文,也是天数、命运的意思。(下一课《伶官传序》首句“盛衰之理”的“理”,义同此。)
  (2)层次分析
  教师提示:上段分析韩、魏、楚三国是合着说的,它们灭亡的根本原因是相同的,即以地事秦。这段分析齐、赵、燕三国是分开说的,它们的灭亡原因有的相同,有的不相同。
  问:齐国灭亡的原因是什么?(“与嬴而不助五国”“五国既丧,齐亦不免”)?哪一句是照应开头“盖失强援,不能独完”这句话的?(“五国既丧”。)作者对秦持怎样的态度?(从“与嬴”一句可以看出作者的批评态度。)
问:作者对燕、赵持怎样的态度呢?(有赞扬,有批评。)赞扬什么?(以武力对抗的政策。)批判什么?(批评燕用刺客计,批评赵错杀良将。)这二者是这二国灭亡的原因,但从根本上说,是怎样的原因?(“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可谓智力孤危”。)这两句话是照应上文哪一句的?(“盖失强援,不能独完”。)
小结:可见,作者这样来论述齐、燕、赵三国的灭亡,是为了证明本文的第二个分论点:“不赂者以赂者丧”。
















  问:作者这样论述了韩、魏、楚、齐、燕、赵六国灭亡的原因之后,就自然想到了他们的救亡之道,他是怎样为他们谋划的?(“三国各爱其他……良将犹在”。)为什么在此前要加“向使”二字?(因为事实已经成为过去,是不可能办到的。)注意“或未易量”一语,它说明什么?(不能轻易地断定谁胜谁负。)这告诉我们下判断切忌武断,要注意分寸。
  2、诵读练习并检查。
  诵读要求读出语气,如:
  “齐人未尝赂秦……何哉”中,不能用“也”替换“哉”“与嬴而不助五国也”中,“也”不能删。
  “齐亦不免矣”中,“矣”有讽刺意。
  “惜其用武而不终也”中,“也”有感叹意。
  “且燕赵处秦”中,“且”表推进一层之意。
  “向使……,则……”,要读得语意连贯。
  3、归纳本段大意:指出齐、燕、赵三国灭亡原因是“盖失强援,不能独完”,论证了第二个分论点“不赂者以赂者丧”。
三、诵读第4段。   
  1、诵读的准备。
  (1)句意辨析
  ①“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
  A秦人欲吞灭六国而不能
  B秦人惶恐之极,寝食不安
  (A 以“之”为代词,代六国,用比喻写法;B 以“之”为结构助词,无义,全句写实。)
  小结:B正确,解句要注意上下文,上句说“井力西向”,对秦造成极大威胁。
  ②“为秦人积威之所劫”
  从《过秦论》中找一段话来解释。(“于是从散约败,争割地而赂秦……弱国入朝。)
  (2)层次分析
  问:“呜呼”和“悲夫”二语在这段话中有怎样的作用?(各领出一层意思。)它们各表达了怎样的感情?(“呜呼”,惜其有良策而不用;“悲夫”,哀其结果之惨。)
  问:前一层跟上段末句是怎样的关系?(上段句末从消极方面说,不该用什么策略;这一层从积极方面说该用什么策略。)后一层有什么作用?(以六国灭亡作结,自然引出一般性结论——历史教训。)
  问:《“有如此之势”这句话在结构上有什么作用?(承上启下。)
  2、诵读练习并检查
诵读指导:注意读出文势,抑扬分明(教师可以作示范诵读)。
分类作业 A类: 1.流畅地背诵前四段,准备诵读第5段。
B类:试拿苏辙的同题文章与本文做比较,说说苏氏父子在六国问题上的见解有什么异同。
预习布置 预习后面内容。
板书设计
课后反思
   
关于本站 | 免责声明 | 业务合作 | 广告联系 | 留言建议 | 联系方式 | 网站导航 | 管理登录
闽ICP备0503071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