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nyq.cn
 当前位置: -> 教案 -> 高二语文教案 -> 正文

《将进酒》学案(苏教版高二选修学案设计)

作者:未知来源:网络收集时间:2011-10-29 17:02:43阅读:
字号:|
一.文体常识及写作背景。
《将进酒》原是汉乐府短铙歌的曲调,题意为“劝酒歌”。作者这首“填之以申己意”的名篇,约作于天宝十一载(752)。由于受到排挤,李白离开长安,开始了以东鲁、梁国为中心的第二次漫游。当时,他与友人岑勋在嵩山另一好友元丹丘的颍阳山居为客。他们登高畅饮,对酒当歌,畅抒满腔不平之情。此作就是他咏酒抒情的佳作。
本诗作于天宝十一载(752),距诗人被唐玄宗“赐金放还”已达八年之久。当时,他跟友人岑勋曾多次应邀到嵩山元丹丘家里做客。他与友人岑勋、元丹丘饮酒,借酒兴诗情写下这首《将进酒》,借题发挥,尽吐郁积在胸的不平之气,也流露了施展抱负的愿望。 
二.识记字音。(给加粗的字注音)
将进酒(      )      金樽空对月(     )        烹羊宰牛(     )     
岑夫子(       )     钟鼓馔玉(     )          恣欢谑(    )   


将出换美酒(      )  千斤散尽还复来(    )。
三、自读思考:
1、全文情感变化怎样?主基调是什么?
情感基调:愁               情感过程:悲——乐——愤——狂——愁
2、“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与感慨?
以水来比喻时间的流逝,悲叹人生短促。一种搔首顾影、徒呼奈何的情态宛如画出。
3、“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体现了诗人的旷达豪放,透露出一种怀才不遇而又渴望用世的积极的态度。
4、“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寄托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思?
对现实社会及其不满。
5、诗中运用陈王曹植的典故的作用是什么?
三国时期的陈王曹植是个才华横溢的人物,因为被其兄曹丕所忌恨而郁郁不得志,只有以酒浇愁。以泪度日,最后年纪轻轻的就死去了。诗人由曹植想到了自己同样怀才不遇,因权贵当道,使自己为国效力的志向无法实现,英雄无用武之地。作者借曹植吐心中的不平。
6、通读课文,想想诗人为何而愁?
高堂明镜悲白发 朝如青丝暮成雪——人生易老  青春不再
天生我材必有用 千金散尽还复来——壮志未酬  怀才不遇
古来圣贤皆寂寞 惟有饮者留其名——圣贤寂寞  陈王失意 千古同愁
7、夸张手法的运用是本诗颇具特色之处,请举例予以解说。
①诗句:“黄河之水天上来……朝如青丝暮成雪。”特色:开篇用长句起兴,借天上而来不再复回的黄河之水、明镜中转眼雪白的头发,来感慨人生之短暂,尽吐心中这郁闷,引出“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的主旨。
②诗句:“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特色:一方面表现了诗人浪漫、狂放的气质和性格,同时很好地照应了下文“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的主旨,也为文末“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的开阔而旷达的胸襟作了很好的铺垫。
 

张力

关于本站 | 免责声明 | 业务合作 | 广告联系 | 留言建议 | 联系方式 | 网站导航 | 管理登录
闽ICP备0503071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