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nyq.cn
 当前位置: -> 教案 -> 高一语文教案 -> 正文

赤壁赋(人教版高一必修教案设计)font

作者:未知来源:网络收集时间:2011-10-29 17:00:19阅读:
字号:|
 赤壁赋   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张飞   作者博客:张飞教语http://happychinese.blog.zhyww.cn/
【教学目标】
1、体会课文景、情、理交融的特点。
2、学习古人豁达乐观的精神。
3、熟读并背诵课文。
【学习重难点】
1、学习和积累有关文言实词和虚词的知识及特殊用法。
2、体会景、情、理三者内在的联系。
【教学方法】诵读法、自主学习法、合作探究法
【教学准备】印发导学案
【课时安排】4课时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了解作者苏轼,了解赋这种特殊的文体
学习和积累第一段有关的文学常识,掌握本段的实词、虚词、通假字及特殊句式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作者及背景
苏轼(1037——1101年),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四川眉州眉山人,与其父、弟同列“唐宋散文八大家”,后人称之为“三苏”。苏轼一生宦海沉浮、仕途坎坷,自己总结一生为“问余平生功业,黄州惠州澹州”(《自题金山画像》)。但是,他也铸炼了自己宏大旷达的胸怀,追求艺术的人生境界与心灵境界的高度和谐。
1080年,苏轼被贬黄州。在这里,他经常来赤壁矶头游览眺望,或泛舟江中。1082年,苏轼又来到赤壁。这时他已年近半百,站在矶头,望着滚滚东去的江水,想起自己建功立业的报负也付之东流,不禁俯仰古今,浮想联翩,写下了名作《念奴娇赤壁怀古》。这年七月十六日和七月十五日,苏轼又两次舟游赤壁之下的长江,写下了著名的《前赤壁赋》《后赤壁赋》。前后《赤壁赋》在我国文学艺术史上有着深远的影响。它为以后的戏曲、绘画、雕塑等提供了创作的题材。宋代画家李公麟、明代画家唐寅都画过苏轼舟游赤壁的画。     


苏轼在赤壁的创作活动,给赤壁增添了光彩,清人就干脆把黄州赤壁命名为“东坡赤壁”,并镌刻在建筑物的门额上,由此名满天下。直到今天,在黄冈东坡赤壁,仍有“二赋常”“酹江亭”“坡仙亭”等名胜。   
2、乌台诗案 
  宋神宗在熙宁年间(1068——1077)重用王安石变法,变法失利后,又在元丰年间(1078——1085)从事改制。就在变法到改制的转折关头,发生了苏轼乌台诗案。这案件先由监察御史告发,后在御史台狱受审。乌台指的是御史台,汉代时御史台外柏树很多山有很多乌鸦,所以人称御史台为乌台,也戏指御史们都是乌鸦嘴。“乌台诗案”是元丰二年发生的文字狱,御史中丞李定、舒亶等人摘取苏轼《湖州谢上表》中语句和此前所作诗句,以谤讪新政的罪名逮捕了苏轼,苏轼的诗歌确实有些讥刺时政,包括变法过程中的问题。但此事纯属政治迫害。 
3、文体:赋:在古典文学中,诗、词、歌、赋并称。 
①赋是由《诗经》《楚辞》发展而来,前者是赋的远源,后者是赋的近源。 
②赋大体上经历了骚赋、汉赋、骈赋、律赋、文赋等几个发展阶段。 
③在晚唐时的古文运动的影响下,赋又发展为“文赋”,它句式参差,押韵比较随便,重视清新流畅,杜牧的《阿房宫赋》就是一篇文赋。 
④至于赋的作用,班固说:“或以抒下而通讽喻,或以宣上德而尽忠孝。”也就是说,赋的作用是用来表达人民的愿望,讽喻政宁。 
⑤在特点上,刘勰说过:“赋,铺采摛文也。”借景抒情,铺叙风物,极尽铺陈夸张之能事,托物言志,卒章显志,以寄讽喻之意是它的写作特点。 
⑥唐宋古文运动兴起,一些文人用古文的写作方法作赋,使之由骈骊趋向散文化,称为“文赋”以区别于六朝的“骈赋”和唐代用来科考取士的“律赋”。 
二、整体感知:
1、诵读正音
壬戌(rén   xū)    举酒属客(zhǔ)      歌窈窕(yǎo  tiǎo)之章      冯(píng)虚御风     
桂棹(zhào)        歌而和之(yǐ  hè)   愀然(qiǎo)                舳舻(zhú  lú)  
山川相缪(liáo)     酾酒(shī)          横槊(shuò)                渔樵(qiáo)  
江渚(zhǔ)         匏樽(páo  zūn)     蜉蝣(fú  yóu)             扁舟(pīan)
扣舷(xiín)        狼藉(jí)            枕藉(jiè)                 嫠妇(lí)  
徘徊于斗(dǒu)牛之间                    是造物者之无尽藏(zàng)   少(shǎo)焉  
2、自读课文,理清作者的情感变化
饮酒乐甚——苏子愀然——喜而笑
(乐) —— (悲) —— (乐)
3、齐诵全文
二、自主•合作•探究
(一)齐读课文第一段
(二) 认真阅读第1段,
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1、在书上标出加点字的意义或用法。
既望:过了望日之后,指农历十六日            徐:缓慢               属:通“嘱”,劝人饮酒
少焉:一会儿,焉,助词,凑音节作用,不译    白露:白茫茫的雾气(古义);二十四节气之一(今义)    横:笼罩                                    纵:听凭、任凭         如:到、往        
之:定语后置的标志        冯:通“凭”,乘             虚:太空            御风:驾御着风
2、指出这段中的特殊句式。
①介宾短语后置句(状语后置句):
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
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
②定语后置句: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
3、随堂练习:默写并翻译带划线的句子。
默写: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翻译:任凭苇叶般的小船自由的飘荡,越国茫茫的江面。多么浩荡的江面啊,我乘着小船如同驾着风在太空里遨游,却不知道它所停止的地方;我的内心多么的飘逸啊,如同离开人世,独自一人,变成神仙,进入仙境。
4、根据第1段作者的描述,描摹秋江月夜图景。
三、课堂小结
作者描写了夜游赤壁的情景,展现了一个诗情画意的境界:清风明月交织,露珠和水色辉映。在这澄澈、幽美的夜景中,主客秋夜荡舟,把酒诵诗。置身于如此良辰美景之中,作者油然而生“遗世”“羽化”之乐,不禁飘飘欲仙。从而为全文定下了一个悠扬和谐的基调。
四、布置作业:预习课文第二、三段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思考讨论:第二、三段中作者的情感如何?悲从何来?
学习和积累第二、三段有关的文学常识,掌握本段的实词、虚词、通假字及特殊句式等
【教学过程】
一、复习巩固、温故知新
1、背诵课文第一段
2、抽查字词
3、齐诵全文
二、展示本节课教学目标
三、研习第二自然段
(一)齐读课文第二段
(二)研习课文第2段
于是饮酒乐甚,扣舷而歌之。歌曰:“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1、解释加点字的意思或用法。
于是:在这时候                     空明:指月光下的清波               溯:逆流而上    
舞:使动用法,使……为之起舞       泣:使动用法,使……为之哭泣       嫠妇:寡妇
2、随堂练习:翻译下面的句子
(1)渺渺兮予怀(主谓倒装)
翻译: 我心里想得很远啊。 
(2)客有吹洞萧者,倚歌而和之。(定语后置句)
翻译:有一个吹洞箫的朋友,依着歌曲的声调和节拍而同声相应。
(3)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
翻译:洞箫的声音呜呜有声,既相识哀怨,又像是倾慕;既像是哭泣,又像是低诉,尾声婉转悠长,如同细丝一般,连绵不断。
(4)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翻译:这箫声使深谷中的蛟龙也为之起舞,使孤船上的寡妇也为之哭泣。
四、研习课文第3段
(一)找一位同学朗诵第三段
(二)研习课文第3段
苏子愀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何为其然也?”客曰:“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糜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寄蜉蝣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
1、结合课下注释识记加点字的含义或用法。
愀然:容色改变的样子      危:端正    何为:宾语前置,为什么     然:这样    
缪:通“缭”盘绕          方:当      东:名作动,向东进军       蔽:遮蔽
酾酒临江:面对长江斟酒    固:本来    渔樵:名作动,打渔砍柴    侣:意动用法,以……为伴侣
友:意动用法,以……为朋友            属:通“嘱”,劝人饮酒     渺:渺小
须臾:片刻,一会儿        挟:携同      长终:永久存在      骤得:屡次得到    遗响:箫的余音
2、 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1)正襟危坐(   端正    )       危楼高百尺(    高     )
(2)东望武昌(   向东    )       顺流而东  ( 向东进军  )
(3)举匏樽以相属( 端起  )     举世无双 ( 全、都   )
3、指出下列句中的词类活用:
泣孤舟之嫠妇  泣:使动用法,使……为之哭泣  下江陵              下:名——动,攻下 
正襟危坐      正:形——动,整理            西望夏口,东望武昌  西、东:名作状,向西,向东
顺流而东也    东:名——动,向东进军        渔樵于江渚之上      渔、樵:名——动,打渔,砍柴
侣鱼虾而友麋鹿       侣、友:意动用法,以……为伴侣,以……为朋友
乌鹊南飞     南:名作状,向南。
4.在本段中分别找出判断句、被动句和宾语前置句。
(1)判断句:固一世之雄也
(2)被动句: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3)宾语前置句:何为其然也?
而今安在哉?
5、“月明星稀,乌鹊南飞。”语出  东汉末年  时代的曹操所写的 《短歌行》 一诗。
6、孟德之困于周郎者指的是  赤壁之战  的历史故事。
7、随堂练习: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何为其然也
翻译:为什么箫声这般凄凉呢?
(2)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
翻译:何况我和你在江边打渔砍柴,以鱼虾为伴侣,以麋鹿为朋友。                                                                    
(3)寄蜉蝣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
翻译:像浮游一般寄存在天地之间,渺小的如同大海中的一粒小米。
(4)此非曹孟德之困于周郎乎? 
翻译:这不是曹孟德被周郎围困的地方吗?
(5)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 
翻译:他本来是一世的英雄,但是现在又在哪里呢?
(6)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
翻译:当时他攻破荆州,攻下江陵,顺着江流向东进军。
8、对这段文字的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D    )
A.这段写客人感慨人生无常的悲观情绪。
B.作者借主客问答的形式,抚今追昔,畅述对天地人生的感触。
C.客人从眼前的明月、江水、山川,想到曹操的诗。世间万物,英雄豪杰,不过是过眼云烟,随着岁月的流逝而灰飞烟灭,风消云散。
D.这段文字写曹操击走刘备,攻破荆州,又率领浩浩荡荡的军队沿江而下,战舰千里相连,战旗遮天蔽日,目的是赞扬曹操。
三、课堂小结:
四、布置作业:预习课文第四、五段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学习和积累第4、5段有关的文言知识:实词、虚词、通假字及特殊句式等。
【教学过程】
一、复习巩固、温故知新
1、背诵课文一、二、三段
2、抽查字词句
二、展示学习目标
三、研习4、5段
(一)找学生朗读课文第四、五段
(二)研习4、5段
苏子曰:“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客喜而笑,洗盏更酌。肴核既尽,杯盘狼籍。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
1、结合课下注释识记加点字的含义或用法
未尝:未曾            盈虚:满缺          卒:最终          盖:发语词,表示假设语气
曾:竟然              且:而且            夫:发语词,这    虽:即使
是:这                藏:宝藏            适:享有,享用
2、给下列加粗词注音并解释。
(1)肴核既尽,杯盘狼籍。 籍 (jí)凌乱  (2)相与枕藉乎舟中 藉 (jiè)垫着  
3、选出译文有误的一项(  B  )
A.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译文:又圆又缺地犹如那月亮,可是终究是不消不长啊。
B.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译文:只要不归我所有,那就丝毫也拿不到手。
C.取之无禁,用之不竭。译文:获取它没有人制止,享用它不会倾竭。
D.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译文:这是自然界无穷无尽的宝藏,我和你可以共同享受。
4、“逝者如斯”一句,化用了《论语•子罕》中的句子。这句话是“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四、课堂小结

五、布置作业
1、 背诵全文
2、 完成第四课时学案
第四课时
【教学目标】
感受作者为何而乐,为何而悲,又是如何从悲情中解脱出来的
理解苏轼关于水、月、人“变与不变”的思想
【教学设计】
一、复习巩固、温故知新
抽查全文背诵(2—3位同学)
二、展示本课学习目标
三、理清结构,探究内容           
思考、讨论
1、苏轼在游赤壁时心情是如何变化的?
 明确:乐——悲——乐
2、为什么会有这种变化?
①、苏轼在游赤壁时心情为何而乐?
      ①夜游赤壁之乐
乐    ②饮酒赋诗之乐        澄清之美          情景交融
      ③入景之乐 ————   浑然之美          记叙、描写和抒情相结合
                            好汉之美
②、悲又从何而来?
        ①从歌声中来——政治失意
悲      ②从箫声中来——箫声幽怨
        ③从历史人物中来——人生变幻无常
        ④从个人境遇中来——人生苦短,生命短暂
3、苏轼又是如何从悲情中走出来的?
①、探究第四段的思路
明确:变与不变    取与不取
②、从文中找出苏轼关于水、月、人“变与不变”的词句,并深入理解。
③、比较客与苏轼关于物和人在“变与不变”的问题上,观点有何不同?并加以分析。
句子: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
理解:     水                    月                       人
变:    逝者如斯              盈虚者如彼                生老病死
不变:  未尝往也              卒莫消长也                精神永存
                                                        代代相承                                                            
4、 延伸思考讨论
(1)、苏轼这种听任自然,力求豁达的心境却让人有消极感,他是否有陶渊明归园田的心境?(生讨论:他与陶渊明的心境还是有区别的,陶渊明是不肯为五斗米一束带见乡里小儿,他是真正厌世。苏轼的思想从本质看是很矛盾的,在《念奴娇》中拿周瑜比,现在与曹操比,都是感叹人生短暂而不能像古代英雄那样有所作为。 清人李扶九在《古文笔法百篇》中说:“篇中所言,不过随时行乐,惟“美人”二字,则公真意所在。” )
(2)、在同学们的讨论中,从现实出发来思考,对这一段还可还有许多问题: (苏子听任自然的观点,在现代竞争激烈的社会是否可取?“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在今天却是应该争取的;声色是大自然固有的,不以听、看而存在,此处是否反映了苏轼唯心主义观点?“取之无禁,用之不竭”,从环境保护的角度看也是不对的。)
 5、学习反思
1)如何面对人生挫折 ?
(学生自由发挥)
2)如何看待失意?
(学生自由发挥)
四、课堂总结
    课文描写了月夜的美好和泛舟大江饮酒赋诗舒畅心情,然后通过客人的箫吹奏幽怨的声调,引起主客之间一场问答,转移到关于认识态度问题的论辩上,写出历史任务的兴亡和现实苦闷的悲,阐明变与不变的道理,以求解脱,最后归于豁达乐观。表现出作者“乐-悲-乐”的感情变化,这也是课文的感情线索。文章含而不露,意在言外,深沉的感情融于景物描写中,满腔悲愤寄寓旷达的风貌之下。                                                                        
五、作业
1、背墨全文
2、预习《游褒禅山记》,完成第一课时学案




 
关于本站 | 免责声明 | 业务合作 | 广告联系 | 留言建议 | 联系方式 | 网站导航 | 管理登录
闽ICP备0503071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