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nyq.cn
 当前位置: -> 教案 -> 高一语文教案 -> 正文

用写作推动《外国小说欣赏》教学(人教版高一选修备课资料)

作者:未知来源:网络收集时间:2011-10-29 17:00:03阅读:
字号:|
   人教社的《外国小说欣赏》被浙江省高中新课改确定为选修模块统一使用,这是一本难得的好教材,收编的16篇小说内容丰富,流派众多,创作手法多样。然而外国小说教学有许多困难,中学教师文学知识陈旧,特别是外国现代派小说知识缺失,对外国小说的各种类型及其特征认识不够透彻,以致教学内容难以把握,教学有效性难以落实。到底如何才能摆脱《外国小说欣赏》教学的尴尬,真正落实《外国小说欣赏》教学的有效性,我认为写作是推动《外国小说欣赏》教学的一条途径。 
  一.通过专题写作训练,落实小说元素的教学。 
  在教材的学习分析中,我们发现,编者把小说的基本元素分为“叙述”、“场景”、“主题”、“人物”、“情节”、“结构”、“情感”、“虚构”八个元素,并以此为专题从八个方面选编小说。小说元素的本身就表达着主题,或帮助表达着主题。而我们教师教学的责任和教学的价值是尽可能地把它们的魅力解读出来,引导学生加以体会和认识。而教材也在每个单元后面配上了一题写作实践,我想编者的意图就是希望通过它能有效地落实这一环节的教学。因而我在具体教学中有意加强了这方面的训练。 
  以“场景”为例。场景,是教材第二单元的话题,教材对它作了较明确的界定:场景就是我们常常说的“场面描写”。它与单纯的环境描写不同,它是以人物为中心的环境描写,一般由人物、事件和环境组成。在本单元的《炮兽》教学中,我有意引导学生明确场景的类别和场景“以人物为中心”的含义。课文上完后,要求学生写关于场景的作文:校门口接子女的家长。一位学生这样写道: 


  已经多日不曾放晴了,似乎是老天爷看不惯这尘埃遍地的城市,阴沉着脸淅淅沥沥地下着雨丝。接近放学时分,校园的四周渐渐聚集了一些或着自行车、或擎着伞、或坐在小车中的家长,都使着劲伸长脖子向那笼罩在雾气中的校园张望,企图看到些什么。时间在此时似乎十分漫长,他们或许是累了或许是焦急,转而向周围的人聊起天来,不管是否认识,不管上级下级,不管坐车还是走路都分外投机,“哎,你也是来接孩子的啊!”成了共同的语言,而说话的双方眼睛却始终不曾远离校门,带着一抹焦急。“铃……”的一声,顿时场面有点混乱起来,他们的眼中光芒更盛,似乎无视了雾气与昏暗,在第一时间找到了他们孩子的身影。于是天也变得不再阴沉了。 
  这篇短文,学生都非常明确在这个场景中“以人物为中心”的含义,凸显了人物的主体地位,也由此进一步了解了“场景”这个小说元素。当然像“情节”、“情感”等元素也是训练的着眼点。 
  二.通过整篇仿写训练,落实小说表达技巧的教学。 
  写文章应该从模仿开始。学生读着别人的文章,看看别人的文章是怎样写的,然后自己模仿着写,模仿的多了,就想自己编着写,自己创造着写。我们知道,语文课本上的每一篇课文,都是文章写作的典范,都有很强的借鉴意义。 
  在学习伍尔夫《墙上的斑点》后,学生大致了解了意识流叙述是打破了传统的有因果关联的叙述,用人物的意识流动,如回忆、梦幻、感受、联想、情绪、心理独白等来组合的作品。然后要求学生写一篇以人物意识流动为主的文章。例文: 
  一个夏日的午后,偶尔看到墙上的一个光点。盯得久了,竟发觉它在燃烧,越烧越旺。火的那头,我看到了人类文明的历程。因为需要它,人类开始学会钻木取火;因为有了它,人类知道了熟的食物比生的更为可口。我又似乎看见它在转动,如同浩瀚宇宙中的一颗行星,在上帝的支配下,有规律地转动着,渐渐地,星球上出现了生命,而生命又是那么多渺小,在上帝的眼里,它只是一个小小的黑点。在雪白的墙壁映衬下,它似乎又穿透一切,能够带领我们走进未来,走进人的内心世界,走过那些黑暗的地方。一瞬间,它又变成了母亲晶莹剔透的泪,一颗心疼孩子而掉下的眼泪。当人类遭受洪水、台风、沙尘暴时,大地母亲落泪了。这滴泪如同一颗钻石,闪耀着永恒的光芒。 
  通过这个训练,使学生既学到了作家的一些写作表达技巧外,还接触到了一种“心理的真实”。所以,我们讲读每篇文章不是要求每一篇文章都进行整篇仿写训练,更需要让学生进行从内容到形式的许许多多的单项训练,应该是整篇文章训练和单项训练的有机结合。讲读每一篇文章都要有练笔意识,都要选好仿写的落脚点,将写作训练贯穿到每一篇讲读文章中。 

王东

关于本站 | 免责声明 | 业务合作 | 广告联系 | 留言建议 | 联系方式 | 网站导航 | 管理登录
闽ICP备0503071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