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nyq.cn
 当前位置: -> 教案 -> 高一语文教案 -> 正文

职高一年级语文教案(第一单元)(高一必修)

作者:未知来源:网络收集时间:2011-10-29 17:00:07阅读:
字号:|

教学目标
1.了解演讲辞的文体特点。
2.掌握阅读文章的基本方法。
3.树立创造意识,培养敢于创造的精神。
教学重点:学会从分析题目、把握文体的角度来整体感知课文。
教学难点
1.快速阅读全文,把握文章的大致内容,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2.选用最适合自己的阅读方法。
教学方法:讨论法、比较法。
课时安排: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明确教学目标:从文章题目和文体入手把握文章内容。)
一、开放式导入:
请同学们说说“什么是创造”,再结合自己的亲身体会或别人的经历具体说说你对“创造”的理解。
(旨在引发学生思考,激发他们的“创造”的积极性。)
那么生活在20世纪的我们的教育家,又是怎样理解“创造”的呢?如果让大家来写一篇关于“创造”的文章,你先来思考一下,首先确立题目,再到你所选用的材料,你的观点……
二、分析文章题目,了解全文
“宣言”是一种演讲辞,既是演讲,那它一定具备演讲稿的特点——文词优美、感情充沛、说理生动、鼓动性强。
那作者为什么要选取这样一种文体,他演讲的目的又是什么呢?
对于“创造”他又有着怎样精妙的话语呢?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走近陶行知和他的创作。


作者简介:陶行知(1891—1946),安徽歙县人,是我国近现代著名教育思想家和实践家。他早年留学美国,归国后,他终身致力于中国教育的改造,探索中国人民教育的新路,教育思想和实践经验都十分丰富。他在实践中创立的“生活即教育”、“教学做合一”、“社会即学校”为中心的教育理论,是我国教育思想史上的一座丰碑,是为世界所知晓的中国教育家。
三、快速自读课文,把握关键信息
1.看完整篇文章后的感觉是什么?
答:大量的人、事和很多经典的句子。
材料涉及哪些方面?
答:文中的材料取自古今中外,涉及图画、雕塑、文学、音乐、数学、物理、地理等领域。
2.作者的观点和感情是怎样的?并大声读出来。
答:作者认为“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即使我们走两步退一步,也应该向着创造之路迈进。
(让学生体会抓住关键句子理清文章的整体思路。)
(1)文章如何划分层次?划分依据是什么?
答:第一部分:(1~3段)引出教育家所要创造的是真善美的活人。
第二部分:(4~10段)作者驳斥了五种“不能创造”的错误观点,并得出结论。
(4-6)外界环境   (7-9)主观因素
第三部分:(11段)以排比的手法,激励人们努力创造。
(根据每段开头的句子来划分以上层次。)
第 二 课 时
(2)第一部分涉及的人和事有哪些?教育的最大成功是什么?
答:宗教家创造出神来供自己崇拜;美术家(罗丹)一面造石像,一面崇拜自己的创造;教育的最大成功是:学生先生合而创造出值得彼此崇拜之活人。
(3)第二部分涉及的人和事有哪些?文中批评了哪五种“不能创造”的错误观点?作者得出的结论是什么?
答:八大山人朱耷挥毫画几笔便成为一幅名贵的杰作;法国企业家雷塞布竟能在沙漠中造成苏伊士运河;不识字的惠能据说本是目不识丁的樵夫,偶听人讲经,顿悟佛理,后来成为禅宗的南宗开创者;遭遇八十一难之玄奘,毕竟取得佛经……
作者用这些例子来驳斥五个错误观点:①环境平凡,②生活单调,③年纪大小,④太无能了,⑤陷入绝境。
说明处处都需要创造,天天都有创造的机会,人人都可以创造。这种论证方法是驳论文章的写法。
四、课文小结
陶行知用生动的事例证明了创造是人类发展的强大推动力。懒惰者、平庸者却不屑于创造,还为自己找出种种借口。先生用教育家的口吻告诫我们:“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让我们至少走两步退一步,向着创造之路迈进吧!”
五、思考
了解陶行知先生创造精神的现实意义究竟是什么?(问)
学生们可能会想到“我们怎么才能进行创造性的学习”等等问题。(可课下讨论。)
四、作业
阅读有关创造思维、创造精神的资料,开阔眼界,扩大信息量。
附:板书设计:
创造宣言
陶行知
驳——————————举例————————立
④环境太平凡(石头——不朽的塑像)            时时
⑤生活太单调(监牢里——《正气歌》)          处处
⑦年纪太小  (莫扎特——音乐家)              人人
⑧太无能了  (惠能——传黄梅教义)              
⑨走投无路   (玄奘——得佛经)               创造
课后记:

向中国人脱帽致敬
教学目标:
1、  整体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把握记叙文四大要素。
2、  把握文章主旨。
3、  欣赏文中主人公“我”精彩的回答。
教学重点、难点:
1、  梳理各个回合回答的关系及层层推进的方法。
2、  分析归纳“我”的精神品质,体会“我”答辩的机巧睿智。
3、  把握大胡子教授的形象。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文
同学们,第二十八届雅典奥运会,中国运动员拿到金牌时,当五星红旗升起时,当国歌响起时,运动员为什么会眼含热泪?而你的心情又是怎样的?为什么?(因为我们是中国人)我们金牌越拿越多的原因是什么?但我们也会遭受不公正的待遇,又是因为什么呢?这与国家的强盛至关重要。
呆在国内的我们根本无法体会,但往往走出国门的中国游子体会很深,今天,我们一起去感受一下中国留学生的中国情节。
二、解题“向中国人脱帽致敬”
含义:对中国、中国人的尊敬
寓意:既写出了中国人的国际地位,又显现了教授的真诚。
三、分析课文:中国赢得尊敬在文中是怎样体现的?找出本文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
时间:那年的十二月
地点:巴黎十二大学的一堂对话课
人物:教授、我、其他国家的留学生
事件:我和教授对话
四、分角色朗读课文,分析我和教授的整个对话过程
第一回合(4-9):关于中国人如何工作的回答
教授:1、作为记者,在中国如何工作?
  2、作为中国的首长如何工作?
教授的第一个问题正好对应了前面的提到刁钻古怪。
 “我”:“概括地讲”、“愿意”
我的回答显示了机智幽默,并暗示了国家宽松的政治气氛和人民舒畅的心情
大家:“窃笑”、“哄”、“笑”、“竖”
大家的反映说明了他们对我回答由衷的佩服和满意,证明了我的成功。
第二个回合(10-16):关于国籍的回答
教授:1、来自哪个中国?
2、来自台湾中国还是北京中国?
教授的第二个问题是敏感的政治问题,国际上有“两个中国”的暗流。他的语言、动作、神态表现的狡黠、傲慢、挑衅,想使我“难堪”,事实上,他想了解中国留学生的政治敏感性。
 “我”:1、没听清楚
争取时间弄清教授问题的真正意图,同时也不想激化矛盾,变被动为主动,引出教授的谬论。
2、理直气壮的回答只有一个中国,并有台湾同胞的附和。
我的回答纠正了教授的常识错误,显示海峡两岸人的骨气、尊严。
大家:“咔咔”
反衬了我的成功,各国学生的友善,当时课堂的气氛有紧张转为了活跃。
环境描写:说明了问题的尖锐、严肃、敏感,当时课堂紧张冻结沉寂的气氛。
第三个回合(17-23):关于如何解决台湾问题的回答
教授:1、你走遍了中国吗?2、谁负责台湾问题?
3、怎样解决台湾问题?
4、邓小平怎样解决台湾问题?
教授在台湾这个问题上穷追不舍,我也意识到了他对台湾问题的兴趣,索性自己把问题引到点子上。
 “我”:1、讲到台湾。
2、年轻的父辈。
3、仍健在的父辈。
4、邓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把问题引到中国富强的问题上。
我明白台湾问题是个剪不断,理还乱的问题,避免跟教授的正面冲突,而成熟起来的父辈相信能解决好台湾问题。
大家:笑声(证明了我回答出色,又成功了。)
第四个回合(24-29):关于中国富强的标准问答
教授:1、邓小平最重要的事情是什么?(注意教授此时的神态,表示对我先前回答的肯定)
  2、中国富强的标准?
 “我”:“站”、“狠狠”、“一字一字”
说明我当时已到了无法忍受的地步。
教授对我回答的反映:动作、语言、神态
总结:此时此刻我才真正明白教授问题的真实目的,我在回答的过程中胜利了,显示了中国人的自强自信,不卑不亢,团结精神。教授则显现了他伟大的人格,表达了他真诚的希望中国富强、人民自强的良好愿望。
五、比较都德《最后一课》的结尾。
六、“大胡子”教授人物形象的分析(老师点拨)
A、教学严谨,教学水平高,为人正直的学者
1、提的问题难度高
2、对学生的熟悉了解
3、提问思路敏捷
B、提问的真正目的:测验中国学生的政治敏感性
C、了解了中国人,产生了敬意(欲扬先抑)
七、作业:排演课本剧,表现“我”与教授的 对话。 
附:板书设计:






































课后记:







安塞腰鼓
刘成章
教学重点
1.朗读课文,理解文章内容。
2.感受安塞腰鼓的雄浑气势。
教学难点
1.理解排比的修辞手法的类型及其在这篇文章中的作用。
2.理解文中一些句子的深刻含义。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检查预习
1.联系上下文,体会下列词语的意思。
   忘情 狂舞 闪射 火烈 亢奋 晦暗 羁绊
    碰撞 搏击 烧灼 奔突 辐射 翻飞 淋漓
2.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大致内容。
二、导入新课
同学们喜不喜欢“播滚”?喜不喜欢“劲舞”?其实,在我们中国古老的黄土地上,早就有我们自己的摇滚和劲舞。它就是融摇滚和劲舞为一体的我们中华民族的艺术奇葩一一安塞腰鼓。大家在电视节目上看过陕西安塞地区的腰鼓吗?我想大家一定会被安塞腰鼓那种壮阔、豪放、火烈的舞蹈所深深打动。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篇描写安塞腰鼓的散文,即刘成章写的安塞腰鼓,看看作家对安塞腰鼓是怎样欣赏、体会的。
三、正课研讨
1.要求学生谈谈自己看了录像后的感想。在学生谈观感时,教师可从以下几个方面适当引导:
①安塞腰鼓是黄土高原的“绝活儿”,它的粗犷、雄浑、动力十足的风格与当地自然环境、地理风貌、民风民情等浑然一体,不可分离。
②它是人、鼓合一的,没有一种乐器能够像它这样要求人和乐器的高度合谐。人的表演和乐器的“表演”完整地糅合在一起,二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所以成功的表演是人借鼓势,鼓借人威,酣畅淋漓,精、气、神无阻无碍,一脉贯通。
③安塞腰鼓的内涵是生命的激昂和渲泻,是羁绊不住的力量,是原始力量的勃发、喷涌。
2.朗读课文(或老师范读、或听课文录音、或学生齐读、轮读、个别读均可);然后给课文分段,归纳段意。(——按表演前、表演中、表演后分三段。第一段:从开头到“似乎从来不曾响过”。第二段:从“但是”到“成了茫茫一片”。第三段:从“当它冥然而止的时候”到完。)
3.第二段可以分成几层?(——分成4层。第一层:从“但是”到“撞开了的那么一股劲”写安塞腰鼓的舞姿及给人的联想。第二层:从“好一个安塞腰鼓”到“隆隆隆隆的阵痛的发生和排解”。写安塞腰鼓的响声给人的感受。第三层:从“好一个安塞腰鼓”到“那里再有这么厚这么厚的土层啊”。写安塞腰鼓给人心灵的搏击。)
4.文章怎样写表演前的情况?(——从背景写,是一片高粱地、丝溜溜的南风;从人物写,是茂腾腾的后生;从性格写,是朴实的;从神情写,是沉稳而安静的;从腰鼓写,是呆呆的、不曾响。)
5.这样写有什么好处?(——为下文写腰鼓表演蓄势。)
6.安塞腰鼓的舞姿有什么特点?(——壮阔、豪放、火烈。)
7.作者是怎样写的?(——先用排比的修辞手法,写一锤起来就发狠了、忘情了、没命了。再用比喻从舞蹈的后生的舞姿写,如强震起的石头的狂舞。再用排比、连续比喻的修辞手法写急促的鼓点像骤雨,飞扬的流苏像旋风,蹦跳的脚步像乱蛙,闪射的瞳仁像火花,强健的风姿像斗虎。)
8.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运用比喻使描写的对象更加形象、生动、具体。运用排比使文章的气势更加恢宏、雄浑有力,用来描写安塞腰鼓很适当。)
9.“这腰鼓”这一段用了那些反义词?(——空气:冰冷~燥热,阳光:恬静~飞溅,世界:困倦~亢奋)
10.运用反义词写有什么好处?(——用反义词对比强烈,写出安塞腰鼓的特点。)
11.如果说上面是实写,那么,“使人想起”三段是怎样写?(——虚写。)
12.用虚写有什么好处?(——用虚写使人产生联想想象,增加了文章的内涵。)
13.作者联想到什么?(——联想到落日古战场,电闪雷鸣和人的大彻大悟。)
14.“容不得束缚,容不得羁绊,容不得闭塞。是挣脱了、冲破了、撞开了的那么一股劲!”这句话怎么理解?(——这里写出了陕北高原人们的性格特征,是粗矿、豪迈、开放的。)
四、课堂小结
文章描写安塞腰鼓的特点:壮阔、豪放、火烈。先实写,用连喻,写安塞腰鼓的舞姿。然后用虚写,通过联想、想象,写安塞腰鼓给人的感受,写出了陕北人的性格特征。
五、布置作业
完成课后练习一。
第二课时
一、抽查预习 
    阅读课文,思考课后练习。
二、导入新课
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课文的第一段和第二段的第一层,这节课我们再来看看作者怎样描写安塞腰鼓的。
三、正课研讨
1.朗读课文,注意读出节奏、重音、感情。
2.文章第二段的第二层怎样写安塞腰舞的响声的?(——用排比、比喻的修辞手法,写出安塞腰鼓声音的回响。第一句写声音撞击在山崖上,山崖发出回响;第二句写声音撞击在观众的心里,观众的心里发出共鸣;第三句写声音引起的豪壮的抒情、严峻的思考、犁尖翻起的土浪、阵痛的发生和排解。)
3.这样写有什么好处?(——用排比、比喻的修辞手法,写出了安塞腰鼓的沉重的 响声,气势不同反响。)
4.文章第二段的第三层怎样写安塞腰鼓给人心灵的搏击?(——先写后生们的胳膊,腿,全身,有力的、急速的、大起大落的搏击着,使人感到震撼、烧灼、威逼,使人鲜明的感受到生命的存在活跃和强盛,使人感受到陕北农民的那种取之于人的甚少,奉献给人的甚多的精神。写出作者心灵深处的感悟。)
5.“黄土高原啊”这一段写了什么?(——写只有黄土高原这么深厚的土层,才生养了这些元气淋漓的后生,才能有这么惊天动地的安塞腰鼓。)
6.为什么说“多水的江南是易碎的玻璃,在那里打不得这样的腰鼓。”?(——这里用比喻说明江南人性格柔弱,只能唱一些江南小调,打不得这样气势澎湃的腰鼓;因为江南的流水已经蚀消了生命的“元气”,已经没有承载这样原始生命力量的“厚土”了。)
7.第二段的第四层写什么?(——总结上面的三层的意思。从力量、声响、光影的变幻、艺术的享受写安塞腰鼓的舞姿给人蓬勃的想象力,从安塞腰鼓沉重的响声写给人心灵的净化,从后生们生命中喷发出来的力量写安塞腰鼓给人心灵的震撼。)
8.倒数第四段中的“交织!旋转!凝聚!奔突!辐射!翻飞!升华!”这几个词能不能对调?为什么?(——不能。因为这几个词的排列按一定的顺序。从小到大,从低到高,从中心到四周。)
9.为什么说“当它戛然而止的时候,世界出奇的寂静,以至使人感到对她十分陌生”?(——人们已经被生命的力量所折服所感动所沸腾,当腰鼓“戛然而止”时,人们已经不习惯这样寂静、冷清的世界了。这是人对闹声的一种感受,当闹声突然停止的时候,会感到特别的静。其次,这里用静来反衬闹,可收到更好的艺术效果。)
10.怎样理解“耳畔是一声渺远的鸡声”?(—— 
当鼓声停止后,人们仍沉浸在激情中,好像炽热后的沉寂,这时以“鸡啼”反衬寂静;鸡声是天亮的标志,是新的一天的开始,是希望的象征,有这种安塞腰鼓所喷发出来的力量,一定会带动生命的奔腾升华,一定会创造出一个崭新的世界,这正是希望所在。)
11.本文大量运用排比,有句内部、句与句、段与段之间的排比。试举例说明这样的写法,对表现文章的思想感情起什么作用?(——句内部的排比:“一锤起来就发狠了,忘情了,没命了!”句与句之间的排比:“狂舞在你的面前,骤雨一样,是急促的鼓点;旋风一样,是飞扬的流苏;乱蛙一样,是蹦跳的脚步;火花一样,是闪射的瞳仁;斗虎一样,是强健的风姿。”段与段之间的排比:使人想起:落日照大旗,马鸣风流做使人想起:千里的雷声万里的闪!使人想起:晦暗了又明晰、明晰了又晦暗、而后最终永远明晰了的大彻大悟!这些排比句使文章气势恢宏,语气连贯,节奏明快,语句钱钻,能表达出强烈的思想感情。)
12.请把第12、16、19、21、24自然段置于我国改革开放的时代背景里进行思考,并谈谈自己的理解。(——我们的民族显然经历了太多的痛苦和磨难,太多的束缚和挫折,但我们总能神奇般地重新崛起,特别是改革开放以后,我们的祖国、走进了一个令人振奋和自豪的新时代,只要我们立足本土,放眼世界,大胆创新,勇于开拓,我们就一定能够再造辉煌。)
13.归纳文章的中心思想。(——本文通过对安塞腰鼓的描写,赞美了安塞腰鼓强健的舞姿、沉重的响声、震撼人心的力量。写出了安塞腰鼓壮阔、豪放、火烈的特点。)
14.归纳本文的写作特点。(——文章内容和形式高度统一,可从句式、修辞和节奏角度思考:①铿锵的短句;②激昂的排比;⑧疾猛的节奏。)
四、课堂小结
这篇文章气势恢宏,语气连贯,节奏明快,语句锡铭,写出了安塞腰鼓壮阔、豪放、火烈的特点,表达出作者赞美安塞腰鼓强健的舞姿、沉重的响声、震撼人心的力量的强烈的思想感情,赞美陕北高原人们粗犷、豪迈、开放的性格特征。文章多处运用排比、比喻,使文章气势恢宏,节奏明快,每个词语都简洁有力,每个句子都罂群激越,增强了文章感人力量。
五、布置作业
将文章某一段落改写成诗歌
附:板书设计




















课后记:












乡  愁
余光中
教学目的
1、引导学生感悟诗中感情的层次与变化。
2、指导学生学会抓住诗歌中的意象去理解诗歌。
3、引导学生感悟诗中情中之理,即两岸沟通、祖国统一是人心所向,是历史的必然。
教学重点
学会抓住意象去理解诗歌所表达的情理。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感悟诗中感情的层次与变化。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创设情境)
同学们,初中阶段我们学过哪些表现乡愁的古诗词?(学生当场回忆背诵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是啊,乡愁就是游子想家时那种牵肠挂肚的思念。自古以来有多少文人骚客抒发过这种美好的情愫。余光中的《乡愁》就是其中情深意长、音调动人的一曲,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欣赏这一首脍炙人口的现代抒情诗。(板书课题)
二、简介作者及时代背景(初步把握作者强烈的思乡之情)
1、  齐读注解1,了解作者。
2、  背景:1928年余光中出生于南京,1949年随国民党军到台湾,台湾与大陆由于人为的长期隔绝,有近四十年不通来往,漂流到孤岛上去千千万
万的同胞无时无刻不在思念着祖国和亲人。余光中也不例外。余光中在台北的办公室靠着台湾东海岸,他说:“我看太平洋和美国有什么意思?这也许是天意,我凭窗而立,就可以直视海峡,可以眺望香港,可以一生守望着我的大陆。大陆是母亲,台湾是妻子,香港是情人,美国是外遇。”这一番话让我们感受到余光中的故园情结是多么的浓烈!1972年,饱尝了23年乡愁之苦的余光中终于按捺不住,在台湾的寓居内,用了仅仅20分钟时间创作了《乡愁》,唱出了两岸人们共同的思乡曲。1992年余光中第一次回大陆探亲,圆了43年来的思乡梦;2004年春节,余光中在中央电视台亲自朗诵了这首诗。现在请同学们闭上眼睛,听听这首诗的配乐朗读,感受诗人的浓浓乡情。
三、朗读(读中悟情)
1、听朗读磁带:要求明确本诗的重音、语调、感情基调。
2、指导朗读:在诗中注明重音,朗读时语调舒缓,感情深沉,节与节之间要有起伏。
3、上台表演朗读,互评。
四、赏析诗歌。
(一)、赏析这首诗的意象(着重指导学生学会抓住意象理解抽象情感的方法)
1、乡愁大家可能曾经体验过,可又说不清道不明,余光中是怎样把乡愁这种抽象的情感表达出来的?
讨论明确:邮票、船票、坟墓、海峡(板书)
2、邮票、船票……为什么能够表现乡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在讨论的基础上,教师点拨:初涉人生,诗人对母亲的思念寄托在一封封的家书上;一张船票虽然窄小,却凝结着对妻子的不尽相思,坟墓矮小,却将慈母与我天人相隔,既无家书传达,又无船只抵达,其间的酸楚似乎已成了乡愁的全部。海峡虽然浅浅,却将台湾与大陆分隔多年,远望大陆,这思乡之情就融进了这一湾海峡之中。
3、小结:诗人用一个个具体可感的形象阐明抽象的乡愁,这就是创设意象。意象是理解和赏析诗歌的主要途径,写诗也要善于创设意象。
(二)、赏析这首诗的构思。
1、这首诗的四个意象是按照什么关系排列的?
在讨论的基础上明确:层进关系。前三节都表达对亲人的思念,即母子之情、夫妻之爱、丧母之哀、恋国之思,(板书)感情愈来愈强烈,过去的乡愁是为了衬托现在的乡愁,在最后一节诗人将个人的悲欢与爱国之情,民族之恋交融在一起,具有以往乡愁诗无可比拟的广度和深度,唱出了时代的共鸣。
2、这首诗你最喜欢哪一节?为什么?(尊重学生的个性阅读)
教师引导学生对最后一节的理解,思考问题
为什么说“浅浅的海峡”,而不说“深深的海峡”呢?(学生讨论)
教师明确:“浅浅”言之所隔之海并不宽阔,本应密切往来,但现实情况是相互隔绝,这种阻隔不是海峡而是人为的原因,那么诗人渴望两岸沟通、祖国统一之情,溢于字里行间。诗篇鸣奏的实质就是一曲爱国主义的强音,使这首诗独具魅力,广为传诵。如2003年12月11日,温家宝总理在美国纽约会见华侨时就引用了这首诗的最后一节:“浅浅的海峡,国之大殇,乡之深愁”,可见两岸的沟通、祖国的统一是人心所向,是历史的必然。
(三)、赏析这首的形式。(在学生归纳的基础上加以点拨,不作重点讲)
诗歌是非常注重形式的,这首诗形式完美体现在哪几个方面?(引导归纳)
1、结构美。每节四行,节与节之间相当匀称,每节诗人又注重了长句与短句的变化调节,从而使诗形整齐中有参差之美。
2、音乐美。“小小”“窄窄”“矮矮”“浅浅”等叠词的运用,使全诗低回掩抑,如泣如诉,加强了诗的音韵之美。
五、拓展练习
阅读余光中的《乡愁四韵》和席慕容的《乡愁》,回答问题。
乡愁四韵
给我一瓢长江水呵长江水乡
酒一样的长江水
醉酒的滋味
是乡愁的滋味
给我一瓢长江水呵长江

给我一张海棠红何海棠红
血一样的海棠红
沸血的烧痛
是乡愁的烧痛
给我一张海棠红呵海棠红

给我一片雪花白呵雪花白
信一样的雪花白
家信的等待
是乡愁的等待
给我一片雪花白呵雪花白 

给我一朵腊梅香呵腊梅香
母亲一样的腊梅香
腊梅的芬芳
是母亲的芬芳
给我一朵腊梅香呵腊梅香

 乡愁
席慕容
故乡的歌是一支清远的笛
总在有月亮的晚上响起
 
故乡的面貌却是一种模糊的怅惘
仿佛雾里的挥手别离 

离别后
乡愁是一棵没有年轮的树
永不老去

1、思考:这两首诗分别选用了哪些意象来表达感情的?与余光中的《乡愁》在主题上有什么共同点?
2、配乐朗读两首诗。
六、总结:
《乡愁》是首游子思乡的深情恋歌,是首如泣如诉的真挚情诗,它以独创意象、精巧构思、完美形式给我们强烈的情感震撼时,也给我们极强的审美感受,现在让我们再次声情并茂的背诵这首诗,读出我们的理解,读出我们的爱国心。
七、板书

乡愁
邮票            母子之情
借景抒情        船票            夫妻之爱          渴望祖国统一
坟墓            丧母之哀
海峡            恋国之思

课后记:





再别康桥
徐志摩
教学目标
1, 感知《再别康桥》的诗意美,音乐美,建筑美,绘画美。 
2, 学会新诗的鉴赏方法。 
A, 通过教师的指导朗读学会欣赏诗歌的音乐美。 
B, 通过教师的分析赏析,学会从诗歌的意象及形式等方面入手赏析诗歌。 
教学重点 
诗人独具特色的意象选择; 
《再别康桥》的音乐美,建筑美,绘画美。 
教学方法:诵读吟咏法,欣赏法。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设计 
一, 导语 : 
“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一首带有淡淡哀愁的离别诗牵动了多少文人学者的心。徐志摩,他就这样悄悄地来,又这样悄悄地走了。诗人志摩是怎样一个人呢?让我们和志摩一起《再别康桥》,走进诗人内心。
二,志摩其人及写作背景。 
徐志摩(1896—1931),浙江海宁人,笔名云中鹤、南湖、诗哲。1918年赴美留学,1920年赴英国,就读于剑桥大学,攻读博士学位,其间徐志摩邂逅了林徽音,度过了一段美好的留学时光。 
《再别康桥》这首诗,较为典型地表现了徐志摩诗歌的风格。 诗歌记下了诗人1928年秋重到英国、再别康桥的情感体验,表现了一种含着淡淡忧愁的离情别绪。康桥,即剑桥,英国著名剑桥大学所在地。康桥的一切,早就给他留下了美好的印象,如今又要和它告别了,千缕柔情、万种感触涌上心头。康河的水,开启了诗人的性灵,唤醒了久蜇在他心中的激情,于是便吟成了这首传世之作。
三,自由朗读《再别康桥》,老师指导朗读。注意诗歌的节奏及饱含的深情。
四,整体鉴赏《再别康桥》。(从诗歌的意象,诗歌的形式入手赏析这首诗歌) 
(一),提示:自古写离别诗之作可以说是数不胜数,大家比较熟悉的还记得有哪些诗词?
明确:骆宾王的《于易水送人一绝》:“此地别燕丹,壮士发冲冠。昔时人已没,今日水犹寒。”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王昌龄的《芙蓉楼送辛渐》:“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李白的《赠汪伦》:“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启发:如果我们把这些诗歌和徐志摩的这首诗一下,在送别的对象上有什么不一样呢?
明确:一般离别诗离别的是人,这首诗离别的却不是人,是“西天的云彩”,告别对象由人间向自然景物转移,跳出了寒喧叮咛的俗套,给人清新飘逸之感。这些物象(云彩等)寄托着诗人的感情,这种有着诗人感情的物象即是诗歌的意象。诗人如何选择意象来表达自己的感情,正是我们要重点赏析的部分。

(二),从诗歌的意象入手赏析诗歌。 
提问: 
A, 本文在意象的选择上独具特色,请同学们找出本文的意象分别是哪些? 
明确:云彩,金柳,柔波,青荇,青草,星辉等自然景物。 
B,学生讨论这些意象的选择有什么作用? 
明确: 
诗人告别康桥时,避开送行的人,周围的高楼大厦,车水马龙等平常物象,而选取云彩等自然景物,这就避开了人间烟火,造出一种清新感。 
如把河畔的金柳喻成夕阳中的新娘,这样就把无生命的景物化作有生命的活动,温润可人。柳树倒映在康河里的情景,浸透了诗人无限欢喜和眷恋的感情。夕阳照射下的柳枝,渡上了一层妩媚的金黄色。那金色的枝条随风轻轻摇摆,影子倒映在水中,像美丽的新娘。这波光里的艳影,在水中荡漾,也在诗人的心头荡漾。景中见情,情中有景,情景交融在一起。其他意象的选择也如此。绿油油的水草在柔波里招摇,仿佛在向诗人招手示意。而到晚上泛舟归来,水波与星光交相辉映,所以诗人情不自禁地要“在星辉斑斓里放歌”。诗人的快乐通过恰当的意象选择达到了顶点。这正是本诗意象选择的独具特色之处。
(三),从诗歌的形式入手赏析诗歌。
《再别康桥》在形式上具有三美:绘画美,音乐美, 建筑美。 
1, 绘画美,是指诗的语言多选用有色彩的词语。全诗中选用了“云彩,金柳,夕阳,波光,艳影,青荇,彩虹,青草”等词语,给读者视觉上的色彩想象,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康桥的一片深情。全诗共七节,几乎每一节都包含一个可以画得出的画面。如向西天的云彩轻轻招手作别,河畔的金柳倒映在康河里摇曳多姿;康河水底的水草在招摇着似乎有话对诗人说……作者通过动作性很强的词语,如“招手”“荡漾”“招摇”“揉碎”“漫溯”“挥一挥”等,使每一幅画都富有流动的画面美,给人以立体感。
2,音乐美,是对诗歌的音节而言,朗朗上口,错落有致,都是音乐美的表现。 
A, 押韵,韵脚为:来,彩;娘,漾;摇,草;虹,梦;溯,歌;箫,桥;来,彩。 
B, 音节和谐,节奏感强。 
C, 回环复沓。首节和末节,语意相似,节奏相同,构成回环呼应的结构形式。
3,建筑美,是节的匀称和句的整齐。《再别康桥》共七节,每节两句,单行和双行错开一格排列,无论从排列上,还是从字数上看,也都整齐划一,给人以美感。 
(解说:在诗歌的形式美赏析方面,结合徐志摩崇尚闻一多的“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的诗学主张,所以作这三方面的点拨。教师重点讲析绘画美,学生讨论音乐美和建筑美,最后教师总结。)
六、小结本文。 
本课我们从诗歌的意象,诗歌的形式入手赏析现代诗歌,同学们要学会这两种鉴赏新诗的方法。
七,作业 。 
1, 背诵课文。 
2, 试和徐志摩的另一首离别诗《沙扬娜拉》比较赏析。写一篇赏析文,不少于五百字。

沙扬娜拉 
——赠日本女郎
最是那一低头的温柔
像一朵水莲花不胜凉风的娇羞,
道一声珍重,道一声珍重,
那一声珍重里有蜜甜的忧愁——
沙场娜拉! 

附录:作者及时代背景: 
徐志摩(1896~1931)浙江海宁人,笔名云中鹤、南湖,新月诗派的代表人物。他的不少诗作,神秘、膘胧、感伤、颓废的倾向明显,但也不乏语言清新、比喻贴切,具有轻柔明丽风格的佳作。选自《猛虎集》的《再别康桥》就以音节和谐、意境优美,备受读者们的青睐。
为诗句燃断想象长须的徐志摩 
志摩写作的态度是严肃的,他在《轮盘》自序里说:“我敢说我确是有愿心想把文章当文章写的一个。”在《猛虎集》的自序里他又说:“但为了一些破烂的句子,就我也不知曾经燃断了多少根想象的长须。”所以一些极普通的字眼,一经从他笔下流出就标出了自己的分量。
1931年11月19日,他搭“济南号”飞机从南京到北京,徐志摩心旷神怡,他是喜欢飞的。在空中飞行,人常常觉得自己脱离了肉体凡胎,跟蓝夜里彗星一样,在天际遨游。他曾在散文《想飞》中写过:“飞上天空去浮着,看地球这弹丸在太空里滚着,从陆地看到海,从海再回看陆地。凌空去看一个明白——这才是做人的趣味,做人的权威,做人的交待。”  
此刻,他觉得自己化作了一朵白云,乘风飞去。  
悄悄的我走了,正如我悄悄的来;
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
在距济南50里的党家庄,忽遇大雾,飞机触山着火,不幸遇难。《再别康桥》中的诗句竟成了他的谶语。他真的化作一片“云彩”,时年仅35岁。
茅盾说他既是中国的布尔乔亚的“开山”诗人又是“末代诗人”,他以后的继起者未见作为中国现代文学史上著名的资产阶级绅士诗人,徐志摩可以说是新诗的诗魂,人称诗哲、诗圣有能与之并驾齐驱的。他的新诗可堪千古绝唱,他的行为与品格也同样受到同人、朋友、学生的赞赏与爱戴,他对爱情的执著追求虽为文坛风流佳话,亦留有诸多遗憾,但他那天真无邪,崇尚自由、平等、博爱的人道主义情怀,追求人生真谛的精神是惊天地、泣鬼神的。难怪这位英年早逝的诗坛巨星的噩耗传来,震惊了海内外,胡适连呼:“天才横死,损失的是中国文学!”在他的许多朋友中,包括师辈的梁启超、同辈的郁达夫、陈西滢、刘海粟等,亦包括晚辈的陈梦家、沈从文等,没有一个不赞赏佩服他的才华和品行的,正如沈从文所言:“他那种潇洒与宽容,不拘迂,不俗气,不小气,不势利,以及对于普遍人生方汇百物的热情,人格方面美丽放光处,他既然有许多朋友爱他崇敬他,这些人一定会把那种美丽人格移植到本人行为上来。”足见他的人格魅力所在。作为新月社的灵魂人物,他的诗歌创作的成就当奉为本世纪文学之圭臬,但他的散文风格也是一有风格,陈西滢、沈从文、梁实秋、周作人都曾一致称赞他的文章华采之美,他的学生们更是推崇备至,赵景深认为像徐志摩那样“文彩华丽,连吐一长串珠玑的散文作者,在现代还找不到第二个。”甚至有人认为他的散文的独特风格则“是诗的一种形式。”无论如何,徐志摩的散文是有其独特之韵味的。胡适说徐志摩的人生观里只有三个大字:一个是爱,一个是自由,一个是美。的确是一语中的。作为一个资产阶级的充满着诗人气质的作家,徐志摩短暂的人生的旅途中既表现出这位旷世奇才的天真和浪漫,同时亦流露出这位生活在乌托邦之国中的理想主义者的幼稚和可笑。当然若是论徐志摩的散文深义,它恐怕既无鲁迅之深刻尖锐及宏阔感,郁达夫之练达及沧桑感,但就其抒情性特征则是任何一位现代散文家不可比拟的,它的散文始终充溢着饱满的激情,哪怕是颓废,读来亦痛快淋漓,决无缠绵有泥淖之感。 
他爱做梦,梦是唯美的,又是飘摇的,如乡间小溪汩汩流动,她会很跳跃,如美丽的天使与你玩捉迷藏,会时不时俯下微笑着的脸膛,与你耳语,然后又迅即飘飞离去,却留下一绢幽幽灵动的轻纱。  
志摩就是个寻梦、追梦的孩子,他在重逢林徽因时曾伤感的说:一生中有太多的梦从指缝中溜走了,也许就只能用诗来网住梦的残影。  
“我将在茫茫人海中寻访我的唯一灵魂伴侣。得之,我幸;不得,我命。”这可以算是他短短35年生命对爱的注解吧。寻访,寻访,是在追梦,追梦……  
不可能错过的三个女人,爱或者不爱,快乐或者痛苦,相守或者别离。他仍习惯于那样的全身心的沉浸在梦里。  
作为他的原配妻子,张幼仪真是无可挑剔了,贤良淑德,相夫教子,孝顺父母。但志摩爱过她吗?从未。有的恐怕也仅仅是感激之情,他不是如此的自私,如此的吝啬自己的爱,而是他无法左右,梦中他们擦身而过,相遇却不曾相识。  
幼仪为志摩付出了一切,他需要她时,她留下来照顾他,他要离开她时,她不给他丝毫的羁畔。志摩的《笑解烦恼结》是给她的,这笑的背后蕴涵了幼仪多少的泪和苦痛,而这仅仅源自一个理由,没有理由的理由——志摩不爱她。  
当人们都在为徐志摩的浪漫、热诚、痴心和执著着“摩”时,回看当年,我们也不得不承认,他对他的原配夫人张幼仪是无情而残酷的。由于是包办婚姻,从婚前到婚后,徐志摩是那样鄙弃张幼仪。第一次见到张的照片时,便嘴角往下一撇,用嫌弃的口吻说:“乡下土包子!”婚后徐志摩更从没有正看张幼仪一眼。除了履行最基本的婚姻义务之外,对她不理不睬。就连履行婚姻义务这种事,他也只是遵从父母抱孙子的愿望罢了。  
在英国伦敦、沙士顿,以及后来在德国柏林的那一段生活,徐志摩对待张幼仪并不友好,甚至有些惨酷。两人在沙士顿住下后,不久张幼仪就怀孕了。此时徐志摩正在追求林徽音,无暇顾及张幼仪,一听便说:“把孩子打掉。”那年月打胎是危险的,张幼仪说:“我听说有人因为打胎死掉的耶。”徐志摩冷冰冰地说:“还有人因为坐火车死掉的呢,难道你看到人家不坐火车了吗?”徐志摩要马上离婚,见张幼仪不答应,便一走了之,将张幼仪一人撇在沙士顿。产期临近,无奈之际,张幼仪给二哥张君励写信求救,来到巴黎,后来又去了柏林,生下孩子。徐志摩明知张幼仪的去向,却没有理睬。只是在要办理离婚手续的时候,才找到柏林,逼着她签下了离婚协议。
林徽因是志摩的挚爱,却始终没能和志摩在一起。  
林徽音,一个出名的才女,1904年6月10日出生在浙江省杭州市,祖父林孝恂光绪己丑科进士,父亲林长民,堂叔林觉民。培华女子中学毕业后赴英国留学,1924年就读宾夕法尼亚大学;1925年与梁启超之子梁思成于温哥华结婚。
与此同时,她和徐志摩之间的那段情,却仍然藕断丝连。连徐志摩最终发生的意外,也是为了要赶赴北京听一场林徽音的演讲而搭机撞山葬送了生命。由此林徽音与徐志摩的这段走了一生却未完的感情,也成为後世一直不解的悬谜。连她的丈夫梁思成对她感情的了解及缄默也成为另一个谜:梁思成亲自捡了一块志摩坠机的残骸,带回北京让徽音一直摆在案头直到她病逝。数年後她还继续发表给徐志摩的情诗。在她临终前,她要求并第一次见到了张幼仪,却什么话依然没说出过。张幼仪却明白了她对徐志摩的爱。
“徽徽,许我一个未来吧……”。林徽音,这个徐志摩穷其一生追求的奇女子,终究没有许给徐志摩一个未来。或许,只有两个人爱到极至,才会达到林徽音对徐志摩那般的境界。注定相爱却不曾相守……  
遇见陆小曼,志摩看到希望的晨光,虽然那光亮遥远微弱得像远空的寒星,虚幻缥缈若海市蜃楼,但他们共同努力着。志摩为爱所苦,远走英国;小曼为情所困,心脏病复发;志摩恩师梁启超公开批评他们。这么多的困难阻挠,他们一同走过,企盼着完整的一份爱,终于他们的苦心撼动了上帝,通向婚纱之路的大门开启了,一切都变得美好。但生活毕竟是现实的,小曼留恋于交际圈,宴游,打牌、应酬,不但荒废了自己的学业,浪费了自己的天赋,也在生活上给徐志摩带来了许多困难,甚至染上了烟瘾,一掷千金,为了维持生计,志摩不得不身兼数职。最终徐志摩要去北平了,小曼却离不开上海的浮华生活,于是志摩只能上海、北平两地跑,他的心底渗着一片冰凉。在这来来去去中,不知是第多少回,他搭乘免费的邮政专机遭遇了空难(为了去北平听林徽因的一次演讲),刹那间从这世界消失,没有告别,没有遗嘱,什么也没有,除了他的诗留了下来,使我们这些拜读他的诗的人不得不为诗中那种浪漫,超乎现实的浪漫所感动和流泪。
徐志摩:为爱为美为诗歌而生活的人。
康桥,即剑桥,英国著名的剑桥大学所在地。1920年10月—1922年8月,诗人曾游学于此。康桥时期是徐志摩一生的转折点, 是他一生最美好的时光。诗人在《猛虎集•序文》中曾经自陈道:在24岁以前,他对于诗的兴味远不如对于相对论或民约论的兴味。正是康河的水,开启了诗人的性灵,唤醒了久蜇在他心中的诗人的天命。因此他后来曾满怀深情地说:“我的眼是康桥教我睁的,我的求知欲是康桥给我拨动的,我的自我意识是康桥给我胚胎的。”(《吸烟与文化》)
1928年,诗人故地重游。11月6日,在归途的南中国海上,他吟成了这首传世之作。这首诗最初刊登在1928年12月10日《新月》月刊第1卷第10号上,后收入《猛虎集》。可以说,“康桥情结”贯穿在徐志摩一生的诗文中;而《再别康桥》无疑是其中最有名的一篇。
课后记:
 
关于本站 | 免责声明 | 业务合作 | 广告联系 | 留言建议 | 联系方式 | 网站导航 | 管理登录
闽ICP备0503071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