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nyq.cn
 当前位置: -> 教案 -> 高一语文教案 -> 正文

故都的秋(人教版高一必修教案设计)font

作者:未知来源:网络收集时间:2011-10-29 16:59:54阅读:
字号:|
 教学设计:            故都的秋      郁达夫
设计者:董梅
教学目标:
1、理解本文是怎样紧扣“清”“静”“悲凉”来写故都的秋的,又是怎样通过联想来把故都的秋与南国的秋进行对比的。
2、理解本文的脉络结构。领略故都的秋声、秋色、秋味。
教学重点:
体会本文“情景俱到,既细且清”的散文特色
教学设想:
通过阅读体会散文中作者的情感,领会并学习课文以情驭景,以景显情的表现手法。陶冶学生性情,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秋天,以其特有的魅力,吸引着一代又一代的骚人墨客。从古到今,关于“秋”的诗文,可谓汗牛充栋。历代名家描写秋的名篇和佳句是举不胜举。有哪位同学能就这些名篇和佳句略举几例?(展示幻灯) 这些名篇和佳句,有的描写秋天的萧杀和凄凉,抒发作者深深的悲秋之感;有的刻画了秋天。有的刻画了秋天的绚丽多彩,寄寓了作者浓浓的赞秋之情。而郁达夫却以自己个性鲜明的思想,选择了独特的角度,运用与众不同的手法,写出《故都的秋》这篇散文精品。究竟郁达夫笔下的秋是怎样一种景象?“秋”景如何?“秋”意怎样?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郁达夫的《故都的秋》。


二、释题及作者简介 
      明确:“故都”两字表明描写的特点,带有深切的眷恋之情,“秋”字明确描写的内容,题目很深沉。
     郁达夫(1896-1945),原名郁文,浙江富阳人。现代著名的小说家、散文家。出生于一个知识分子家庭。从小熟读唐宋诗词和小说杂剧。1913年赴日本留学。1921年与郭沫若、成仿吾等发起成立创造社。同年7月第一部小说集《沉沦》问世,产生巨大影响。1923年发表(春风沉醉的晚上)。l923__1926年先后在北大、武昌师大、广东大学任教。1930年3月参与发起成立“左联”,1932年12月发表《迟桂花》,1933年移居杭州后写了不少山水游记和诗词,1935年发表《出奔》,抗战爆发后,积极投入抗日救亡运动,后流亡苏门答腊,坚持抗战。1945年9月被日本宪兵秘密杀害。
     郁达夫的作品风格清新,抒情浓烈,有感伤情调,有时流露出颓废色彩。
三、理清思路,思考问题
1、文章的文眼在哪里?
第一段:可是啊,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
2、1—2段写什么,用什么手法来写?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写北国的秋和南国的秋,用对比的手法,表达了作者对北国的秋的喜爱。
3、文章最后两段写什么?抒发作者这样的情感?
写南国的秋和北国的秋,抒发了作者对北国的秋的喜爱之情。
(朗诵第二段及第十三段,体会作者的对比手法,尤其是第十三段作者打的比方,黄酒之与白干,稀饭之与馍馍,鲈鱼之与大蟹,黄犬之与骆驼,这个比喻在味觉角度又从不同方面写出了故都的秋的浓烈深长,敦实厚重。)
4、中间段落写了故都之秋的哪些景象? 
庭院秋晨、秋槐落蕊、秋蝉悲嘶、秋雨话凉、北国秋果。 
5、试将故都之秋五种景况的自然风物概括为五幅画面。
明确:秋花图、秋槐图、秋蝉图、秋雨图、秋果图。
6、这五幅图构成的故都之秋有怎样的特点?
明确:清、净、悲凉。
思考回答:这五副画面是如何体现故都的秋“清、静、悲凉”的特点的?
①牵牛花:“静着时像喇叭似的牵牛花的蓝朵”是在写“静”;“在皇城人海之中”“租一椽破屋来住着”“看得到很高很高的碧绿的天色,听得到青天下驯鸽的飞声”既写“静”同时写“清”;“疏疏落落”的衰草,体现了“悲凉”。
牵牛花色的描写“白色及蓝色最佳,紫黑色次之,淡红者最下”体现了作者的悲凉的心境。 
    ②槐树落蕊:整段都渲染了寂静的气氛,突出了“静”。“扫街的树影下的一阵扫后”几句,给人悠闲的感觉,突出了“清”。“潜意识下并且还觉得有点儿落寞”几句,抒发了悲凉之感,正是紧扣“悲凉”。
③雨后话秋有一句,“唉,天可真凉了”,作者写“了”字念得很高,目的在于渲染“清、静、悲凉”的气氛。“了”字音抬得高,拖得长,好比是对着无边的大森林呼唤,呼唤的越响,回荡得越远,森林越发显得空寂。 
    ④秋果,尤其是秋枣的描述,爱吃枣子的爱子的早夭,让他一见红枣就倍感凄凉,更深刻体会“悲凉”。
总结本文通过对北平秋色的描绘,赞美了故都的自然风物,抒发了向往、眷恋故都之秋的真情,并流露出忧郁、孤独的心境。
展示课文结构图
拓展练习:
仿写:故都的秋是一首诗,深沉而含蓄
请学生上黑板写,写完师生共同评论,然后展示教师所写,师生齐读仿写之句
故都的秋是一幅画,美丽而落寞
故都的秋是一支歌,忧伤而苍凉
故都的秋是一杯茶,苦涩而清醇





 
关于本站 | 免责声明 | 业务合作 | 广告联系 | 留言建议 | 联系方式 | 网站导航 | 管理登录
闽ICP备0503071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