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nyq.cn
 当前位置: -> 教案 -> 高一语文教案 -> 正文

游褒禅山记(人教版高一必修教案设计)font

作者:未知来源:网络收集时间:2011-10-29 17:00:01阅读:
字号:|
 第8课 * 游褒禅山记
                              王安石
游褒禅山记
【点拨新高考】

【开启智慧】
人生之旅从设定目标开始
                                                     
    比塞尔是西撒哈拉沙漠中的一个小村庄,它靠在一块1.5平方公里的绿洲旁,从这儿走出抄漠一般需要三昼夜的时间,可是在肯•莱文1926年发现它之前,这儿的人没有一个走出过大沙漠。据说他们不是不愿意离开这块贫瘠的地方,而是尝试过很多次都没有走出来。
    肯•莱文作为英国皇家学院的院士,当然不相信这种说法。他用手语向这儿的人问其原因,结果每个人的回答都是一样的:从这儿无论向哪个方向走,最后都还要转回到这个地方来。为了证实这种说法的真伪,他做了一次试验,从比塞尔村向北走,结果三天半就走了出来。


    比塞尔人为什么走不出来呢?肯•莱文非常纳闷,最后他只得雇一个比塞尔人,让他带路,看看到底是怎么回事?他们准备了能用半个月的水,牵上两匹骆驼,肯•莱文收起指南针等设备,只拄一根木棍跟在后面。
    10天过去了,他们走了大约800英里的路程,第11天的早晨,一块绿洲出现在眼前,他们果然又回到了比塞尔。这一次肯•莱文终于明白了,比塞尔人之所以走不出大沙漠,是因为他们根本就不认识北极星。
    在一望无际的沙漠里,一个人如果凭着感觉往前走,他会走出许许多多、大小不一的圆圈,最后的足迹十有八九是一把卷尺的形状。比塞尔村处在浩瀚的沙漠中间,方圆上千公里,没有指南针,想走出沙漠,确实是不可能的。
    肯•莱文在离开比塞尔时,带了一个叫阿古特尔的青年,这个青年就是上次和他合作的人,他告诉这个汉子,只要你白天休息,夜晚朝着北面那颗最亮的星星走,就能走出沙漠。阿古特尔照着去做,三天之后果然来到了大漠的边缘。
    现在比塞尔已是西撒哈拉沙漠中的一颗明珠,每年有数以万计的旅游者来到这儿,阿古特尔作为比塞尔的开拓者,他的铜像被竖在小城的中央。铜像的底座上刻着一行字:新生活是从选定方向开始的。

请你就这则材料提炼出有意义的话题或论点来。

【智慧锦囊】
点评参考:“新生活是从选定方向开始的。”人生总要有所追求,高尚的追求,使生命变得壮丽,使精神变得富有。但庸俗的追求,会使生命变得昏暗,使青春变得衰朽。
高尚,还是庸俗,由目标区分;成功,还是失败,因目标不同。中国有句老话:立大志者得中志,立中志者得小志,立小志者不得志。“立大志者得中志”,意思是说,“立大志者”经过自己的奋斗,也许能够实现“大志”,但若受客观条件的制约,即使实现不了“大志”,也有可能实现“中志”;“立小志者不得志”,是指那些失去明确追求目标的人,他们会像“比塞尔人”没有确定方向一样,很难走出人生的沙漠。
列宁也说过:鹰有时飞得比鸡还低,但鸡永远也飞不了鹰那么高。
因为鹰尽管“有时飞得比鸡还低”,但它的心中永远装着蓝天。

【高考研读】
[走近作者]
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晚号半山,卒谥文。北宋临川人,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仁宗庆历二年中进士,嘉祐三年上万言书,提出变法主张。被列宁称为“中国十一世纪的改革家”(列宁《修改工人政党的土地纲领》)。在文学上也有很高的成就,他博古好问,不迷信于古人,主张为文要有“补于世”,散文雄健峭拔,诗歌遒劲清新,诗文思想同政治主张是一致的。著作收入《临川先生文集》。 
[背景资料]
褒禅山旧名华山,今称褒山,位于含山城北十五里的褒山乡境内,海拔二百零四米,相对高度一百八十米左右,山顶东面稍高,其余处则平而长。现在除罗汉洞外皆湮没无闻,大小塔也在“文化大革命”中被炸掉了。最近山下大庙村的一个赵姓社员在清理塔基时,发现一盒藏于中空的大石中,内有不少“开元通宝”铜钱,可见这座塔确是唐代的建筑。 
大石塔的西南坡下为褒山寺旧址,即王安石所谓“慧空禅院”。褒山寺在一九五二年前仍香火不绝。前殿匾额题有“褒山禅寺”四个镏金大字。当时的褒山禅寺亦是文人墨客所喜爱的游憩处。今天这些碑刻已荡然无存。

[题目阐释]
《 游褒禅山记》是王安石三十四岁时(1054年)从舒州判通任上辞职,在回家的路上游览了此山,三个月后以追记的形式写下此文。虽然是游记,但却是借记述游山来说理。王安石游褒禅山和曾巩游玉山的经历一样,都因游者不想前行,而未能穷尽山洞。但这时的王安石比他的朋友曾巩大了十几岁(当时曾巩只有十八岁),思想也深刻的多,他并不是象曾巩那样只是遗憾于“遗泉石之胜”(曾巩《游倍州玉山小岩记》),而是由此事生发开去,讲出一番求学问、做事业的道理,并辩证地提出了“物”、“志”、“力”的关系。
字词积累
①偏义复词:庐冢。 
②古今异义词:以上(而上)、不能(无法办到)、十一(十分之一)、于是(在这种情况下)、非常(不同一般)、所以(表原因)。
句式积累
1、词类活用:
①始舍于其址   名词作动词,筑舍定居 
②有泉侧出     名词作状语,从旁边 
③问其深,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深: 深度。穷:走到尽头。  
④则其至又加少矣。到达的人。 
⑤火尚足以明也。照明。
⑥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 见:见到的景象。 
⑦常在于险远。险阻僻远的地方。 
⑧谬其传而莫能名者。谬:使动,弄错,使… 错。传:流传的文字。名:动,识其本名,说出名称。
2、找出文中的判断句: 
①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也。 
②所谓华山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③今言“华”如“华实”之“华”者,音谬也。 
④此余之所得也。 
⑤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名句积累
1、 古之人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2、 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
3、 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
4、 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E剖析新教材

【教材整体研读】
[文脉梳理]
                                             介绍褒禅山的概况
                  记游山所见的景物和经过
                                             记游华山洞的经过
                                     游华山洞的心得
 《游褒禅山记》   议论游山的心得
                                     治学必须“深思而慎取”
                  补叙同游者

[布局谋篇]
第一部分(○1○2段)记游山所见的景物和经过,是记叙部分。
第一层(○1段)介绍褒禅山的概况。
第二层(○2段)记游华山洞的经过。
第二部分(○3○4段)写游山的心得。这是全文的议论部分。
第一层(○3段)写游华山洞的心得。这是全文的重点。
第二层(○4段)借仆碑抒发感慨,提出治学必须采取“深思而慎取”的态度。
第三部分(○5段)补叙同游者的籍贯、姓名和作记时间,及作者籍贯、署名。

【重点语段研读】

[重点研读]
①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  
这是一个连锁复句,用“……愈……,愈……,……愈……”来表示这种关系。第一个分句“入之愈深”是条件,第二个分句“其进愈难”是紧承这个条件所产生的结果。在这里要注意几个分句的主语是不相同的,第一个分句的主语是“余与四人”,因承上省略,第二个分句的主语是“其进”,“其”是指代第一个分句,第三个分句的主语是“其见”,“其”是指代第一、二分句。这句可以译成这样:进洞越深,那往前进就越困难,可是看见的东西就越新奇。 
②所谓华山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这是一个“……者,……也”表判断的句式。谓语部分的“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又是一个判断句式。“乃”是判断词,课本上把“乃”注作“是”这是对的。但又说“乃”在这里有“在”的意思,这似乎缺乏根据。看来这是编者随文意译,而这样的意译是不妥当的。因为“乃”在辞书里,并不作动词用。“华山之阳”译作“在华山的南面”的“在”,只是在翻译时根据前后文的意思添加进去的。这句话可以说成“以其乃在华山之阳名之也”,可见有没有“在”字,“乃”是判断词。在这里还要注意:“乃华山之阳”是原因,“名之”是结果。“名”在这里充当动词使用,释为:称或叫做。整句可以翻译为:所谓华山洞的说法,是因为它是在华山的南面才这样称呼它。 
③然力足以至焉,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 
这句话是无疑而问,明知故问,但它只问不答,而是把要表达的确定意义包含在问句里。虽是问句,可意思是明确的。这同平铺直叙的表达比较起来语气强烈,加重了语言的力量,能激发读者的感情,给读者造成深刻的印象。   
④余于仆碑,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 
这是个翻译时难度较大的句子。除了课文上的注释,还要弄清楚①于:从。“于仆碑”就是从倒下来的石碑上。②谬:是由形容词充当使动。“谬其传”就是使那流传的情况弄错。③名:名词充当意动,后面省略宾语“之”。“莫能名者”就是没有人能以之为名,可意译为:没有人能正确地称呼它们。整句译成现代汉语是:我从倒下来的石碑上,又因而感叹那些古籍不存在了,后代人就使那流传的情况弄错,没有人能正确地称呼它们,这种情况怎么说得完呢?  
按:有人把“古书之不存”的“古”解作前人,古代。“书”是刻写的意思,“之”代碑文,“不存”是漫灭,磨灭。意思是前人刻的碑文磨灭了。这样理解就回应开头的碑文漫灭,造成后人“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从而发出无限感慨。亦通。 
○5本文的主旨可用哪一句话来概括。
“尽吾志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一句是全文主旨的概括。 
○6作者说“不能至”是指什么说的?这本来是件“有悔”的事,为什么作者又说“可以无悔”呢? “尽吾志”是什么意思? 
小结:不能至洞的深处,不能见“非常之观”。 因为已经“尽吾志”了。为实现自己的愿望作最大的努力。“尽吾志”是这句话的要害。
○7“尽吾志”这句话跟前段记游中哪句话是前后照应的? “极夫游之乐”是指什么说的?为什么到了洞之深处才能“极夫游之乐”呢?作者 “悔”的真正原因是什么?   
 小结:“尽吾志” 照应“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极夫游之乐”是指至洞之深处。从“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可以看出,再看下文“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也表现了这样的意思——到了洞之深处才能“极夫游之乐”。“悔”的真正原因是“随之”。“随之”,就是放弃自己的意愿,不作最大努力而屈从别人,这正是本句的要害。 
 
[疑难阐释]
1、本文记游程从什么地方开始?到什么地方结束?
明确:(从“慧空禅院”开始,到出后洞时结束。)可见第1、2段是记游部分。  
2、作者发了哪些议论?由什么事情生发出来的?
明确:(“尽吾志而不能至,可以无悔矣”“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前一点是(游后洞而未能“极夫游之乐”。)后一点是(“有碑仆道,其文漫灭”)可见第3、4段是议论部分,分别照应第1、2段。  
3、“褒禅山亦谓之华山”哪一个是本名?哪一个是别名?从什么地方看出来的?
明确:(华山是本名,褒禅山是别名。“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此前不叫褒禅山;“有碑仆道……曰‘花山’”——可见“花山”是古名,“花”后来讹音为“华”。)  
“唐浮图慧褒……名之曰‘褒禅’”——这句说别名来由。下句“今所谓……庐冢也”作补充,证明此说正确。  
“距其院东五里……名之也”——“华山洞”,这句介绍华山洞名由来。  
4、“距洞百余步……曰‘花山’”——“有碑仆道”中有省略成分吗?说碑“距洞百余步”,却没有说出方位,据你判断,碑应在洞的哪一面?
明确:(“仆”后省“于”。西面,作者以慧空禅院为参照物,再去前洞,正是向东走,先见碑而后见洞,可见碑在洞的西面。)  
5、为什么要先点出洞名?
明确:下文主要记游华山洞经过,又由此生发议论。 
6、为什么说“华(huá)山”是“音谬”?
明确:古文无“花”字,“花”小篆中作■,像花之形;“花”是后起字,有此字后,“花”“华”分开。)  
7、请简述游洞的经过。
①“其下平旷……所谓前洞也”——“前洞”陪衬“后洞”,一笔带过,妙。  
②“由山以上五六里”——“以”的用法同“而”,一笔带过行程。“有穴窈然”——写所见,“入之甚寒”——写所感。“问其深”——写所问。这是详写后洞。  
③“余与四人……而其见愈奇”——“愈深”“愈难”“愈奇”六字,大有深意,为下文议论张本。如果是一般的山水游记,“愈奇”之后必大肆渲染。  
④“有怠而欲出者……俱出”——游程至此结束。  
⑤“盖余所至……又加少矣”——追记洞中所见。  
⑥“方是时……火尚足以明也”——追记自身,伏“悔”字。  
⑦“既其出……游之乐也”——以“悔”结束记游,为下文抒发议论作铺垫。  

8、后洞的特点是什么?洞的深处是怎样的情形?出洞的真正原因是什么?
明确:后洞的特点是“窈”“寒”“深”。 洞的深处是“愈深”“愈难”“愈奇”。 出洞的真正原因是“怠”。)  
9、如何理解“于是余有叹焉”
明确:“于是”承上,“叹”启下,由叙事过渡到议论。  
10、解释加点的词语“古人……无不在也”
明确:“无不在”就是“无不在心”,省“心”字,使行文简洁。全句意在颂古人博大精深,为下文立论根据。  
11、举例说明文中前后的照应。
明确:“夫夷以近……则至者少”—照应前洞、后洞。“而世之奇伟……在于险远”——照应上文“其见愈奇”。“而人之所罕至焉”—照应上文“则其至又加少矣”。“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从事实推出结论,为下文“尽吾志”张本。 
“有志矣不能至也”推开一层,点出“力”,照应上文“余之力尚足以入”。
“有志与力……不能至也”再推开一层,点出“物以相之”,照应上文“火尚足以明也”。  
“然力足以至……讥之乎”——用推理导出最重要的结论(即本文主旨),作者正意只在“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这句话上⑦“此余之所得也”——总收一笔。  
这是本文思想内容的重点,也是诵读的重点。
12、解释下列语句。 
明确:①“古人之观于天地……”意思就是“古人观察天地”。“之”,助词,无义,有舒缓语气作用。“于”,这里表示观察的对象,译成现代语时可省略。  
②“险”,这里用的是本义,即“高山”,因为后洞在山上。“夷”,指平地,说的是前洞地势。  
③“至于幽暗昏惑”中的“至于”是实词性词组,意思是“到了……的地方”。
④“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中的“也”,在一般情况下可省,但此处不能省,它表示肯定的语气,意思是确实尽了自己最大的努力。  
⑤“此余之所得也”:这是特殊形式的判断句,读时“此”后应作一顿。
13、 “古书之不存”跟上文哪句话相照应?“后世之谬其传”又是跟哪句话相照应?这两句话是不是专指碑文字迹模糊和“花山”被误传为“华山”这两件事说的呢?
明确:“其文漫灭”。“今言‘华’如‘华实’之‘华’者,盖音谬也”。 
这两句话既是专指,又是泛指,而且重在泛指。从 “何可胜道也哉”可以看出它是泛指文字流传或刊印的讹误。
小结:这就是从个别引申出一般的写法,也表现了作者的阔大胸襟,看问题有思想高度。所以作者说“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 
14、本文由“不得极夫游之乐”生发出“尽吾志”的观点,由“仆碑”生发出“深思慎取”的观点,这两个观点彼此有联系吗?  
明确: 作者游褒禅山,本来是一次平常的游历活动,但却从中悟出了人生哲理——从前洞后洞游人的多少悟出“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从“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悟出“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由此再引申一步,就得出了“非有志者不能至”的结论。然后将这次游山而未能“极夫游之乐”的教训升华到理论上来,具体分析了“至”的几个条件,最后得出“尽吾志”的观点——这正是“求思之深而无不在”的结果。由此可见,“尽吾志”的观点跟“深思慎取”的观点是有联系的:“尽吾志”的观点是在“深思慎取”的基础上产生的;有了这个观点,又能反过来促使人们“深思慎取”,二者是相辅相成的。  
本文作者强调的是“尽吾志”的观点,将它置于主要位置,只是在文末略提“深思慎取”的观点,这种布局方式是恰当的,既突出了全文的主旨,又不忽略它的次要方面。  

【写作技巧研读】
【精彩品读】
作者游褒禅山,本来是一次平常的游历活动,但却从中悟出了人生哲理——从前洞后洞游人的多少悟出“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从“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悟出“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由此再引申一步,就得出了“非有志者不能至”的结论。然后将这次游山而未能“极夫游之乐”的教训升华到理论上来,具体分析了“至”的几个条件,最后得出“尽吾志”的观点——这正是“求思之深而无不在”的结果。由此可见,“尽吾志”的观点跟“深思慎取”的观点是有联系的:“尽吾志”的观点是在“深思慎取”的基础上产生的;有了这个观点,又能反过来促使人们“深思慎取”,二者是相辅相成的。 
    本文作者强调的是“尽吾志”的观点,将它置于主要位置,只是在文末略提“深思慎取”的观点,这种布局方式是恰当的,既突出了全文的主旨,又不忽略它的次要方面。

附:参考译文:
    褒禅山也叫华山。唐代和尚慧褒开始在山麓筑屋定居,死后葬在这里。因为这个缘故,从那以后人们称这座山为“褒禅”。现在人们所说的慧空禅院,就是慧褒的弟子在慧褒墓旁盖的屋舍。离那禅院东边五里,是人们所说的华山洞,因为它在华山的南面而这样称呼它。距离山洞一百多步,有一块石碑倒在路旁,那上面的碑文已经模糊不清,只有从它残存的字还可以辨认出“花山”的名称。现在把“华”念作“华实”的“华”,原来是读音错了。
    华山洞下边平坦空旷,有泉水从旁边涌出,题字记游的人很多,这是人们所说的“前洞”。顺山而上走五六里,有个洞穴幽暗深远,走进洞穴十分寒冷,问它的深度,就是那些喜欢游览的人也不能走到尽头,人们叫它“后洞”。我和同游的四个人拿着火把走进去。进洞越深,前进越困难,然而见到的景象也越奇特。有松气懈怠想要退出的伙伴说:“如果不出去,火把将要烧完!”于是跟他们一起退出洞来。大约我走到的地方,比起那些喜欢游览的人来说,还不到十分之一,然而看那左右的洞壁,来到这里题字记游的已经少了。大概洞更深,那么到达那里的人就更少了。正当决定从洞中退出的时候,我的体力还足够继续前进,火把也还足够继续照明。我们已经出洞了,便有人责怪那要求退出来的人,我也后悔自己随从他们,以至不能尽那游览的乐趣。
    对于这种情况,我有感慨了。古人观察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的时候,往往有心得,因为他们探究、思考得非常深入而且无处不在;地方平坦并且路程近,到达的人就多;地势险峻并且路程远,到达的人就少。但世上的奇妙雄伟、珍贵奇特、不同寻常的景象,常常在那险阻僻远的地方,因而人们很少到达那里。所以,不是有志向的人是不能到达的。有了志向,也不随从别人而中止,然而力量不足,也不能到达。有了志向和力量,而且又不随从别人而松懈,到了那幽深昏暗、叫人迷乱的地方,却没有外力来辅助他,也不能到达。但是力量足够到达那里,结果却没有到达,在别人看来是可以嘲笑的,在自己看来也是有所悔恨的。尽了自己的努力却不能到达的人,就可以没有悔恨了。难道谁还会讥笑他吗?这就是我这次游山的心得。
    我对于那倒在地上的石碑,又因此叹惜那古代书籍的失传,后代人弄错了它流传的文字,而没有人能够说明白的事情,哪能说得完呢!这就是今天治学的人不可不深入地思考、谨慎地选取的缘故了。
    同游的四个人:庐陵人萧君圭,字君玉;长乐人王回,字深父;我的弟弟安国,字平父;安上,字纯父。至和元年七月某日,临川人王某记。
 
关于本站 | 免责声明 | 业务合作 | 广告联系 | 留言建议 | 联系方式 | 网站导航 | 管理登录
闽ICP备0503071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