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nyq.cn
 当前位置: -> 教案 -> 初三语文教案 -> 正文

激趣让语文课堂成为学生的乐园(人教版九年级必修)

作者:未知来源:网络收集时间:2011-10-29 16:55:07阅读:
字号:|
 


语文是一门应用最为广泛,最接近生活,内容最丰富多彩,最有情趣的学科,也应是学生最感兴趣的学科。然而充满人性之美、最有趣味性的语文教学却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变成了枯燥乏味的技艺之学,知识之学,乃至畸变为一种应试训练。这让不少语文教师发出了“语文难教”的感慨,“语文难学”也自然成了学生们共有的感觉。不改变语文课堂单调、沉闷的局面,不给语文课注入新的活力,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将不可能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那么如何激发学生在语文课堂上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乐学、会学,让语文课堂真正成为学生学习的乐园呢?下面我结合自己实践新课程的教学实际,谈谈自己的心得体会,与大家共勉。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苏霍姆林斯基也曾说:“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要依赖于兴趣。”从心理学的角度看,兴趣是一种个性心理特征,它是在一定的情感体验影响下产生的一种积极探究某种事务或某种活动的意识倾向。人们对感兴趣的事务和问题,会主动愉快地去探究它,不但不把它当作负担,而且会废寝忘食乐此不疲地去干。所以,兴趣是推动人去寻求知识和从事工作的内驱力。作为语文教师,我们更应该从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入手,使他们在感兴趣的基础上形成一种获取知识的强烈欲望,并在这种欲望的驱使下,由被动地学变为主动的学,在自主、合作、探究中赢得兴趣回,在师生互动的良好氛围中学得知识归。


一、情感激趣
课堂教学中师生的协调是以情感为纽带的,教师以丰富的情感投入到课堂教学当中,学生会从中受到熏陶、感染、启迪并有所感悟,潜能和创造性才能得以充分发挥。教师的情感包括对学生的热爱和尊重,对教学倾注的热情,体验教学内容的确切及教师心情的激动、愉快等。学生的学习活动,不但有智力因素的参与,还有非智力因素的参与。而学习的质量,则是二者相互作用的结晶。其中,情感在非智力因素中占重要地位。在教学中,如果没有情感因素的参与,学生在课堂中木然置之,毫无反应,对学习内容采取漠然置之的态度,整个课堂就犹如一潭死水,必然会影响到学习的效果。语文课本中的每一篇课文都是一篇完整独立的文章,“文章不是无情物,字字句句吐衷肠”。每篇文章的内容都会形成一定的情境和气氛,表达一定的思想感情。因此,在语文课堂中,就需要渲染课堂气氛,营造一种与文章内容相一致的情境,使学生置身于特定的情境中,仿佛身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观其景,形成一定的情感基调,从而激发学习兴趣,更好地理解和体会文章内容,甚至不自觉地融进了文章的角色中去。教师丰富的表情动作、富有表情的语言、积极良好的情绪,驾驭课堂的轻松自如,点拨知识的深入浅出,都可为学生创造轻松愉快的学习情境,使学生积极好学、反应敏捷、思维活跃,展开想象的翅膀,在知识的殿堂中流连忘返。
二、媒体激趣
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过去语文教师那种“夹着课本和粉笔进教室,一本书一张口,一块黑板一双手”的形象有所改变,电子设备将取代纸和粉笔成为语文教师的备课工具,多媒体已经作为一种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引入课堂,学生可以通过多媒体以及网络更加直接更加快捷地去了解语文知识,扩大自己的知识面,因而学习兴趣也会有很大提高。在课堂上,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能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思维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比如在讲授朱自清的《春》时,我精心选择制作了几幅图片,《春花图》、《荷塘月色》、《夕阳无限好》、《好大一场雪》,要求学生在总结文章写景特色的基础上用一段话描述图片的景色,并且请其他同学评价。学生们激情难抑,争相发言,展示自己的描写才能。又如在做《说话训练》时我选择了希望工程的宣传画《大眼睛》,春城的一场春雪的图片以及环境污染的录像片,使学生在图、声、景的感染中,有感而发,即兴发言,侃侃而谈。中间插入的小记者采访的形式更是极大地调动了他们的积极性。
由此看来,通过多媒体教学,不仅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而且能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锻炼他们的口才,并且也节省了板书的时间,教学更为直观,可谓一举多得,值得推而广之。
三、活动激趣
叶圣陶先生指出:教育的目标在于“造就善于处理生活的公民”,语文是生活中的一种必要的工具,引导学生由单一的语文学习步入广阔的语文空间,在学语文的同时学做人,在长智力的同时养成习惯,在练就基本功的同时提高自身的思想素质和心理素质,从而促进自我人格的全面完善已经成为语文教学中的重中之重。因此,以语文能力训练为核心,开展一系列丰富多彩的语文活动:如编课本剧、背诵比赛、演讲比赛、辩论会、故事会、读书汇报会、办墙报、手抄报、搞社会调查、书法比赛、参观学习、歌咏比赛、作文大赛等,必将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在所教班级从初一到初三结合不同的阶段有计划、有目的地开展了以上语文活动,力求使每一位学生都能发挥自己的特长,在各项活动中展示自己的才华。在开展活动的过程中,我也更进一步了解了学生的优点和缺陷,以便在以后的教学中能更好地因材施教。
四、竞争激趣
中学生朝气蓬勃,精力旺盛,求知欲强烈,有竞争意识。基于这种特点,在教学中,为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活课堂气氛,使学生在轻松的环境中更加主动自觉地学习,我常有意识地为学生创造一些竞争条件。本学期,我在所教班级设立了语文擂台,由学生设计了颇具特色的板报张贴于墙壁之上,学生还效仿《青苹果乐园》的风格,取名为“初露小锋芒”,充分体现了自我的个性,于谦虚中见锋芒。我们师生共议,在板报中设立了演讲、作文、小楷、周记、古诗、活动等栏目,将每天课前三分钟演讲、每周的周记、每次作文以及每天的小楷定期进行评比,评选出表现优秀的学生,每次各项各设若干名优秀,逐步积累,准备到期末时评选出获得优秀数目最多的学生,适当给予鼓励。在这项活动中,同学们踊跃参与,竞争激烈,尤其是一部分后进生也不甘示弱,他们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作文写不好的就在小楷上多得分,小楷写不好的就在古诗背诵上下工夫,周记写得少的就在课堂演讲上多谈谈,平时作文写一篇的都争着写两篇。适逢世界杯,大家写作的题材更为广泛,周记、作文屡侃足球,就连平时一听到老师布置作文、周记就垂头丧气的男同学也兴趣勃发,周记本上的内容明显有所增加,课堂演讲更是振振有辞,从巴西谈到西班牙,从米卢谈到中国的队员,甚至那些复杂的外国球员的名字都背得滚瓜烂熟,一改从前的羞涩、难开其口的风格。在各种活动中,同学们可谓“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学生们有一种在语文知识的长河中遨游,其乐无穷的感觉。由此可见,竞争能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改变教师讲,学生听的单一教学模式,使大语文的教育思想更好地融入到语文素质教育当中,能丰富语文教材的内容,加深学生对教材的理解,扩大学生的知识面,从而发展学生的综合素质。
提高学生的兴趣是一门教学的艺术。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在孔子看来,学习的最高境界是“乐”。在语文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把语文课堂由单纯的传授知识转变为满足学生求知渴望、培养能力、陶冶性情、净化思想的乐园,是语文教学所要追求的目标,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
 
关于本站 | 免责声明 | 业务合作 | 广告联系 | 留言建议 | 联系方式 | 网站导航 | 管理登录
闽ICP备0503071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