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nyq.cn
 当前位置: -> 教案 -> 初一语文教案 -> 正文

跋唐人暮雨牧牛图(人教版七年级必修)

作者:未知来源:网络收集时间:2011-10-29 16:50:08阅读:
字号:|

一、教学目标:
1.了解朱熹和他的作品; 
2.掌握《跋唐人暮雨牧牛图》中的主要文言词语; 
3.理解《跋唐人暮雨牧牛图》的大意; 
二、教学重点、难点
1.掌握《跋唐人暮雨牧牛图》的篇章结构; 
2.了解《跋唐人暮雨牧牛图》的写作特点。 
3、了解《跋唐人暮雨牧牛图》中文言虚词“而”的不同用法。 
三、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作家作品 
朱熹(1130~1200)字元晦,号晦庵,徽州婺源(今属江西)人,是我国历史上继孔子之后的又一位伟大的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 
南宋高宗建炎四年(1130年)朱熹生于尤溪县。14岁时父病逝,寄居崇安五夫。19岁时,以建阳籍参加乡试、贡试。荣登进士榜。他一生为官九年,先后担任同安县主簿、知江西南康军、湖南潭州知州、两浙东路常平茶盐公事、焕章阁待制、侍讲(皇帝的老师和顾问)、知福建漳州等职。庆元六年(1200年)十一月初九,逝世于考亭,归葬于建阳唐石里(今黄坑镇)大林谷。 
他一生刚正不阿,无意仕途。平生致力于著书立说、创办书院、讲学传道,是我国继孔孟之后的一代宗师。如果说孔子是中国早期儒学的权威代表者的话,那么朱熹则是中国后期儒学的集大成者。他著的书被元、明、清三朝代定为开科取士的必读之收;他的哲学观点影响我国封建社会末期长达600多年时间;迄今仍对中国传统优良文化的发展起到承先启后和无可替代的作用。 


他是宋代理学的集大成者,继承了北宋程颢、程颐的理学,完成了客观唯心主义的体系。认为理是世界的本质,“理在先,气在后”,提出“存天理,灭人欲”。学识渊博,对经学 、史学、文学、乐律乃至自然科学都有研究。其词作语言秀正,风格俊朗,无浓艳或典故堆砌之病。不少作品的用语看得出都经过斟酌推敲,比较讲究。但其词意境稍觉理性有余,感性不足,盖因其注重理学的哲学思想故也。代表作有《菩萨蛮》(一)、《水调歌头》(一)、《南乡子》、《忆秦娥》(二)等。其中以《菩萨蛮》(一)最有特色,该词运用回文,每两句互为颠倒,八句共四对,十分自然和谐,毫不牵强,而且颇有意境,构思之精巧极矣,足见晦庵对语言的驾驭能力。除词外,还善作诗,《春日》和《观书有感》是他最脍炙人口的诗作。其词结有《晦庵词》。 
(二)题目解说 
从题目我们可以看出,本文是作者给唐人所绘的《暮雨牧牛图》写的题跋,意在睹物思人,“俯仰存没”。 
(三)翻译全文
全文由物及情,因情而作。
予老于农圃,日亲犁耙,故虽不识画而知此画之为真牛也。 
于,在; 
圃,菜园; 
日,每天; 
犁耙,平地的工具; 
故,因此; 
而,转接连词,却; 
译文:我在农村中生活到老年,每天和犁耙在一起,所以虽然不懂画,却知道这幅画画的是真牛。 
这句话写了作者识画的缘由,并评价画师画得逼真。 
彼其前者却顾而徐行,后者骧首而腾赴,目光炯然,真若相语以雨而相速以归者。 
彼其,它们,指画中的牛; 
却顾,回头看; 
徐,慢慢地; 
骧首,马疾行而高抬头; 
炯然,明亮的样子,这里指牛的眼睛明亮有神的样子,炯,(目光)明亮有神; 
若,好象; 
相,互相; 
语,名词作动词,告诉; 
雨,名词作动词,下雨; 
速,催促 
译文:那画中前面的牛回头看,慢慢地走,后面那头牛昂着头快步走来,目光明亮,好象互相告诉说下雨了,并且相互催促着回家的样子。 
这句话不仅描绘了牛的逼真神态,也写出了作者赏画时的情趣。 
览者未必知也,良工独苦,渠不信然? 
览,看; 
良,好; 
工,画工; 
独,独自; 
苦,费尽心思,苦心孤诣; 
渠,难道; 
信,实在,真实; 
然,这样; 
译文: 看(画)的人不一定知道,优秀的画工独自苦苦用心,难道不是确实如此吗? 
这句话写出了作者对这幅画的见解。 
延平余无竞出示此卷。 
译文:延平的余无竞拿出这幅画给我看。 
这句话点明了这幅画的由来。 
卷中有刘忠定、邹忠公题字,览之并足使人起敬。而龙山老人又先君所选士而余所尝趋走焉者也,俯仰存没,为之慨然。因识其后而归之。 
足,足以; 
选,选拔; 
趋走,拜访; 
俯仰存没,思念活着与死去的亲朋,没,通“殁”,死; 
慨,感慨; 
因,因此; 
识,通“志”,记; 
归,还; 
之,他,代余无竞; 
译文:画中有刘忠定、邹忠公的题字,看了足以使人产生敬意。龙山老人又是我父亲当考官时所录取的,并且是我曾经拜访过的人,思念活着与死去的亲朋,为他们感慨。就在这幅画后面写了几句话,一并归还给主人。 
这几句话交代了题字的用意及作者由画中已有题跋所生发的感慨。 
(四)写法分析 
1.开篇亲切自然引入主题,结尾点题简明扼要; 
2.文笔清新,描摹真切形象; 
3.段与段之间过渡自然。
(五)文言虚词“而”在文中的不同用法。 
故虽不识画而知此画之为真牛也,转接连词,却; 
彼其前者却顾而徐行,顺接连词,表并列,不译; 
后者骧首而腾赴,顺接连词,表并列,不译; 
真若相语以雨而相速以归者,顺接连词,表承接,不译; 
而龙山老人又先君所选士,顺接连词,表承接,不译; 
而余所尝趋走焉者也,顺接连词,表递进,不译; 
因识其后而归之,顺接连词,表承接,不译;

 
关于本站 | 免责声明 | 业务合作 | 广告联系 | 留言建议 | 联系方式 | 网站导航 | 管理登录
闽ICP备0503071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