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nyq.cn
 当前位置: -> 教案 -> 初一语文教案 -> 正文

让兴趣在语文教学的果林里飘香(人教版七年级教学论文)

作者:未知来源:网络收集时间:2011-10-29 16:50:03阅读:
字号:|
 在语文教学实践中,我们常常感叹,教师熬尽心思,口干舌燥,学生仍素然寡味,收效不能令人满意。造成这种后果的根源,主要是学习兴趣没有能够充分调动,思维没有能有效地激活。学习兴趣是渴求获得知识,探索某种事物或参与某种活动的积极倾向。古往今来,许多卓有成效的语教师,成功的奥妙就是以培养这种倾向为突破口,设计运用有效的方法进行教学。譬如张耀奇老师在课堂教学中运用对联归纳段意,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推敲语句,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王家伦老师巧设“弯道”,使学生为了某种实际任务而认真探讨,有效地激发了学生学习文言语法的主动性。
兴趣是学好语文的动力源泉,依据具体的语境,结合施教的具体对象,激发兴趣,启动思维途径也是各有千秋的。只要教师把着力点放在教学过程中兴趣的培养和思维激发上,学生就能发挥潜在的主动性优势,学好语文。
怎样能有效地培养兴趣激活思维呢?我认为应该在预习、听课与作业练习这教学过程的三个环节上下功夫。
     有效地发挥预习的功能,这是语文教学成功的基础环节。预习什么?如何检查?是语文教师应予明确的问题,预习的内容与督促的方式要同中有异,陈中出新,要让常规预习的内容中有闪光的亮点。譬如借助工具书理解字词,这是语文预习中最起码的常规内容。如何让学生主动去预习呢?依据重在参与,全面提高的原则,从培养兴趣入手。实行小组拟题筛选制。在督促检查中,结合学生素质的实际功底,给出相应的褒贬,并适时渗入竞赛式的检查,有效地激发了学生预习的主动性,调动了整体参与的功能。


课堂教学是传授知识的主渠道,营造和谐愉悦民主的课堂气氛,让教与学双方的认知思维活动有一个真正宽松的天地,是众多语文教师孜孜以求的。如何抓住切入口向课堂要效益,教师应因人制宜,设计最佳的协学方案,以便最大限度地激发思维,启迪智慧,让学生产生学习语文的内驱力。
语文课堂教学是一项综合的过程,而导读、提问与结尾又是课堂这一主渠道中关键的程序。导读的成功与否,关键是教师能否运用严密的教学思路,结合最新的动态背景,围绕课文把丰富的知识巧妙的融入教学。借此让学生在思维与探究中增添激情,强化思维。课堂提问是一门艺术,在语文教学中颇为讲究的,它渗入穿插于整个教学过程,是调动学习兴趣,达到教学目的的主要方法。恰当地设计,灵活地运用,能有效地促进学生主动参与,进行分析,并沿着问题的思路去思考。文章结尾有“豹尾”、“撞钟”之说,语文课的终结也固然如此,万不可忽视。好的结尾,既要掀起高潮,又要留有余味,从而做到课终而无穷的效果。
作业与练习是学生消化掌握,巩固所学知识的主要途径,也是教师了解学生知识接受的动态,赖以进行教学设计再创造的参与。如何设计作业练习内容,怎样检查评价,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在新的教学理念及新的教学思维下,作业次数
与批改更不能拘于形式,不能僵化地进行硬性限制。教师可以根据具体施教对象,设计题型及批阅方式。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诚然。只有让学生“乐之者”,才能真正达到预期目的,否则仍冲不出“为作业而作业”
的禁锢之中。在造句的题型教学中,我依据小组进行设计,规定组内每人选造一句,但需小组综合,小组内的句与句之间要搭配得当,衔接成一段通顺的话。检查方式采取指派代表或角色诵读的形式,这种既培养了个人能力,又重视到整体的协作参与,气氛浓有郁热烈,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语文教学是一门综合性的艺术,相互制约与依赖的因素颇多,诸环节的兴趣激发,思维启动均事牵全局。为此,作为语文教师在不断充实和完善自身综合素质的基础上要善于在教学过程中把握时机,营造轻松愉悦的学习环境,设计较好的方案,有意识培养学生在预习、听课与作业及练习等环节的兴趣,以而激活学习思维,养成主动学习的好习惯,从实质上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敖市中学:曾坤)

 
                    
 

曾坤

关于本站 | 免责声明 | 业务合作 | 广告联系 | 留言建议 | 联系方式 | 网站导航 | 管理登录
闽ICP备0503071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