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nyq.cn
 当前位置: -> 教案 -> 初一语文教案 -> 正文

再别康桥(苏教版七年级必修)font

作者:未知来源:网络收集时间:2011-10-29 16:49:39阅读:
字号:|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目标
1 知识能力目标  有感情的朗诵课文。
2 过程与方法目标  品味诗歌的语言,体会诗歌的感情,学会欣赏诗歌。
3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感受离别情感,体验人间真情。
教学重点与难点  意象的品味与朗读;把握诗情。
教学对象分析与教学策略
学生对于诗歌意向的把握可能有一定的难度,本课教学让学生在充分感受、朗读的基础上,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利用合作与探究,找到走进诗歌的尽可能多的突破口。
多媒体辅助课堂教学,增大课堂容量。
一 导入新课
诗歌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有一种情感经常被诗人表达,比如下列诗句:“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今天我们学习表达离别的一首现代诗《再别康桥》。
二 作者及背景(多媒体展示)
徐志摩(1896——1931),浙江海宁人,新月派诗人。诗集有《志摩的诗》《猛虎集》等。
康桥又名剑桥,英格兰的一座城市,临近康河,以剑桥大学闻名于世。1920——1922年,徐志摩在英国剑桥大学学习,学习期间,剑桥大学浓厚的学术氛围、自由的探讨空气,使徐志摩精神逐渐成熟,形成了自己的人格观念和价值追求。因此,剑桥是诗人梦想开始的地方,是他的精神家园。1928年徐志摩重游康桥。在一个晴明的下午,是人怀着激动地心情,悄悄来到康桥,没有见到自己的朋友,只有熟悉的康桥在静静的等待着他。于是,七八年前曾经生活过得图景,如梦一般在眼前展现。在乘船返回祖国的途中,面对汹涌的大海和辽阔的天空,诗人用诗句写下这次重游的感受。


三 自读诗歌,整体感知。
1 读准字音
荇     篙    溯    斑斓    笙箫
2 学生自读诗歌。
要求 读准字音,读通诗句,读出节奏。
3 整体朗读把握,同学互读互评。
4小组朗读并推荐,朗读展示,学生点评。
5学生推荐,配乐朗读。
6 听课件朗读并进行想象。
四 合作探究,走进诗歌。
1 品味意象
诗人常用景物来寄托自己的感情。我们把负载着作者感情的事物称作意象。在诗中,作者选取了一些美的意象来代表康桥,表达情感,你喜欢哪一意象?和同学交流探讨,建议采用“我喜欢(   )小节,因为诗句运用(     )的写法(修辞),写出了(表达了)(       )”的句式说说自己的理解或体验。
2体会诗情
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一般的离情是牵手顿足,柔肠寸断。而本诗所表达的离情有何不同?作者为什么这样?如果本诗也有离别的忧愁的话,你是如何体验到的?
五 体会“三美”,学会欣赏。
1 在我国诗歌史上,新月派诗人主张诗歌要有“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你是如何理解这“三美”的?你能结合本诗来做一点分析吗?
2 读徐志摩的另外一首诗《沙扬娜拉》,任选一个角度来谈谈诗歌的美。
最是那一低头的温柔
像一朵水莲花不胜凉风的娇羞
道一声珍重,道一声珍重
那一声珍重里有蜜甜的温柔
沙扬娜拉
六 感受离别,珍藏真情。
学生唱表达离别的歌曲,听课件音乐《故乡的云》,分别谈谈听出了什么。
七 结束课时,布置作业。
听课件录音,试着跟着背诵。
课外阅读一首与本诗格调相近的诗歌。

板书设计

再别康桥
徐志摩
 
留恋     迷醉
淡淡的哀愁
“三美”

 
关于本站 | 免责声明 | 业务合作 | 广告联系 | 留言建议 | 联系方式 | 网站导航 | 管理登录
闽ICP备0503071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