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nyq.cn
 当前位置: -> 教案 -> 初一语文教案 -> 正文

以人为本,提高写作能力(七年级必修)

作者:未知来源:网络收集时间:2011-10-29 16:49:37阅读:
字号:|
 
    作文教学一直是语文教学的难点,手机语文老师最头疼的事。从作文指导到作文批改再到作文评讲,老师往往要花上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可效果却不一定令人满意。从事语文教学工作以来,我一直在作文教学的道路上摸索,怎样才能让学生喜欢作文,写出生动具体而有创意的作文?现在我就谈谈我这几年来的几点做法。
     一、 增强自信,激发写作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推动学习活动的内在动力。在目前作文教学现状来看,许多学生岁作文缺乏兴趣,缺少信心。有学生这样讲:“写作文就像哑巴吃黄连——有苦难言。”这样没有兴趣的学生怎能写出激情的文章来呢?兴趣始终是转变学生?“要我写”向“我要写”的基本推动力量。首先让学生对作文有正确的认识:习作是生活的需要,是自我表达和人际交往的需要,而不是为了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
    如何使学生体验到作文后的喜悦,是学生作文水平提高的关键。因为每个人都希望自身价值得到肯定,被别人重视,尤其是学生,他们充满求知的力量。我在作文训练中,不断通过期待,激励向学生传递你能写好,其实你 相当聪明的美好信息,把这一信息转化为学生的意愿,激发他们的自尊、自信,调动学生的写作积极性,运用情感力量激发学生的写作欲望。平时我经常开展丰富多彩的作文活动,有时老师声情并茂地朗读学生的优秀习作,有时请学生自己上台大声朗读自己的得意之作,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我还利用难得的作文竞赛机会精心指导学生习作,学生的习作得奖,甚至在报刊发表,那是多么值得骄傲的事啊。它不仅对这些学生起了一个鞭策作用,对其他同学也是一个鼓励:别人能行,我也能行!在学期结束,我还要求学生利用假期将自己的优秀习作装订成册,并给它取个喜欢的名字,配上美丽的画面。同学之间互相传阅,互相学习,学生就自然而然不惧怕作文了,而且慢慢地形成了有事有话就写一写记一记的习惯,这为以后的写作积累了素材。


    二、重视阅读,丰富作文语言
    阅读是学习的基本形式,叶圣陶曾经说过:学生学得好,才能写得好。阅读是理解文章和作品内容的前提,也是写作的最基本要求。写作离不开阅读,阅读本身就是一种借助书本来观察世界认识世界的手段。“生活如泉源,文章如溪水,泉源丰富而不枯竭,溪水活泼而流不停。”除了让学生走出课堂走向社会,去感受生活、体验生活、认识生活,还应该大量阅读课外书籍,可以是优秀的儿童童话、小说,甚至科学书籍,报刊杂志,积累优美词句,扩大知识面。古人云:劳于读书,益于作文是很有道理的。为了该学生创造好的读书环境,我每个星期安排一节阅读课,让学生静下心来看书,形成良好的读书风气。并在班里创办图书角,同学之间互相交流好书,有人说过:“书非借不能读也!”对孩子来说尤其如此,好不容易借来的书看的津津有味,充分感受读书的乐趣,真正做到以读书为乐。在读的同时,要求学生从书籍中摘抄优美词句并归类,培养不动笔墨不读书的好习惯。天长日久,语言的积累也随之丰厚起来,学生就能积累许多好词好句以备用。到了写作时就不会“肚子又话说不出了”。
   三、精心指导,明确作文思路
   我在平时的作文教学中,深深体会到,作文指导的重要性。如果是经过精心指导的作文,学生就没有畏难情绪,写出的文章也能做到具体明确、文从字顺,而且还会出现一些令人赏心悦目的优秀习作。一旦是随意布置的作文,学生常常觉得无从下手,写出来的文章平淡无奇,还会冒出一些不符合要求的劣作,令人火冒三丈!所以每次习作前我都帮助学生审题,启发学生怎样从众多的材料中选择有新意的写,让学生对以前发生的事,看到的精彩片段进行回顾,让日益模糊的往事变得清晰。为了写实验,我将实验室搬到了教室;为了写游戏,我和学生一起玩;为了写动物,我带来动物让学生观察。即使是小练笔,我也尽量抽出时间做简单的指导,帮助学生把握方向,给他们指点迷津。我还善于抓住一些难得的习作时机,它既可以是学校或班级组织的各种活动,也可以是学习、生活中的细节。比如一天早读课,学生正专心读书,不料一只狗跑进了教室,这下可热闹了,男同学追着赶狗,女同学吓得尖叫,教室炸开了锅。面对这种情况,我不急不恼,而是也兴致勃勃地参入其中,等这位不速之客被我们赶出教室,我趁学生还沉浸在刚才的兴奋中,布置了一个片段练习:《教室里的不速之客》,不需老师的只言片语,学生挥笔而就,真是行云流水,一切水到渠成,涌出了许多充满童真童趣的习作,连平时见了作文就头疼的学困生也写出了出色的文章,真让人惊喜!而对组织的各种活动,我从不提前布置,让学生有心理负担,而是等活动结束后,和学生一起回顾,一起高兴,一起激动,让那个学生产生写的欲望,从而轻轻松松、快快乐乐地作文,体会到写作的乐趣
   四、享受成功,重视作文评改
    一直以来,作文的评改总是由教师的单方面完成,几乎没有学生的参与,这样很不利于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和写作能力的提高。在教学中还存在着许多老师一味的以自己心目中的“标准”来要求学生,常常求全责备,评价的随意性大,不够客观公正,在批阅作文时只是凭借对学生的大体印象确定作文的好坏。因此有些作文能力较差的学生即使偶尔写了一篇好文章往往也会被老师忽略,难得好评。因此,教师在批改作文时应做到精批粗改相结合的原则。对基础较好的学生的批改定位为:指点迷津。指出文章中的优缺点,“可以在作文本上作一些符号或者话语,让学生自己修改。”(叶圣陶语)给学生留下自改的空间。而对能力偏差的学生则要实行精心的面批,主要批出字、词、句段、篇及标点存在的问题,更要批改出学生习作中的好词好句和优美的片段。只要坚持这条批改原则,一定会收到明显的教学效果。
    教师的评语应该体现激励性。很多老师给学生的评语太老套无激励性和新意。什么“内容具体、中心突出、语句通顺”这样的评语缺乏指导性和启发性,失去了批改的意义。还有的老师在批改学生作文时“恨铁不成钢”,写出过于偏激的评语,如“乱七八糟”、“胡说八道”来打击学生的自尊心,挫伤学生的积极性。如果老师用激励性的评语评价学生的作文,就能让学生感受到成功的愉悦,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明白自己的文章好在哪里,差在哪里,应怎样努力,学生的写作水平一定会像老师期待的一样有所提高。因此我们的作文批改中一定要重视对学生的评价,对于不同层次的学会写出不一样的评语,对于优等生,首先要肯定他取得的成绩,在此基础上,提出使文章遣词造句更加准确、生动,布局谋篇更加严谨的高标准指导意见。对于中等生要着重在文章的各个方面能否达到习作要求上加以批改指导并多用商量讨论式的评语。比如用上“如果……就……”,或者“能不能……”等词语,对于差生要用放大镜看他们作文的优点,及时挖掘闪光处,哪怕是一个词一句话,也要加上画上记号,在旁边写上鼓励的话,这类学生如果能得到老师的认同和鼓励,就有如久旱逢甘露的小草,会感到滋润的快慰而茁壮成长的。
  总之,提高学生的作文能力不能一蹴而就,需要老师的帮助和鼓励,它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相信只要我们付出耐心和精心,就一定能使孩子们感受到写作的乐趣,成为写作高手!
 
关于本站 | 免责声明 | 业务合作 | 广告联系 | 留言建议 | 联系方式 | 网站导航 | 管理登录
闽ICP备0503071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