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nyq.cn
 当前位置: -> 教案 -> 初一语文教案 -> 正文

《大堰河——我的保姆》说课稿(语文版七年级必修)

作者:未知来源:网络收集时间:2011-10-29 16:49:06阅读:
字号:|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
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课题是《大堰河――我的保姆》,下面我从四个方面说这堂课的设计:
一. 说教材。
(一)教材分析:
《大堰河——我的保姆》是八年级下册(语文版)第二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本单元所选的几首诗都是名作,语言和意境优美,节奏鲜明,韵律和谐,特别是本首诗更是诗中的精品。学习这样的作品,可以使学生在学习语言和感受文学之美的同时,获得对自然、社会及人生的有益启迪,同时培养学生对诗歌的热爱之情。《大堰河——我的保姆》是我国著名诗人艾青的成名作和代表作。诗的内容带有自传性质,所写的都是诗人的真实经历和真切感受,这首抒情长诗,以深沉、真挚的感情,歌颂了贫农妇女大堰河勤劳、善良的美好品质,描写了她的悲惨命运,并诅咒和揭露了造成她悲剧命运的黑暗社会。在整个单元的教学中,本课从情感内容和能力培养上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把握诗中塑造的人物形象及在其中所体现的真挚感情。
 (2)体会诗歌中对比、反复、排比等修辞手法的使用。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反复诵读,培养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贯穿全诗的思绪和激情,理解诗人对大堰河的赞美怀念之情,培养学生感恩之心。
设定依据:《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诗歌要以诵读为主,鉴赏文学作品要能够感受形象、品味语言。此外,情感是诗人创作时的动力;同时也是作品完成后的感染力。因此要引导学生体会诗人真挚的情感,以真情去感染学生。根据这一要求及对学生主体地位的突出与强调,我设定本课的教学目标如下: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体会诗人对大堰河的怀念、同情、赞美、讴歌之情。
难点:探究诗歌中的修辞手法。
设定依据:《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因此,我将“情”字作为重点,在感知文本的基础上,让学生联系生活加深体验、陶冶情操。所以,我将体会诗人对大堰河的怀念、同情、赞美、讴歌之情定为本文的教学重点。而修辞手法的运用会使诗歌更加生动、内涵丰富,基于此,我设定教学难点是探究诗歌中的修辞手法  。
二. 说方法。
    (一)说教法
点拨教学法、朗读教学法、合作探究,讨论教学法。
设定依据:在新课改理念的指导下,我注重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创设平等、民主、宽松的课堂氛围,引导学生质疑、探究。因此,这堂课我借助多媒体的手段,将“现代诗歌赏读方法”贯穿课堂,运用朗读法,启思点拨式教学方法,启发学生思考、探究,期望构建师生间和谐平等互动的语文课堂。
(二) 说学法。
诵读品味、讨论小结、拓展延伸。
设定依据:新课程标准提倡学生运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教师、学生、文本三者的对话中,要让学生积极主动地思维探究。《大堰河――我的保姆》作为诗歌单元的首篇,又是名篇,应重点学习。因此,在教学中我注重让学生充分地感受作品,在小组讨论和朗读中感受人物形象以及蕴含在诗歌中的感情。 
三、说教学程序。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 、利用多媒体播放《鲁冰花》,给学生以视觉、听觉上的冲击,设置情境,激发学生兴趣,引出“母爱”话题。引导学生谈谈有关“母爱”的诗句,导入本课的学习。
2、板书课题、作者。
设定依据:创设温馨感人的情境,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建立起学生学习本课的情感基础。
(二)教师示范,指导朗读。
1、教师范读课文,体会诗歌的韵律节奏,初步体会作者的情感。教师对诗歌的节奏、语调、轻重、快慢、情感等加以引导。
2、配以较为凄凉的背景音乐烘托气氛,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并选择喜欢的段落进行课堂朗读练习。
设定依据:诗歌是情感的艺术,多诵读有助于学生很好地把握内容、理解作者情思,从而获得自我的情感体验。
(三)筛选词语,感受形象。
1、请学生根据对诗歌的理解,通过联想和想象,抓住文中的关键词语,走进、感受大堰河。以“懂你,大堰河”为话题来评析人物形象。
2、根据对人物形象的分析,用简洁的语言来高度概括大堰河的一生。
设定依据:新课程标准中指出阅读文学作品要有自己独特的情感体验,学生通过联想和想象,通过文本的阅读,就可以深入感受大堰河的性格特点。通过第二个问题的设置,学生头脑中一定会快速地闪现大堰河的一生,为“痛并快乐着”的大堰河所深深感动,实际上也为下一环节的把握情感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四)搜索意象,把握情感。
1、大堰河,作为人类情感走廊上伟大母爱的代表,作者对他的一颦一笑、举手投足都刻骨铭心,那么乳母令乳儿最难忘的是什么呢?
2、作者对大堰河的手、笑、哭、梦、泪、等具体描写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感?”
设定依据:诗歌依靠意象来表情达意。这一环节学生合作学习,能够让学生挖掘文学背后、细节深处所蕴含的作者对大堰河的怀念、同情、赞美、讴歌。这个问题及活动的设置,不仅突出了教学重点而且培养学生一种合作意识,让他们思维撞击,产生更多的火花,让学生体会到收获的喜悦。
(五)探究修辞,体会作用。
1、这首诗之所以如此脍炙人口,除了与其深沉、真挚的感情有关外,还运用了一些修辞方法,请同学们找出诗中运用了哪些修辞方法?有什么样的表达效果?
2、引导学生运用一些修辞来描写朝夕相处的同学,进一步加深对修辞的运用以及作用的理解。
设定依据:学生通过诗歌的内容方面感受形象、体会情感。在形式上则主要体现诗歌中运用了大量的修辞方法,达到了节奏鲜明,气势酣畅等效果。
(六)质疑探索,拓展延伸。
1、学生可以就文本中任何方面质疑,师生共同讨论解决疑难。
2、母爱就在我们身边,她像春雨一样滋润着我们,学习了这篇感人的散文,你从中感悟到了什么?请结合自己的实际谈谈。
3、母爱是那样的无私与圣洁,母爱也是永恒的话题,现在请同学们根据你对“母爱”的理解,以“母爱”为话题,说一句赞美的话,长短不限。
设定依据:引进生活的源头活水,用情感来撞开学生的心扉。引导学生找到文章与现实的联系点,抓住这一联系点,让语文回归生活。我设计了2、3这两个问题是把对大堰河的感情升华为对母亲的感情的过程。这样将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把课文与生活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这样,不仅锻炼了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培养了学生感恩美德,同时也深化了本文的教学难点。
(七)布置作业,巩固提高
为父母做一件具体的事,感谢他们对自己无微不至的爱(比如为父母做一顿饭,为家里做一次清洁,为父母捶捶背、洗一次脚等),然后把这件事的全过程,包括父母的反应、自己的体会写在周记上。
设定依据:对本首诗的学习,学生通过爱的熏陶、感染,相信一定产生了感情的共鸣,他们对于父母无微不至的爱有了更深的体会。
四.板书设计:好的板书能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文章,掌握课文,并给学生以优美的享受。


小结:古人云:“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本节课的教学,我以语文学习普遍规律为指导来设计教学,以“情”为突破口,以“读”贯穿始终,期望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我的说课到此完毕,敬请各位老师指正。



 
关于本站 | 免责声明 | 业务合作 | 广告联系 | 留言建议 | 联系方式 | 网站导航 | 管理登录
闽ICP备0503071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