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nyq.cn
 当前位置: -> 散文 -> 抒情散文 -> 正文

《莲花》 命运 西藏

作者:未知来源:网络收集时间:2011-10-9 11:54:03阅读:
字号:|
    一

    2006年六月,一如从前。对很多个家庭很多人很多孩子来说,是不同寻常的六月,重大考试的日程,比重失调地安排在这个月份里。比如高考。天气忽冷忽热,像找不到合适的温度来承担与承受,就左顾右盼,忐忑不安。苦读了十多年书的学子们,揣着自信和心虚,渴望和疑惑,急切与畏缩,十味俱全地张望着,他们的身后,父母亲人十倍地酸甜苦辣,看着六月的风吹过来。空气中弥漫着越来越仓促的紧张,高考就是一场有预谋的命运之旅。人生鼎沸,电视报纸网络哄抬着排行,煞有介事、无关痛痒地关心和分析着考生的饮食起居,身心健康。高考前夕,竟下了一小会儿雨。台上有人讲话的时候,感叹说高考是惊天动地的大事。

    校园里大红的标语,彩旗和横幅,无一不在渲染和提示。那种企图很明白的招引,撩拨着寻梦的孩子, 867万青春年少的花季少年,在热烈吵闹的浓艳重彩中,排着队,踏上独自的行程,走近考场,走近命运。

    2006年的某个下午,我坐在一个可以够得着感受高考的办公室里,等待考生下考场。那本书就摊在我的桌子上,淡淡的白色封皮,带着小尾巴的莲花两个深红的字,像一种昭示,连接着命运这样的字眼。这样无数个繁华的日子里,有一个清瘦坚定的女子,一个人,背着简约的行李,带着几本读旧的书,光脚穿着球鞋,安静而自我地行走在一个遥远的地方,一条连热闹着的旅游都伸展不过去的小路上。高原明亮的日光照着她毅然的脸庞,偶尔会照到她心里丝一般滑过的孤独与寂寞。她望向远方的眼神独自而坚韧,耳边泥石流崩塌的声音一点都动摇不了她,左右不了那样的眼神。她的行走看不到命运的影子,只远远闻到神秘花园里莲花的清淡香气,忽隐忽现。倒是她,常常会握住一些人的命运,轻巧而沉郁地把握,带着美丽才华女子们特有的神秘气息和妩媚,轻易地吸引了很多人的心,她用文字的触觉深入到大家心底,用文字带领着大家行走。安谧的冷峻的潮热的,情愫暗涌,不休不止。那个女子叫安妮宝贝,那个地方叫西藏,那条路通往墨脱,同行的那些有着强烈存在气息和深邃灵魂的人,无形地凸现,他们叫苏内河,纪善生,庆昭,和我们。他们一起寻找遥远地方的莲花,走近命运。

    其时,考生们已经带着各自的知识、阅历、感情、体验、心情,表情不一地排着队伍走进考场了。他们行走的步子都是急切和探究的。无论进去面对的是什么,他们走出来的时候各自之间有什么特别的命运,他们走进去的样子还是有很多的相同。人在走进和穿过命运的时候,往往都是不自知的,需要事后或者过了很多年才会猛然悔悟。比如我站在考务办的窗口,内心复杂地看着那些孩子排队进入考场。他们胸前考试证上的带子是大红的,一甩一甩的,像过去妈妈们逢年过节为孩子缝在衣服上护佑的中国结。看着他们,心里隐隐作痛,无法自抑。一如我回头去对面命运曾经穿过我身边的片刻。即使知道这样走进考场,出来已经是两重天了,还是会义无返顾地向前。

    我身边这本书里说:“如果不经历艰辛的路途,如何能抵达美好的地方。”安妮想去的,就是被称作莲花隐藏的圣地的墨脱,必须靠单纯直接的行走才可以抵达的地方。就如同考场,走过去的时候,必须是你自己,一个人去战斗。

    “墨脱的路非常危险。不要上路,这是我必须提醒的。”这是安妮宝贝在书的前面特意强调的一句话。

    可我们必须对学生们说,好好学习,天天向上,高考是离你们最近的通向理想的途径。我们大家都别无选择。

    二

    30年前的那个秋天,一群群散居在全国各地农村和城市的青年和不青年们,曾经为了一纸决定击节欢呼过吧。穿过岁月的云雾我们似乎看不清当时知识青年、青年农民和工人们奔走相告、热泪盈眶的眉目了,看不清他们从山村、渔乡、牧场、工厂、矿山、营房和课堂,不约而同地遥望北京的热切,也看不清他们或者坐在拖拉机上,自行车上,甚至毛驴车上,山头田间,激情洋溢地挥舞着的红纱巾、蓝帽子、或白汗巾,高呼着“喂,某某连的同学们,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我们看不清历史的丛林中某一天的清晨和黄昏,却可以想象出阳光穿越茂密的枝叶洒落在林地上的光亮与希冀。正像我们可以透过那些朋友的文字和表情,从中点点滴滴地看到他们在无边的的生活中,看到希望的惊喜,看到他们突然明亮起来的眼眸和反射在眼里的美好未来的蓝图。

    1977年恢复高考制度,点燃了多少人心中的梦想和希望啊,那一年,在人生的路上翻山越岭,穿过阡陌纵横的羊肠小道,那些郁闷了多日阴暗了多日沉寂了多日的心,像古老教堂前徘徊了多日的鸽子,被一阵悠扬的钟声惊醒了,扑哧哧地飞起来,看着教堂里流泻出的亮光,充满期待。那神圣的决定,照亮了心灵深处的渴望,像命运之手忽然张开,他们有幸靠近并握住了她的小指头。听到那个消息的朋友,向着同一个方向凝视,那一年,几乎有1160多万个朋友听到了命运在敲门。

    有报道说,一位78级学生描述了当时的情形:“当时一个同学特别兴奋地骑车来告诉我,说要恢复高考了。我一下子就惊呆了,眼泪一涌而出。我跟同学反反复复地说一句话:这下有希望了!当时那种情况,有点像在黑夜里走路,四面全是黑的,什么东西都看不见。恢复高考这个消息,相当于前头突然冒出火光,当时没有别的念头,只想着赶快蹦到那儿去。”

    那是不一样的一年。那年有幸握住命运的手,走出来的朋友,今天正站在各行各业的前列,用他们曾经走近命运的样子,左右着我们中国的命运。对于他们,高考就是哈利•波特手里的魔杖,是仙女手中的七色花,拥有她,就有了实现理想的途径。虽然,在那一年命运轰隆隆地驶过的地方,还有很多余音,缭绕着影响了好多人,好多家庭。比如高考的佼子们身后,痴男怨女们渴盼的眼神,被丢弃的家庭,还有很多年以后夜深人静时,那不得不面对的追忆。但那依然是特别的一年,经历了10多年无序的生活状态,大家突然地有了一个平等的台阶,可以靠着自己的努力,从容地攀登。高考这样的选拔,重新给了最广大的人们一个真切的梦想与希冀。他们知道了他们自己可以试着去把握命运。


    也许就是因为这样的前车之荣,这样的欢呼与热望,高考的盛大与重要坚持了几十年。多年以后,高考一如既往地左右着无数孩子的命运,所有的家长和孩子从人生的最初就朝这个方向行进。除了高考,有谁见过,命运能以30年不变的声音与步伐,不断地走过大家的身边,我们大家在旁边站立着,被激荡着,被驱使着,从春到秋,从少年到白头,从我们到子孙,从一个世纪到另一个世纪。

    多少年来,七月的那几天,从无数学生的心里划过,刻下了欢欣和痛苦,刻下了荣耀和失意,酸甜苦辣,悲欢离合。几乎所有的孩子,从出生开始,就有意无意地与这样的命运有关,压在他们肩上的未来,一定会经过这样的路口,或者东西,或者南北,很少有孩子和家长可以超越。有幸作为很少部分的那些孩子,不是没有机会到达路口,就是觅得机会侥幸地绕过去,他们远远地望着,总还是有着些些的惆怅。尽管大家爱恨交织地看着七月或六月的来临,甚至谓之“黑色的三天”,可高考作为一种命运的分水岭,毫无旁解地屹立在大家的人生里了,大家的梦想与未来,紧紧地联系着这个字眼。

    2006年夏天,当我坐在某所中学六月沉沉的阳光里,作为一个可以间接见证到考生喜乐的人,看着时钟一分一秒地走过,心头涌上了难言的沧桑。那滴答的时钟在静谧的考务办公室,分外清晰沉重,很快很快。命运的脚步不会为某个人停下来,很快,考生们就会结束他们跟命运的面对面,这场经过十多年的寒窗苦读换来的短暂的命运之旅,迅猛地越过,另一场命运的旅途,将以这里作为起点,鸣哨,四面八方的展开。走出来的他们。眼里心里的忐忑与无助,像秋后零落的花,没有方向。

    没有当年的欣喜若狂,没有当年的刻骨铭记,没有当年的喜极而泣,也没有当年的点燃和震动。当命运作为固定的模式,经年不变地成为路标,人们会少些向往,少些激情,有的是敬畏和紧张,抵触与无奈。想起从前,当我和我的同学们并肩走进考场走出考场的日子,就像做了一个梦,梦醒之后,几家欢乐几家愁。命运的手,覆手为雨,阵雨过后,从此,天涯处处,难觅曾经的伙伴和时光。再回首,恍如梦,心依旧,才知道平平淡淡从从容容是最难。

    回望30年前的那个秋天,我们有极端的羡慕。那种经过黑夜见到黎明的震撼,那种看到命运来牵自己手的激奋,那种因为一个考试的消息可以战栗与狂欢的日子,随着30年日月消磨,渐渐远离了。在今天,当高考,和各种各样的考试成为我们的压力,我们还可以为什么激情澎湃?

    安妮宝贝在她的《莲花》里说:如果任何路途必须获得终局,那么它应该被认作是一种顺乎其道的安排。那是她独自行走的经验,是穿越无数刻意追逐的艰险,坐在某一段路边小憩的时候,忽然从她的来路上看到的提示。花和丛林,风与雷电,都是路上的风景,不可或缺。正如,可能主宰和牵引我们命运的某些考试与选择,就是我们的路。

    三

    如果我们身边的空气和视线,再也给不了我们慰籍,如果我们早上醒来,看到阳光的时刻,迷眼的时间越来越久,我们想不起我们能够兴奋起来的信息,我们对于我们身边,熟悉得可以不需要任何的感受就能把握到她的纹理。那,我们,就会开始想念远方了。比如西藏。

    远方有时候是我们人生的一件铠甲,可以为我们抵御住身边的诸多面对,在每一个需要逃避的当口,每个人心里都无限景仰地构思了一个遥远的地方,来寄托我们的情绪、情义、情感,快意、爱意和失意。因为有了这样一个地方,才使我们日常的生活有了很多流动的情思,现实的天地才有了无限延伸的弧度。

    20岁的时候,收拾好行囊,一门心思要奔赴到远方去。在心里算来算去,西藏就成了一个最有高度的选择。志愿毫不犹豫地指向那个方向的时刻,颇有些豪迈。然后,自得其乐地歪着头,看着身边父母的不忍,同学朋友的不舍,一付壮士一去不复返的决然豪气,好像远离意味着独立和长大。不由地想要挣脱情意与关怀。亲情友情和刚刚萌芽的爱情,美丽的花环一般包围着,温暖着,沉溺其中的天真少女,身在福中不知福,一心要骑着理想的扫把,飞到遥远的风景里去。

    启程,永远是一个绚丽得有些梦幻的词。一路上的风景一定是歌吟不完的美丽。一直喜欢郑钧,喜欢他怀抱吉他,奔跑在布达拉宫台阶上,呼喊着回到拉萨的飘扬与潇洒,喜欢他和西藏的天空一样晴朗纯粹的吟咏,灰姑娘和赤裸裸。喜欢朱哲琴,拍打着阿姐鼓一路走来的恬静与从容,一直走到人心里。还有韩红悠扬着的女高音能带着我们飞到中国最高的高原上去。那些喜欢顺应了我对于西藏的一种情愫,能够寄托我的向往和期盼。

    据说青藏铁路开通以后,去往西藏的火车票成了中国眼下最紧缺的商品了。很多人需要托人需要耐心等候才可以领到一张启程的车票。看来,对于远方,大家有一种约定俗成的渴望。那些不熟悉不能够轻易抵达的地方,隐藏着属于我们眼睛和内心的希冀,我们梦想着可以在那里找到我们需要的安慰。异域的风情,江南的雪意,漠河的白夜和南极的阳光,都像一盏挂在心里的明灯,抬头就可以想得到,却需要行走才可以够得着。于是,就有了很多关于远方的细节和构思,丰富着我们日常的生活,我们不断想象和修改,不断添加和充实,到最后连我们自己都被我们理想中的远方迷惑了。于是,到远方去成了我们梦想中的美丽,时时滋润着我们。

    那个叫安妮宝贝的女子,也在某一个时刻,放下一切属于她的繁华和关注,毅然用一年的时间去走西藏。我不知道她的心中是不是也有一个远方的情结,她是不是也需要通过不断地行走,来点燃自己,来延续以后生活中那些庸常与平淡的日子。我看到她说“在高原地区与自然血肉相联的深刻感受,是一种培植。我知道,它对我的人生非常重要。其重要性,超过我在不同城市里停停走走所经历的众多经验。超过我所做的许多事。”是啊,一次和远方的邂逅,一份对远方的寻求,也是可以听到命运的声音,能够影响我们的人生与思考,以及今后。如果当时不是节外生了一个枝,现在的我,一定也是穿行过了西藏大大小小的门廊,和季节,常常可以在灯下细数我在西藏行走积攒的宝贝,并在远方喝着酥油茶不断思念家乡。不会像许多朋友一样,竖着耳朵倾听每一缕来自西藏的风带来的信息和吸引,心潮澎湃。


    可是,远方总是不会停止的。如果我们走过一个个风景,下一个风景就写在心里了。我们的西藏永远不会终结,正如我们对于远方的眺望,永远不会结束。我想不出我们下一个西藏在哪里,埃及或者希腊,瑞典还是阿拉斯加,每一个远方都有一丝无形的线连接着我们的心房,离天最近的西藏,那里的阳光与虔诚的朝拜,古老的金字塔,神话里的爱神,我们终究是循着我们心指引的路前进的,就像命运,就像每一次的选择与相遇,就像明天。——我们无法拒绝,就这样奔向远方。

    2006,6,6——2006,9,21完稿

  

上一篇: “精品男人”系列   下一篇: 一世情缘

关于本站 | 免责声明 | 业务合作 | 广告联系 | 留言建议 | 联系方式 | 网站导航 | 管理登录
闽ICP备0503071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