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nyq.cn
 当前位置:首页-> 资源下载 -> 试题 -> 高一地理试卷 -> 下载
试卷资源详情
资源名称 辽宁省沈阳市第二中学2014-201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
文件大小 264KB
所属分类 高一地理试卷
授权方式 共享资源
级别评定
资源类型 试卷
更新时间 2015-4-2 19:48:11
相关链接
资源登录 ljez
资源审核 nyq
文件类型 WinZIP 档案文件(*.zip)
运行环境 Windows9X/ME/NT/2000/XP
下载统计
简介:



1.下列天体系统中与地月系天体系统级别相同的是

A.太阳系 B.嫦娥一号探月系统

C.土星与其卫星组成的天体系统 D.蟹状星云

2.2007年4月,欧洲天文学家首次发现一颗有生命迹象的太阳系外行星。该行星可能适宜生命存在的主要依据是

A.行星上有岩石与土壤 B.行星上有液态水与适宜的温度

C.行星的表面比较平坦 D.行星能接受来自恒星的辐射能量

3.有关山地垂直自然带的叙述,正确的是

A.海拔越高自然带一定越多

B.纬度越高自然带一定越多

C.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规律类似于由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

D.山麓自然带与当地自然带保持一致

4.天安门广场的国旗总是与太阳同升落。下列日期中,升旗仪式最晚的是

A.8月1日  B.7月1日   C. 6月1日   D. 5月1日

5.某地水平运动物体向左偏,且一年中只有一次太阳直射,该地位于

A.北回归线上 B.北极圈上 C.南回归线上 D.南极圈上

6.图中A、B、C、D处于同一纬度,四地中昼夜温差最小的是



7.每年的秋分日到冬至日期间,南北半球气压带、风带移动的方向是

A.都向南移 B.北半球的向南移,南半球的向北移

C.都向北移 D.南半球的向南移,北半球的向北移

下图是北半球部分地区某时刻地面天气图,读图回答8-9题。



8.图中a、b、c三地的气压P相比较

A.Pa>Pb>Pc B.Pa<Pb<Pc C.Pb>Pa>Pc D.Pb<Pc<Pa

9.当图中所示A天气系统影响我国时,我国北方地区可能出现的天气现象是

A.泥石流 B.天气晴朗 C.暴雨 D.梅雨

读“热岛效应”示意图,回答10-11题。



市区与郊区之间的热力环流

10.“热岛效应”产生的最主要原因是

A.温室效应 B.臭氧层的破坏

C.城市大量消耗能源释放废热 D.城市水域面积小,对气候的调节作用不大

11.很多城市在市区与郊区之间广种花草林木,其主要目的是

A.避免市区大气污染物污染郊区 B.减弱噪声,美化环境

C.涵养水源、保持水土 D.对市区降温、增湿

读某种气候的气温和降水量数据,回答12-14题。



12.该气候为

A.亚热带季风气候 B.温带季风气候

C.温带海洋性气候 D.地中海气候

13.7、8月份该地降水较少的原因是

A.深居内陆距海远 B.副热带高气压控制

C.西北季风控制 D.西风控制

14.该地的自然带为

A.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B.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C.温带草原带 D.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

15.气流处于上升状态的气压带是

A.赤道低气压带 B.副热带高气压带 C.副热带低气压带 D.极地高气压带 16.我国北方广大地区“秋高气爽”的天气,是下列哪种天气系统影响的结果

A.冷锋   B.暖锋   C.气旋   D.反气旋

17.全球变暖对局部地区能带来一些好处,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高纬度地区会变得适宜于温带作物分布 B.全球变暖,能源消耗总量减少

C.全球变暖利于美国小麦带的农业生产 D.冰川大量融化,淡水资源增多

古诗云“黄河之水天上来”,“百川归大海,何日复西归”。根据两句诗句回答18-19题。

18.从河水补给角度看,“黄河之水天上来”可理解为黄河的主要补给水源是

A.大气降水 B.地下水 C.冰雪融水 D.湖泊水

19.从水循环角度分析,后句说的是哪种类型的水循环

A.海上内循环 B.陆地内循环 C.陆间循环 D.者都不是

读水循环示意图,完成20-21题。



20.下列能实现图中①功能的是

A.长江入海   B.副热带高气压带 C.我国的夏季风 D.我国的冬季风

21.在水循环的各个环节中,我国的南水北调工程体现人类活动对下列哪个环节施加了影响

A.① B.④ C.⑤ D.⑥

下面甲图是我国东部河流某河段示意图,乙图是EF河段河床剖面示意图,丙图是河流

上A、B两水文站测得的水位变化图。据此完成22-23题。



22.甲图中AB段河流由西北流向东南流,河流在A处水位变化比B处水位变化明显的原因是

A.流域湖泊对河流水量起到调节作用 B.A地降水大大多于B地

C.A地用水量大 D.B地蒸发量大

23.关于乙图EF河段河床剖面及形成理由描述正确的是

①E岸河床较缓,F岸河床较陡 ②E岸河床较陡,F岸河床较缓 ③由于地球的自转使河水发生偏转,F岸遭受冲蚀力大 ④由于该处河流是弯道,E岸遭受冲蚀力大

A.①③ B.①④ C.②④ D.②③

24.下面两幅图分别是两条大河的河口图,图中小岛因泥沙不断堆积而扩展,最终将与河的哪岸相连



读“北半球大洋环流局部示意图”,回答25-27题。



25.流经a处的洋流流向与下列四幅图所示一致的是



26.下列关于a、b、c、d四处的洋流的说法,正确的是

A.a处为寒流 B.b处为寒流 C.c处为暖流 D.d处为暖流

27.c洋流对沿岸气候的影响是

A.增温 增湿 B.降温 减湿 C.增温 减湿 D.降温 增湿

下图中右图表示巨蟒出山风景,它是江西三清山标志性景观,海拔1200余米,相对高度128米,是由风化和重力崩解作用而形成的巨型花岗岩石柱。左图为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结合相关知识完成28-29题。



28.形成巨蟒出山风景的岩石属于左图中的

A.甲 B.乙 C.丙 D.丁

29.该景观形成的地质作用有

A.风力堆积 B.岩浆入侵 C.冰川侵蚀 D.流水堆积

30.“背斜成山,向斜成谷”的主要地质作用是

A.内力作用 B.搬运作用 C.侵蚀作用 D.沉积作用

31.下列词语,从地质作用的观点看,正确的是

①水滴石穿 ②沧海桑田 ③稳如泰山 ④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 ⑤坚如磐石

A.①②⑤ B.①②④ C.②③⑤ D.①④⑤

32.下列有关地貌成因的叙述,错误的是

A.黄土的千沟万壑是流水侵蚀的结果

B.长江三峡是地壳上升、河流侵蚀下切形成的

C.内蒙古高原西部的大片戈壁和裸岩荒漠是风力作用的产物

D.塔克拉玛干沙漠中的沙丘是典型的风蚀地貌

读右图回答33-34题。

33.从成因上看,山地M属于

A. 背斜形成的褶皱山 B. 断层形成的断块山

C. 向斜形成的褶皱山 D. 岩浆喷发形成的火山

34.下列山地中,成因和右图所示不同的是

A. 庐山 B. 华山 C. 喜马拉雅山 D. 泰山

35.澳大利亚东北部近海分布着大片的生物礁——大堡礁。近年来,这些生物礁的缔造者——珊瑚在大量死亡。据研究,这与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增大及全球气温升高有关,这说明了地球环境具有

A.整体性 B.地域差异性 C.独特性 D.表现复杂性

第Ⅱ卷(30分)

二、综合题:(共2小题)

36.读图回答:(14分)



(1)A、B、C、D四处,A处的地质构造是 ,属于向斜的是 (4分)

(2)此时,背斜在地貌上是 ,背斜的岩层新老关系是 (4分)

(3)下列选项中和B处地质构造相同的是(2分)

A.渭河平原 B.华山 C.长江三角洲 D.汾河谷地

(4)如果修建地下隧道,应选择在 处,原因是 。(4分)

37.读亚欧大陆局部地区自然带分布模式图,完成下列问题。(16分)

(1)图中字母表示的自然带名称:

A B (4分)

(2)A自然带所在地的夏季气候特征是

冬季气候特征是 (4分)

(3)a方向的自然带更替体现了 地域分异规律,该规律形成

基础是 差异。b方向的自然带更替体现了 地域分异规律(6分)

(4)B地区季风的形成原因是 (2分)

沈阳二中2014——2015学年度上学期

期末考试高一(17届)地理答案

36.(1)断层 (2分) C(2分)

(2)谷地 中心岩层老,两翼岩层新(4分)

(3)AD(2分)

(4)D处 背斜的岩层走向类似于石拱桥,采石工程难度小,能保证工程的安全稳定, (岩层上拱,较为牢固),且不利于地下水储存,便于施工。(4分)



::立即下载::
进入下载页面
下载出错
相关资源:
·辽宁省朝阳市重点中学2014-2015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联考地理试题
·辽宁省实验中学分校2014-2015学年高一下学期期初考试地理试题
·辽宁省大连市第二十高级中学2014-201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
·福建省建瓯市第二中学2014-2015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地理试题
·福建省宁德市第二中学2014-2015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
·福建省宁德市第二中学2014-201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
·福建省三明市第一中学2014-2015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地理试题
·甘肃省西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14-201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
·甘肃省肃南县第一中学2014-201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
·甘肃省白银市会宁县第五中学2014-201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  
☉为确保正常使用请使用 WinRAR v3.20 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软件。
☉如果这个资源总是不能下载的请点击报告错误,谢谢合作!!
☉欢迎大家给我们提供教学相关资源;如有其它问题,欢迎发信联系管理员,谢谢!
关于本站 | 免责声明 | 业务合作 | 广告联系 | 留言建议 | 联系方式 | 网站导航 | 管理登录
闽ICP备0503071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