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nyq.cn
 当前位置:首页-> 资源下载 -> 试题 -> 高二历史试卷 -> 下载
试卷资源详情
资源名称 江苏省淮安市清中教育集团2012-201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学业质量调查测试历
文件大小 187KB
所属分类 高二历史试卷
授权方式 共享资源
级别评定
资源类型 试卷
更新时间 2013-7-22 6:29:43
相关链接
资源登录 ljez
资源审核 nyq
文件类型 WinZIP 档案文件(*.zip)
运行环境 Windows9X/ME/NT/2000/XP
下载统计
::立即下载::
进入下载页面
下载出错
简介: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据《史记·殷本纪》载:“自中丁(商王名)以来,废嫡而更立诸弟子,弟子或争相代立”从而造成“比九世乱……诸侯不朝”的局面。据材料可以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①商朝已经出现了宗法制度 ②商朝全部分封王室弟子为诸侯

③宗法制度对商朝统治稳定影响巨大 ④商朝出现“乱世”是因为诸侯争霸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2.董仲舒说:“天子受命于天,诸侯受命于天子,子受命于父,臣受命于君,妻受命于夫,诸所受命者,其尊皆天也,虽谓受命于天亦可。”其主要目的在于

A.规劝皇帝实行仁政 B.恢复西周礼乐制度

C.宣扬三纲五常学说 D.强化中央集权制度

3.钱穆在《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中对古代某一地方制度作出了如下评价:“(它)就是一个……宰相府的派出所,分驻在这个地方来管事。如是则地方绝无权,权只在中央。”这一制度是 [来源:学§科§网Z§X§X§K]

A.分封制 B.郡县制 C.郡国并行制 D.行省制

4.1656年,清廷“严禁商民船只私自出海”,并“不许片帆入口”,同时颁布了“迁海令”,在沿海制造无人区。该政策对中国社会产生的最深远的影响是

A.导致中国航海事业的落后 B.阻碍中国商品经济发展

C.加剧沿海居民生活的贫困 D.造成中国脱离世界大势

5.晚清欧阳昱在《见闻琐录》中记载:“当茶出时,众夷来买,商定而后答价,丝毫不能增,倘居奇不卖,欲昂其值以俟,则逾七日减十之一,再逾七日减十之二,又逾七日减十之三;俟愈久,价愈减……”这主要表明

A.中国茶商待价而售 B.茶叶价格受品质影响较大

C.外商操纵茶叶价格 D.中外商人共同决定茶叶价

6.为实现社会转型,近代先进的中国人作出了不懈探索。太平天国提出的下列主张中,有利于社会转型的是

A.“凡分田照人口,不论男妇” B.“所有婿娶弥月喜事,俱用国库”

C.“贵贱宜分上下,制度必判尊卑” D.“有能造精奇利便者,准其自售”

7.右图是1918年英法德三国对华资本和商品输出量示

意图(1913年指数为100),导致这种变化的主要原

因是

A.群众性反帝斗争的影响

B.中国资本主义迅速发展

C.欧洲列强忙于应付战争

D.北洋军阀政府政策推动

8.1923年前后,孙中山在维护民主共和的斗争经历了一次次失败之后,得出的正确认识是

A.“暂时放弃政治革命,先发展资本主义经济,壮大资产阶级力量后卷土重来”

B.“继续承认欧美等资本主义国家在华利益,以寻求其更大更广泛的帮助”

C.“采取更灵活的革命策略,争取更多的军阀倒向革命阵营,建立和巩固政权”

D.“真正的革命力量在广大群众之中,要联合中国共产党,广泛发动人民群众”

9.某地曾传唱这样的民谣:“过新年,过新年,今年不比往常年,共产党军来到了,又分谷子又分田……你拿斧子我拿镰,高举红旗开大会,工农翻身掌政权。”这首民谣最早流传于

A.国民革命时期 B.土地革命时期

C.抗日战争时期 D.解放战争时期

10.孙中山和毛泽东分别推动了20世纪中国历史的两次巨变,这两次巨变都

①成为中国民主政治发展的新起点 ②推翻了封建专制制度

③结束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 ④推动了中国工业化发展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1.菲律宾前外长卡洛斯·罗慕洛在谈到一次国际会议时说:“周恩来是我去时候的敌人,回来时候的朋友。”文中所说的“国际会议”是

A.雅尔塔会议 B.日内瓦会议

C.万隆会议 D.不结盟国家首脑会议

12.在雅典民主政治发展过程中,“经济困境从此不再把人们排斥在政事管理之外”。实现这一局面应得益于

A.解负令 B.财产等级制 

C.陶片放逐法 D.发放工资津贴

13.某学者在评价罗马法时说:“除具有普遍性和灵活性之外,因其所涉及的案件多与经济贸易有关,而更具有商法的特征。”他所评价的是

A.《十二铜表法》 B.公民法 C.万民法 D.自然法

14.“在热爱艺术的人看来,这个词的含义只是新艺术的到来;在学者看来,这个词的含义是研究古典文化之风的恢复;在法学家看来,这个词的含义是古代习惯法的结束。”文中的“这个词”最有可能是

A.智者运动 B.文艺复兴 C.宗教改革 D.启蒙运动

15.1841年,英国辉格党政府首相墨尔本在一次内阁会议上就阁员之间的意见分歧表态说:“我实际上不在乎哪一个好,我在乎的是,不管我们对外说什么,我们要说同样的话。”后因托利党在议会选举中获得多数,墨尔本内阁辞职。这反映出当时英国

A.内阁集体责任制基本成形 B.内部意见一致是内阁制主要原则

C.首相与普通阁员享有平等权力 D.两党制成熟,国王正式成为虚君

16.“美国国内经济的不平衡与国际经济的不平衡一样严重,其根本原因在于工资落后于不断上升的生产率。从1920年到1929年,工人每小时的工资只上升了2%,而其生产率却猛增了55%。”材料表明造成1929年经济大危机的主要原因是

A.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矛盾尖锐 B.美国经济的虚假繁荣

C.美国国内生产相对过剩严重 D.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来源:Z#xx#k.Com]

17.英国约翰?W?梅森在《冷战》一书中提出:如果把冷战时期重新定义为“长时期的和平”,倒是颇为令人耳目一新的。作者提出这一观点主要是因为“冷战”

A.推动了战后欧洲的重建 B.避免了新的世界大战

C.缓解了紧张的国际形势 D.缓和了美苏间的矛盾

18.1971年,苏联政府在关于五年计划的报告中说:“商品货币关系在我国具有新的、社会主义的内容。当然,我们要批驳主张用市场调节作用取代国家集中计划的主导作用的各种错误观点。”这表明苏联政府试图

A.强化政府对企业的计划指导   B.从根本上突破原有体制

C.发挥市场对经济的调节作用    D.背离科学社会主义道路

19.阅读下面依据相关数据编制的西方国家经济发展情况表(GNP:国民生产总值)

GNP年增长率

失业率

物价指数年增长率



1968-1972年

4.3%

3.2%

4.8%



1973-1975年

2.4%

5.3%

9.4%



针对表中所反映的经济发展问题,西方国家采取的措施有

①加强政府对经济的宏观调控 ②缩减社会福利开支

③大力发展“新经济” ④走“混合经济”道路

A.①③ B.①② C.②③ D.②④

20.2012年中国作家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有人评价他的作品通常变现实为幻想,表现出人物无逻辑顺序的内心世界,使作品具有一种亦幻亦真的特色。下列艺术作品的风格与该评价最为相似的是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第21题14分,第22题13分,第23题13分,第24题10分,第25题10分,共计60分。

21.(14分)围绕中国古代是否属于专制政体,西方曾进行了长期的争论。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虽然我们已经说过中国的政府形式是君主制,……它还在一定程度上是贵族政体。……我已做过彻底的调查研究,可以肯定下述情况是确凿无疑的,那就是:皇帝无权封任何人的官或增加对任何人的赐钱,或增大其权力,除非根据某个大臣提出的要求这样做。

——利玛窦(1552—1610年,传教士,在中国长期居住)《利玛窦中国札记》

材料二 我们的传教士们告诉我们,那个幅员辽阔的中华帝国的政体是可称赞的,它的政体的原则是畏惧、荣誉和品德兼而有之。……是不是我们的传教士们被秩序的外表所迷惑了呢?是不是因为在那里,不断地行使单一的个人意志,使他们受到了感动呢?

——孟德斯鸠(1689—1755年)《论法的精神》[来源:学§科§网Z§X§X§K]

材料三 清华大学侯旭东教授认为:“中国古代史‘专制社会’这一结论,并不是什么科学研究的结果。18世纪个别西方思想家开始以此来描述中国,19世纪末后则经由日本广为中国思想界所接受,并未经过充分的事实论证”。

——侯旭东《中国古代专制主义说的知识考古》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材料二,分别概括利玛窦、孟德斯鸠关于中国古代政体的观点。(2分)

(2)就材料一、材料二而言,你认为谁的观点更可信?请结合作者的史料依据及所处的时代背景,阐明你的理由。(7分)

(3)概括材料三的观点。(2分)结合所学知识,从经济、政治、思想方面简析“中国专制说”在19世纪末“广为中国思想界所接受”的原因。(3分)

22.(13分)近代中国,随着民族危机的加深,逐步形成了向西方学习的思想解放潮流。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观大地诸国,皆以变法而强,守旧而亡。然则守旧开新之效,已断可睹矣。以皇上之明,观万国之势,能变则全,不变则亡,全变则强,小变仍亡。”“臣故请皇上以俄大彼得之心为心法,以日本明治之政为政法也。”

——康有为《应诏统筹全局折》

材料二 “中国数千年来都是君主专制政体,这种政体,不是平等自由的国民所堪受的,要去这一政体,不是专靠民族革命可以成功。”“我们推倒清政府,从驱除满人那一面说是民族革命,从颠覆君主政体那一面说是政治革命,……那政治革命的结果,是建立民主立宪政体,照现在这样的政治说起来,就算汉人为君主,也不能不革命、”

——孙中山《在东京民报创刊周年庆祝大会上的演说》

材料三 西洋人因为拥护德、赛两先生,闹了许多事,流了多少血,德、赛两先生才渐渐从黑暗中把他们救出来,引到光明世界:“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

——陈独秀《本志罪案之答辩书》

请回答:

(1)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这几位历史人物所代表的政治派别及其为实现政治民主化所作的主要努力。(6分)

(2)概括三则材料所反映的各派别政治主张的共同内容。(3分)

(3)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产生上述思想观点变化的原因。(4分)

23.(13分)在史学研究中,人们对同一历史事件由于史学范式的不同,会产生不同的认识。主要史学范式有革命史范式、文明史范式、整体史范式(全球史观)、现代化范式等。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欧洲不是靠自身的经济力量而兴起的,当然也不能归因于欧洲的理性、制度、创新精神、技术、地理——简言之,种族的特殊性。我们将会看到,欧洲兴起的工业革命……是分沾了亚洲的生产、市场和贸易的好处——简言之,从亚洲在世界经济中的支配地位中谋取好处。欧洲从亚洲的悲伤往上爬,然后暂时站在了亚洲的肩膀上。

——弗兰克《白银资本》

材料二 “生态缓解”这一概念,在波梅兰茨的用法中,指的是英国从新大陆获得大量土地密集的产品(如糖和棉花),从而缓解了英国自身的人口对土地的压力。……因为食品、燃料、纤维和建筑材料这四项必需品均要占用土地来生产,当纺织机械的革命新增加了对于棉花纤维的需求后,必然相应减少了食品、燃料和建筑材料所能占用的土地,从而提高了食品和燃料的价格。当食品和燃料的价格高于工资后,纺织业的技术革新也无法使工业革命持续下去,因为此时更多的土地和人力必须投入到四项必需品的生产中去,可见,孤立的技术革新无法形成持续的工业革命。美洲新大陆提供的“生态缓解”是英国工业革命的关键因素。

——崔之元《生态缓解、奴隶制与英国工业革命》

材料三 持续的工业进步背后是欧洲特有的文化条件的结果。……工业革命从根本上说主要是一种社会文化现象,而不是纯粹的技术现象。这已经变得一目了然了。人们注意到,最先工业化的国家是那些与英国的文化和社会最相似的国家。[来源:学科网]

——奇波拉《工业革命前欧洲的社会与经济》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指出欧洲经济力量兴起的因素。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欧洲从亚洲的悲伤往上爬”主要是通过什么途径?(4分)

(2)据材料二,指出美洲大陆的“生态缓解”为英国工业革命提供了哪些有利条件?(3分)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英国哪些“文化和社会”现象促进了工业革命的发生。(4分)

(4)材料一、二主要体现了哪种史学范式?这种史学范式在认识工业革命的起因上有何特点?(2分)

24.(10分)【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国会者,君与国民共议一国之政法也。……自三权鼎立之说出,以国会立法,以政府行政,而人主总之,立定宪法,同受法焉。……人主尊为神圣,不受责任,而政府代之。东西各国皆行此政体,故人君与千百万之国民合为一体,国安得不强?

——康有为《请定立宪开国会折》

材料二 西太后与荣禄已早定密谋,于前一日下诏……(命)二品以上大臣,咸具折诣后前谢恩,政变之事,亦伏是矣。

——梁启超《戊戌政变记》

材料三 梁启超在戊戌变法失败后,在不少论著中深刻反思变法的全过程,提出了许多有别于世人的观点。他认为变法本身没有错,问题的根本在于没有将他们的变法主张贯彻下去。

——李喜所《梁启超对戊戌变法的反思》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指出康有为模仿西方国家所提出的政治主张?光绪帝颁布的“百日维新”措施与其相比有何差别?并据材料二,指出西太后下诏的主要目的是什么?(5分)

(2)据材料三,指出梁启超认为戊戌变法失败的主要原因。你认为戊戌变法的失败原因还有哪些?(5分)

25.(10分)【中外历史人物评说】关于拿破仑的评价,众说纷纭,莫衷一是。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这是一位同亚历山大和恺撒一样的天才人物”,“长于指挥军队,善于治理被征服地区……是一位行政家……而他竟还有立法家的才能……”,所以“法国有意把权力交给他,比之他要求掌握权力更急切”。

——梯也尔《执政府和帝国史》

材料二 在此以前,这位伟人(拿破仑)曾把他的卓越的智慧和坚强的意志为普遍的意图、共同的心愿服务;现在,他却要公众的力量屈从于他个人的目的和欲望。……人们同他分手了;于是这位伟人成了孤家寡人,从此垮台……所有他业绩中的纯粹个人和独断专行的部分,也都跟他一起垮台了。

——基佐《法国的文明》

材料三 (拿破仑留给儿子的遗书)应从我的死中得到教训,和平统治应成为他努力的目标。如无必要,不要模仿我而重启战端,否则便是愚孝……我的儿子绝不能借助外国势力夺得皇位。他不能为统治而统治,而应争取后世的赞扬。

——埃米尔《拿破仑传》

请回答:

(1)材料一中作者为何说“法国有意把权力交给他,比之他要求掌握权力更急切”?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拿破仑的主要功绩。(4分)

(2)材料二是如何评价拿破仑的?其方法体现了什么原则?(3分)

(3)材料三中拿破仑对自己的一生作了哪些反思?综合上述材料,你认为评价历史人物应注意什么?(3分)



2012-2013学年度高二年级学业质量调查测试

历史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2)学习西方政治制度,反对封建专制制度,建立资产阶级民主政治。(3分)

(3)①封建势力的日益腐朽与反动;②帝国主义的侵略,民族危机加深;③民族资本主义的不断发展,民族资产阶级的成长壮大,要求实行民主政治;④西方民主思想在中国影响日益扩大,资产阶级在斗争中认识水平不断提高。(4分)

23.(1)因素:分沾亚洲生产、市场和贸易的好处。(2分) 途径: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2分)

(2)条件;缓解土地压力;降低生活必需品与原材料的价格;节省英国劳动力。(3分)

(3)现象:英国君主立宪政体确立;圈地运动提供了自由的劳动力;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等解放人们思想;经典力学等科技进步。(4分)

(4)史观:全球史范式。特点:整体性或全面性。(2分)

24.(1)政治主张:兴民权,实行君主立宪。(1分)差别:只有允许官民上书言事,未实行君主立宪。(2分)目的:控制人事任免权,防止光绪帝破格提拔维新派。(2分)

(2)梁启超认为:统治者没有将维新变法主张贯彻下去。(1分)

原因:客观上是封建顽固势力的阻挠和破坏;主观上一是资产阶级维新派缺乏反帝反封建的勇气,二是没有得到人民群众的支持;根本原因是中国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4分)

25.(1)原因:拿破仑是一位天才政治家;当时法国政局动荡,面临外国干涉。(2分)主要功绩:对内制定《民法典》等,巩固大革命成果;对外多次打败反法同盟,扫荡欧洲封建势力。(2分)[来源:学科网]

(2)前期顺应民意,作出积极贡献;后期独断专行,成为孤家寡人。一分为二(3分)

(3)珍惜和平,民族独立,目光长远。客观公正、多角度全面评价。(3分)

相关资源:
·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2012-201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广东省湛江市2012—201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调研考试历史试题
·广东省执信中学2012-201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山东省烟台市2012-201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山东省德州市跃华学校2012-2013学年高二下学期5月月考历史试题
·山东省2013年高二暑假作业(八)历史
·宁夏银川一中2012-201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 历史
·四川省雅安市2012-201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检测历史试题
·吉林一中2012-201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 历史试卷
·内蒙古包头三十三中2012-201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为确保正常使用请使用 WinRAR v3.20 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软件。
☉如果这个资源总是不能下载的请点击报告错误,谢谢合作!!
☉欢迎大家给我们提供教学相关资源;如有其它问题,欢迎发信联系管理员,谢谢!
关于本站 | 免责声明 | 业务合作 | 广告联系 | 留言建议 | 联系方式 | 网站导航 | 管理登录
闽ICP备0503071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