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nyq.cn
 当前位置:首页-> 资源下载 -> 课件 -> 高三语文课件 -> 下载
课件资源详情
资源名称 古代散文的解读与教学
文件大小 35KB
所属分类 高三语文课件
授权方式 共享资源
级别评定
资源类型 课件
更新时间 2011-7-14 5:44:31
相关链接
资源登录 Ljez
资源审核 NYQ
文件类型 WinRAR 档案文件(*.rar)
运行环境 Windows9X/ME/NT/2000/XP
下载统计
::立即下载::
进入下载页面
下载出错
简介:

以下为课件内提取的文本内容,仅供参考:

高中《语文》第三册散文教学 思路与材料

主讲人:黄伟

几点说明

所讲教材为人教版实验修订本高中《语文》第三册,该册配套材料《教师教学用书》,内容比较充实,教学目标定位准确,教学设计清晰,有新意和可操作性,是我们讨论的起点。在《教师教学用书》的教学设计、参考资料的基础,本讲解将就某些方面予以强调,提供一些思路与材料,仅作为《教师教学用书》的补充和各位老师探讨。

讲解分二大部分:第一部分“现代散文观念”,探讨现代散文形成发展中的一些重要概念,这些概念对当前散文教学改革有着潜在而持久的影响,由此或可理解教材的编写原则及教改方向。第二部分着重讨论几篇讲读课文。

几点说明

在前几个地区的讲解,我们发现相当多的学校使用的是开明版。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加重了散文文体分析方面的分量,力图对把握教改的某些根本性问题有所助益。

几点说明

现代散文观念

现代白话(包括外国)散文教学,长期以来存在一些困扰。同中国传统(古代)相比,现代散文的特质是什么?一篇散文高低优劣的评判标准是什么?在语文教学的视野中,散文文体中哪些是有价值、有意义的构成元素?

这些问题按常规方式可以分为三个方面:

1、内容与主题

2、结构方式

3、语言与语气

下面借助对中国现代散文观念确立过程中产生过深远影响的言论和当前刊物的某些观点,对上述及相关问题的源流试作讨论。

周作人的《美文》(1921年)

这种美文似乎在英语国民里最为发达,------读好的论文,如读散文诗,因为他实在是诗与散文中间的桥。中国古文里的序、记与说等,出可以说是美文的一类。

这是中国最早涉及现代散文文体特质的言论。“美文”是对英文Essay的意译,文中又译为“论文”,现代文学时期多译作“小品文”、“小品散文”,当代时期通译“随笔”。

美文是“诗与散文中间的桥”。这里的“散文”,指传统的“文章”,即韵文以外的散行文字。介于“诗与散文中间”的文体,就是今天的艺术性散文或文学性散文,简称散文。

周作人的《美文》提出了现代散文应有其自身的文体特质,做出了初步的界定,但尚欠具体。

鲁迅译厨川白村《出了象牙之塔》谈Essay

如果是冬天,便坐在暖炉旁边的安乐椅子上,倘在夏天,便披浴衣,啜苦茗,随随便便,和好友任心闲话,将这些话照样地移在纸上的东西就是Essay。兴之所至,也说些以不至于头痛为度的道理罢。也有冷嘲,也有警句罢,既有humor(滑稽),也有pathos(感愤)。所谈的题目,天下国家的大事不待言,还有市井的琐事,书籍的批评,相识者的消息,以及自己的过去的追怀,想到什么就纵谈什么, 而托于即兴之笔者,是这一类的文章。

鲁迅的译介将散文定位在“好友”之间的“任心闲话”。这段“闲话”式的散文定义,规划出这一文体的基本特征。因为是“好友”之间的“任心闲话”,所以——

1、主题内容:所谈的题目,从“天下国家的大事”到“市井的琐事”,兴之所至,“以不至于头痛为度”。(鲁迅在1933年《小品文的危机》扬弃此观点)

2、结构方式:即处理主题的方式,“随随便便”的“即兴之笔”。(如《灯下漫笔》,《拿来主义》的结构)

3、语言与语气:私人性(暖炉边,披浴衣,啜苦茗),随意性(随随便便),亲切性(和好友任心闲话)。

郁达夫《中国新文学大系·散文二集》 导言(1935年)

现代的散文之最大特征,是每一个作家的每一篇散文里所表现的个性,比从前的任何散文都来得强。

至如鲁迅先生所翻的厨川白村氏在《出了象牙之塔》里介绍英国Essay的一段义章,更为弄弄文墨的人,大家所读过的妙文,在此地也可以不必再说。

胡梦华《絮语散文》

它自有它文学上一定的美质。上节提过的“家常絮语”、 “家人絮语”当然是很重要的特性;还有比较重要的就是作者和作品的关系了。我们仔细读了一篇絮语散文,我们可以洞见作者是怎样一个人:他的人格的动静描画在这里面,他的人格的声音歌奏在这里面,他的人格的色彩渲染在这里面,并且还是深刻的描画着,锐利的歌奏着,浓厚的渲染着。所以它的特质是个人的(personal),一切都是从个人的主观发出来,所以它的特质又是不规则的(irregular)、非正式的(informal)。

在鲁迅译厨川白村《出了象牙之塔》谈Essay的基础上,胡梦华《絮语散文》较完整勾画出文学性散文的艺术特征、文体特征。

美质:作者和作品的关系——可以洞见作者是怎样一个人。

特征:主题内容——个人的(personal)

结构形式——不规则的(irregular)

语言语气——非正式的(informal)

钟敬文《试谈小品文》

我以为做小品文,有两个主要的元素,便是情绪与智慧。平常的感情和知识,有时很可用以写小说做议论文的,移到小品文,则要病其不纯粹,不深刻。它需要湛醇的情绪,它需要超越的智慧,------

胡梦华《絮语散文》说,散文“特质是个人的(personal),一切都是从个人的主观发出来,所以它的特质又是不规则的(irregular)、非正式的(informal)”;郁达夫说,“现代的散文之最大特征,是每一个作家的每一篇散文里所表现的个性,比从前的任何散文都来得强。”强调表现个性,是现代散文的主要特征。但是,个性不是自在之物,不是什么个性都有表现价值。只有浸透着深厚的思想文化积淀和纯正的品格养修的个性,才是有价值的。

小品文的主要元素——湛醇的情绪

超越的智慧

《读者》主编彭长城(2001年)

这两本杂志(中国《读者》和美国《读者文摘》)都用了几十年的时光挖掘小人物背后蕴藏的巨大的精神力量,创造了一个新的主义——人性主义。

只有人性的东西才可征服人心。当人的内心出现矛盾时,只有道德感才能使他平衡。缺乏道德感,最终伤害的还是我们自身。因而在所有的观点与想法中,我们推崇的惟一主题还是“真、善、美”,这不是说教,即使在一个物欲横流的社会里面,人还是应该有所敬畏的。

师永刚《读者时代》

《读者》一直以自己的方式与你相遇。它从不说教什么,也从不过激地抨击什么,没有居高临下的颐指气使,也没有无病呻吟,只是静静地、一点一滴地汇集着古今中外人类思想的花瓣,挖掘着蕴藏在许多普通人心底的美好。

现代散文观念

美文

个性 随意 平易

民族 人类 人文

情绪

智慧

纯粹 超越

人性

至情

至性

[ ]

] → [

(2001年)4月20日晚,美国《读者文摘》董事长汤姆·理德和中国《读者》主编彭长城,在美国纽约《读者文摘》总部和中国北京中央电视塔演播厅,进行了卫星电视对话。

美国《读者文摘》月发行两千多万份,有十几种版本,读者一亿,在世界上有着巨大影响,被称"比《纽约时报》和《时代周刊》更能影响美国的大人物"。

中国的《读者》月发行量500多万册,在中国期刊中排名第一,在世界综合性杂志中排名第四(据《国际期刊出版联盟世界杂志趋势手册》)。

这两本杂志风格非常接近,甚至可以说,美国《读者文摘》直接催生了中国《读者》。

彭长城和汤姆·理德都认为,他们的杂志之所以成为世界之最,就是因为没有追求过眼烟云一样的时政产经和时尚热点,而是始终守住永恒的人性。(沙麟:《读者文摘》对话《读者》用人性主义打败了热点时尚 )

对语文教育——教材的编选原则、教学目标和教学重心的确定等,具有直接的启发意义。语文教育是民族的未来培养人才,更需要长远的眼光,也需要坚持某种“永恒的”人性价值,即人文关怀。

故都的秋

品赏《故都的秋》

文章题为“故都的秋”。“秋”是一般的自然时序与景色,而“故都”是特定地点——老北京,具有特定历史文化内容,“故都”与“秋”而者结合,给文章的内容含义限定了范围,本文的特点也由此而来,即自然秋色与故都的文化蕴涵的结合,体现出作者郁达夫的气质修养与人文指向。课文的教学侧重点也就在这里。

秋天,无论在什么地方的秋天,总是好的;可是啊,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我的不远千里,要从杭州赶上青岛,更要从青岛赶上北平来的理由,也不过想饱尝一尝这“秋”,这故都的秋味。

开章第一段提出“故都的秋味”,作者“不远千里”,“赶上北平来的理由,也不过想饱尝一尝这---这故都的秋味”。我们学习这篇课文的“理由”,也不过品味一下“这故都的秋味”的悠远蕴涵。

对待生活、大自然这样有滋有味地品尝、欣赏,正是“北京(故都)文化”的特色——研究者早已指出:“典型的北京人是知味者,如北京人那样对待味,则是文化,出于教养。人人都在生活;不但生活着,而且在生活中咀嚼、品味这生活的,或是更有自觉意识的人”(赵园:《北京:城与人》)。

如果说北京市民的这种将生活(自然)艺术化的鉴赏态度,是一种文化积淀的不自觉的流露,那么,郁达夫,作为一个曾居住于北京,深知其“味”的文化人,他以“北京人’”的眼光看(体验)北京的秋天,自觉地从中寻求审美满足,并诉诸文字,他就成了真正的“北京文化”(在他的笔下、“北京人”对待自然,生活的品尝已经成为一种“文化”)的欣赏者与表现者。——这篇《故都的秋》的意义正在于此。(钱理群:《名作重读》)

不逢北国之秋,已将近十余年了。在南方每年到了秋天,总要想起陶然亭的芦花,钓鱼台的柳影,西山的虫唱,玉泉的夜月,潭柘寺的钟声。在北平即使不出门去罢,就是在皇城人海之中,租人家一椽破屋来住着,早晨起来,泡一碗浓茶、向院子一坐,你也能看得到很高很高的碧绿的天色,听得到青天下驯鸽的飞声。从槐树叶底,朝东细数着一丝一丝漏下来的日光,或在破壁腰中,静对着象喇叭似的牵牛花(朝荣)的蓝朵,自然而然地也能够感觉到十分的秋意。

该从哪里去发现、欣赏、描述这“故都的秋”?现成的答案是到“故都”丰富的历史文物古迹中去寻找——郁达夫也真的写到了“陶然亭的芦花,钓鱼台的柳影,西山的虫唱,玉泉的夜月,潭拓寺的钟声”,但却只是一笔带过;这是因为,这些“旅游胜地”仅是历史留下的外在印痕,象征,恰恰是“外来人”最易注目与把握的,面渗透于骨髓里的传统神韵,却存在于北京普通老百姓的日常生活中。在世俗生活中寻求享用“美”(“美”的人生,“美”的文化)——这才是真正的“北京人”的眼光。

于是,郁达夫引导我们“租人家一椽破屋来住着,早晨起来,泡一碗浓茶,向院子一坐”——仅这“破屋”、“清晨”、“浓茶”、“深院”,就足以把你带入北京所特有的优闲、自如,而又有一点落寞的“意境”、“姿态”与氛围之中。然后,指点您“看”“很高很高的碧绿的天色”,“听”“青天下驯鸽的飞声”;“细数”从槐树片“一丝一丝漏下来的目光”,“静对”“破壁腰中”,“像喇叭似的牵牛花的蓝朵”。然后,再和您一起絮絮地阐扯:牵牛花以哪种色彩最好:蓝色,白色,紫黑,还是淡红;又想象如果在牵牛花底再“长着几根疏疏落落的尖细且长的秋草,使作陪衬”,那该是怎样一番情景(与情意)。——如此精细的审美眼光,又是这般悠静的审美心理,自然,生活,连同人自身,都充分地美化、艺术化了。(钱理群:《名作重读》)

有些批评家说,中国的文人学士,尤其是诗人,都带着很浓厚的颓废色彩,所以中国的诗文里,颂赞秋的文字特别的多。但外国的诗人,又何尝不然?------足见有感觉的动物,有情趣的人类,对于秋,总是一样的能特别引起深沈,幽远,严厉,萧索的感触来的。------秋之于人,何尝有国别,更何尝有人种阶级的区别呢?不过在中国,文字里有一个“秋士”的成语,读本里又有着很普遍的欧阳子的《秋声》与苏东坡的《赤壁赋》等,就觉得中国的文人,与秋的关系特别深了。可是这秋的深味,尤其是中国的秋的深味,非要在北方,才感受得到底。

从“故都的秋”到“中国的秋”,其中的“深味”,源于“中国的文人,与秋的关系特别深”。作者的感触也从北京的文化韵味延伸到中国文化的韵味,甚至是“感觉的动物,有情趣的人类”。从“景”到“情”再到“理”,从有限的局部感触升至普遍的人文情怀,即“故都的秋”对于每一个人、对于人类整体的情趣修养的共同意义。这正是本文作为语文教育、文学教育的价值所在。

郁飞:关于我父亲的《故都的秋》

若没有对故都北平的挚爱,也不会写出这样的文字。父亲一生短短的49年中从未在北平久住,但是在此文的姐妹篇《北平的四季》(1936年)中吐露了对古都的感情:

“北平的人事品物,原是无一不可爱的,就是大家觉得最要不得的北平的天候,和地理联合上一起,在我也觉得是中国各大都会中所寻不出几处来的好地。……

“五六百年来文化所聚萃的北平,一年四季无一月不好的北平,我在遥亿,我也在深祝,祝她的平安进展,永久地为我们黄帝子孙所保有的旧都城!”

在国难深重的当年,父亲自己一程程南去,再没有重践斯上,却这样遥祝故都的无恙。如今外敌早已逐出,又成为首都的北京也已进入现代化新时期、当初的风貌所剩无几,燕都历程上的一个个时代只有到大量《故都的秋》一类的记述里去领略了。

《语文读本》第三册所选老舍《想北平》,《语文》第一册所选汪曾祺《胡同文化》,这类写北京景物文化的散文,大都有着近似的主题,值得注意。

我的空中楼阁

托物言志

本文的特点和教学的关键是“托物言志”。

文章立意工巧。“空中楼阁”,一语双关,即是客观实在的小屋,“玲珑地立于山脊一个柔和的角度上”,又是居于作者理想天空的虚幻之物。

这里的“物”与“志”,表现为“景”与“情”、“情”与“理”的关系,或者说是“实”与“虚”、“形而下”与“形而上”的关系,而文章就是顺着由“实”入“虚”、由“下”而“上”的思路展开结构,尽“物”而显“志”的。由此,观察角度的转换,各种修辞手法的调动,及感情色彩的搭配便都有了根据。

山如眉黛,小屋恰似眉梢的痣一点。

十分清新,十分自然,我的小屋玲珑地立于山脊一个柔和的角度上。

世界上有很多已经很美的东西,还需要一些点缀,山也是。小屋的出现,点破了山的寂寞,好比一望无际的水面飘过一片风帆,辽阔无边的天空掠过一只飞雁,是单纯的底色上一点灵动的色彩,是山川美景中的一点生气,一点情调。

美丽的自然世界本来“已经很美”,但“还需要一些点缀”,“小屋的出现”,点破了它的“寂寞”,为“山川美景”增添了“生气”与“情调”。作者的“志向”初露端倪——从自然美(物)转向人性的自由与美(志)。

我的小屋在树与树之间若隐若现,凌空而起,姿态翩然。本质上,它是一幢房屋;形式上,却像鸟一样,蝶一样,憩于枝头,轻灵而自由!

小屋“凌空而起,姿态翩然”的物质状态,通过鸟、蝶的比喻转化,进入“自由”的精神状态。

本文的思路就是由“物”向“志”移动过程,层次清晰又富于跃动感,精神境界,随观察角度的变换逐级而上——

物质有限,心灵无限:

小屋之小,是受了土地的限制。论“领土”,只有限的一点。---和“领土”相对的是“领空”,论“领空”却又是无限的,足以举目千里,足以俯仰天地,左顾有山外青山,右盼有绿野阡陌。适于心灵散步,眼睛旅行,也就是古人说的游目骋怀。这个无限的“领空”,是我开放性的院子。

物质有形,心灵无形:

有形的围墙围住一些花,有紫藤、月季、喇叭花、圣诞红之类。天地相连的那一道弧线,是另一重无形的围墙,也围住一些花,那些花有朵状,有片状,有红,有白,有绚烂,也有飘落。也许那是上帝玩赏的牡丹或芍药,我们叫它云或霞。

物质科学,心灵浪漫:

小屋在山的怀抱中,犹如在花蕊中一般,慢慢地花蕊绽开了一些,好象群山的退了一些。山是不动的,那是光线加强了,是早晨来到了山中。当花瓣微微收拢,那就是夜晚来临了。小屋的光线既富于科学的时间性,也富于浪漫的文学性。

每一段落都呈物-志结构,都是一个小循环,回环往复,从多重角度逼近主题的制高点——

我出外,小屋是我快乐的起点;我归来,小屋是我幸福的终站。往返于快乐与幸福之间,哪儿还有不好走的路呢?我只觉得出外时身轻如飞,山路自动地后退;归来时带几分雀跃的心情,一跳一跳就跳过了那些山坡。我替山坡起了个名字,叫幸福的阶梯,山路被我唤做空中走廊!

我把一切应用的东西当做艺术,我在生活中的第一件艺术品——就是小屋。白天它是清晰的,夜晚它是朦胧的。每个夜幕深重的晚上,山下亮起灿烂的万家灯火,山上闪出疏落的灯光。山下的灯把黑暗照亮了,山上的灯把黑暗照淡了,淡如烟,淡如雾,山也虚无,树也缥缈。小屋迷于雾失楼台的情景中,它不再是清晰的小屋,而是烟雾之中、星点之下、月影之侧的空中楼阁!

那若隐若现、姿态翩然、轻灵而有风度的“空中楼阁”,并非对景物形态的自然照摄,而是主观化、情绪化,作为审美主体形象的“再造的世界”,“是一种纯粹的、超越和独立的宇宙之创造”(台湾现代派诗人纪弦语)。它寓含着深刻的象征意蕴,寄托着作者冷寂中的挚切追求与憧憬,可以说是作者向往超世拔俗的心灵的“楼阁”幻境。

由于文章以表现作者对客体的这种审美情思为主,所以,使文章中的“自我”上升到君临万物的地位,使形似的外在真实,居于从属的位置,甚至使物象产生不同于本来形态的变化,即艺术的“变形”。物我感应而物我合一,艺术的注意力不在对象的自然形态,而偏于对象的主观化和感情化,这样的写景散文,其美学价值就远远超过了那种缺乏审美激情的描摹山容水态的平庸之作,后者较之前者,犹如跳跃檐间的燕雀与高翔长天的云鹰。(曹明海:《港台现代派散文赏析》,明天出版社1989年版,高中《语文》第三册《教师教学用书》,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灯下漫笔

鲁迅先生在《灯下漫笔》中对中国历史作出一个著名的论断,深刻地指出中国历史实质上可以概括为两个时代——

一、想做奴隶而不得的时代;

二、暂时做稳了奴隶的时代。

《语文》教材《灯下漫笔》“课后练习四”提出:“作者把中国历史概括为两个时代,对于这种概括,你是怎样理解的?在班上展开讨论------”

《教师教学用书》的“解题指导”说:“既可以同意这种观点,------也可以反对这种观点。可组织一次辩论会。”

这是一个开放的话题,把握起来有相当难度,它涉及到对本文核心内容及鲁迅思想的整体理解,具有挑战性,是实施当前倡导的探究性学习的具体表现,不容回避。下面的思路和材料谨供探讨。

鲁迅思想的历史性与多样性

《灯下漫笔》写于1925年,后收入1927年出版的《坟》,此书中含作者从1907年至1925年所作文章。《坟》的“题记”写到:“这样生涩 的东西,倘是别人的,我恐怕不免要劝他‘割爱’,但自己却总还想将这存留下来,而且也并不‘行年五十而知四十九年非’,愈老就愈进步。”这说明鲁迅对《坟》里的早期文章仍有所眷顾。《文化偏至论》(1908年发表,见《坟》)说,中国文化改造“外之既不后于世界之思潮,内之仍弗失固有之血脉,取今复古,别立新宗”。

鲁迅:《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1934年)

“ ‘自欺’也并非现在的新东西,现在只不过日见其明显,笼罩了一切罢了。然而,在这笼罩之下,我们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

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虽是等于为帝王将相作家谱的所谓“正史”,也往往掩不住他们的光耀,这就是中国的脊梁。

这一类的人们,就是现在也何尝少呢?他们有确信,不自欺;他在前仆后继的战斗,不过一面总在被摧残,被抹杀,消灭于黑暗中,不能为大家所知道罢了。说中国人失掉了自信力,用以指一部分人则可,倘若加于全体,那简直是诬蔑。

要论中国人,必须不被搽在表面的自欺欺人的脂粉所诓骗,却看看他的筋骨和脊梁。自信力的有无,状元宰相的文章是不足为据的,要自己去看地底下。”

郁达夫:《中国新文学大系·散文二集》导言(1935年)

鲁迅的性喜疑人——这是他自己说的话——所看到的都是社会或人性的黑暗面,故而语多刻薄,发出来的尽是诛心之论:这与其说他的天性使然,还不如说是环境造成的来得恰对,因为他受青年受学者受社会的暗箭,实在受得太多了,伤弓之鸟惊曲木,岂不是当然的事情么?在鲁迅的刻薄的表皮上,人只见到他的一张冷冰冰的青脸,可是皮下一层,在那里潮涌发酵的,却正是一腔沸血,一股热情;------

鲁迅论述中国国民性的文字,一般来说,为了引起疗救的注意,比较多的是毫不留情地剖析国民性的弱点。但这并不意味着鲁迅没有看到或忽视了国民性的积极的一面 。从这篇短文中,我们可以看到鲁迅先生对中国人的总的评价。(李文儒:《走进鲁迅世界-杂文卷》)

平衡的历史观

《写在〈坟〉后面》(1927年)中鲁迅说道,“以为一切事物,在转变中,是总有多少中间物的。动植之间,无脊椎和脊椎动物之间,都有中间物;或者简直可以说,在进化的链子上,一切都是中间物”。

一个新的引人注目的历史观,历史变革力量 的形成,遵循动态平衡原则,一旦产生,便因历史文化传统的引力作用,向历史常态回复。任何传统都是该文化体系的常态,鲁迅的“两个时代”观为打破常态形成了一个富有个性的浪峰,随后也会沉入波谷,进而恢复历史的平均值。如只将“两个时代”观认作标准,那么整个历史就是反常的。就需要重新定义历史的含义了。应该说,鲁迅的历史观只是历史长河中的一波,在他产生之后便向着回归人类生活的基本状态运动了。

艺术的效果

郁达夫在《中国新文学大系·散文二集》导言(1935年)中说:

“鲁迅的文体简炼得象一把匕首,能以寸铁杀人,一刀见血。重要之点,抓住了之后,只消三言两语就可以把主题道破——这是鲁迅作文的秘诀。

思想的深刻和尖锐性也是一种艺术的效果,特别是这一思想的穿透力与深厚的历史感交织,便发出催古拉朽、振聋发聩的效果。如果思想中庸,感情节制,便无此效果,也就不是鲁迅了。理论上的“偏”,加上感情上的“激”,如刀锋的两面,形成锐角,如面面俱到则丧失冲击力。

“直写事实,由小及大”(《教师教学用书》),事与理的关系属由此及彼的有感而发,不一定为严谨的“论证”。如文中 的“钞票兑银圆”的满足感,与甘为奴隶之间不是唯一的联系,也不是必然的联系,有多种可能的推断,或可理解为艺术上的比兴手法。(比:以彼物比此物也;兴: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也。)所以,这种手法应该是一种艺术的安排,属联想一类。这种安排是极富效果的。

以学生为主体,为今所用

以学生为主体,鲁迅文章里的结论为今之“用”。对于鲁迅不求完整把握,那太勉为其难。着眼于今,置于今天的语境中,以今天的需要,“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来拿”(鲁迅:《拿来主义》),吸收转化,可以不求全面。在当今的若干判断的坐标系上,确定鲁迅论断的当代意义,以及对于学生在当前及未来的社会中成长的意义和作用。

鲁迅是一个开放的话题,他的许多重要论断,应该成为我们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探讨民族文化的起点,而不是“历史的终结”。

巴尔扎克葬词

整体感知文章思路

雨果《巴尔扎克葬词》是一篇独具才情的葬词,他用大气磅礴的语言概括了巴尔扎克的一生,更在字里行间带出了自己对人生的独特感悟。

从结构的思路上仍可看出,他对巴尔扎克生命与艺术的造诣做出了精到的表述,在此基础之上又表现了他本人对世界、人类的现实与理想的探询与追求。

现在被葬入坟墓的这个人,举国哀悼他。对我们来说,一切虚构都消失了。从今以后,众目仰望的将不是统治者,而是思想家。一位思想家不存在了,举国为之震惊,今天,人民哀悼一位天才之死,国家哀悼一位天才之死。

文章起笔,指出了巴尔扎克去世的事实,又对逝者予以初步的定位。

他的所有作品仅仅形成了一部书,一部有生命的、光亮的、深刻的书,我们在这里看见我们的整个现代文明的走向。

高度凝练的笔触,对巴尔扎克的作品做出了极富感情的评价。

这就是他在我们中间的工作。这就是他给我们留下来的作品,崇高而又扎实的作品,金刚岩层堆积起来的雄伟的纪念碑!从今以后,他的声名在作品的顶尖熠熠发光。伟人们为自己建造了底座,未来负起安放雕像的责任。

上述的文字,概括了巴尔扎克铸就的伟大功业,而这概括——对巴尔扎克用“金刚岩层堆积起来的雄伟的纪念碑”的概括,也为雨果在下文将抒发的自己对生命理想的理解“建造了底座”。这一段文字成为这篇葬词结构与思路上的转折点。

这位惊人的、不知疲倦的作家,这位哲学家,这位思想家,这位诗人,这位天才,在同我们一起旅居在这世上的期间,经历了充满风暴和斗争的生活,这是一切伟大人物的共同命运。今天,他安息了。他走出了冲突与仇恨。在他进入坟墓的这一天,他同时也步入了荣誉的宫殿。从今以后,他将和祖国的星星一起,熠熠闪耀于我们上空的云层之上。

雨果以自己深刻的思想力和超越性的想象力,将这位“不知疲倦的作家”提升到“熠熠闪耀于我们上空的云层之上”。

上天知道自己做的是什么,因为这是最高的教训。当一个崇高的英灵庄严地走进另一世界的时候,当一个人张开他的有目共睹的天才的翅膀,久久飞翔在群众的上空,忽而展开另外的看不见的翅膀,消失在未知之乡的时候,我们的心动中只能充满严肃和诚挚。

不,那不是未知之乡!我在另一个沉痛的场合已经说过,现在 我也永不厌烦地还要再说这不是黑夜,而是光明!这不是结更来,而是开始!这不是虚无,而是永恒!

思想的翅膀,想象的飞升,超出常人目力所及的云层,进入未知领域;继而,又以一个出人意料的转折,直达永恒。在雨果的笔下,巴尔扎克用生命铸就的高大的文学“底座”,可谓高山仰止;雨果用文字塑造的辉煌的“塑像”,可谓叹为观止。

疑点问题商榷

在我们这样一个时代里,一个伟人的逝世,不时地使那些疑虑重重受怀疑论折磨的人对宗教产生动摇。

《教师教学用书》“鉴赏要点”2解释 :

在雨果生活的时代里,有数不清的黑暗与罪恶,也因此有数不清的对现实不满的人们;而伟人的逝世,将进一步警醒和启迪进步的人们,使他们对现存世界的一切产生怀疑和动摇。这句话包含对巴尔扎克的赞誉,意为巴尔扎克以其高尚的人格和伟大的作品,唤醒一批人。

在这里,对“宗教”不应做狭隘的理解,而是指“人生的信仰”。伟人的逝世也许会带来表面的暂时的“动摇”,然而这是“上天”使“人民”思考的“必要”,会最终坚定人民的信念。不一定是“进一步警醒和启迪进步的人们,使他们对现存世界的一切产生怀疑和动摇”。正像雨果说的“这不是虚无,而是永恒”。雨果为巴尔扎克塑造的雕塑,就是“人的生命可能有过的”价值与信念的永久性纪念碑。这正是这篇葬词的立意所在。

相关资源:
·人生的境界9924771996
·千篇一律与千变万化9924771958
·中国现代诗三首2
·古诗鉴赏能力培养
·熵:一种新的世界观
·古代寓言鉴赏
·高考扩展语句题解题六法
·浙江省作文优质课7
·文言文知识梳理一
·文学常识整理专题  
☉为确保正常使用请使用 WinRAR v3.20 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软件。
☉如果这个资源总是不能下载的请点击报告错误,谢谢合作!!
☉欢迎大家给我们提供教学相关资源;如有其它问题,欢迎发信联系管理员,谢谢!
关于本站 | 免责声明 | 业务合作 | 广告联系 | 留言建议 | 联系方式 | 网站导航 | 管理登录
闽ICP备0503071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