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nyq.cn
 当前位置: -> 教案 -> 高三语文教案 -> 正文

阿Q正传报任安书屈原列传(人教版高三必修)

作者:未知来源:网络收集时间:2011-10-29 17:07:55阅读:
字号:|
 阿Q正传

教学目标
1.理清文章思路,能够比较准确地把握阿Q这一人物形象,从而理解小说的思想内涵。
2.认真理解文中语句的含义。
3.培养学生研读文学作品的能力。
教学重点
1.理解典型环境与典型人物的关系。
2.分析阿Q这一人物形象,借鉴人物描写的方法。
3.在理解作品的基础上,评价作品的思想内容。
教学难点
作品的思想内容的把握。
课时安排   三课时
教学方法
探究和诵读相结合。主要通过阅读理解,在教师的指导下,引导学生的学习并相机点拨。在学习本课之前组织学生观看电影《阿Q正传》。
第一课时
一、导入语
[投影播放]
如问中国自有新文学运动以来,谁最伟大?谁最能代表这个时代?我将毫不踌躇地回答:是鲁迅。他的小说,比之中国几千年来所有这方面的杰作,更高一筹。至于他的随笔杂感,更提供了前不见古人,而后人又决不能追随的风格。首先其特色为观察之深刻,谈锋之犀利,文笔之简洁,比喻之巧妙,又因其飘溢几分幽默的气氛,就难怪读者会感到即使喝毒酒也不怕死似的凄凉的风味。当我们见到局部时,他见到的却是全面。当我们热衷去掌握现实时,他已把握了古今和未来。


没有伟大人物的出现的民族,是世界上最可怜的生物之群,有了伟大的人物,而不知拥护、爱戴、崇仰的国家,是没有希望的奴隶之邦。因他的一死,使人们自觉出了民族的尚有可为,也因他之一死,使人家看出了中国还是奴隶性很浓厚的半绝望的国家。
——郁达夫
鲁迅的《阿Q正传》享有世界声誉,已有近40种不同文字的译本。这节课,我们就先来走近阿Q。
二、整体初读
从把握这篇小说的情节和结构入手,在同学们分组讨论后:
1.完整把握全文的情节,明白人因事显,事因人生的道理。
2.根据情节,说说鲁迅笔下的阿Q的性格有哪些特点?
3.能说出全文的结构特点。
三、归纳提要
情节是人物某种性格的“成长史”。叙事类作品一般都有一定的情节。它是展示人物性格的重要手段;情节在文学作品中的意义还有利于揭示主题。情节的基础是人物在现实生活中的矛盾冲突。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这篇小说中的事件,是从属于人物的心灵史,而不是事件史,它没有完整的情节。
而结构属于作品的形式范畴。结构是作者安排材料、组织材料的方法。本文的结构是点线结合式的。所谓的“线”就是阿Q短暂的一生;所谓的“点”就是能够反映阿Q思想性格的一些生活片断。
教师在提出要求后,可提示学生,文学作品的情节所包含的四个部分: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快速完成作品情节的归纳,并交流、讨论。
明确:小说前三章用扫描式的方法,交待了阿Q的苦难身世(政治、经济),确立了人物、事件的发展性质,描述了最初的矛盾冲突,并初步显示了阿Q的性格特征;第四、五、六三章沿着阿Q命运这一中心逐渐展开,它也是人物性格的合理发展的结果。阿Q遭遇压迫和剥削,人物之间的矛盾从展开到激化。在这一过程中,清楚地显示出人物的性格,作者的情感倾向也逐步明朗化;后三章(第九章的开头),阿Q与赵太爷的矛盾冲突发展到高度紧张阶段,这部分是情节的核心部分,他对主人公的命运具有决定的意义。在革命到来之后,阿Q被诬蔑为强盗而被抓,他的悲剧命运已经被决定了。
第九章的后半部分交代了愚昧而不觉悟的阿Q在人们的喝彩声中,糊里糊涂地被反动派枪毙了。
四、重点解读(结合课后思考题二)
阿Q作为一个人物形象,他的性格最特别之处是什么呢?
法国文豪罗曼·罗兰读了《阿Q正传》后,激动不已。“我永远忘不了阿Q那副苦恼的面孔”。用鲁迅先生在《寄〈戏〉周刊编辑信》的话,“阿Q该是30岁左右,样子平平常常,有农民式的质朴、愚昧,但也很有了些游手之徒的狡猾……不过没有流氓样,也不像瘪三样”。阿Q不能正视自己的弱点,对于事实上的屈辱和失败,企图用一些可笑的自欺欺人的想法、做法以取得精神上的满足和胜利。文学评论家称之为“精神胜利法”,一般的人称之为“阿Q精神”。(教师可对“优胜记略”“续优胜记略”的相关部分做一示范解读后,再让学生思考、讨论,总之,务必要让学生参与整个过程)
师:阿Q非常穷,穷得只剩一条裤,甚至连姓名都没有。但是,他的可悲却主要还不在物质的匮乏,而在于他精神生活的被扭曲。他被压在未庄生活的最底层,什么人都能欺负他,可他却并不在乎,常常好像还很得意——这里的关键,是他有一种独特的精神胜利法,分明挨了别人的打,他却想:这是儿子打老子;分明是别人抢走了他赌赢的钱,他却在愤怒之中抡起巴掌打自己一个耳光,仿佛是在打别人一样。就是受了再厉害的欺凌,他都能依靠类似这样的方法转败为胜,最后就莫名其妙地高兴起来。这都是精神胜利法,阿Q身上最重要的精神特征。
阿Q常常用“忘却”来解脱屈辱,他向吴妈求爱的前后的表现就是最好的注解。向吴妈求爱不成,反被赵秀才“竹打鸳鸯”。阿Q便去舂米,很快就把此事给忘得一干二净。可当吴妈哭着要寻死,赵府上闹哄哄的时候,他还赶去看热闹,并感到“有趣”,竟然想打听出了什么事。这种“健忘”真是达到了惊人的程度。
阿Q是一个落后的不觉悟的农民典型。他的屈辱地位和悲惨处境,使他本能地倾向革命,有自发的革命要求。阿Q本来对革命深恶痛绝,而且对“洪哥”“柿油党”之类,也全不理解,但却认识到赵太爷、赵秀才以及假洋鬼子之流是自己的死对头。因此当阿Q发现革命使百里闻名的举人老爷万分恐惧,未庄一群鸟男女惊慌失措时,便深感“快意”,于是“神往”革命。他要“革这伙妈妈的命”,决定自己“也要投降革命党”,并喊出了“造反了”的口号,但是他没有觉醒,没有真正的革命觉悟。他在仇恨的基础上产生的革命认识是糊涂甚至是错误的。他革命的目的是什么?“似乎革命党便是自己,未庄人却成了他的俘虏”“我要什么就是什么”“我欢喜谁就是谁”。他革命的对象竟是和自己命运相同的小D和赵太爷。他的革命行动是高喊“造反”的口号,高唱着戏文得到精神上的满足;有意无意地去静庵寺“革命”。想干什么?也是糊糊涂涂。而他最后认敌为友,自找绝路。错找假洋鬼子想结识“革命党”则更是他不觉悟的表现,也注定他悲惨的结局。
阿Q的不觉悟,还表现在他的“精神胜利法”上。他盘辫后被冷落觉得失意,看到小D盘辫很气愤,他认为小D不配,想“批他几个嘴巴”,不准小D革命。被假洋鬼子赶出后,感到绝望和痛苦,想把辫子放下来,作为对假洋鬼子的报仇,但很快便“渐渐的高兴起来”。他在土谷祠越想越气,想到告状、杀头、抄斩以泄满心仇恨。
精神胜利法是阿Q性格的主要特征。明明是生活悲惨,却永远得意;明明是受到践踏,却自视清高;明明是受愚弄侮辱,却自以为占了上风;明明是吃了亏,却自鸣得意;明明可悲,却自觉可喜;明明出丑,却自以为光彩。他的精神胜利法融合着他的愚昧、自尊、自负、自大、自卑、虚荣、妒忌以及一切喜怒哀乐。
五、探究质疑
师:有人曾经形象地把阿Q比作“三无产品”,阿Q的姓名籍贯尚且如此“渺茫”,表明了阿Q怎样的地位和处境?
提示:阿Q落到连姓名、籍贯都渺茫的地步,可见其地位之低下。中国农村特别注重姓氏宗族,势单力薄的姓氏,往往受欺负,而旺族大姓,往往感到自豪。阿Q没有姓名,也没有籍贯,那就是无可依靠,其悲惨处境,自不待言。(祥林嫂也是如此)
下面这些句子应该怎样理解?
1.“但真所谓‘塞翁失马安知非福’罢,阿Q不幸而赢了一回,他倒几乎失败了。”这一句中“不幸”“倒”“几乎”这几个词的意思怎样理解?
“不幸”是指,阿Q输钱是幸运的,赢了反而成了不幸的起源了,可见那是一个黑白颠倒的世界!“倒”强调赢钱反遭更大的创痛,“几乎”表明阿Q这一次失败千真万确是事实,但他竟然还是用精神胜利法——把自己挨了打,想像成是别人挨打——使自己“逃”过一“劫”。
2.如何理解“他睡着了”?
他的健忘导致了令人难以置信的麻木,没有思想了,这种“精神胜利法”如同麻醉剂一样,麻醉了阿Q的每一个神经,使他不能认识自己所处的凄惨命运,甚至至死也不觉悟。
3.“阿Q此后倒得意了许多年”中阿Q得意什么?
他得意因为曾经受过赵太爷的打而换来了人们对他的“仿佛格外尊敬”。实际上这是一种可悲的奴相。
4.“中国的男人,本来大半都可以做圣贤,可惜全被女人毁掉了”这句话的讽刺意味是什么?
这是正话反说,讽刺了男尊女卑的封建教条,又讽刺了无耻的假道学先生们,讽刺了假道学先生的表面上道貌岸然,一肚子男盗女娼的实质。
5.“于是他决计出门求食去了”,这一句有何言外之意?
“求食”是动物找食物的用语,可见此时的阿Q已经十分悲惨,落魄到维持动物一般的生存的地步了。由此可见,赵太爷之流的可恶残忍之极,因为就是他们把阿Q逼到这种地步的。
6.阿Q先是对革命党“深恶而痛绝之”,何以很快又向往革命,要“革这伙妈妈的命”?
阿Q身上有着狭隘保守排斥异端的思想,他天生反对变革现实的一切事情,所以他一开始听到革命时很反感,觉得与他为难,便“深恶痛绝”;可是他身上又有着盲目趋时的特点,加上他对现状的不满,尤其自己生活的不痛快,看到举人老爷这样怕,所以他自然又向往革命了。这表明他对革命态度的盲目性,对革命的不理解甚至误解。
六、延伸阅读(用投影仪打出)
甲云:“中国地大物博,开化最早;道德天下第一。”这是完全自负。
乙云:“外国的物质文明虽高,中国的精神文明更好。”
丙云:“外国的东西,中国都已有过;某种科学,即某子所说的云云”,这两种都是“古今中外派”的支流;根据张之洞的格言,以“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人物。
丁云:“外国也有叫华子——(或云)也有草舍,——娼妓,——臭虫。”这是消极的反抗。
戊云:“中国便是野蛮的好。”又云:“你说中国思想昏乱,那正是我们民族所造成的事业的结晶。从祖先昏乱起,直要昏乱到子孙;从过去昏乱起,直要昏乱到未来。……(我们是四万万人)你能把我们灭绝么?”这比“丁”更进一层,不去拖人下水,反以自己的丑恶骄人;至于口气的强硬,却很有《水浒》中的牛二的态度。
——摘自鲁迅的《随感录》(1918年)
(说明:这五种议论虽然程度不同,但都是“阿Q精神”的具体表现)
●板书设计
苦难的阿Q→扭曲的阿Q→风暴前后的阿Q→被捕杀的阿Q
第2课时
学习导航
分析、借鉴塑造人物的方法。
一、导入语
上节课我们认识了阿Q。作者是如何塑造了一个真实可信的阿Q呢?
二、研习课文,重点解读
先让学生“下水”,各抒己见,在此基础上,总结归纳。
(一)运用白描手法,直视人物的魂灵,透视人物的心理。
直接描述人物的肖像、行动、心理,就是作者出面直接描述作品中人物的心理,或者剖析揭示人物的心理活动,从而让读者透视作品中人物的心理活动。
在描写手法上,鲁迅继承了中国古典小说中的白描的技巧,特别擅长于“传神的写意画”。这种“传神的写意画”,鲁迅指出它的特点是:“并不细画须眉,并不写上名字,不过寥寥几笔,而神情毕肖”。因而,他对于典型人物的塑造,着重在于内在性格的刻画,而外表的肖像画却很简单,勾画出传神的轮廓,让读者通过人物的性格特点去充分的想像。如本文对于阿Q的肖像描写,甚至只有简单的两笔:“这时阿Q赤着膊,懒洋洋的瘦伶仃的……”“最恼人的是在他头皮上,颇有几处不知起于何时的癞疮疤”。对于阿Q的外貌,除此之外,我们能知道的,大概就只有他经常被人揪住碰响头的那条“黄辫子”了。而且,就是这些简单的特点,也不是集中在一个“镜头”里刻画的,它们是随着情节的发展而出现的。
鲁迅还通过人物的行动来塑造人物形象。最突出的例子是阿Q被“验明正身”前的一处精彩之笔:
“阿Q一把抓住了笔,惶恐而且惭愧地说。
‘那么,便宜你,画一个圆圈!’
阿Q要画圆圈了,那手捏着笔却只是抖。于是那人替他将纸铺在地上,阿Q伏下去,使尽了平生的力气画圆圈。他生怕被人笑话,立志要画得圆,但这可恶的笔不但很沉重,并且不听话,刚刚一抖一抖的几乎要合缝,却又向外一耸,画成瓜子模样了。”
死到临头了,他在公堂上认真地画着圆圈,至此,一个缺乏文化教养而又愚昧不幸的阿Q跃然纸上,他还要竭尽平生最后的一点力气,力图神勇地向人们展示着他的“才华”,这就向人心酸地表明:阿Q依然是阿Q,辛亥革命没有使他在精神上获得新生。
鲁迅传神地运用了“飞”“躄”“踱”三个动词,揭示了阿Q的悲剧心态三部曲,即神往革命——乞求革命——革命幻想破灭。这三个动词就是对三部曲的高度概括和“浓缩”。
先看“飞”字的运用。“阿Q飘飘然的飞了一通,回到土谷祠……”这个“飞”字紧紧扣住了文章语境上的要求,因为阿Q这个行动发生在“革命党”进城的消息刚传来的时候。一个“飞”字,准确生动地刻画出阿Q此时自发要求革命,而又不理解革命所表现出来的一种得意忘形、满怀喜悦的神态。
再看“躄”字的运用。“钱府的大门正开着,阿Q便怯怯的躄进去”。这个“躄”字本指仆倒或两腿瘸,而阿Q是腿脚正常的人,此处用“躄”字生动形象地写出了阿Q即将同“革命党”(假洋鬼子)接触时的胆怯拘谨,反映出阿Q受到冷落后的失意心态。因为静修庵的被“革掉”,未庄的人心日见安静以及小D也盘起辫子,这一切都没有与神往革命的阿Q“商量”,他认识到“革命梦”要想实现,就只能与假洋鬼子“结识”。此时,阿Q那种带有几分畏惧,几分乞求的要求“结识”的神情,一个“躄”字就恰当地表现出来了。
最后看“踱”字的运用。“有一天,他照例的混到夜深,待酒店要关门,才踱回土谷祠去”。“踱”是指慢步行走,而此处的“踱”,脚步就更加沉重,步子迈得格外缓慢。因为他的乞求革命最后以被假洋鬼子揍了一顿,赶出门外而告终。他“革命”的幻想彻底破灭了,在土谷祠这惟一的栖身之处,再也不能做出搬宁式床,娶女人的梦了。一个“踱”字准确反映了此时阿Q悲观失望、无所依托的心态,是阿Q革命幻想彻底破灭的直观再现。
作者为了反映阿Q对革命的无知,对革命盲从,有这样一段直接的心理描述:
阿Q的耳朵里,本来早听到过革命党这一句话,今年又亲眼见过杀掉革命党。但他有一种不知从那里来的意见,以为革命便是造反,造反便是与他为难,所以一向是“深恶而痛绝之”的。殊不料这却使百里闻名的举人老爷有这样怕,于是他未免也有些“神往”了,况且未庄的一群鸟男女的慌张的神情,也使阿Q更快意。
这段心理描述,写阿Q先认为“革命便是造反”而一向“深恶”,后来革命使“举人老爷”怕而“神往”,“鸟男女”慌张而“快意”。这段直接描述心理的文字,直接反映了阿Q的落后愚昧和对革命的不理解而盲从得意。
又如阿Q在“投降”之前,阿Q心里“不平”“感着冷落”,分析原因“第一要着”是“要和革命党去结识”“和假洋鬼子商量”。这不仅写出了阿Q对革命的自发性和自觉性,而且也反映了他对革命的无知性和盲从性。在“不准革命”之后,阿Q的心里就从“忧愁”“无聊”以至“渐渐的高兴起来”。在大团圆一节里,“阿Q虽然有些忐忑,却并不苦闷”,作者对阿Q的这一心理揭示地非常细致、深刻,不仅揭示了阿Q被抛弃、被打击后的颓唐,也表现了阿Q缺乏对革命和革命党最起码的认识,反映了阿Q糊涂、落后和健忘的“精神胜利法”。
这些直接描述人物心理的语句,不仅直接揭示了人物的心理,而且成功地刻画了人物的性格。
(二)通过自语自唱和对话揭示人物心理活动达到刻画人物性格的目的。
自语自唱,就是作品中人物的独自的说话和吟唱。阿Q宣布“投降”革命之后,有一段自语自唱:
“好,……我要什么就是什么,我欢喜谁就是谁。
得得,锵锵!
悔不该,酒醉错斩了郑贤弟,
悔不该,呀呀呀……
得得,锵锵,得,锵令锵!我手执钢鞭将你打……”
这段《龙虎斗》中的戏文写出了阿Q飘飘然的心境。其中前面的一句自语揭示了阿Q心中革命的目的:“要什么就是什么”“欢喜谁就是谁”,反映了他对革命的不理解;而带鼓点的《龙虎斗》这段戏文吟唱,表现出了阿Q内心中的得意和盲目性,也揭示了他对革命的无知和盲目乐观。从这段话中,我们可以看到阿Q的无知、盲目的“精神胜利法”性格是他的精神领域的主导,而且这一性格一时一刻也没有离开他的躯体。
通过文中的对话,来揭示人物的内心活动,反映人物的性格特点,也是本文的一个特色。阿Q和赵秀才父子的对话,反映了他对革命的认识的幼稚、盲目和自得心理;阿Q到静修庵革命和老尼姑的对话,他语言的含胡、情态的诧异和错愕,反映了他内心的糊涂和无知;阿Q向假洋鬼子“投降”革命时的对话,吞吞吐吐,结结巴巴反映了他内心的自轻和懦弱;阿Q和小D的对话,虽然各一句,他的“不平”和心跳,反映了他的欺软而又懦弱的心理以及对革命的糊涂思想。
个性化的人物语言。人的语言最能表现人的性格。写对话和引录人物语言,是小说塑造人物形象最有效的手段。鲁迅很善于写人物语言。他的小说,人物语言的显著特点之一是少。《阿Q正传》引用人物的话更是惜墨如金。凡是作者的叙述语言足以显示人物性格的地方,他就不用对话。写阿Q对“中兴史”的讲述和人们的反应,只以“据阿Q说……”的方式叙述;写赵太爷对赵秀才的“庭训”也是转述的。有些地方只在叙述中摘引能突出人物性格的一言半语。阿Q进牢房后同其他两个囚犯的谈话,就只摘引了阿Q的“因为我想造反”这句可以突显他当时的思想和精神面貌的话。有些地方是两个或几个人谈话,但只写出一个人的话便可表现出谈话的情形了。如写阿Q“中兴”的时候,妇女们追着他买东西的情形:“阿Q,你还有绸裙么?没有?纱衫也要的,有罢?”对阿Q的答话便省略了。就是写对话的地方,也都竭力从简,寥寥数语,便显现出事态发展的情形、人物间复杂的关系和性格冲突。阿Q作为这个终篇所集中描写的主人公,他的话总共才有三百六十多字;句子也短到了最低限度,平均每句不到五个字。其他人物的话更少。赵太爷只有十来句话,总共一百多字。假洋鬼子的话不到十句,用字不到一百个。小说的人物语言,省简到如此地步是极罕见的。
对话,揭示人物的心理活动,刻画人物性格,是小说中常用的手法。而刻画人物性格,简练、深刻而又有侧重,是我们阅读时不可不注意的。
(三)运用幻觉、梦境揭示人物的内心活动从而达到刻画性格的效果。
梦境、幻想的形式能够比较直接地看出人物所追求的方向,从而能够比较准确地把握人物的思想感情,揭示人物的性格。“日有所思,夜有所梦”。人们对某种事物的过分追求从梦境和幻想中往往看得格外清晰。
在“革命”一章中,阿Q在土谷祠里对革命的设想和愿望,是一绝妙的幻觉描写,也可以说是一段近似梦境的描写。俗话说“日有所思,夜有所梦”。人物的幻觉、梦境,能够比较直接地反映出人物的追求和目标,能够比较准确地揭示人物的思想和性格。阿Q在土谷祠的绝妙的幻觉或梦境,就是他所追求的目标和内心思想的形象图解。
阿Q的“革命畅想曲”,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①他对革命的理解仅仅停留在“造反”认识上,形式也仅仅只是“结伙”打劫。他设想的革命党的衣饰和兵器等也都反映了他思想意识的落后、对革命理解的荒谬与无知。②他认为革命就是报复欺负过他的人,他设想杀人也就不分青红皂白,而把同样受压迫的小D和王胡也包括在其中,说明他根本不知道革命的目的、不明确革命的对象。③他把革命当作占有金钱的手段,心目中只有“东西”——钱和物,抢财物是他的目的,而且是自己“不动手”。④他的另一目的,就是对女人的态度——找女人。他在对女人的选择上:有的嫌丑,有的嫌小,有的嫌作风不正,有的嫌眼上长疤,有的又可惜脚太大,这充分反映了他在得意忘形之后的心理状态,也充分表现了他的“精神胜利法”的性格特征。
这些都是通过阿Q如梦般的幻觉描绘表达出来的。在这幻觉中,阿Q的得意之态,贪婪之心,敌我不分,荒唐愚昧,都充分地表现了出来。这使我们对阿Q的形象和“精神胜利法”就有了更充分地认识和了解。
(四)描写人物回忆、独白揭示人物内心活动来刻画性格。
回忆和独白是阿Q在遭遇许多“意外”之后心声的直接吐露。它在一定意义上是阿Q的价值取向、行动的力量的表现。在阿Q“投降”假洋鬼子遭打击和赵家遭抢劫后,阿Q回到他的土谷祠里,作者对他有一段心理活动的描写:
“他躺了好一会,这才定了神,而且发出关于自己的思想来:白盔白甲的人明明到了,并不来打招呼,搬了许多好东西,又没有自己的份,——这全是假洋鬼子可恶,不准我造反,否则,这次何至于没有我的份呢?阿Q越想越气,终于禁不住满心痛恨起来,毒毒的点一点头:‘不准我造反,只准你造反?妈妈的假洋鬼子,——好,你造反!造反是杀头的罪名呵,我总要告一状,看你抓进县里去杀头,——满门抄斩,——嚓!嚓!”
这段话,前半部分描写的是阿Q的回忆,即刚才赵家遭抢劫的情形,然后是对假洋鬼子的怨恨之情;后半部分是阿Q的愤愤的自白,表达了他不满、痛恨、诅咒的心情。在这回忆和独白的表露中,说明阿Q行为和思想上虽遭到打击而精神上却又是胜利的。这段回忆和独白,再一次突出地刻画了阿Q的“精神胜利法”的性格特征。
(五)把人物既放在重大的历史事件中描写,又放在阿Q的生存环境——未庄,这个小小的社会窗口中描写,展示了阿Q性格和阿Q悲剧产生的社会土壤,从一个角度反映了中国农村社会的面貌。
阿Q的悲剧发生在辛亥革命时期的未庄,这是一个偏僻的乡村,交通很不方便,只有一条能航行大乌篷船的河与城里相通,所以人们很少进城。代表传统封建势力的“土地主”赵太爷和曾经到东洋留过学的“洋地主”假洋鬼子等人统治着这里的一切。生活在未庄的贫苦农民不仅受着他们思想的毒害和人格的侮辱,面对这不平的现实,不少的人都习以为常,安于命运,麻木顺从了,甚至有的还互相欺侮、争斗,在屈辱中求生。这便是未庄人和人之间的关系。
这就使未庄的变迁和阿Q的遭遇同时还具有了另一方面的意义,那就是以一种概括的方式表现出辛亥革命的实际情形。这虽然不是小说的主要价值所在,但由于在当时的文坛上,还没有人能以这样透彻的笔力描绘出辛亥革命的严酷真实,因此,《阿Q正传》的这一部分也就还是具有了相当重要的价值。作者再现了未庄的这种阶级关系和社会生活,典型地概括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农村社会的特点。
(六)利用夸张、象征手法来塑造人物形象。
既然鲁迅要借用一个人物来表现许许多多中国人的普遍的精神病态,就势必得运用夸张的手法,不但在他身上植入许多远非他个性所能包容的精神重负,更要最大限度地凸现他身上的那种具有极大概括性的心理特点。这在小说对阿Q那种精神胜利法的表现的刻画当中,就可以看得很清楚。无论是“儿子打老子”,还是自己打自己嘴巴,这样的行为,倘若孤立地看,似乎都不太真实,显然是经过了作者夸张的处理的。倘说它们真实地表现了中国人的精神病态,那是指在概括和象征的意义上,而不是就这细节本身来说的。再譬如假洋鬼子这个人物,他的言行也明显是用了漫画化的笔法描绘出来的,因为鲁迅也同时是把他当作一个象征,要用他来暴露当时的许多投机的革命党。可以说,象征意味越是浓厚的人物和情节,小说在描写的时候,就越是频繁地使用夸张的手法,阿Q和假洋鬼子是这样,小D和阿Q的那一场“龙虎斗”也是如此。在以前和此后的许多作品中,鲁迅都是用写实的白描的手法来刻画人物,可在《阿Q正传》中,他却大量使用了这种大幅度的夸张的手法,其中的主要原因,就在于他是把阿Q和未庄当作愚昧的中国人和封建农村的象征来描写的。
三、探究质疑
师:“便是我,也要投降革命党了”,你如何理解?(学生讨论发言)
这是一个被践踏、被扭曲了的灵魂的自白。“投降革命党”一语刻画了阿Q这个“沉默的国民的灵魂”,准确地写出了阿Q心理结构的深层。即对革命的可笑理解和模糊认识,深刻揭示了深受封建文化积淀所窒息的国民灵魂和沉重的精神创伤。表现了鲁迅要改造国民精神的伟大思想。阿Q是贫苦农民出身,应是革命的主力军中的一员,参加革命对他来说是顺理成章的事情;但他意识不到,反而自认为是革命的敌对势力,他“有一种不知从那里来的意见,以为革命便是造反,造反便是与他为难,所以一向是‘深恶而痛绝之’的”。既然一贯就站在革命的对立阵营里,如今要去革命,那就自然是称为“投降”了。阿Q的这种想法是封建地主阶级的统治和毒害。并且把它变“合于圣经贤传”的思想。“有一种不知从那里来的意见”一语是鲁迅含蓄而幽默地道出这种思想产生的根源。
师:朗读最后两段。提问:未庄的环境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学生议论、发言)
小结:未庄经历了不安、骚动之后又一切恢复了太平,不过更“漆黑”了。
阿Q革命彻底失败了,末一段作者以大段的心理描写写出了阿Q对失败原因的检讨:“假洋鬼子不准我造反”。怎么办?阿Q又记起了他惟一的法宝——精神胜利,“造反是杀头的罪名呵”!具有讽刺意味的是,他“要告一状”,把假洋鬼子“抓进县里去杀头”,结果自己却被枪毙了,多么令人辛酸的幽默!
师:请一学生朗读从“阿Q近来用度窘”至“得得,……”。(整节要读出阿Q的“神韵”;唱词部分要把阿Q得意忘形的神态体现出来,就像赵本山某些小品的台词那样)
讨论:这一段文字怎样描写阿Q投降革命后的得意心情?学生回答。
教师小结:首先,写他的自我感觉,“似乎革命党便是自己”。其次,写别人对自己的感觉,“未庄人都用了惊惧的眼光对他看”。这两点是写阿Q的心理活动。第三,写了他在这种心理的驱使下,得意地唱绍兴戏《龙虎斗》的行动。第四,进而写他的狂言乱语:“我手执钢鞭将你打”“我要什么就是什么,我欢喜谁就是谁”。这些心理、行为和语言描写具有浓郁的地方色彩和强烈的个性特征。那两句话还暗示了阿Q对革命目的糊涂的认识,为下面的革命狂想曲埋下了伏笔。
师:我们不难发现,鲁迅在本文的环境塑造的方法上有一个重要特点,那就是用富有典型意义的事件或细节来反映特定的环境。同学们可以试找出其中的有关描述。如:通过那只“大乌篷船”来到未庄之后的“衣箱寄存”“信件往来”“辫子的盘法”等细节描写,传神地反映了辛亥革命时期农村的落后、闭塞等特点,巧妙地勾画了人物活动的社会背景和典型环境。
师:解读“阿Q虽然似乎懂得,但总觉得站不住,身不由己的蹲了下去,而且终于趁势改为跪下了。”
这句话表面上看是阿Q典型个性展示的典型动作,实际上这个动作的后面是封建思想和现实环境逼迫下的“身不由己”。又如“他生怕被人笑话,立志要画得圆,但这可恶的笔不但很沉重,并且不听话,刚刚一抖一抖的几乎要合缝,却又向外一耸,画成瓜子模样了。”他在公堂上画圆圈的细节令人心酸,表明:阿Q依然是阿Q,辛亥革命没有使他在精神上获得新生。

第3课时
一、导入语
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是《考纲》对考生的一个重要要求。大家觉得阿Q很滑稽吗?鲁迅塑造这一典型形象的意义是什么?要想准确地把握这些,就必需:
二、归纳提要
全面地分析作者在文中的观点和态度。为此,一般要涉及到以下几方面:
1.对鲁迅的思想要有一个大致的了解,正所谓“知人论诗”。
2.对作品所产生的时代要有所了解。
3.对作者写作此文目的的了解。
4.分析和评价都必须以作品的形象为基础,避免离开作品作漫无边际的空谈,或把自己的一些猜测以及一些没有证据的观点无限夸大。简而言之,就是“言之有理,持之有据”。切忌离开作品而依据个人的好恶去随意评说。
三、重点解读
师:我们读过《呐喊》中的好几篇小说,也曾读过《〈呐喊〉自序》,请结合所学过的课文,谈谈《呐喊》是怎样的一本书?为什么要取这个书名,它贯穿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讨论。明确:《呐喊》是鲁迅先生的第一部小说集,包括《狂人日记》等共15篇小说。《呐喊》反映了从辛亥革命到五四运动前后的中国社会,特别是在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压迫下的农村和村镇的面貌。取名《呐喊》是要以呐喊声“惊起较为清醒的几个人”破毁“铁屋子”并“慰藉那在寂寞里奔驰的猛士”。《阿Q正传》,也包含了鲁迅的这种思想感情。分析课文时,我们要注意这种感情是如何渗透其中的。
那么,鲁迅为什么要创作《阿Q正传》这篇小说呢?
救国救民的忧患意识,使得鲁迅对人的内心世界极为关注,这使得鲁迅同陀思妥耶夫斯基一样,成为“人的灵魂的伟大审问者”。他成功地塑造了“精神胜利法”的典型,反映了人类的普遍心理。用鲁迅自己的话来说就是:“画出沉默国民的魂灵”“暴露国民的弱点”,让读者了解长期以来封建统治所造成的可怕的国民的愚昧,意在“引起疗救的注意”;另外,总结辛亥革命失败的教训,批判它的妥协性和不彻底性。我们从阿Q的“革命”全程,从他的精神胜利法,我们就能清楚地理解到作者描绘阿Q的悲惨处境,是要提醒大家:中国的任何革命必须注意解决亿万贫苦农民的问题。这样,我们就能深刻地认识到作者写阿Q倾向革命的本能,显然是提醒革命者:广大农民是有革命要求的,决不应该视而不见这支力量。
接下来我们来思考一个问题,阿Q的“精神胜利法”形成的原因有哪些?(同学讨论)
讨论。明确:阿Q的“精神胜利法”是他长期受封建阶级的剥削、压迫,被剥夺了作为一个人的正常权力的结果,他生活在被侮辱被损害的环境中,心犹未甘又无力反抗,只好以妥协求生存,以自欺欺人的思想方法达到精神上的自我满足。封建统治阶级的道德观念,使阿Q误解革命;屈辱的地位和悲惨的处境不能不使阿Q本能地倾向革命,说来似乎并不光彩的“偷儿”行径,其实就是阿Q的初步造反行动!当阿Q发现革命使举人老爷恐惧万分,未庄一群鸟男女惊慌失措时,便深感“快意”,于是“神往”革命,判定“革命也好罢,革这伙妈妈的命,太可恶!太可恨!……便是我,也要投降革命党了。”
一般而言,鲁迅在小说里,一般总是让思想倾向从场面情节中自然流露出来,不直接出面对作品中的人物事件进行主观的评价。但《阿Q正传》有例外。它虽然也有不少“无一贬词,而情伪毕露”的写法,但因是为阿Q“立传”,而根据纪传体的通例,对于所传之人,可以议论评价,因而作者在一些地方直接出面评论。第一章序言,说明立传缘起,除了描述阿Q身世之外,还借题发挥,讥评时弊。以后各章,在描写、叙述阿Q行状和其他人物的言行时,也不时加以剖析。如说到阿Q挨打,本来阿Q是无辜,众人却认定错在阿Q。“所以者何?就因为赵太爷是不会错的。”阿Q挨了赵太爷的打,众人为何反而仿佛格外尊敬他呢?一则怕他真是赵太爷本家,二则也如孔庙里祭祀用的太牢一般,虽与猪羊同是畜生,“但既经圣人下箸,先儒们便不敢妄动了”。正是这种迷信心理,使人们认为赵太爷必不错。经作者一评点,把社会上的趋炎附势和盲目的习惯势力的荒谬,都揭露出来了。在叙述阿Q永远得意时,评曰:“这或者也是中国精神文明冠于全球的一个证据了。”既讥讽了阿Q,又把阿Q精神与当时的一些国粹家挂上了钩。又如阿Q由于拧了小尼姑而想女人,作者用反话评述道:“中国的男人,本来大半都可以做圣贤,可惜全被女人毁掉了。”一方面讽刺了“男尊女卑”的封建教条,另一方面又讥讽了无耻的假道学先生们。这类作者出面的议论剖析,是与人物的言语、行为和心理活动的描绘糅合在一起的,不仅没有累赘之感,而且是作品中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把隐藏在人物言行思想活动深处不易为读者看出的东西,加以评点,能引导读者去思考此中的丰富内涵;或者由此作适当的引申,引导读者去联想类似的其他现象和事物。这些地方,语言极为精粹、幽默、辛辣,三言两语就起了画龙点睛的作用,显示了鲁迅非凡的语言功底。
鲁迅着重描写阿Q的这种不正常的矛盾复杂的心理和性格,是因为关心受压迫剥削的中国人民的命运。在民主革命时期,中国的革命,实际上是农民革命,如果广大贫苦农民长期受“阿Q精神”的束缚,那就不可能从奴隶命运中解放出来。反过来,他们不从奴隶命运中解放出来,阿Q精神也就不可能消失。鲁迅深深同情阿Q的不幸遭遇,对于他的阿Q精神则是尽情揭露、鞭挞和讽刺的。其出发点在“哀其不幸,怒其不争”。鲁迅的矛头,决不是指向阿Q本人和他的阶级,而是指向毒害、摧残阿Q的万恶的社会制度和凶残的反动统治者。目的在于教育中国人民迅速摆脱阻碍自己前进的精神镣铐,争取解放,自觉地投入到彻底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斗争中去。
总之,鲁迅通过描绘阿Q这个深受剥削和压迫而不觉悟的贫苦农民的遭遇,深刻地揭露了封建地主阶级对农民的残酷剥削和压迫,反映了封建统治者所造成的国民的愚昧,深刻地揭露封建势力凶残狡猾的反动本质,批判辛亥革命的不彻底性。
四、探究质疑
师:试把未庄的环境描写与第七章开头的那段描写作一比较,未庄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反映了当时怎样的现实?
学生回答、教师小结:未庄经过一阵不安、骚动之后,人心又“日见其安静了”,这反映了辛亥革命并未从根本上动摇封建统治的基础。只是进行了一场换汤不换药的革命,“知县大老爷还是原官”“带兵的也还是先前的老把总”,军政大权仍然落在地主豪绅的代表人物手中,最可笑的是“举人老爷也做了什么”,这与曾几何时的举人老爷偷偷摸摸把衣箱运到未庄来藏匿的情形形成了鲜明的对照。
城里革命是换汤不换药,未庄革命则连汤也没换,只是赵秀才把辫子盘在了头顶,一个“盘”活画出了投机革命的嘴脸:进,可表示“革命”了,辫子已没了;退,可以随时放下辫子,迎接复辟。这种“秋行夏令”的壮举,真是“万分英断”!作者对封建余孽们的丑恶行径,进行了辛辣的讽刺,也对辛亥革命的不彻底作了深刻的批判。
师:叙述赵家遭劫的事有什么作用?
学生议论、回答,教师小结:反映了革命以后没有解决根本的矛盾,致使社会秩序混乱,给趁火打劫之徒大开方便之门。“不上二十天,抢案就是十几件”;与举人老爷下乡寄放箱子相呼应,交待了箱子的去向。革命倒未使他失去什么,歹徒却抢去他的箱子,具有讽刺意味;呼应阿Q的革命狂想。作者故意用了“似乎”“不分明”等字眼,采取雾里看花的手法,把阿Q幻想中的革命图景跟眼前的真实的抢劫行动混杂起来,让阿Q错把抢劫当革命。他多想参加啊,“两脚却没有动”。因为事先“他们不来招呼他”,假洋鬼子更不准他革命;为阿Q的最后“伏法”作了铺垫。不论是参加革命党还是参与抢劫,他两脚都没动,结果却被枪毙了,这就产生了强烈的悲剧效果,人们在无限同情他的不幸的同时,更对吃人的封建社会表示强烈的愤恨,也对革命的不彻底表示深深的遗憾。
师:分析阿Q的“革命”过程,我们可以发现什么?阿Q对革命的态度变化的思想规迹:痛恨革命→神往革命→情不自禁地欢呼革命→对革命充满幻想和期待→对革命现状疑惑和不满→要求参加革命党→革命愿望受到致命打击→对革命绝望→对不准革命表示愤懑→被捕被杀。
由以上的讨论,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一、阿Q之所以如此落后和不觉悟,一方面固然是由于他长期受封建思想的毒害,但另一方面,也说明了革命党人远离他们。二、表明了辛亥革命的不彻底性。辛亥革命没有改变农民原来的社会地位,更没有改变农民的精神面貌,他们依然在深重的封建枷锁下生活。三、揭示了辛亥革命失败的重要原因,深刻地揭示了辛亥革命的经验教训,那就是资产阶级领导不了革命,中国革命的最终成功,必须教育和发动农民。鲁迅先生在小说中向世人提出了一个巨大的历史性的问号:中国革命该向何处去?这是作者展现阿Q对革命态度变化过程的更深层面上的意义。
解读课后思考题3。使学生加深理解这篇作品的主题,尤其要理解鲁迅一生思考的国民性问题。可引导学生联系过去学过的《孔乙己》《药》《祝福》等作品中的“看客”形象进行理解。
师:这段话涉及鲁迅作品中一再提到的看客问题,实际上也就是改造国民性问题。鲁迅认为,中国国民问题甚多,他一直都在思考并探讨,怎样才是理想的人性?中国国民性最缺乏的是什么?它的病根何在?他强烈感受到国民的麻木愚昧,希望国民能够警醒,不再做“毫无意义的示众的材料和看客”。所以作品中的这段话,也是表现作者对看客的嘲讽,对国民性弱点的揭示。作品中,我们看到那些看客们麻木无聊到什么程度,他们鉴赏着阿Q调戏小尼姑,因为自己没有亲自上阵而不能十分过瘾,只能“九分得意的笑”;他们听着阿Q从城里回来给他们讲杀革命党的故事,也觉得过瘾,听到最后是“欣然”了。特别是最后阿Q被杀的路上,这一群看客们发出豺狼的嗥叫一般的声音来;作者把看客们比作狼,可见鲁迅不仅把统治者看成是杀人者、吃人者,同样也把看客看做是间接的吃人者和杀人者。作品最后以讽刺看客作结,可见作者在作品中对看客的批判和讽刺也是他要表现的一个重要方面。
师:作者在《〈阿Q正传〉的成因》中说,他创作这部小说,经历了由“开心”到“不很开心”到“认真”的过程。我们在阅读这部小说时,也会经历一个由乐到悲的过程。反复阅读作品,参考下面摘录的王冶秋的“读书随笔”,说说你对这部小说笑中含泪的艺术特色的体会。(提示:回答本题,可以让学生通过对具体情节的分析来加深对这一特点的理解)
悲剧的内核包含着一个喜剧的外套。作者刻画了一个悲剧性的人物,表达一个十分严肃的主题,但作者却用喜剧的艺术手法来表现。我们看这篇作品,首先当然是觉得阿Q这人可笑,未庄这批人都像是在舞台上表演的小丑,读者仿佛是一个始终关注着未庄人一举一动的旁观者。可是,越往后看,会越觉得阿Q的可悲可怜,他那被赵太爷逼得失去生计,不得不去尼姑庵里偷萝卜吃,被迫离开未庄去城里当小偷的情景,难道不让人心酸?尤其最后被枪毙的结局,在读者怪他糊涂的同时,难道不痛恨那些压迫者?假如多看几遍,细细咀嚼,就更能从喜中品出悲来。这是一种含泪的笑——假如我们不是一个对中国历史和中国文化十分无知而且浅薄的人。鲁迅创作这篇作品时,离那场革命才十年,能在那样短的距离内透视现实,并折射历史,非大思想家不能为。作者一生思考国民性问题,思考中国历史循环怪圈问题,这样重大的问题同样表现在他的这篇作品中。但他不是悲天悯人,而是通篇调侃、讽刺、挖苦、嘲笑,惟其这样的大喜,人们才感觉到那样的大悲。当我们联想历史和现实时,悲,便从中来。所以,阅读这篇作品,笑,只是看懂了文字,悲,才是悟出了内涵。
结束语:在当今的中国,在物质文明飞速发展,而精神文明又渐显衰退的新世纪,你是否曾经感受过社会的冷漠?在寒风凛冽的孤寂夜空下,你是否曾经反思过自己心灵的阴影……
社会在发展,时代在变迁,中国人民克服了重重艰难险阻,创造了一次次辉煌。今天,我们再次提出“阿Q精神”,重新分析国民劣根性,包括懦弱性、自欺性、狭隘性、麻木性等在当今中国社会的社会背景、具体表现与时代特点,其实并非是为了批判,因为我们又何尝不是生活在阿Q精神的思想映射之下呢?我们作为当代中学生,祖国未来的主人翁,只是希望能借此警示那些新时代的阿Q们驱除或多或少隐藏在我们每一个人心灵中的“阿Q精神”,从而唤醒至今仍受到封建思想束缚的中华民族,唤起我们伟大祖国的真正崛起。虽然这是一个漫长而又艰难的历史过程,也并不会因为我们的努力而发生哪怕是丝毫的质变,但作为中国未来的主人,我们坚信“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为了自己的前程,为了社会的明天,也为中华民族的未来。

13  报任安书(节选)
教学目标
1.了解本文的背景与司马迁的遭遇,了解《史记》的写作过程和成书原因。
2.理清本文的思路,认识司马迁的人生观、价值观及其意义。
3.学习本文叙事、说理、抒情相结合的表现方法。
4.积累实词、虚词与句式,增强语感,提高对文言文的阅读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1.理解本文的思路,认识司马迁的人生观、价值观及其意义。
2.掌握更多的实词、虚词与句式,增强语感,提高对文言文的阅读能力。
课时安排
三课时
教学方法
1.学生自己查资料,交流后教师再补充。2.讨论法。3.比较阅读法。
预习要求
1.到图书馆查阅有关资料,了解司马迁的生平。
2.回忆《史记》的有关知识。
3.在读准字音,读准句读的前提下熟读全文,对照注释弄清课文大意,画出疑难的句子。
4.自读本单元后的知识短文《司马迁与〈史记〉》,概括出《史记》在思想和文学方面的特点。
学习导航
第一课时
一、导入语
从一个人对生死的看法可以看出这个人的人生观、价值观。匈牙利著名诗人裴多菲在那首脍炙人口的短诗“生命城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中道出了自己的人生观;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孟子说:“生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面对生死,孟子毫不犹豫地选择了“舍生取义”;这样的选择历来为人们景仰、赞颂。但也有这样一些人,面对侮辱,他们没有舍生保节,而是隐忍苟活,这类人的最杰出的代表就是写下了“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的司马迁。和遭受宫刑这样的奇耻大辱相比,死是容易的,但司马迁选择了前者,他到底是为什么要忍受当时人们的嘲笑唾骂?到底是什么样的信念支撑着他?等我们学完了《报任安书》就明白了。(板书课题)
二、背景介绍
(一)了解本文的背景与司马迁的遭遇,了解《史记》的写作过程和成书原因。
1.由学生介绍所了解的司马迁的生平经历和《史记》的有关知识。
2.教师总结并印发有关资料。(见“备课资料”)
(二)课前自学《司马迁与〈史记〉》,概括《史记》的主要成就。
学生回答后总结:①思想(四点);②文学价值(鲜明的人物个性,强烈的抒情性);③影响。
三、整体初读
(一)结合注释解说文题,并指导学生了解原文大意。
(二)朗读课文,概括课文大意。
1.指名学生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准句读。
2.教师范读课文。
3.学生在读准的基础上熟读课文并概括各段大意。
全文共分四部分:
第一部分(第1段):先说明任安来信的内容,再就答复迟表示歉意。
第二部分(第2~3段):主要申述自己遭受极辱而不自杀的原因。
第三部分(第4~5段):进一步说明自己受腐刑后隐忍苟活的原因,是为了完成《史记》。
第四部分(第6段):是书信的结尾。司马迁再次向任安表述沉痛羞辱的愤懑心情,并陈说他对余生的看法。
四、疏通并理解课文
学习第一、第二部分。
1.教师范读第1~3段
2.字音:头抢地(qiānɡ) 定计于鲜(xiān)  暴肌肤(pù) 鞭箠(chuí)
圜墙(yuán) 系(xì)狱 占卜(bǔ) 囹圄(yǔ) 槛(jiàn)阱 缧绁(léi)
3.主要词句
①不能与死节者比;②不能自免,卒就死耳;③用之所趋异也;④其次不辱理色;⑤此言士节不可不勉励也;⑥幽于粪土之中而不辞者;⑦此人皆意有所郁结;⑧恨私心有所不尽;⑨鄙陋没世,而文采不表于后世也。
4.思路分析
这三段司马迁重点写了自己受刑后对生死的看法。
(1)作者先叙述自己卑微的身份。先人只是掌管一些文史星历的记载的小官,“主上所戏弄,倡优畜之”,本来就被人看不起。现在子承父业,更是微不足道。
(2)接着写卑微的地位带来的结果:假如我伏法被诛的话,就好像九牛身上掉下的一根毫毛;好像一只蝼蚁一样渺小,我的死是无足轻重的。命如蝼蚁草芥,生命有什么价值可言?
(3)引出第二个问题,人的生命价值:“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用之所趋异也。”注意,这是作者议论的核心。生命的价值是轻是重,要靠自己来选择!
然后,摆出士人对待羞辱与生死的态度:士人,一方面洁身自好,不使自己受到羞辱;一方面当羞辱加于己身的时候,决计自杀,以死保持自己纯洁的名声。但是作者笔锋一转,却列举了古代周文王、李期、韩信、彭越、张敖、周勃、窦婴、季布、灌夫等一大批王侯将相受辱的事例,说明无论是王侯将相还是微不足道的草民,都可能受屈辱,“受辱”是人生之常事,不足为奇。那么,对待羞辱就一定要死节,才算保持了高尚纯洁的名声吗?否!作者从这个角度继续深入地论述下去。
(4)作者提出这样的认识:人在受辱时,不一定非要为高尚纯洁名声的这种所谓“节义”而死;为了崇高的事业,他可以去死,但是也可以忍辱负重。
最后表明自己的态度:“我”深知节义的含义,也敢于为节义去死,但是我现在所以忍辱屈生,是为了完成我未竟的事业,实现我最大的理想。这才是生命的真正价值。
第二课时
一、导入语
上一课我们主要学习了第一、二部分,作者表明了自己的生死观并初步阐述了隐忍苟活的原因,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三、四部分。
二、疏通并理解课文
(一)学习第三部分
1.教师范读
2.学生齐读
3.字音:愠色(yùn) 倜傥(tì tǎnɡ)
4.重点词句
①稽其成败兴坏之纪(稽:考证;纪:法纪);②网罗天下放失旧闻;③是以就极刑而无愠色;④惟倜傥非常之人;⑤左丘失明,厥有《国语》。
5.思路分析
完成《史记》,实现了我人生的最大价值。
(1)作者进一步列举了文王、孔子、屈原、左丘明、孙膑、吕不韦、韩非等非凡特殊的人才能够忍辱负重,完成流传后世的不朽之作的业绩,说明他们体现了最大的人生价值。
(2)作者说他是学习先贤,当时《史记》草创未成,就遭此灾,他痛惜全书没有完成。因此,受酷刑而无愠色,遭戮辱却能忍耐,最后终于完成了《史记》,偿还了前面受辱的债。
熟读并背诵本段
(二)学习第四部分
1.学生齐读本段
2.主要词句
①且负下未易居,下流多谤议;②虽累百世,垢弥甚耳;③重为乡党所笑;④身为闺NFEBB之臣,宁得自引深藏岩穴邪;⑤是以肠一日而九迴,居则忽忽若有所亡,出则不知其所往。每念斯耻,汗未尝不发背沾衣也。
3.再读本段,体会作者的情感
4.思路分析
作者痛定思痛,抒发了更加难以忍受的痛苦心情,“是以肠一日而九迴,居则忽忽有所亡,出则不知其所往。每念斯耻,汗未尝不发背沾衣也!”可见,忍辱负重,苟且屈生,要比一死了之更痛苦。司马迁敢于选择这条路,需要付出多大的勇气!
文章的最后,作者陈述了自己不能为皇帝“推贤进士”的想法。
三、归纳提要
总结上述三段文字的思路,我们可以看出:司马迁与许多高尚士人一样,能正确对待受辱这件事,他能站在人生价值的高度,敢于正视现实,以非凡的忍耐精神,忍受住眼前的屈辱,并以超人的毅力,完成了巨著《史记》,给后人留下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表现了他崇高的人生理想,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同时,作者字字血声声泪,也控诉了那个社会的不公和皇权的黑暗。
第三课时
一、重点解读
体会本文叙事、说理、抒情融于一炉的写法。
提问:怎样理解叙事、说理、抒情相结合,“理至情切”的表现方法?
解析:
1.“理至”:叙事议论条理清楚,环环紧扣,层层深入。
作者议论的基本路径是:
①受辱——引决(士人应持的态度);
②受辱——隐忍——完成伟大的事业(高尚的士人,如文王、孔子、屈原、左丘明等);
③“我”(司马迁)受辱——学习前贤,选择隐忍——为了完成巨著《史记》。
这说明,对待受辱,引决不是惟一的处理方法,那要从生命的价值来认识,从“义”的深层意义去理解。作者一方面说要学习前贤,有忍辱负重的精神;一方面说如果自己受辱就去死的话,则不能完成著述《史记》的任务,一个人死的窝窝囊囊,无所作为,就失去了人生的价值,也就“轻于鸿毛”了。这个道理讲得清楚明白,环环紧扣,层层深入。当然,这并不是说,人不应该为“义”去死,而是从长远的意义上理解这个“义”的含义。
2.“情切”:情感跌宕起伏,奔放而曲折。
全文情感真切,有时奔放激荡,豪情满怀;有时又回肠荡气,如泣如诉。第一段写受辱的痛苦时,说自己伏法死去,“若九牛亡一毛,与蝼蚁何以异!”这抒发了他对社会不公的愤慨之情;写自己选择忍受侮辱时说:“仆虽怯懦,欲苟活,亦颇识去就之分矣,何至自沉溺缧绁之辱哉!”这里表现了他受辱的痛苦,悲切郁闷之情,溢于言表。第二段写出他为了完成伟大的巨著《史记》,“就极刑而无愠色”“虽万被戮,岂有悔哉!”则又表现他豪迈激荡的情感。第三段再一次回想自己受辱的痛苦,“是以肠一日而九迴,居则忽忽若有所亡,出则不知其所往。每念斯耻,汗未尝不发背沾衣也!”又好像看到他悲痛欲绝,如泣如诉的表情。
从这里可以看出,作者的情感表达十分流畅自然,文章情感忽而悲切,忽而豪壮,忽而又痛不欲生。这正如后人评价这篇散文时说,它“如山之出云,如水之奔壑,千态万状,变化于自然,由其气之盛也”(清·方苞)。
二、拓展延伸
课堂讨论:
1.司马迁在李陵之祸后,受到了哪些肉体和精神上的摧残?司马迁受宫刑后的感受是什么?
明确:司马迁下狱之后受尽酷刑,“交手足,受木索,暴肌肤,受榜箠,幽于圜墙之中。”直至受宫刑。精神上也受到残酷的迫害,“见狱吏则头枪地,视徒隶则心惕息”。毁谤耻笑接踵而来。在这种可怕的舆论压力下,他直至没有面目再上父母的丘墓,“是以肠一日而九迴,居则忽忽若有所亡,出则不知所如往。每念斯耻,汗未尝不发背沾衣也!”
2.在遭受奇耻大辱后为什么仍“苟活于世”?
明确:①司马迁强调“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用之所趋异也”。
②“所以隐忍苟活,幽于粪土之中而不辞者,恨私心有所不尽,鄙陋没世,而文采不表于后也。”司马迁之所以忍受着屈辱活下来,陷于粪土般的污浊环境中而不肯死的原因,是因为《史记》没有完成。
③“盖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底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司马迁热情歌颂了这些古代圣贤,他们虽然身处逆境,备受迫害,但并不因此而消沉,而是努力给后人留下有价值的东西。作者以此作为对自己的激励,表现了司马迁那种坚强的意志,顽强奋斗的精神。
3.学习了《报任安书》,我们了解了司马迁的生死观:“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我们还知道,面对侮辱、嘲笑、误解,司马迁的态度是——忍辱负重。课堂讨论:
①你同意司马迁的生死观吗?你赞成他的选择吗?如果同意,请你说说对“重于泰山”和“轻于鸿毛”的理解。如不同意,谈谈你的观点。
②在生活中,如果我们也受到侮辱,你会如何对待?
说明:这两道题呈开放状,学生只要能自圆其说就要给予鼓励。
三、总结全文
《报任安书》是司马迁留给后世的惟一书信。正是他将峻洁的人品、伟大的精神自现于后世的力作。司马迁在信中结尾处断言:“要之死日,然后是非乃定。”他的期望没有落空:如果说五十六万余字的辉煌巨著《史记》,是他留下的一座耸入云霄的巍峨大厦的话,那么,《报任安书》则为他在这座大厦前,留下了一座崇高的汉白玉雕像,在它的底座上铭刻着六个大字:“述往事,思来者”——而高高屹立的他,则正以身处黑暗时代的悲愤、正直,而又“桀骜不驯”的深沉目光,注视着千秋万代。
四、比较阅读
和《屈原列传》的第三段比较阅读,进一步理解司马迁的思想。
问:司马迁对他所钟爱的历史人物从来都是褒扬有加的,如,在《李将军列传》中对李广的评价:“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其李将军之谓也。”但那些评价都是在传记的最后“太史公曰”中表现的。而在读这一段时,我们明显能感觉到字里行间喷泻的激愤和哀怨之情,司马迁为什么会这样为屈原立传?
学生讨论后明确:因为司马迁有着与屈原相似的政治上的不幸遭遇,有着屈原那样正道直行的品格,有着屈原那样深厚而又执著的感情。他景仰屈原,同情屈原。在写这一段的时候,已经全然忘记了自己是一个史官,而成了屈原的代言人,字里行间喷泻着激愤、流淌着哀怨。他是褒贬分明地为屈原立传的,是含着热泪为屈原立传的,是借为屈原立传抒情寄愤以浇胸中之块垒的。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司马迁写《报任安书》和屈原写《离骚》都是“自怨生也”,“信而见疑,忠而被谤”不也是司马迁的遭遇吗?而《报任安书》也就成了司马迁的“无韵之《离骚》”。(不必拘泥于一种答案,言之成理即可)
五、布置作业
1.背诵第二段。
2.完成全文翻译。
板书设计
报任安书
司马迁
 












15屈原列传(节选)
教学目标
基础知识目标
1.学习本文记叙和议论相结合的写作手法。2.掌握本课的文言常用实词,熟记通假字:“离”“反”“濯”“见”“指”“绌”“质”“被”。3.正确理解古今异义的词。4.复习巩固判断句与被动句。5.理解课文运用的修辞手法。
思想教育目标
了解屈原的生平事迹和他的政治主张,认识屈原热爱祖国和敢于同邪恶势力作斗争的精神,学习他的志洁行廉、刚正不阿的高尚品格。
教学重点  屈原的不幸遭遇和历史事实,突出屈原的高贵品质、爱国精神(第三段)。
教学难点  记叙、议论、抒情密切结合的特点。
课时安排  三课时
教学方法  1.品读——欣赏法。 2.讨论法。
第一课时
一、导入语
在中国屈原可谓家喻户晓。但先秦文献没有说到屈原,这篇传记是记载屈原生平事迹最早、最完整、最可靠的文献资料。屈原有才干,有远见,对楚国忠心耿耿,却一直被楚怀王疏斥,再被顷襄王流放,直到怀石沉汨罗而死。司马迁是品格高尚,才华横溢,竟因李陵一案被汉武帝处以宫刑。千古忠贤,途竟一辙。司马迁有着与屈原相似的政治上的不幸遭遇,有着屈原那样正道直行的品格,有着屈原那样深厚而又执着的感情。他景仰屈原,他是褒贬分明地为屈原立传的。字里行间喷泻着激愤和哀怨之情。司马迁以无比崇敬的心情,概述了屈原的一生,盛赞了他杰出的政治才能和文学成就。尤其推崇他那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高尚品格以及存君兴国的爱国思想和宁死不屈的斗争精神。他含着热泪为屈原立传,抒情寄愤以浇胸中块垒。因此,这篇课文实际上是一篇夹叙夹议的人物评传,这是不同于《陈涉世家》《鸿门宴》《廉颇蔺相如列传》的地方。
二、整体初读
(一)指名学生朗读课文,大致了解课文内容和层次
1.请学生朗读课文,教师随时纠正朗读中出现的问题。
2.要求其他同学默读并根据预习情况,概括文章主要内容,划分文章段落。
(二)明确课文的内容和段落
1.思想内容:课文通过记叙屈原的生平事迹特别是政治上的悲惨遭遇,表现了屈原的一生和楚国的兴衰存亡息息相关,赞颂了他的爱国精神和正直的品德。这篇课文把屈原个人的遭遇同楚国的命运紧密地连在了一起。
2.作者为屈原立传,按时间顺序,以“任、疏、细、迁、沉”为线索,处处围绕屈原的“志”写:第一部分以评介《离骚》“推其志”,第二部分以国家危难突出屈原“眷顾楚国,系心怀王”“其存君兴国而欲反复之,一篇之中三改志篇”,第三部分以回答渔父让屈原抒发矢志不渝的信念。
(三)辨体,学法设计
这篇史传的显著特点,就是它不像其他史传文那样,“寓论断于叙事”,而是“以议论行叙事”(明茅坤语),所以前人说它是“太史公变调”,即史传中偶然出现的一种“变体”。作者为什么要采用这种写法?历来一般认为,是由于司马迁为了便于寄寓自己个人的“政治幽愤”。但主要原因恐怕还不在这里,而在于先秦文献中有关屈原事迹的记载本来很少,要凭史料来写出屈原的伟大精神和伟大人格是不可能的。这只要从这篇传记所写屈原的事迹,不过片鳞断爪,仅够勾画他一生大体轮廓就可看出来。所幸的是屈原的作品却流传下来了,可以充分运用它来写出屈原崇高的精神境界。这就是这篇列传为什么要采用“以议论行叙事”的“变调”写法的根本原因。也可以说,这篇文章的基本写作特点,是以粗笔写“形”,以工笔写“心”,研读时一定要把握住这一特点。
根据上述情况,我们学习这篇列传,不能采用一般学法,要把精力用在议论部分,即把评介《离骚》、就怀王客死于秦抒感、与渔父对话三处作为研读重点,看作者怎样通过这三处议论,揭示屈原的伟大精神和伟大人格;至于记叙部分,弄懂若干难句,能够疏通文意,理清行文脉络就够了。此外,这是我们中学阶段最后讲读史传文,学完以后,还要抽出一些时间来归纳、拓展一些史传文知识。
三、疏通课文
逐段解释难句,疏通全文,为重点研读议论段作铺垫。
做法:在朗读的基础上解释难句,理清行文思路,编出内容纲要。在这个过程中,应相机提些问题,但问与答都应力求简明。
1.关于第一段。
(1)文章的第一小节——明确:作者首先简要介绍了屈原的姓名、官职和杰出的才能,说明“王甚任之”。楚怀王是怎样信任屈原的呢?“为楚怀王左徒”,左徒,相当于上大夫而次于令尹,在国王左右参与政事,起草诏令,是相当重要的职务。“入则与王图议国事,以出号令;出则接遇宾客,应对诸侯”,可见怀王不仅是非常信任,而且对他极为重用。楚怀王为何如此信任和重用屈原呢?从本段看有两个原因,一是屈原是“楚之同姓”,屈原的祖先屈暇是楚武王的儿子,受封于屈,因以屈为氏(古代姓比氏大,后来姓氏不分),是楚国王族中的一支。二是屈原具有杰出的才能:“博闻强识,明于治乱,娴于辞令。”屈原不仅是一位才华横溢的政治家,而且是一位善于辞令的外交家,字里行间赞颂之情溢于言表。
(2)“怀王使屈原造为宪令,屈平属草稿本定,上官大夫见而欲压之,屈平不与。”
——明确:“王怒而疏屈平”的原因是上官大夫嫉妒屈原的贤能。怀王让屈原制定国家的重要法令,上官大夫便从中作梗。上官大夫的行为“见而欲夺之”,“夺”是理解该句的关键,“夺”有“抢夺”“夺易(改动)”二义,课文注释取前者。“屈平不与”中的“与”亦有“给予”“与同(赞同)”二义,课文注释将“不与”解释为“不给”。和屈原“同列”的上官大夫公然要抢夺屈原所写宪令草稿,在情理上似乎有些不可能。因此郭沫若提出一种别解,“夺”作“改动”讲,“与”作“赞同”讲。郭老的解释有他的道理。一方面,它符合古代“夺”“与”常用义之一;另一方面,它反映了屈原所作“宪令”具有改革的进步意义,触犯了上官大夫等守旧官僚的利益,所以他们要篡改。这两种理解都提供给大家以利于同学们深入探究。
(3)“每一令出,平伐其功,曰:以为‘非我莫能为’也。”
——明确:用了“曰”,又用“以为”,语意欠顺通。按:历来研究者认为,这两个词必有一个是衍文,即因传抄错误产生的多余的词语。
(4)本段小结:
本段一共写了几件事?它在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
点拨:一共写了三件事,揭示屈原的政治才能。端方正直的品格,和因谗见流的缘由,预示楚国的国事将不可为。
板书:
因才能卓越重用
写屈原初次被疏 因上官进谗被疏远 因忧愁幽思作《离骚》
2.关于第二段。
(1)“惠王患之,乃令张仪佯去秦,厚币委质事楚……”
——明确:“秦王”,指秦惠王。“之”,指齐国和楚国合纵结亲。“张仪”,魏国人,他后来为秦惠王游说六国,主张“连横”。“佯”,假装,作状语。“去”,离开。“厚币”,指丰厚的礼物。“委”,呈献。“质”,信物。“事”,侍奉,动词。这句话的意思是:秦惠王为齐楚合纵结亲而担忧,就指派张仪假装离开秦国,以丰厚的礼物作为信物表示愿意侍奉楚国。
(2)“张仪闻,乃曰:‘以一仪而当汉中地,臣请往如楚。’”
——明确:“以”介词,用、凭的意思;“当”抵得上;“往如楚”,“往”,去;“如楚”,到楚国去。句意谓:凭我一个张仪就可抵换汉中地,请让我离开秦国,到楚国去。
(3)“如楚,又因厚币用事者臣靳尚,而设诡辩于怀王之宠姬郑袖。”
——明确:要注意“因”是介词,凭借;“用事者”“臣”,均为“靳尚”的同位语;“于……郑袖”是状语后置,即向怀王宠姬郑袖说假话;设“诡辩”的主语是靳尚。
(4)本段小结:
这一大段写了哪几方面的内容?屈原本人的事迹写得很少,主要是穿插一大篇怀王受骗,以致最终客死于秦的史实,为什么?
点拨:写了三方面的内容:怀王受骗,至死不悟;屈原被放,仍关心朝政,心系怀王;顷襄王接受谗言,怒“迁”屈原。穿插这么一大段史实,而这些史实,都是在屈原“既绌”以后发生的,这就说明屈原的去留,关系着楚国的命运。另一方面也意在揭示楚王父子均昏聩腐朽,当朝重臣多贪婪鄙陋,像屈原这样端方正直的人,必然不见穿于朝廷,所以最后终于自沉汨罗。
板书:
怀王:屡受秦骗,至死不悟
屈原:见绌见迁,心系怀王
楚襄王:接受谗言,怒迁屈原
3.关于三、四两大段。
(1)“乃作《怀沙》之赋。于是怀石,遂自投汨罗以死。”
——明确:《怀沙》是屈原投水前的绝笔。“怀沙”二字,旧时解作怀抱沙石,即下句的“怀石”。但也有人解释为“怀念长沙”。长沙为楚之先王始封之地。古时长沙包括的地域很广,汨罗也在其内,屈原在汨罗投水,也就是要归死先王故居之地。“自投汨罗以死”中的“以”,连词,表行为的结果,和用作连词时表目的不同。
(2)“然皆祖屈原之从容辞令,终莫敢直谏。”
——明确:“祖”,摹仿、效法的意思,古代“祖”是个多义词。“从容辞令”,课本注为“说话得体,善于应酬。从容,言语举动适度得体。”这是一说;另一说,认为“从容”是指“委婉蕴藉”,也通,屈原的辞令本也有委婉的一面。
(3)本段小结:
这两段在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它们是分别从什么角度来写屈原的?
点拨:第三大段是屈原自述自己的立身处世准则,即宁赴清流而死也不与世同流合污,要保持自己的高洁品格。第四大段是写屈原死后对后世的影响,即从继承者对照的角度,来说明屈原敢于同邪恶作斗争的精神很不容易为人企及。这一段的写法实际上是寓议于叙。
第二课时
一、重点解读
(一)重点研读评介《离骚》一段。
做法:先讲明这一段为什么要重点研读:难度最大;最集中地揭示了屈原的崇高品格;又是历来评价《离骚》的最重要文字。然后引导研读,具体过程是:(1)简介《离骚》内容;(2)反复朗读,要读出咏叹语气;(3)思路分析;(4)疏通文意和难句;(5)小结。
1.简介《离骚》——见后“备课资料”。
2.思路分析:
作《离骚》的缘由(……“盖自怨生也”)。
《离骚》的主要特点(……“故死而不容”)。
评论屈原的伟大人格(……“虽与日月争光可也”),逐层疏解,以第二层为重点。
3.疏通文意和难句。
 “人穷则反本,故劳苦倦极,未尝不呼天也,疾痛惨怛,未尝不呼父母也。”
——明确:这句提出屈原作《离骚》的缘由之一:“穷”,处境困窘,走投无路。由“穷”必然生“怨”,所以下句写“怨”。“劳苦倦极”,课本未加注,从它与下句“疾痛惨怛”四字对举“倦极”,应解作“困惫”,“极”的这个义项,古时常用。
“明道德之广崇,治乱之条贯,靡不毕见。”
——明确:这句承“上称(称道)帝喾”等句,进一步说明《离骚》的内容。“明”是“阐明”。“道德”,在这里不但指个人品格,还指政治上举贤授能的善政(按:古代“道德”本有此义,见《礼记·王制》)。“条贯”,条理,加以推演,指道理,再进一步推演,可用来指因果关系。整个这句可以译为:“(作者)阐明了‘举贤授能’的道德的崇高伟大,国家治乱的因果关系,(所要说明的道理)无不完全揭示了出来。”“见”,通“现”,表现,表达。
“其文约,其辞微,其志洁,其行廉。”
——明确:这句是总说《离骚》写作特征,下面“其称文”数句是这句的具体解说。课本注释解释“约”为“简约”,“微”为“含蓄”,似欠妥帖。因为《离骚》的文辞并不简约,相反,它在反复申说;并不含蓄,相反,它是淋漓痛切。按这两句是同义反复,意为“它的文辞迂典深微”。“约”的本义是“缠束”,可引申为“迂曲”,“微”的义项之一是“深微”。整个这句话应译为:“它的文辞迂曲深微,它所表达的志趣是高洁的,所表达的品格是端方正直的。”
“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举类迩而见义远。”
——明确:这两句互文见义,这两句是说明《离骚》的“引类譬喻”这一表现手法,如用“善鸟香草,以譬忠贞;恶禽臭物,以比谗佞”“虬龙驾凤,以托君子,飘风去霓,以为小人”(王逸语),等等。
“其志浩,故其称物芳;其行廉,故死而不容。”
——明确:“称物芳”,具体指屈原修养品格,坚持节操,多用兰惠香桂等芳香草木来说明自己的爱好。这两句可译为:“由于他志趣高洁,所以作品中多引用芳香之物;由于他行为端正不苟,所以作品中表达他即使至死也不为谗佞小人所容。”
“自疏濯淖污泥之中”至“虽与日月争光可也”。
——明确:“自疏”以下五句,表达的意思重复,而且句式、节奏不很协调。据前人考证,可能有“异文窜入”,加上词语解释,说法甚多,是全段的难点。因此,我们只要借助注释,大致弄清文意就行了,不必追求译得很顺畅。
4.本段小结:
就段内来看,作者的目的是借评介《离骚》来论述屈原的伟大人格,归结点是指出屈原的志行可“与日月争光”。因此,写作缘由,特别揭示“疾”“穷”“怨”三字,其中“信而见疑,忠而被谤”更为点晴句;写《离骚》内容和创作特色,特别指出其“明道德之广崇,治乱之条贯”,而归结到赞美屈原“志洁行廉”。就全文来看,这段议论是全文纲领。由“信而见疑,忠而被谤”,引出文章的第二大段写屈原的去留关乎楚国命运;由“志洁行廉”引出第三大段写屈原与渔父的对话,自沉汩罗。
 
(二)重点研读就怀王客死于秦抒感两段。
先疏通文意和难句,并分析两段的行文思路;最后介绍点司马迁的政治遭遇,讲明议论中寄托着司马迁本人的政治幽愤。
1.文章第八小节。
这一段是作者司马迁的评论,从全文的脉络看,它是紧承怀王三受秦骗、客死于秦的记叙、远接评介《离骚》中的“信而见疑,忠而被谤”二语来抒发情感的。屈原“虽放流”,但仍然恋恋不忘祖国,并惦念着怀王,一心想返回朝廷。“其存君兴国而欲反复之,一篇之中三致志焉。”“反”,通“返”,指屈原终于不能返回朝廷。“一篇之中三致志焉”是句很重要的话,说明这段所论屈原的心迹,仍同评介《离骚》一样,是从屈原作品中概括出来的。“卒以此见怀王之终不悟”,尽管屈原希望“存君兴国”,但怀王终于不悟,楚国也终于无望。司马迁的议论融合了个人的体验,寄托了作者个人特有的政治忧愤。这一段,作者从为臣(屈原)的角度写,方法是寓议于叙,突出了屈原的“忠”与“贤”,阐明了屈原与国家命运息息相关,从而突出了屈原在楚国兴衰存亡上举足轻重的地位。
2.疏通文意和难句:
“而圣君治国累世而不见者,其所谓忠者不忠,而所谓贤者不贤也。”
——明确:“圣君治国”,应看做联合短语,即圣明的君主,治平的国家。“累世”,犹言“多少世代以来”。“而不见者”的“者”,表提顿的助词,引出下两句的解说。
3.小结:
这两段议论,从全文的脉络来看,它是紧承怀王三受秦骗,客死于秦的记叙、远接评介《离骚》中“信而见疑,忠而被谤”二语,并把议论推进一层,指明“圣君治国累世而不见”的原因,就在“其所谓忠者不忠,贤者不贤”。这个见解非常深刻,它融合了作者个人的体验在内,寄托着作者个人特有的政治幽愤,特别值得注意。从这两段本身的脉络来看,它是从两个角度来写的。先从为臣(屈原)的角度写,方法是寓议于叙,突出屈原的“忠”与“贤”,阐明他与国家命运息息相关;后从为君(怀王)的角度写,方法是纯用议论,突出其结果是“兵挫地削,身客死于秦”,阐明太君“不知人之祸”。两相结合,在文笔上就显出往复回环的特点。
第三课时
(三)重点研读与渔父的对话段。
1.指名学生朗读,正音正读。
2.导语引路。
提示:这段是化用《楚辞》中的《渔父》篇写成,跟原作只是字句稍有不同。原作是一篇辞赋,是一种介乎诗与散文之间的文体。它的作者历来有争论,有的认为是屈原本人所作,有的认为是楚人思念屈原所作。但不管作者是谁,创作的目的都是设为问答来形象化地揭示屈原的内心世界,虽是议论,却跟一般的议论不同。作品中的渔父是一个避世隐者,不是一般的渔父。因此研读这一段要紧紧扣住两个问题:①两次对话揭示了屈原临死前怎样的内心世界?②屈原的两次回答都是议论,这些议论是怎样形象化了的?
3.文意、难句的疏解:
4.本段小结:
板书:
从段内看 回答(1)生不容于世 用譬喻使
从脉络看 回答(2)死要坚持节操 议论形象化
二、写法探究
对三处议论进行小结。 提示:请大家回顾三处议论,回答下面的一组问题:
(1)三处议论,彼此间的关系怎样?是否带有回环往复的特点? (2)三处议论,分别用了怎样的议论方法?(3)三处议论,在笔调上有何共同特点?
点拨性小结:第一处带有总纲性质,后两处带有分论性质,后两处与第一处有回环往复的关系,这种回环往复,前人又叫“回挽法”。议论的方法,第一处是述评法,第二处是寓议于叙和抒感相结合;第三处也是寓议于叙,但用的是引譬说理的方法。三处议论,运笔虽不相同,但都带有咏叹的笔调。回环往复的回挽法,加上议论方法的丰富多彩,就使全文具有《离骚》的文情笔意,《离骚》的文情笔意正具有如上特色。
三、拓展延伸
本文与本单元的其他几篇人物传记相比,在素材和写法上的特点。
明确:与从《史记》中选入本单元的其他几篇人物传记相比,本文在素材的处理和写法上有明显的特点。一是选材的角度不同。《廉颇蔺相如列传》等主要采用“横式”,即截取人物的横截面,描述事迹,刻画人物;而本文则采取“纵式”,即以时间先后为序,截取人物一生的若干事迹加以勾勒,表现人物。二是写法不同。《廉颇蔺相如列传》等均有完整的故事情节,鲜明的人物性格、在生动曲折的故事情节中逐步得以展示;而本文则没有完整的生动曲折的故事情节,没有扣人心弦的场面描写和细致入微的人物刻画。人物的性格特征和作者的思想感情,是运用夹叙夹议的笔法来表现的。叙议结合,或说“传”“评”结合,“传”中寓“评”,这是本文独具的特色。文章鲜明地表现了屈原的爱国和正直,抒发了作者司马迁对屈原的同情、景仰与热爱的思想感情,文中也隐晦曲折地流露了作者对汉武帝使他遭受屈辱的极大不满。
●板书设计
详见前















 
关于本站 | 免责声明 | 业务合作 | 广告联系 | 留言建议 | 联系方式 | 网站导航 | 管理登录
闽ICP备0503071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