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nyq.cn
 当前位置: -> 教案 -> 高三语文教案 -> 正文

古代诗歌鉴赏优秀教案六[第五课时](高三必修)

作者:未知来源:网络收集时间:2011-10-29 17:07:17阅读:
字号:|
 第五课时
课时要点: 从中国古典诗词语言特征入手欣赏诗歌
养成逐字逐句品味语言,分析形象,反复诵读把握作品的表现技巧及作品的意境的阅读习惯。这是鉴赏诗歌的第一步。
引导学生进行诗歌鉴赏,首先要让学生了解诗歌语言的特征,即要懂得“诗家语”,懂得诗歌对语言的变形。这是诗词鉴赏的基础。
文学是语言的艺术,诗歌当然也是语言的艺术。诗歌艺术分析的依据首先就是语言。严羽说“诗有别材”,其实,诗也有“别语”。诗歌语言与其他文学样式的语言相比,更具抒情性、含蓄性、精炼性、跳跃性。中国诗歌多半是短小的抒情诗,一首诗里面的词语数量并不多,蕴含的意象却非常丰富。要借助非常俭省的语言外壳来表达丰富的思想感情,还要符合音韵的需要,诗歌非对语言作出变形不可。实际上,没有人用平常说话的语言来做诗,如果有的话,也是可笑的打油诗。
中国诗歌对语言的变形,在语法上主要表现为:改变词性、颠倒词序、省略句子成分等等,主要目的是建立格律以造成音乐美,给读者留下艺术想象和再创造的空间。教师可以举一些例子,注意引导学生初步感知、了解诗歌语言组织的规律,使之能迅速进入诗歌的语境。
传说中,苏东坡有个聪明的妹妹苏小妹,其诗才在东坡之上。一次妹妹出题考哥哥,要大哥在“轻风细柳”和“淡月梅花”,之中各加一字,说出诗眼。苏东坡不假思索,张口就来:前句加“摇”,后句加“映”,即成为“轻风摇细柳,淡月映梅花。”不料苏小妹不屑,讥之曰“下品”。苏东坡认真地思索后,再来两句:“轻风舞细柳,淡月隐梅花。”小妹微笑道:“虽好,但仍不属上品。”东坡哑然。苏小妹不慌不忙,念出答案:“轻风扶细柳,淡月失梅花。”东坡吟诵玩味之后,不禁叫绝。 “轻风”徐徐,若有若无,“细柳”动态不显,唯有“扶”字才恰到好处地形象地描绘出轻风徐来,柳枝拂然的柔态,与“轻”、“细”相宜,和谐自然。“扶”字又把风人格化了,给人以一种柔美之感。东坡的“摇”、“舞”当与“狂风”相配才妥帖。下句中添“映”全无朦胧之美,“隐”也欠贴切。既然恬静的月亮已经辉满大地,梅花自然就没有白天那么显眼。在月光照映下,也就黯然失色了。这样,一个“失”字,就勾画了月色和梅花相互交融的情景。一着此字,满句生辉。 


在中国古代诗歌中,这种手段叫炼字。炼字是古代诗人提升诗歌品位的重要手段。我国古代诗人对炼字感慨良多。老杜自称“新诗改罢自长吟”,孟郊感慨“夜学晓不休,苦吟鬼神愁”,杜荀鹤自诩“江湖苦吟士,天地最穷人”,卢延让感叹“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贾岛更是激动得“二句三年得,一吟泪双流”。炼得好的,便成了诗眼,甚至句以字名、诗以句名,千古流传。“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以“噪”衬“静”,以“鸣”衬“幽”,使“静”的特点更为突出,更为鲜明。“红杏枝头春意闹”,一“闹”字以动态写静态,表现出春天的勃勃生机,给人以美好享受。“微风燕子斜”,一“斜”字,化动为静,刻画出一种悠然的情态。 这都是从写作的角度说的。
我们今天要从鉴赏评价这个侧面,来探讨一下如何抓住诗歌的诗眼,借一般以窥全豹,牵一发而动全身,更便捷的鉴赏古代诗歌。
(一)抓住诗词中能粘合情与景的实词、虚词,以“融合”诗歌的情与景,体会诗歌的意境。
诗歌,或借景言情,或寓情于景,或缘情布景。对于借景言情和缘情布景的诗歌则需要寻找一个情景交融的“融”合点,如:“江汉思归客,乾坤一腐儒。片云天共远,永夜月同。落日心犹壮,秋风病欲苏。古来存老马,不必取长途。”《江汉》诗中,诗人用“共”、“同”、“犹”、“欲”四字将客观景物与诗人的思想感情自然融合在一起。与天共远,与月同孤,心视落日而犹壮,病遇秋风而欲苏,老骥伏枥的情怀溢于笔端。而寓情于景的诗歌则需要抓住诗中附着情感的“景语”,正所谓“一切景语皆情语”。
①动词:在鉴赏诗歌时,我们要重点关照动词,特别是具有“多重含义”的动词。
例1:你记得跨清溪半里桥,旧红板没一条,秋水长天人过少。冷清清的落照,剩一树柳弯腰。(《哀江南》孔尚任)在这里,一个“剩”字引人注目,作者并没有用“留”、“见”,其妙处就在“剩”虽与“留”意思相近,但“剩”字一般是被动的,而且有“残存”,“残余”的意思;另外“剩”字有时间性,给人一种“无可奈何”之感。“留”则无这么多含义。“见”只就眼前而言,不能给人以今昔对比的变迁感。
例2: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怨”字明显用了拟人手法,既是曲中之情,又是吹笛人之心。
例3: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溅”、“惊”二字,不仅用字新鲜,而且增添了诗人感时恨别的痛苦。
例4: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蒸”、“撼”具有夸张色彩。
例5:雨去花光湿,风归叶影疏。(《郊兴》王勃)》
看这句诗,“湿”言“光”,“疏”言“影”,本身就不寻常,王勃写春雨,雨下的时间短,雨后日出,花上已没有雨水,在日光照耀下更见滋润,所以说“花光湿”,这个“湿”字极为确切。这个“光”字显得花有精神,所以说“光”字有情。风停了,在日光照耀下,叶影清疏,一个“疏”字,显得日光从叶影透出。完全按照生活的样子写出,又显得有诗情,用字尽妙于此。
②修饰语:大部分为形容词,它在诗词鉴赏中也是关注的重点对象。
例1: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一个“孤”字,写尽环境之孤苦,由此可达人心。
例2: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曰细,脉脉绵绵,写的是自然造化发生之机,最为密切。
例3: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装上翠楼。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闺怨》王昌龄)前两句写少妇经过梳妆打扮之后,兴冲冲地登上翠楼,去赏春景。这时候,作者用了一个“忽”字,取漫不经心而恰到好处之意。所遇者:闯入眼帘的柳色,使她想起了当年与丈夫折柳送别的场景,想起了丈夫,不禁伤感。这是一位满脸稚气的少妇。一个“忽”字将这种情绪上的变化写得淋漓尽致,而这正是本诗耐人寻味之处。
③特殊词:在诗文中,有一些词本身与众不同,读者能很快找到它们。
A、叠词:叠词作用不外两种:增强语言的韵律感或是起强调作用。
例:
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竹枝词其一》刘禹锡)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元日》王安石)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声声慢》李清照)
如:“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依依”、“霏霏”正是怅然若失的征夫情怀。“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萧萧”“寒”满载的是壮士报国的悲壮情怀。
B、拟声词:有些拟声词就属于叠词,因为其出现频率很高,特单列一条。作用:使诗文更生动形象,使人有身临其境之感。
例: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罗衾不耐五更寒。(《浪淘沙》李煜)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登高》杜甫)
C、量词
量词无时无刻不出现在我们的生活中,但很少有人注意到它的修辞作用。吟诗作文中如果注意对量词的精心锤炼,往往可达到妙笔生花的效果。
    一、巧用比喻修辞,量词可以加强对事物的描绘,使其更加形象生动。
   (1)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张岱《湖心亭看雪》)
这里的“一痕”“一点”“一芥”“两三粒”,用词再准确不过了,极有层次感、对比感的写出了雪后银白世界中的景物。而“一芥”“两三粒”,则以“小草”“米粒”作喻体,更加形象生动地描绘了事物形状、大小。
   (2)应是水仙梳洗罢,一螺青髻鉴中心。(雍陶《题君山》)
整个诗句写君山之美,作者先以青髻的量词“螺”为喻体,说明水仙刚刚梳洗罢的乌黑发髻高高蓬起,就像螺壳那样的形状,真是美丽至极。作者又想象洞庭湖是水仙的一面镜子,仿佛水仙正对着镜子欣赏自己的青髻,娟秀挺拔的君山恰似镜中的螺形发髻高耸的样子。这种联想绝妙奇特,然而后面的联想完全是在前面“螺”这个量词比喻的基础上形成的,可见“螺”的美化作用的分量。
    二、巧用移就修辞,量词可以化虚为实。 
   (1)友人来访,不小心碰翻了一杯乡愁,浓浓的气氛四溢弥漫。(曲近诗)
      乡愁”是一种思想情绪,摸不着,看不见;而量词“林与之结合,便将其化为清香扑鼻的浓茶,浓香四溢,形象地展现出羁旅异乡的游子相聚,互吐思亲怀乡之情的动入场面。真是妙手著春。
乡愁”是一种思想情绪,摸不着,看不见;而量词“林与之结合,便将其化为清香扑鼻的浓茶,浓香四溢,形象地展现出羁旅异乡的游子相聚,互吐思亲怀乡之情的动入场面。真是妙手著春。
    (2)、习习的清风在首在面上.手上.衣上,这便又感到了一缕新凉了。(朱自清《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
    ‘新凉”是一种感觉,不具体,作者用“缕加以修饰,化无形为有形,由于通感作用,仿佛立刻会使人感受到如丝佛身的清凉滋味。
    三、有些虽词牵动全文,有助于主题的表达,意境的形成。
   ( 1)、四国山色中,一鞭残照里。(《西厢记•长亭送别》)
    ‘鞭’用得形象贴切,使人仿佛看见四周山色中;渐渐西下的残阳,离山只有一鞭子”高了。既写出了离别的时间,又曲折地描绘出了莺莺依依不舍的心理张生的马已经望不见;但莺莺那颗依恋的心,却还始终系牵在张生的鞭捎上。同时;‘鞭’字还创造出令人销魂的意境四围山色,黄昏笼罩,莺莺伫立凝望远方,张生的身影由近及远,逐渐消融在残阳晚照中,唯有那道鞭影时隐时现,依稀可辨,从而形象而有效地突出‘送别这个主题。
    (2)、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港之上,侣鱼虾而友庭鹿,驾一叶之扁舟,举樽槽以相属。(苏轼《前赤壁赋》)
    ‘叶;不仅生动地再现扁舟的形状特征,而且配合语境赋予扁舟以动人的美感,使其与清风、明月和水波相映成趣,构成如诗如画的意境,使入遐想无穷仿佛自已荡着那轻盈如叶的小舟;课荡于茫茫无际的江面上,体验着那飘飘然羽化而登仙”的感受。
    再则,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的境界与“一叶扁舟’相形对照,大江水光更显浩渺无际;而小舟越发像风中之叶,轻微飘忽;似有若无。这自然而然地引出作者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等一系列的人生感叹。
    总之,妙用量词不仅能令你的语言形象生动,引入联想,而且常常牵系着整篇文章的意境与主旨,所以应该引起我们重视。
(二) 把握词性的改变,体会诗人所炼之“意”。
中国古代诗人为了炼字、炼意的需要,常常改变了诗词中某些词语的词性,这些地方,往往就是一首诗的“诗眼”或一首词的“词眼”。教师要有意识的引导学生详加分辨。例如:
何逊“夜雨滴空阶,晓灯暗离室”
王维“下马饮君酒”、“日色冷青松”
常健“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王昌龄“清辉淡水木,演漾在窗户”
王安石“春风又绿江南岸” 
蒋捷“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
周邦彦“风老莺雏,雨肥梅子” 
以上各句中的“暗”、“饮”、“冷”、“悦”、“空”、“淡”、“绿”、“红”、“绿”、“老”、“肥”,均为形容词的使动用法,这些词语各有妙用,但有一点是共同的,那就是化腐朽为神奇,增强了诗词的表现力、感染力。
(三) 还原颠倒的语序,把握诗人的真实意图与情感侧重点。典型的比如杜甫的“香稻啄余鹦鹉粒,碧梧栖老凤凰枝” 。在教学中,让学生将己学过的含有倒辞的诗词,回顾出来,重新排序。如毛泽东词“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学生可以很快重排为“寒秋,(我)独立(于)橘子洲头,(看到)湘江北去”;更为典型的、学生再熟悉不过的“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学生亦能很快重排为“欲目穷千里”,并能感知倒辞是为了对偶的需要。又如“柳色春山映,梨花夕鸟藏”、“云掩初弦月,香传小树花”、“内分金带赤,恩与荔枝青”。重新组合为:“ 夕鸟藏(于)梨花”、“小树花传香”、“内分赤金带,恩与青荔枝”。重新还原的目的就是要理解诗人特定环境中的思索,美丽景象中的情趣。
(四) 注意诗词中的省略,用想象和联想去填补诗人留下的空白。
金开诚先生指出:诗词赏析始终离不开一个“想”字。吴世昌先生也说,读词须有想象。在诗词鉴赏中,根据诗词所规定的“再造条件”进行再造想象,可以补充诗人有意留下的空白,还原诗歌的场景,获得更高的审美享受。这是诗词欣赏的必要环节。诗词的省略跟意象的组合有关。贾岛的《访隐者不遇》:“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明明是三番问答,至少要六句才能完成对话,作者采用答话包孕问话的方法,精简为二十个字。在诗歌的鉴赏中,就可以指导学生能够根据问答,结合自己的知识经验和生活经验发挥想象和联想,把省略的空白部分补充出来。这就有如电影里蒙太奇手法,一个意象接一个意象,一个画面接一个画面,镜头之间留下大量的空白,让我们的读者根据生活的逻辑、经验的积累、自身的修养去补充完善。
其实,中国古典诗词意象的组合,借助了汉语语法意合的特点,词语与词语之间、意象与意象之间可以直接拼合,甚至可以省略起连接作用的词语。例如辛弃疾“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又如温庭筠“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全部是名词的连缀,“象”的方面看好像是孤立的,“意”的方面却有一种内在的深沉的联系,似离实合,似断实连,给读者留下了想象的余地和再创造的可能。杜牧《过华清宫》后两句:“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一骑红尘”和“妃子笑”之间没有任何关联词,直接拼合在一起。可以说是“一骑红尘”逗得“妃子笑”了;也可以说是妃子在“一骑红尘”之中露出了笑脸,好像两个镜头的叠印。两种理解似乎都可以,但又都不太确切。诗人只是把两个具有对比性的意象摆在读者面前,意象之间的联系既要你去想象、补充,又不许将它凝固起来。一旦凝固下来,就失去了诗味;而诗歌的魅力,正在诗的多义。再如欧阳修的《蝶恋花》:“雨横风狂三月暮,门掩黄昏,无计留春住。”“门掩”和“黄昏”之间省去了联系词,可以理解为黄昏时分将门掩上,也可以理解为将黄昏掩于门外,又可以理解为,在此黄昏时分,将春光掩于门外,或许三方面的意思都有。反正少妇有一个关门的动作,时间又是黄昏,这个动作就表现了他的寂寞、失望和惆怅。
(五)通过体会诗中字词体现的色彩,理解诗人有意构筑的画意与诗情。
这些词有时作谓语用,有时作定语用,有时作主语或宾语用。但是作用只有一个,颜色一般表现心情,增强描写的色彩感和画面感,渲染气氛。
古人在诗词中,对色彩词的使用,常常是成对的。这些成对的色彩词,相互间或映衬,或点缀,或烘托,或照应。例如,在一些边塞、征戍诗中,多以黄白两色相对使用,表现出一种悲怆、苍凉、空旷、寥廓、广袤、萧瑟的意境。这样的诗句有:“黄尘足今古,白骨乱蓬蒿。”(王昌龄)“边城何萧杀,白日黄云昏。”(高适)“黄云万里动风色,白波九道流雪山。”(李白)“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发人。”(司空曙)“白日登山望烽火,黄昏饮马傍交河”。(李颀)在表现岁月流逝、感慨世事沧桑的诗中,常见青色与白色相对,烘托出一种孤独寂寞的意境。在这些诗句中常常以亘古不易的事物,如青山、青松等来反衬年华易逝的蹉跎人生。这样的诗句有:“青枫江上秋天远,白帝城边古木疏。”(高适)“白发悲花落、青云羡鸟飞。”(岑参)“他乡生白发,旧国见青山。”(司空曙)“当君白首同归日,是我青山独往时。”(白居易)把红色同绿色相对,让它们相互映衬,相互对照,构成富有情调的和谐画面,来表现大自然的绚丽多彩。王维的《田园乐》:“桃红复含宿雨,柳绿更带朝烟。花落家童未归,莺啼山客犹眠。”粉红的桃花,翠绿的细柳,缀着隔夜明亮的雨珠,又笼在空灵、灰白的晨雾之中,再加上黄莺婉转的啼鸣,好一幅有声有色的山村春晓图。这里红绿对照,洋溢着一种蓬勃、热烈的气息。王维在《辋川别业》中写道:“雨中草色绿堪染,水上桃花红欲燃”。由于映衬鲜明,对比和谐,绿色更加鲜艳,红色也格外热烈,造成一种扑人眉宇,甚至使人的心都仿佛要燃烧起来的浓郁春意。 这种红绿对照的写法, 后来的诗人一再运用:“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白居易)“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杜牧)“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杨万里)“浓绿万枝红一点,动人春色不须多。”(王安石)
大自然是色彩的宝库。但是,文学作品中的色彩世界是作家创造的,这和自然界的色彩有不同的地方。其中最主要的差异是:文学作品中的色彩具有作家的情感倾向。作家笔下的色彩,不是直陈自然环境的颜色,而是通过对色彩的选择与具体描绘,来抒发自己的感情。例如,白居易的诗句“青青一树伤心色,曾入几人离恨中”(《青门柳》),元稹的诗句“寥落古行宫,宫花寂寞红”(《行宫》)等,都是用色彩表达情感的例子,其中“青青”、“红”都随诗中所示的特定环境,附着上了诗人独特的情感。杜甫的著名诗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就是利用黄、绿、青、白四色的鲜明而和谐的对比,构成了一种色调柔美绮丽的画面, 展示了春光的旖旎明媚, 从而也表现出诗人愉悦欢快的心情。《西厢记》“长亭送别”中有一段曲文:“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这是一幅秋风萧索的景象,其中的色彩给人带来一种凄凉的感受,使人最后读到“离人泪”三个字时,会产生深切的共鸣。
他们不仅用不同的色彩表达不同的情感,而且也用同一色彩表达不同的情感。例如,本文前面所提到的王维《田园乐》一诗,写桃红柳绿,这里的“红”、“绿”是一种“怡红快绿”,充溢着诗人悠闲安适、自得其乐的心情。李清照《如梦令》:“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既然“红瘦”中浸透着惜花的感情,“绿肥”也就不可能产生使人满足的感觉。蒋捷的《一剪梅》写游子的心情是“一片春愁待酒浇”,环境是“风又飘飘,雨又萧萧”,所以当他感叹“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时,这“红”和“绿”只能是蒙上淡淡哀愁。柳永在《定风波》一词中,出于“恨薄情一去,音书无个”的特定心境,说“自春来,惨绿愁红”,这“红”和“绿”便带有一种惆怅惨淡的情味了。

课下作业:学考联通
 
关于本站 | 免责声明 | 业务合作 | 广告联系 | 留言建议 | 联系方式 | 网站导航 | 管理登录
闽ICP备0503071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