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nyq.cn
 当前位置: -> 教案 -> 高三语文教案 -> 正文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人教版高三必修)

作者:未知来源:网络收集时间:2011-10-29 17:07:10阅读:
字号:|
安徽安庆一中  童县城(邮编:246004)
教学目标:1、通过教学让学生懂得引用的重要性,掌握引用的方法    和技巧;2、在训练中提高文采,增强写作能力。
教学方法:教师引导,学生探究,讲练结合。
教学时数: 安排2课时(其中1课时写作)
教学步骤
一、 导语   
师:我们班墙壁上贴有“高考百日宣言”,上面袒露的是同学们的心声。我选择几则读给大家听一听:①“坚持就是胜利”、②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③“沉默啊沉默,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④“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请问同学们:刚才这些句子都用了什么修辞?学生答“引用”。 师:对!它们分别引用了广告词、《周易》、鲁迅和毛泽东的话。 
二、 正题  
师:如果在文章中引用,会取得哪些效果?
 生:会使文章有诗意有文采。(板书:引用的好处——添文采)
师:比如我们很熟悉的王国维,他说“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是——
生:(沉吟后回答)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这是第三境)。


师:王国维信手拈来晏殊、柳永《蝶恋花》和辛弃疾《青玉案》中的词句,很有意蕴。引用还有什么作用?
生:还可以增强文章的说服力。(板书:增力度)
师:能否举个例子说明一下?
生:初中学过吴晗的《谈骨气》,他开门见山提出论点后就引用了孟子的名言“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师:很好!引用除了同学们所说的可以增添文采、增强文章力度之外,还有其他作用。我看过一篇高考满分作文《留给明天》,作者的中心是把美好的家园留给明天,表达的是对今天环境污染的忧虑之情。他主体部分有五个小标题,依次是“小桥流水人家”、“枯藤老树昏鸦”、“孤村落日残霞”、“古道西风瘦马”和“断肠人在天涯”。你看这里用诗文来巧妙连缀,而且它们大都出自《天净沙•秋思》,很让人眼前一亮。我把这归纳为引用的又一个作用,即巧构思。(板书:巧构思)
师:其实作文取胜,无非才识和表达。既然引用可以使表达效果更好,那么我们就应该增强引用意识。事实上我们有同学写作文时便能恰到好处地引用。譬如陈熙上次写“等待”这个话题,他便引用了诗人食指的诗句“当蜘蛛网无情地查封了我的炉台/ 当灰烬的余烟叹息着贫困的悲哀/ 我依然固执地铺平失望的灰烬/ 用美丽的雪花写下:相信未来!”读到这样的诗句,你说我能不怦然心动吗?(学生笑)他的意思是说在等待中要有一种信念。让我们为陈熙而喝彩!(学生鼓掌)好,请问大家,作文时你们是怎样引用的呢?
生:我常常引用一些名人名言。
师:这是从对象上看。如果从引用的方式上看呢?
生:是不是分为直接引用和间接引用?
师:对!直接引用如2006年高考湖南卷满分作文《谈意气》文段“‘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是青翠的竹在向你昭示着它的意气,昭示着一种贯穿生命的不屈与坚韧;‘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是骄傲的行者在向你昭示着它的意气,昭示着一种托起生命的坚定的信心。”在这里作者用相近联想思维,从记忆库中搜寻相关的诗文汇集在一起,构成排比,以至产生一种一气贯通的雄伟气势。这样的句子具有极强的视觉冲击力。(板书:引用的方式:直引——斐然成章)
师:为加深同学们的印象,我们再看2005年安徽卷一篇优秀作文这样写“‘文王拘而演周易’,你想起了父亲临终的嘱托;‘仲尼厄而作《春秋》’,你想起了雄才多磨难;‘屈原放逐,乃赋离骚’,你想起了百炼成钢;‘左丘失明,厥有《国语》’,你想起了梅花香自苦寒来:于是你任乡党嘲讽,于是你任口诛笔伐,于是《史记》铸就,于是你在出人意料中高大,你在情理之中中不朽。”看,考生多聪明,铺陈引用《报任安书》里的句子,你不由不被折服。
这是直接引用。间接引用也叫化用,同学们能否举例?
生:《滕王阁序》里的“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师:化用了谁的诗句?
生:庾信的“落花与芝盖齐飞,杨柳共春旗一色”。
师:这是我们教材中现成的例子,这种化用是“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春节期间我家楼下帖了一副好对联,叫做“一门祥瑞气,万里和谐风”。平仄相对,而且扣合时代主旋律,我认为与春晚获奖对联比也毫不逊色。这两句话很面熟,原来暗引了苏轼的名句“一点浩然气,千里快哉风”。写诚信话题时,有同学就在关键处说“人无诚信,不知其可也”,显然暗引《论语》。上周二晚集体备课,我在楠楼301教室看到了一则班训,叫“做强者,就要对自己狠一点。”(学生笑)
师:它显然化用了广告词,很有道理。如果我们每个人都对自己“狠”一点,即要求严格点,我们的班级岂不是芝麻开花——节节高吗?上次拟写的旅游推介词还记得吗?叫“一品黄山,天高云淡”
生:(齐答)“二品天柱,无限风光;三品九华,佛教名山:皖山皖水,天下奇佳。(板书:间引——化用无痕)”
师:(颔首)我们再看看话题“遭遇挫折和放大痛苦”。仔细听考生怎样引用:“‘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的王勃可谓‘时运不济,命途多舛’,然而直面挫折,他却能‘达人知命’,笑看人生。试想王勃如果没有开阔的胸襟,哪能吟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的千古绝唱?”与上面相比,这里引用的句子独立使用了吗?
生:没有,只是充当了句子的成分。
师:我们把这叫嵌引,属于直接引用的一种。嵌,是镶嵌之意。可以整句的镶嵌,也可以部分的镶嵌。毫无疑问,精彩的嵌引会使文章熠熠生辉。(板书:嵌引——熠熠生辉)我们的温总理就经常在答记者问时引用。譬如2003年他首次答记者问时说“在我当总理以后,我心里总默念着林则徐的两句诗‘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应祸福避趋之’,这就是我今后工作的态度。”2004年记者招待会上他说“我常常想起两位伟人的诗,一位是毛泽东主席‘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一位是爱国诗人屈原的‘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那时中国刚刚经历了一场非典型肺炎的考验,总理觉得任重道远。2005年他引用一位叫舒尔茨的经济学家的话“如果你懂得了穷人的经济学,那么你就会懂得经济学当中许多重要的原理,因为世界上大多数是贫困人口。”2006年面对台海局势,他引用孟子的话说,“‘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台湾当局领导人的做法必将落得失道寡助的下场。”去年他与中外记者在春天相约时,又借用艾青诗人的话阐述快乐的含义,快乐是什么?“‘请问开化的大地,请问解冻的河流’。”温总理以丰富的引用来展现他的博学与睿智,果敢与温情。引用是表象,内里所体现的则是总理与人民的心连心。正如艾青所说“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学生热烈鼓掌)
三、 练习  
师:其实无论哪种引用,都需要我们熟记众多古典或现当代诗文警句,还有鲜活的格言。要知道文化是养分,积累是保障。上学期我们摘录了60则励志人生的名言。现在请同学们回想一下,然后自由说说。(板书:文化是养分)(学生回忆两三分钟)
生:道德常常能填补智慧的缺陷,而智慧却永远也填补不了道德的缺陷。(师:这是但丁的话。很好!)
生:林肯说“不要问你的国家能够为你做些什么,而要问你可以为你的国家做些什么。”
生:虚荣的人注视着自己的名字,而光荣的人注视着祖国的事业。(何塞•马蒂)
生:周恩来说,与有肝胆人共事,从无字句处读书。托尔斯泰说,人不是因为美丽而可爱,而是因为可爱才美丽。(师评:你就很可爱!学生笑)
生:“只要志坚,何畏征途偃蹇;但须心静,不怕境处嚣尘”。师:这是一副对联。谁说的?该生:不知道。(学生笑)
生: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林则徐)给我一个支点,我可以撬起整个地球。(阿基米德)要散布阳光到别人心里,先得自己心里有阳光。(罗曼•罗兰)  
生: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蒲松龄)
师:好,暂且到这。同学们看我的板书缺少了标题,而标题是文章之眼。请大家用引用的修辞给它拟个标题。(学生思考后回答)
生:天下文章一大抄。(学生笑)
师:笑是一种评判,这个显然不可以。
生:“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师:不错)
生:“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师:出自《劝学》,只是太长了,奖你一个小五角星。(学生笑)
生:“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板书: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师:这个很好!出自哪里?《诗经》。奖你两个大五角星。(学生笑)我们也可以用广告词“我的风采来自你的光彩”。其实文章的标题也是“没有最好,只有更好”。下面我们做第二个练习:请以直接引用的方式来造句,造句要求引用诗文。话题是“我爱……”或者“我恨……”。每组推荐一位同学。(学生思考)
生:我爱“飞流直下三千尺”的庐山瀑布;我爱“奔流到海不复回”的九曲黄河;我爱“秦时明月汉时关”的古朴塞北。
师:宾语太实在了,下一组能否抽象点?
生:我爱“一花一世界,一叶一天堂”的禅理境界;我爱“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的清新氛围;我爱“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的感恩情怀;我也爱“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的洒脱不羁。(师叫好,学生鼓掌)
生:我爱在“春来江水绿如蓝”的秀丽江南里,看“流连戏蝶时时舞”,听“自在娇莺恰恰啼”!
师:“以貌取人,失之子舆”。(学生笑)想不到你长得这样魁伟、高大,却这么浪漫,心里竟然蓄满了如水的柔情!(学生笑)刚才的引用基本上是课内的,有没有课外的?(学生思考)
生:我爱米兰昆德拉的《生命不能承受之轻》,我爱这样的句子——“生命越是沉重,我们也就越被压得接近土地,因此也就越感到脚踏实地的充实的快乐。当一个人没有重压随心所欲时,生命便失去了真实感,轻盈如梦,变得不可承受之轻。” (师:很好!学生鼓掌)
生(举手):可不可以用“我恨”?(师答可以)我恨“那一沟绝望的死水,清风吹不起半点沦漪”。(师问还有没有,该生摇头,大家笑)
师:下一组,继续“我恨”。
生:我恨那“将军战前半生死,美人帐下犹歌舞”的麻木不仁;我恨那“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的达官贵人;我恨那“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的宵小之人。(师评:三句排比且押韵,不错!学生鼓掌)
师:现在我们来朗读印发的《水性江南》(作者王本道),感受一下引用所带来的美。大家先默读一遍。(学生齐读)
江南的水,如轻纱雾霭,随风起舞,变幻无穷,滋润着江南的景物风姿绰约、江南的人风情万种。宋祖英的一曲《又唱江南》,浓缩了一年四季江南的美景“二月你看江南的花,花如野火遍地燃;清明你看江南的雨,雨中藏着万重山;五月你看江南的船,排排龙舟划上天;走过江南桥弯弯,处处翠竹撑绿伞……”江南的人也一如江南的风物,温婉细腻,柔肠百转。“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杜牧对江南人的赞美虽有些夸张,但说的却是实情,那无边的波光水影之中,充溢着无边的风月。
江南的水也时有“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之势。这坚韧而顽强的性情,也涵养了江南的风物和江南的人那种英豪之气。江南大地布满了崇山峻岭,那山间的瀑布、涧水,那山下的清流,是养育大山的支支血脉。江南的人也因为有了“水性”,才有了那种独特的剑气。文武兼备的陆游、辛弃疾、文天祥,他们的诗篇至今读来,仍然洋溢着当年的雄风:“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还有活跃在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的鲁迅,更是把文人的凌厉剑气推向了极致。就连文雅娟秀的女子,在江南水性的润泽下,也尽显侠骨柔肠,高风亮节,清末的秋瑾就是杰出的代表。江南,一曲永远唱不完的歌,让人细细品位着她的如后诗如画和似水流年。
 师:你看,作者通过丰富的引用既佐证了江南的水性柔弱秀美与坚韧顽强的两重性,又使文章有浓浓的书卷气,主旨蕴藉。而且这里还引用了歌词,与江南的柔美相得益彰,我们也可以这样引用。大家知道许多歌写诗入词,意境很美。譬如我们很熟悉的《东风破》,谁会唱?(学生异口同声推荐陈逸帆轻唱)“谁在用琵琶弹奏一曲东风破/ 枫叶将故事染色结局我看透/ 篱笆外古道我牵着你走过/ 荒烟漫草的年代就连分手也沉默”(学生鼓掌)这些优美的曲词完全可以为我所用,只要大家用心体味。
四、 总结   
师:我们说过温总理借助引用使语言熠熠生辉。让我们向总理学习,用引用提高作文的文化品位和艺术魅力,用引用给阅卷老师“腹有诗书气自华”的良好印象,用引用让阅卷老师一见钟情。“心动不如行动”,明天我们就来写篇作文。当然,引用一定要服务于主题,主题是灵魂。引用要妥帖自然,不能因辞害意。(板书:主题是灵魂)
 
关于本站 | 免责声明 | 业务合作 | 广告联系 | 留言建议 | 联系方式 | 网站导航 | 管理登录
闽ICP备0503071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