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nyq.cn
 当前位置: -> 教案 -> 高二语文教案 -> 正文

诸子喻山水(人教版高二选修)

作者:未知来源:网络收集时间:2011-10-29 17:05:02阅读:
字号:|
 《论语》:孔子与弟子及当时人物的谈论应答的语录,由孔子的弟子与再传弟子纪录编辑而成。内容大多是孔子对教育、修身、治国的见解,是儒家最重要的经典,对中国的历史文化产生了广大而深远的影响。

孔子名丘字仲尼,是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是中国古代杰出的教育家,思想家.。孔子的思想和言论主要保存在《论语》一书中。

(1)子曰:“譬如为山,未成一箦,止,吾止也。譬如平地,虽覆一箦,进,吾往也。《论语子罕》

注:譬如为山——积土成山。为,堆积,动词。譬如平地——填平洼地。平,填平,动词。

篑——装土的竹筐。(功亏一篑;:匮乏,石室金匮;溃烂、溃疡、崩溃;回馈、馈赠)。

止——停止。覆——倾倒。进——继续。往——前进。

译:孔子说:(为学)好比堆一座山,只差一筐土而没有完成,却停止了,这完全是自己要停止的。又好比填平一处洼地,即使才倒了一筐土,如果决心继续努力填平,终有填平之日,也还是要自己填平啊!“

这段话说明什么道理?以“为山”为喻,从反正两方面说明事情成败在于人的作为。做事中道而止则前功尽弃,努力进取,终将获得成功。关键不在于力量大小,而在于意志是否坚定,是否持之以恒。



《韩非子》:韩非是战国时韩国的贵族,“喜刑名法术之学”,后世称他为韩非子。他和李斯都是荀子的弟子。当时韩国很弱,常受邻国的欺凌,他多次向韩王提出富强的计策,但未被韩王采纳。韩非写了《孤愤》《五蠹》等一系列文章,后来集为《韩非子》一书。秦王嬴政读了韩非的文章,极为赞赏。公元前234年,韩非作为韩国的使臣来到秦国,上书秦王,劝其先伐赵而缓伐韩。李斯妒忌韩非的才能,与姚贾一道进谗加以陷害,韩非被迫服毒自杀。

韩非注意研究历史,认为历史是不断发展进步的。他认为如果当今之世还赞美“尧、舜、汤、武之道”“必为新圣笑矣”。因此他主张“不期修古,不法常可”“世异则事异”“事异则备变”(《韩非子·五蠹》),要根据今天的实际来制定政策。他的历史观,为当时地主阶级的改革提供了理论根据。

韩非继承和总结了战国时期法家的思想和实践,提出了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理论。他主张“事在四方,要在中央;圣人执要,四方来效”(《韩非子·物权》),国家的大权,要集中在君主(“圣人”)一人手里,君主必须有权有势,才能治理天下,“万乘之主,千乘之君,所以制天下而征诸侯者,以其威势也”(《韩非子·人主》)。为此,君主应该使用各种手段清除世袭的奴隶主贵族,“散其党”“夺其辅”(《韩非子·主道》);同时,选拔一批经过实践锻炼的封建官吏来取代他们,“宰相必起于州部,猛将必发于卒伍”(《韩非子·显学》)。韩非还主张改革和实行法治,要求“废先王之教”(《韩非子·问田》),“以法为教”(《韩非子·五蠹》)。他强调制定了“法”,就要严格执行,任何人也不能例外,做到“法不阿贵”“刑过不避大臣,赏善不遗匹夫”(《韩非子·有度》)。他还认为只有实行严刑重罚,人民才会顺从,社会才能安定,封建统治才能巩固。韩非的这些主张,反映了新兴封建地主阶级的利益和要求,为结束诸侯割据,建立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提供了理论依据。秦始皇统一中国后采取的许多政治措施,就是韩非理论的应用和发展。

(2)上不天则下不遍覆,心不地则物不必载。太山不立好恶,故能成其高;江海不择小助,故能成其富。故大人寄形于天地而万物备,历心于山海而国家富。上无忿怒之毒,下无伏怨之患,上下交顺,以道为舍。故长利积,大功立,名成于前,德垂于后,治之至也。《韩非子 大体》

注:不天:如果没有辽阔的天空,天,做动词。

不地:如果没有宽广的大地,地,做动词。

遍覆:全部覆盖;必载:完全包容,必同“毕”,尽,完全。

寄形于天地:把形体置于宏大的天地之间。

历心于山海:尽心于宽广的山海之中。

毒:残害;患:祸患。伏:潜伏。交朴:交,同;朴,纯朴。

舍:指房舍,引申为归宿。

名成于前,德垂于后:在生前树立名望,在后世流传恩德。

治之至也:国家治理的最高境界。至,极、最。

译:上面如果不是有辽阔的天,就不能覆盖整个世界;心胸如果没有大地那样宽广,就不能负载万物。泰山对土石没有好恶之心所以能够形成它的高大;江海对细流不加选择,所以能够形成它的富有。所以君子要像天地那样遍覆毕载而使万物齐备,要像山海那样不立好恶、不择小助而使国家富强。君主没有忿怒引起的毒害,臣民没有因积怨造成的祸患,君主和臣下都归真返朴,把道作为归宿。所以长远的利益积聚了,巨大的功业建立了,名望树立于生前,恩德流传于后世,从而达到治理国家的最高境界。

这段话说明什么道理?以“泰山不立好恶,故能成其高”为喻,提示:君王要有宏大的气魄,宽广的心胸,才能使民富国强,才能建功立业且德泽后世,才能国家大治。

《管子》:由西汉时刘向编定,是齐国学者结合本国特点,托名管仲提出的一种新学说。主张法治的同时也提倡用道德教化来进行统治,对礼和法是并重的。在保存丰富的史料方面做出了很大贡献,具有很高的史学价值。

(3)海不辞水,故能称其大;山不辞土石,故能成其高;明主不厌人,故能成其众;士不厌学,故能成其圣。《管子形势解》

注:辞:推辞,拒绝。厌人:同“餍”,满足。厌学:厌倦。成其圣:达到圣人的境界。圣,形做名。

译:大海不拒绝各种各样的水,所以才能成就它的博大;大山不拒绝形形色色的土石,所以才能成就它的高耸;贤明的君主不会讨厌支持他的人,所以才会有很多人支持他;饱学之士不会讨厌学习,所以才能成为圣人。

这段话说明什么道理? 以“海不辞水,故能成其大;山不辞土石,故能成其高”为喻,说明治国、治学上也应有兼容并蓄的宏大气度,这样,明主才能聚集更多的百姓,士人才能达到圣人的境界。

(4)子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论语雍也》)

【译文】 孔子说:“聪明人喜爱水,有仁德者喜爱山;聪明人活动,仁德者沉静。聪明人快乐,有仁德者长寿。” 

【注释】 (1)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音zhì,同“智”,聪明;乐,古音yào,爱好、喜爱的意思。(2)知者乐,仁者寿:乐,快乐;寿,长寿。

这段话说明什么道理?以山、水喻仁者和智者,形象生动而又深刻。聪明人通情达理,反应敏捷而思维活跃,性格活泼好动如水;智者天性近水以水为乐;而仁厚之人安于义理,仁慈宽厚而不易冲动,天性自然近山,因恬静自安而得以长寿。

【评析】孔子这里所说的“智者”和“仁者”不是一般人,而是那些有修养的“君子”。他希望人们都能做到“智”和“仁”,只要具备了这些品德,就能适应当时社会的要求。

(5)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论语子罕》)

注:川:河。逝者:指消逝的时光。斯,此,这,指河水。不舍:不停留。

译:孔子站在河边上说:流逝的时光就像这永不停留的河水呀!昼夜奔流从不止息。

这段话说明什么道理?面对永无止息的河水,以河水为喻,发出时光易逝一去不返往事难再的慨叹;同时勉励人们珍惜时间,效法流水不舍昼夜不断进取,修德进业。

《孟子》:孟子(约前372~前289),名轲,邹(今山东邹城市)人,战国时期伟大的思想家,儒家的主要代表之一。相传孟子是鲁国贵族孟孙氏的后裔,幼年丧父,家庭贫困,曾受业于子思的学生。学成后以士的身份游说诸侯,企图推行自己的政治主张,到过梁(魏)国、齐国、宋国、滕国、鲁国。当时几个大国都致力于富国强兵,争取通过暴力的手段实现统一。孟子的仁政学说被认为是“迂远而阔于事情”,没有得到实行的机会。最后退居讲学,和他的学生一起,“序《诗》、《书》,述仲尼之意,作《孟子》七篇”。孟子生活的时代,百家争鸣,“杨朱、墨翟之言盈天下”。孟子站在儒家立场加以激烈抨击。孟子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思想,提出一套完整的思想体系,对后世产生了极大的影响,被尊奉为仅次于孔子的“亚圣”。

孟子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德治思想,发展为仁政学说,成为其政治思想的核心。他把“亲亲”、“长长”的原则运用于政治,以缓和阶级矛盾,维护封建统治阶级的长远利益。孟子把伦理和政治紧密结合起来,强调道德修养是搞好政治的根本。他说:“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后来《大学》提出的“修齐治平”就是根据孟子的这种思想发展而来的。孟子哲学思想的最高范畴是天。孟子继承了孔子的天命思想,他说:“诚者,天之道也。”孟子把诚这个道德概念规定为天的本质属性,认为天是人性固有的道德观念的本原。孟子的思想体系,包括他的政治思想和伦理思想,都是以天这个范畴为基石的。

(6)徐子曰:“仲尼亟称于水,曰:‘水哉,水哉!’何取于水也?”孟子曰:“原泉混混,不舍昼夜。盈科而后进,放乎四海,有本者如是,是之取尔。苟为无本,七八月之闲雨集,沟浍皆盈;其涸也,可立而待也。故声闻过情,君子耻之。”(《孟子离娄下》)

注:亟称:多次称赞。何取于水也:从水那里取法什么?盈科而后进:注满洼地再往前流。盈,满。科,坑、坎。放乎四海:放,到达。有本者如是:本,本源。是,这样。是之取尔:“取是尔”的倒装,取这一点罢了。尔,同“耳”。苟为无本:苟,如果。声闻过情,名声超过实情。君子耻之:耻,以……为耻,意动。

译:徐子说:“孔子多次称赞水,说道‘水啊,水啊!’对于水,孔子取它哪一点呢?”

孟子说:“源头里的泉水滚滚涌出,日夜不停,注满洼坑后继续前进,最后流入大海。有本源的事物都是这样,孔子就取它这一点罢了。如果没有本源,像七八月间的雨水那样,下得很集中,大小沟渠都积满了水,但它们的干涸却只要很短的时间。所以,声望超过了实际情况,君子认为是可耻的。”

这段话说明什么道理? 借答弟子提问用水喻人品学识,强调务本求实,反对声名不副,要求人们像水一样,有永不枯竭的生命活力循序渐进,自强不息。

(7)孟子曰:“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故观于海者难为水,游于圣人之门者难为言。观水有术,必观其澜。日月有明,容光必照焉。流水之为物也,不盈科不行;君子之志于道也,不成章不达。”《孟子尽心上》

注:小鲁、小天下:小,认为……小。

难为水、难为言:难以被别的水吸引;难以被别的议论吸引。

游于圣人之门:游,学习。

观水有术,必观其澜:术,方法;澜,波浪。

日月有明,容光必照焉:明,光辉;容光,小缝隙;不成章不达:成章,事物达到一定的阶段;达,通达。

译:孟子说:“孔子登上了东山,觉得鲁国变小了,登上了泰山,觉得天下变小了,所以看过大海的人,就难以被别的水吸引了,在圣人门下学习的人,就难以被别的言论吸引了。观赏水有一定的方法,一定要观赏它的波澜。日月都有光,细小的缝隙必定都照到。流水这东西,不流满洼坑就不再向前流;君子有志于道,不到相当程度就不可能通达。”

这段话说明什么道理? 以“登山、观海”喻“游圣人之门”表达为人为学立志要高远,胸襟要开阔,然后以“观水有术”,推进一层,说明 治学基础要扎实,逐步通达。


《老子》:老子,姓李名耳字伯阳,谥曰聃,约生活在春秋末年公元前580年~500年之间,《史记》载“楚苦县厉乡曲仁里人”,即现今亳州市涡阳县闸北郑店。老子曾担任“周藏室之史”,深懂周朝的图书典籍,学问渊博,见周王室衰微,弃官西去,至函谷关遇见关令尹喜。尹喜请求他著书,“于是老子乃著书上下篇,言道德之意,五千余言,而去”,最终成了隐士,“莫知所终”(《史记》)

《老子》又名《道德经》,文约义丰,虽仅五千言,却包含着十分丰富深刻的哲学思想。老子哲学的核心思想是“道生万物”的宇宙生成说,把宇宙看成一个自然产生、自然演变的过程,天地万物是依照自然规律发展变化的,而“道”是世界的本源。老子哲学的精髓是他的朴素辩证法思想,认为天地万物都是相反相成的。“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高下相倾,声音相和,前后相随” ,矛盾双方相互依存,互为条件。还提出对立面双方可以互相转化,事物总要走向它的反面。为了防止走向反面,他主张要把自己放在弱者地位,认为“柔弱胜刚强”。这种观点在一定条件下有其合理性,但它忽视矛盾双方的斗争,把转化看成是无条件的循环往复。在政治思想上,老子主张“无为”,认为只有无为才能无不为,反映了当时统治者的无力,企图缓和尖锐的社会矛盾。但他对“侯王”的告诫,如“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是以饥”、“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却是很精辟的。《老子》的历史观是落后的,要求回到“小国寡民”的时代,“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死不相往来”。老子哲学在中国思想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后代不少哲学家都在不同程度上受到它的影响。自汉以后注释《老子》者不下千家,在中国古籍中是罕见的。老子不但创立了我国三大宗教之一的道教,而且他的思想可以说影响了后来整个中国哲学史的发展,深深地影响了整个封建社会的意识形态。 

(8)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居善地。 心善渊。与善仁。 言善信。正善治。 事善能。 动善时。 夫唯不争。故无尤。(《老子》第八章)

注:上善:上,最、极。利万物:利,帮助。不争:不与……争.处众人之所恶:处,停留;所恶,不喜欢的地方。几于道:几,接近。居善地:居住要像水一样安于卑下。心善渊:存心要像水一样深沉。与善仁:交友要像水一样相亲。 言善信:说话要像水一样讲诚信。 正善治:为政要像水一样有条理。 正同政。事善能:做事要像水一样无所不能。动善时:行动要像水一样把把握时机。故无尤:尤,缺点和过失。

译文:最高的善像水一样。水善于滋养万物,而不与万物相争。 它处身于众人所厌恶的地方,所以跟道很相近。居身,安于卑下;存心,宁静深沉;交往,有诚有爱;言语,信实可靠;为政,天下归顺;做事,大有能力;行动,合乎时宜。唯有不争不竞,方能无过无失。 

这段话说明什么道理? 把水看成是“道 ”的化身。歌颂水善利万物而不争“,默默奉献的精神;并引申出”上善之人“的七种美德:甘处众人之下,思想清明深邃,待人和善仁慈,言谈恪守信用,从政善于治理,办事发挥特长,行动把握时机。具有不争的美德,而能做到没有过失。

(9)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老子》第六十章)

注:百谷王:王,汇集之地.以其善下之:以,因为;下之,处于下游.下,动词.

译:大江大海能汇聚容纳百川流水,是因为它所处低下,便为百川之王。 

这段话说明什么道理? 从江海善于处下,“海纳百川 ,有容乃大“成为百川之王的角度,申述”谦下不争“的主张。把”水“德视为最高的德行。

(10)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老子》第七十八章)

注:莫弱于水:没有谁,没有什么。于,比。无以易之:没有什么可以代替它。无以,没有什么可以;易,代替。

译:天下万物中,没有什么比水更柔弱了。然而对付坚强的东西,没有什么能胜过水了。这是因为水柔弱得没有什么能代替它。弱能胜强,柔能克刚,天下没有谁不懂得这个道理,但是没有谁能够遵循它。

这段话说明什么道理? 从水性“柔弱“与”威猛“并存的角度,提示水性的两重性,从”弱之胜强,柔之胜刚“的角度,表达为政贵柔的主张。

《孙子》:孙武字长卿,春秋末年齐国人,生卒年月未见史载,约与孔丘同时期。他是陈国公子完的后裔,陈完因内乱逃奔齐国,改姓田。田完的五世孙、孙武的祖父田书因“伐莒有功,景公赐姓孙氏,食采乐安(今山东惠民)”(《新唐书•宰相世系表》)。后来,因齐国政局动荡不安,孙武由齐国到了吴国。经伍子胥引荐,以自著兵法十三篇晋见吴王阖庐,得到吴王的重用,任为将军,帮助吴王经国治军,“西破强楚,入郢;北威齐晋,显名诸侯,孙子与有力焉。”(《史记•孙吴列传》)

《孙子兵法》又称《孙武兵法》、《吴孙子兵法》,简称《孙子》,是中国古代最伟大的兵书,今存《孙子兵法》约五千九百字,共十三篇。第六《虚实篇》,主要论述作战指挥中要“避实击虚”、“攻其必救”、“因敌而制胜”,中心讲用“示形”欺骗敌人,调动敌人而不被敌人所调动;《孙子兵法》在唐朝时传到日本,十八世纪传到了欧洲,相继出现了法、英、德、俄等译本,目前世界各国大都有自己的译本。《孙子兵法》被推崇为“兵学圣典”、“东方兵学的鼻祖”、“武经的冠冕”,在世界军事史上占有突出的地位。

(11)夫兵形象水,水之行,避高而趋下;兵之胜,避实而击虚。水因地而制行,兵因敌而制胜。故兵无成势,无恒形。能因敌变化而取胜者,谓之神。故五行无常胜,四时无常位;日有短长,月有生死。(孙子虚实篇) 

注:兵形:作战方式 。水之形:形,流动。因地而制流:因,根据。制流,控制流向。制胜:取得胜利。兵无常势:常,固定的。谓之神:把它叫做如神。

译:用兵的规律就象流水,水的流动,是避开高处流向低处;作战的胜利,是避开敌人坚实之处,而攻击敌人弱点。水因地形的高低而制约其流向,作战则根据不同的敌情而制定不同的策略。所以,用兵打仗没有固定的模式,没有一成不变的形式。能够根据敌情变化而灵活机动取胜,就叫做用兵如神。

这段话说明什么道理?以水的“避高而趋下“喻用兵的“避实击虚”,水的“因地而制流”喻用兵的“因敌而制胜”,“水无常形”喻“兵无常势”,从而强调了用兵“变”的原则,即顺应敌人的变化而变化,实行灵活机动的战术。 

总结: 王安石在《游褒禅山记》中说:“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 、草木、虫鱼,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可以用来概括《诸子喻山水》中所表现的古人善于从自然现象联想人生以及对人生意义的探索精神。学习本篇后,我们既要学习古人的这种精神,也要从而学会独立地感受自然、感受人生,体会大千世界的理趣。

语法知识:

词类活用:上不天、心不地                                 君子耻之

登泰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                   以其善下之

特殊句式:名成于前                                       德垂于后

何取于水也                                     是之取尔

仲尼亟称于水                                    天下莫柔弱于水

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

总结写法:

(1)譬喻说理

凡两件或两件以上的事物有类似点,在说话或作文时运用那有点类似的事物来比方说明另一个事物的方法叫做譬喻。

(2)其它修辞的运用——比喻、排比、映衬、对偶。

比较两段文字,说说表达方法有什么相同之处?托物起兴

“流水之为物也,不盈科不行;君子之志于道也,不成章不达。”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3)论证方法——对比、引用、因果等
 
关于本站 | 免责声明 | 业务合作 | 广告联系 | 留言建议 | 联系方式 | 网站导航 | 管理登录
闽ICP备0503071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