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nyq.cn
 当前位置: -> 教案 -> 高二语文教案 -> 正文

记念刘和珍君(苏教版高二必修)

作者:未知来源:网络收集时间:2011-10-29 17:05:00阅读:
字号:|
  记念刘和珍君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三一八”惨案背景等历史
                 2初步学习句子含义的分析方法
过程与方法:   1练习法—把握文章的思路
                 2讲授法---学习句子含义的分析方法
                 3对话法---了解评价历史人物的方法和原则
情感与价值观: 1学习烈士们的高度的民族责任感和勇敢的斗争精神。
                 2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科学的人物评价观
教学重点       1作者贯穿全文的思想感情。
2把握刘和珍的形象特点,体会形象描写的作用。
教学难点       1历史人物的评价 


2.准确理解意义深刻的语句、片断的含义。
教学时间   三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课文
1复习鲁迅有关知识:思想家、革命家、文学家。
2过渡性讲话
面对生死,屈原、司马迁作出了不同的回答,但他们都光耀史册。刘和珍,一个女大学生,从容赴死,让她的老师鲁迅为之感动,写下了不朽的作品。她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让我们一起走进文本。
二听课文录音,思考题目含义。
三解题
“记念”通常写作“纪念”, 此处用“记”: 
1、同义, 通用;
2、双关——纪念、记住。“记”的反义词是“忘”,本文二段未句用反语提醒人们别忘此事,说: “忘却的救主要降临了吧。”
3、此处用“记”的引申义牢记、铭记。在《中国无产阶级革命文学和前躯的血》一文中,虽用“纪”,但强调说: “我们现在以十分的哀悼和铭记,记念我们的战死者,也就是要牢记中国无产阶级革命文学的历史的第一页,是同志的鲜血所记录……”刘和珍是鲁迅的学生,鲁迅称她为“君”,怀有尊敬的意思。(刘和珍生平P79注①) 
四介绍写作背景
(一)一九二六年,我国的北方还在军阀政府的统治下,掌握政权的是北洋军阀皖系头子段祺瑞。当时占据着东北的奉系军阀在日本帝国主义的支持下向关内进军,遇到了国民军将领冯玉祥的抵抗,日本帝国主义便公开出面,在三月十二日派军舰掩护奉军军舰驶入天津附近的大沽口,炮击国民军,国民军开炮还击。三月十六日,日本帝国主义纠集英、美、法等八国公使,借口维护一九○一年八国联军与清政府签订的《辛丑条约》,向段祺瑞执政府提出抗议,并组织起新的“八国联军”,准备武力进攻。三月十八日,北京人民在天安门集会抗议,后又到执政府前请愿。段祺瑞竟下令卫队开枪镇压群众,群众死四十七人,伤一百五十余人,造成“三•一八”惨案。刘和珍烈士就是在这次惨案中遇难的。
(二)“三•一八”惨案激起了全国人民的愤怒。段祺瑞为了推卸罪责,反而污蔑死难群众是“暴徒”。一些走狗文人,如陈西滢等也制造流言,诬陷爱国学生是“受人利用”,被“民众领袖”(指李大钊同志等)盲目地引入“死地”。
(三)当时鲁迅先生在北京任教并编辑新文学刊物。面对反动黑暗的统治,他无比愤慨,对爱国的青年学生被残害,他万分哀痛。他不赞成搞徒手请愿,但是在烈士的血痕中,他看到了希望。“三•一八”惨案发生后,他写了好几篇倬念文章,《记念刘和珍君》是其中影响最大的一篇。
五理解课文结构思路 
文章自然分为七个部分:
第一部分:说明写本文的起因,意图,抒发作者的悲愤情感。
第二部分:进一步写明作者写作本文的最主要的目的。
第三部分:通过对刘和珍的不畏强暴、勇于斗争、爱憎分明的精神品格的描绘,表达作者对他的哀悼和崇敬。
第四部分:听到噩耗后的愤慨的心情,控诉反动派的凶残和“学者文人”“流言”的卑劣。
第五部分:记述惨案发生时的情景,赞扬爱国青年的沉勇友爱,痛斥反动派的凶残无耻。
第六部分:评述请愿,指出惨案的社会影响。
第七部分:总结全文,强调对反动派应采取的斗争办法。
层次思路:
1、 学生思考:课文7部分中哪几部分写了刘?(3、4、5部分) 
2、 1、2部分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交代写作缘由) 
3、 6、7部分又起什么作用?(揭示这次事件的教训和意义) 
4、教师总结:全文思路的起点是本文的写作原由,既为什么要写这篇文章;然后记述刘的生平事迹和遇难经过;再叙事的基础上再深入一步,议论惨案的教训和意义。三者相互交错,始终统一于“记念”这一中心。这就是本文的总体思路。 
具体分析:
1、 分析第一大部分(1-2)的思路 
思考:文中是否有提示性的语句?如何理解这句话?作者为什么一再强调? 
明确:提示性的话是“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这句话在 文中出现两次。但是这两个“必要”意思完全相同吗?第一“必要”,说的是悼念遇害者刘,奉献作者最大的哀痛和尊敬,控诉段府的暴行,痛斥走狗文人的阴险论调。第二“必要”,在于唤醒“庸人”,用人们牢记这笔血债。两次强调“必要”,突出了写作动机,旗帜鲜明地表达了作者的爱憎。这部分是按照由爱到憎的逻辑顺序安排思路的。 
2、 分析第二大部分(3、4、5)的思路 
思考:是按照怎样的思路布局的? 
明确:是按照时间顺序来安排思路的。先回忆与刘的最初相识,再详细叙述遇难的经过。叙述遇难又分两步,从事件概况到遇害细节。 
3、 分析第三大部分(6、7)的思路 
思考后明确:这部分先否定了徒手请愿的做法,然后用“然而”将笔锋一转,肯定了这次死难的意义,鼓励“真的猛士”奋然而前行。可见是按照由否定到肯定的逻辑顺序布局思路的。 
五:布置作业:背诵第二部分第一段。

第二课时
一、复习上一课所讲内容。
二、分部分解析全文
(一)1.“我独在礼堂外徘徊”为什么? 
明确:首先应了解追悼会之前鲁迅的心情。3月24日早晨,当鲁迅得到刘和珍、杨德群两个的遗体从医院运回学院的消息时,便立即到礼堂去看两烈士的遗容。从学校回来后,鲁迅吃不下饭,睡不好觉,就病倒了。3月25日,鲁迅冒着被段祺瑞通缉的危险,出席了追悼会。会上,人们激昂的情绪和不时夹杂的一阵低低的啜泣声,使鲁迅压抑不住心头的悲愤和激动,便走出会场,独自在礼堂外徘徊。 
“独在”、“徘徊”写出鲁迅当时正陷入深沉的思索之中: 中外反动派狠毒的子弹,爱国女青年流洒的鲜血,给活着的人们以怎样的启示和教训,这一句确切地表现出鲁迅在参加追悼过程中正陷入独自沉思之状,流露出一股沉痛和悲愤的情绪,把读者引入悲愤的氛围。 
2.哪些词语能表现程君要求鲁迅先生写点东西悼念亡友的急切心情?
明确:用“正告”一词表明程君严肃,很关切刘和珍。“罢”有恳求、劝说、希望之语气。
    3、“我也早觉得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中“也”字如何理解? 
明确:①“也”字针对陈君的请求而言,说明写作此文,不仅仅因陈君的请求,更主要是出自“我”本身的意愿。
      ②反动文人的阴险论调,使“我”已经出离愤怒;“我”深味这非人间浓黑的悲凉,“我”要表示对烈士的悼念。    
(二)先讲解句子含义的分析方法和步骤(找语境—抓关键—作翻译),然后讨论下列问题:
1、“真的猛士”“哀痛者和幸福者”“庸人”在这里特指什么样的人?
明确:“真的猛士”,指的是革命者, 
 1).“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面对黑暗的现实。
 2)“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勇于斗争,乃至献出生命。
“哀痛者和幸福者”都是“真的猛士”一类的人。他们为民族的现状感到哀痛,为自己能为民族的利益去斗争,去奉献而感到自豪,而感到幸福。
“庸人”: 指无所作为的人。他们对烈士的牺牲态度淡漠,在反动统治下偷生,又时常忘却“旧迹”,又不思反抗。这是鲁迅要批判的那种人,因为他们“维持着这非人的世界”。
“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这是怎样的哀痛者和幸福者? ”的含义: 
真正勇猛的革命者,敢于严肃地看待黑暗的现实和反动势力统治下的悲惨生活,敢于面对敌人的血腥屠杀,毫不畏惧。他们为现实的黑暗和人生的惨淡而哀痛,为能参加变革黑暗现实的斗争,在斗争中勇往直前,不怕牺牲而感到幸福。
 2、第一部分已经说过“我也早觉得有写点东西的必要了”,为什么在这里再次叙述?这是不是重复?
 明确:反复强调“我也早觉得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我正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前一句与第一节在文字上相同,感情却进了一层,着重说明活着的人应该为彻底摧毁这“似人非人”的黑暗世界而继续战斗。
(三)1、概述“女师大风潮”过程
明确:开除学生—强赶出校—赁屋授课—恢复旧观
简述“我”与刘和珍君交往的过程。从这里看出刘和珍是一个怎样的人?
明确:⑴、夏初: 只闻其名,不识其人,突出“她”。 
 ⑵、后来: 在和反动当局的斗争中,我认识了“她”。“率领”“武将”大词小用,加上“强拖”这个含野蛮动作的词,构成辛辣讽刺;“广有羽翼”比拟性成语,实则到处有走狗爪牙;“桀骜锋利”(推测)实则“微笑”“温和”。 
⑶、待到: “偏安”大词小用,嘲讽当局,反复使用“微笑”“温和”,着重写她的态度。 
 ⑷、待到: 写她的感情,突出她爱集体,有远见。 
⑸、此后: 似乎不相见(见面机会少)。 
 ⑹、总之: 收束全文,“永别了”。
从这里可以看出,她是一个渴求真理、富于斗争精神而又和蔼善良。有思想有远见富有革命责任感的爱国青年。 
(四)1、鲁迅在得到刘和珍的噩耗之后,为什么会感到“颇为怀疑”?
明确: 1).“我向来不惮以最坏的恶意,来推测中国人的,然而我还不料,也不信竟会下劣凶残到这地步”。   2)“始终微笑和蔼的刘和珍君”只不过和群众一道“向执政府请愿”而已,怎么竟会“无端在府门前喋血呢?” 用“怀疑”来反衬反动派的凶残和无耻。“颇为怀疑”在常理之中,不怀疑就成了完全出乎意外,可见反动派下劣凶残的程度了。因此,鲁迅的哀痛和愤怒也远远超于寻常之外。文章通过由怀疑而不怀疑这种“欲进故退”的叙写方法,表达了作者对敌人的强烈愤怒。
2.如何理解“沉默呵!沉默呵!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 
 明确:“沉默”就是默无声息,这里说的是两种沉默:一种是“出离愤怒”,陷于极度悲痛的沉默,“于无声处听惊雷”,预示着革命暴风雨即将来临的“沉默”;一种是逆来顺受,真正“默无声息”,不敢反抗,走向灭亡的“沉默”。两种沉默,两种前途,两种结果:不在沉默中爆发革命,摧毁“这似人非人的世界”,就在沉默中被奴役被黑暗统治、被灭亡。作者怀着最大的愤怒,发出最有力的号召,启示人们:事情已经到了尽头,对中外反动派说什么话也没有用,必须起来和凶残的敌人作殊死的斗争。这也是作者写本文的主要意图所在。
(五) 1、作者为什么一再写刘“她始终微笑着,态度很温和”? 
明确:强调刘的善良可爱,反衬出反动派的凶残和反动文人的下劣。 
 2、“当三个女子辗转于文明人所发明的枪弹的攒射中的时候,这是怎样的一个惊心动魄的伟大啊?”怎么理解这句话中的“从容”“文明人”“惊心动魄的伟大”,“这”这是指什么?
明确:“从容”写三个女子的临危不惧,“文明人”是反语,指反动派野蛮残酷的屠杀,“惊心动魄的伟大”也是反语,指骇人听闻的罪行。“这”是指反动派屠杀爱国青年的残酷情景。下面的“伟绩”与“武功”显然也都是反语,是对敌人辛辣的讽刺。作者说“三•一八”的“几缕血痕”“抹杀”了“武功”和“伟绩”,那是有意把中外反动派“屠戮妇婴”、“惩创学生”的罪行与段祺瑞执政府的暴行相比,而段祺瑞执政府的残暴无耻远远超过了他们。
  
第三课时
一、回忆上一课所讲内容,背诵第四部分第一节。
二、分析文章的六七部分。
(六)1、由学生读第6节第1段,并讨论鲁迅对徒手请愿的看法,回答、时要紧扣课文。
明确:鲁迅不同意徒手请愿。“时间永是流驶……不过是徒手的请愿”。这一层说明徒手请愿意义寥寥,因为“街市依旧太平,”徒手请愿不能触及现存的统治秩序,不能改变当时那“似人非人的世界”。如果说请愿有作用的话,“不过供无恶意的闲人以饭后的谈资,或者给有恶意的闲人作流言的种子”。“无恶意的闲人”指那些对爱国青年的斗争、牺牲冷眼旁观的人,烈士的鲜血不过给他们当茶余饭后的谈资,而“有恶意的闲人”,是鲁迅对走狗文人的痛斥。下面一层用煤的形成作比,指出人类社会的历史是“血战前行”的历史,只有不畏惧流血牺牲,历史才能前进,而且是无数人流了大量的血,历史才能前进一小步,“正如煤的形成,当时用大量的木材,结果却只是一小块”。不过“请愿是不在其中的,更何况是徒手的”,意即徒手请愿者流了大量的血,却只换得个“街市依旧太平”的结局,于历史进步无补益。
2、鲁迅总结徒手请愿的教训目的何在?
明确:告诫爱国青年们要用别的斗争手段。比《记念刘和珍君》晚一天写的《空谈》中,对这一点说得非常深刻(用投影幻灯打出下列文字):
“改革自然常不免于流血,但流血非即等于改革。血的应用,正如金钱一般,吝啬固然是不行的,浪费也大大的失算”。
“但愿这样的请愿,从此停止就好”。
“这回死者的遗给后来的功德,是在撕去了许多东西的人相,露出那出于意料之外的阴毒的心,教给继续战斗者以别种方法的战斗”。
鲁迅沉痛地告诫青年们,要用“别种方法的战斗”促使那“似人非人的世界”早日到尽头!这才是鲁迅总结教训的用意所在。
3、在这里,引用陶渊明的诗是为了说明什么?
明确:是说烈士的死能够得到“亲族、师友、爱人”的怀念,“这就够了”。徒手请愿固然是不值得的,但是既然流的血,就一定会产生影响,尽管不一定很大,这血也不会白流。
(七)1、分析“至于这一回”到“消亡的明证”这句话的结构成分,并理解。
明确:它是一个单句,其主干成分是:“事实为明证”,“虽遭阴谋秘计,压抑至数千年,而终于没有消亡”这是一个转折复句,在这单句中是“明证”的附加成分,理清了第二句的结构,意思就清楚了。更深刻地指出了,中国女子的勇毅是任何反动派也消灭不了的。几千年来,封建统治阶级用“阴谋秘计”压抑她们,勇毅精神消亡不了,“三•一八”惨案中她们在“弹雨中互相救助,虽殒身不恤”的事实足可证明这一点。那么今后,这种革命精神将更加发扬,这于“将来”意义重大。
 2、“苟活者在淡红的血色中会依稀看见微茫的希望;真的猛士,将更奋然而前行。”的理解。
把这个意义具体化了:烈士的精神昭然于世,苟活者“会依稀看见微茫的希望”,觉悟过来,摆脱麻木,“真的猛士将更奋然而前行”。她们的“亲族,师友,爱人的心底”将“永存微笑的和蔼的旧影”。
三、总结文章记叙、抒情议论相结合的特点。
由中心思想和线索可知,本文既要抨击敌人,歌颂烈士,又要激励后人;既要回忆烈士的事迹,又要评述徒手请愿,更要揭露敌人,粉碎谰言;无论涉及哪方面,鲁迅的一腔悲愤都形诸笔墨。可见,单一的表达方式是难以胜任的,必须运用多种表达方式,才能完成写作意图。由此产生了这篇文章在表达方式的什么特点?
明确:从这篇文章中我们可以看到:记叙是议论、抒情的基础,使议论、抒情不至于空泛,而议论、抒情又是记叙的深化,使记叙不显得肤浅,三者结合到一起来运用,就能使文章的主题表达得更深刻,揭示得更真切。
以第三、四、五为例。第三段以刘和珍与我的师生关系的议论为发端,转入记叙。鲁迅先生的感情也从第一大部分的愤激,转为舒缓。但是到第四段又由记叙进入议论、抒情,在记叙中连用“然而”、“但”等转折语,层层递进,感情再次迸发。在第五段开头就用“但是”一转,由上段的议论转到记叙刘和珍等遇难的经过,结尾再用“但是……”一句揭穿刽子手们的狰狞面目。对中外杀人者的义愤已经到了无法遏制的地步。
四、人物评价
1试分析刘和珍形象在今天的意义。
2请愿能增加政府的压力,扩大影响,鲁迅为什么要否定学生的请愿,谈谈你的看法。
3杨荫榆女士是一位爱国者,后死于日本人的屠刀之下,而本文中她的形象很不光彩,网上有人据此要为女士平反,否定这篇文章,甚至否定鲁迅先生,你怎样看这件事。
五、 总结全文 
文章1、2部分是说写作的缘起,侧重于悲痛的回忆和哀悼,3、4、5部分是记念的主体,侧重于愤怒的揭露和控诉,6、7部分侧重探求死难者对于将来的意义。作者的笔触及到三类人:反动派及其走狗文人,爱国青年,处于中间状态的所谓“庸人”和“无恶意的闲人”。他愤怒地控诉了段政府虐杀爱国青年的暴行,痛斥走狗文下劣无耻的谎言,无比沉痛地悼念刘等遇害青年,奉献了自己的悲哀与尊敬。一方面告戒爱国青年要注意斗争的方式,令一方面高度颂扬“为了中国而死的中国的青年”的勇毅,激励人们“更奋然前行”。文章表现的一个伟大的革命家、思想家爱憎分明的态度和深邃独到的思想,能够激励我们青年的爱国热情。 
六、布置作业:

附:板书设计
记叙    女师大风潮
        刘和珍生平、罹难
议论  抒情
        烈士    悲
        敌人    愤
        庸人    哀
        请愿    思
人物评价
        客观    辩正
 
关于本站 | 免责声明 | 业务合作 | 广告联系 | 留言建议 | 联系方式 | 网站导航 | 管理登录
闽ICP备0503071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