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nyq.cn
 当前位置: -> 教案 -> 高二语文教案 -> 正文

新闻评论:媒体的观点(二)(人教版高二选修)

作者:未知来源:网络收集时间:2011-10-29 17:04:15阅读:
字号:|
 [案例] 时评编辑读不读时评?一稿多投究竟谁之过
看过林涛涛的《时评编辑读不读时评》一文后,我颇有些想法,在此一吐为快。
一稿多投问题,一直是困扰媒体和撰稿人双方的“老大难”问题。说到一稿多投,媒体一方总显得振振有词、有理言高,一旦发现某位作者有一稿多投现象,轻者扣除稿酬,重者终止合作,甚至会将作者的“劣迹”公布于众。自然,在采取这些处罚措施的同时,作者的人品和文德都遭到了某种程度的怀疑。
 但是,在情和理这两个层面上,一稿多投果真都是作者的过错吗?
我平时的写作,既写时评,也写学术论文。学术论文稿件大多通过邮局寄出,编辑也用同样的方式通知我稿件是否被采用,一来一往,快的需要半个月,慢的需要二个月甚至更长时间。可是我并不着急,只有确定退稿后,才投给另一家报刊。个中原因就在于,学术论文并没有很强的时效性,一篇稿件上半年可以发,下半年也可以发,第二年还可以发。
但是对于时评类稿件,时效性就是命根子,别说两个月,有些稿件连两天也拖不起。稿件是作者心血的凝集,收集了那么多材料,耗费了那么多时间,谁都希望稿件能及时刊发,而不愿意看到自己的稿件仅仅因为“过期”而作废。 


然而,目前大多数网络媒体和平面媒体的编辑,都不会及时回信告知稿件是否被采用。如果在稿件石沉大海、杳无音信的情况下,作者将这篇稿子投给另一家媒体,确实是一种被迫无奈的行为,至少是情有可原的“一稿多投”。 
我并不否认,有些作者的一稿多投,确实抱有拿不上台面的目的,但大多数的作者,并不愿意以自己的“文德”为代价,去换取一时的蝇头小利,很多作者的一稿多投,只是林涛涛所说的“大面积播种,总有一个地方开花”,只是“想把辛辛苦苦写出来的稿件发表出来,而不是故意想一稿多发,多挣那一点稿费”。
如此说来,之所以会有投稿时的无奈,之所以会有一稿多发的尴尬,原因就在于作者们不能够及时收到编辑们的确认信件。一稿多投的责任并不完全在作者,有些网站处理稿件的速度太慢、有些编辑不够尽职尽责,也是导致一稿多投的重要原因。在目前不少网站的“投稿须知”中,仍然注有“稿件两个月(或三个月)未被采用,可自行处理”的字样,可见这种传统媒体惯用的作法,还是移植到了号称高效快捷的网络媒体身上。尽量缩短稿件处理周期,是很多作者对媒体寄予的希望,也无疑是大势所趋。
说到这里,我觉得人民网处理网友投稿的作法很值得借鉴。人民网投稿信箱有自动回复功能,作者投稿后便知道三天未采用或获告“拟用”便视作退稿。这不仅让作者心里有了底,而且三天的处理时间也符合时评稿件的特点,在目前各新闻网站中,这样的处理速度算是很快的了。(晏扬)
二、选题的标准
1、扣准时代脉搏
新闻评论的选题要扣准时代脉搏,真正抓住社会生活中带有根本性的、亟待解决的问题,展开深入挖掘,力求选题重大、深刻。
[案例]不怕黑帮就怕帮黑
邪不压正,此乃公理。然现实生活中,又常有正不压邪的情况。考此类情形的出现,不外两种情况,一是一个时期内邪恶势力“坐大”了,以致于为非作歹,横行霸道;另一种情况则是邪恶势力有了“后台”,有恃无恐,气焰便分外嚣张。老百姓说得好,不怕黑帮,就怕“帮黑”。“帮黑”的伸出“援手”,则黑帮自然如虎添翼,邪气高涨。
按说这样的情况,在人民当家作主的今天,不应出现。但事实上,这类情形远真不是绝无仅有。中央电视台近日报道说,湖南衡东县就挖出了这么一个“官匪一家”的“黑帮”。现年35岁的庄湘吉,在衡东县,人称“庄县长”,其实呢,是庄湘吉集团的头儿。1997年以来,庄纠合十余地痞流氓,非法刻印公章,虚报流动资金,成立了衡东县万宝工程有限公司,以公司名义掩盖其黑社会性质。当然,他们是忘不了找“帮黑”的人手的。钱能通神。依靠贿赂他们买通了衡东县原县长、县原人大常委会主任,使得本该通过招标才能承揽的工程项目,变成了暗箱操作的私人交易。黑帮与“帮黑”拍手言欢了。其结果当然可想而知。
黑帮寻“帮黑”,有人说,这是猫鼠共舞,是红帮黑。形式上看,确是如此。但细分析深追究,我们又可以说,所谓的“猫”,所谓的“红”,都是变了质的,名不副实的。一个行端站正的“猫”,一身正气,两袖清风,是决然变不成鼠辈的,是决然不会与鼠辈沆瀣一气的。换句话说,鼠辈盯上的“猫”,多半是“馋猫”、“懒猫”、“贪猫”,他们身上的“红外衣”,多半只是“保护色”,剥开来,只不过是一颗黑心而已!现在的问题在于:为什么黑帮、“鼠辈”能够准确地物色到“帮黑”的,而我们号称头脑清醒的同志们却或者茫然无知,或者睁一眼闭一眼,非要弄得东窗事发,大家才一齐“恍然大悟”。我总觉得,“隐藏得很深”的“敌人”当然有,但这些年揭露出来绝大多数腐败分子、“帮黑”者,只要我们平日多个心眼,便马上能识破其真实嘴脸的。要让人不知,除非已莫为。蛛丝马迹有的是,昭然若揭的呀!沈阳的慕绥新,不早就被香港看出其高消费后的不正常么?这有何难?为什么我们应当“看出”的总是看不出?这,倒真是需要我们认真检讨检讨的。
打蛇先打头,擒贼先擒王。要灭“黑帮”,先灭“帮黑”。不知有关方面以为如何?
2、努力选择一些富有新意的论题
要思想敏锐,善于发现生活中出现的新现象,研究一些新条件下出现的新问题,站到新闻评论的思想前沿。尤其要注意选择那些尚未引起人们注意,但确实对未来的社会发展可能带来重大影响的问题。
[案例] 35岁歧视症
日前,在北京国展的一次招聘会上,两千多家用人单位有六成在招聘时,无论职位高低、学历和工作经验如何,都把35岁作为最高限定年龄。年龄的重要性,竟然与从事某项职业的前提———具备某项专业知识不相上下,成了人才招聘中的第一道“门槛”。 
应该说,35岁正值人生的黄金阶段,无论是身体状况、知识结构还是工作经验,都处于鼎盛时期。刚刚想在事业上大展身手,怎么突然间就身价大跌,成了“明日黄花”呢?记得在上初中时,笔者的一位英语老师就曾反复教导我们:“前30年将钱买艺,后30年将艺卖钱”。言外之意,对一个人来说,在30岁之前应该多学习知识、多积累经验,30岁以后,才能真正谈得上实现人生的自我价值,用你的聪明才智去收回“学习成本”,并有所“盈余”。现在倒好,不少人刚学有所成,即被人为地打入“另册”,好不尴尬和无奈。 
那么,造成“35岁歧视症”的根源是什么呢?诚如有些人所说,这是劳动力资源过剩的表现。不过,笔者认为,“35岁拒聘”主要是一些企业领导个人的用人观,既不科学,也不利于企业的发展。同时,这也是受行政机关“干部年轻化”的影响而衍生出来的一种病症,属于形而上学的用人观。前些年,党中央提出干部队伍要年轻化,遗憾的是,不少地方却将“年轻化”误解成“低龄化”,选拔干部时以35岁为分水岭,将“超线”的后备人才一律打入“冷库”,不予考虑。 
“35岁歧视症”的危害是显而易见的。首先,它势必造成人才资源的极大浪费。俗话说,“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要为社会输送一名合格的人才,没有相当时间的培养肯定是不行的。换句话说,一个人能否对社会有所贡献,不该以年龄为标准,而应以他的学识及责任心为最起码的标准,也就是说,年龄只不过是个符号,是个形式的东西,它与个人能力无关。 
其次,这也是对公民的一种公然歧视,有悖宪法的精神。《宪法》赋予每个公民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权利。同理,公民在依法择业的时候,遇到任何人为的障碍,都是对自己的一种人身歧视。遗憾的是,时至今日,很少有择业失败者拿起法律的武器捍卫自己的权利。 
此外,这也反映出某些单位用人观念上的不成熟。在国外,许多知名大公司在招揽人才时,并不以年龄论英雄。以美国为例,其政府的高科技雇员中仅有10%的人在35岁以下,而55%的人在都在45岁以上。可见,真正成熟的用人观决不会在年龄问题上有先入之见。特别是我国已经加入了世贸组织,新一轮的人才抢夺战已不可避免。在这种情况下,倘若我们的国内企业仍然对人才的“年龄”问题“岁岁”计较,岂不等于免费给外企送去了一大批优秀的人才? 
让人欣慰的是,目前,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意识到“35岁歧视症”的危害性,并在逐步转变观念。不久前,某市在选拔副县级干部时,已悄然将35岁的选拔标准升至45岁。近日在上海八万人体育场举行的大型人才交流会上,某大型企业甚至亮出了“欢迎35岁以上有识之士加盟”的招牌。 
作为一种用人误区,笔者认为,“35岁歧视症”越早根除越好。  
(刘海明)来源:《中国青年报》 2002年4月20日  
3、有针对性——了解受众的需要
也就是我们在做新闻评论的时候,要有的放矢,要点到社会具体问题上;
这里的一个很重要的问题,那就是如何去界定你的受众:
   (1)按区域范围划分
   (2)按人口统计划分
   (3)按心理图式划分
[案例] 媒体聚焦:大学生究竟价值几何
    极端个案一再出现,已经把大学生的就业市场等同于菜市场———在这个市场上,用人单位挑肥拣瘦,应聘者勾心斗角,也一如打折商店的买卖双方。
  《财经时报》
  ——“如果早知道你的十年寒窗和你家庭的倾力供读换来的是一份月薪几百元的工作,你还会选择上大学吗?”
  ——“我还不如早早去做一个小保姆,那还管吃管住呢。”
  这个回答来自一位愤愤不平的女大学生。事实上,这个黑色幽默已经存在。
  薪酬行情逐年看跌
  薪水平均3000元,我心想也还凑合吧;等到大三那年的时候,师兄师姐们当中,出现了月薪800元的,我的心突然就凉了。”北京工业大学今年的应届毕业生何亮(化名)无奈地说。
  他面前的桌子上凌乱地摆放着不同版本的若干份简历,这些简历现在已经成了摆设。“我们这一届更惨,除了几个考研的,剩下的几乎没人要。”在校内校外的招聘专场来来回回跑了数次以后,他也决定放弃了,“明年继续考研吧。”
  很多人选择考研,但即使已经决定要考研的何亮,对自己的未来也不抱多大希望。就在北京,硕士乃至博士学历的本届毕业生,其身价也一路下滑。
  汤正(化名),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的博士毕业生。4月的时候他曾经咨询过专家,得到的答案是:一个博士生在北京的人才市场上的基本价位应该是5000元左右。但是到了5月,这位专家的建议显得毫无实际意义。他去过青年政治学院、电影资料馆,想过做大学讲师、研究员,最终都因为竞争激烈不了了之。“一个职位都有十几个甚至几十个应聘者,为了得到这个职位,用人单位尽力压价不说,甚至应聘者不惜自降身价。”他最终在一家出版社找到了一个职位,也是作为几十个竞争者中最后的胜出者,不过得到的薪水是每月1400元。
  几家欢乐几家愁
  在北京科技大学新学生公寓楼七层,短短的一条走廊上,住着冶金工程专业和文法学院的大四毕业生,他们的就业处境截然不同。早几年,冶金专业也是“困难户”,但随着钢铁产业的红火,冶金专业毕业生也随之炙手可热。这个专业的毕业生都早早地和用人单位签定了协议,其中不乏月薪3000元的“高薪”职位。
  这让他们的隔壁“眼红”。“我都参加了20多场校外的招聘会,现在还没有找到工作。”文法学院社会工作专业的高云鹏说。不好找工作就只好读研究生,高的宿舍住了四个人,除了高以外,其他三人都选择了读研究生。
  所以高云鹏对薪酬的期望值也一路下降,从3月时的3000元,降到了5月中的1500元,或许还会“下调”。高所在的班级,总共29名学生,13个人保送或者考上研究生,剩下16个人都面临就业,到5月中,只有6个人找到了工作,且其中5个人是北京籍的学生,找工作主要靠父母。
  身价日渐贬值
  四五月间,从上海到北京,从重庆到济南,各地的大学毕业生就业招聘会越来越像菜市场,人山人海自不必说,用人单位挑肥拣瘦,应聘者勾心斗角,也一如打折商店的买卖双方。
  北京师范大学一份“大学生就业问题研究”的课题项目显示,通过对全国6000名大学本科毕业生2001年进行的问卷调查,当年全国大学毕业生参加工作所接受的月薪底线是2000元,此后便逐年下降。到2005年,即使在薪酬期待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的北京,通过对北京联合大学、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北京林业大学和北京科技大学等多所学校的调查得到的数据,毕业生“心理底线”也已经降至1500元,且“这一要求还可以变通”。
  明显形成对照关系的是,在2002年,全国共有普通高校毕业生145万,此后一路上扬,到2005年,这个数字达到了340万。供求关系的变化,正是形成大学生作为“商品”贬值的最直接原因。
  专业设置存在问题
  长期负责学生招生就业工作的原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生处处长万敬坤指出,有的学校为了多招学生,盲目开设专业成风。比如会计专业原来是文科类院校的传统专业,学生就业前景也不错,但是在看到这个行业的前景以后,多个理工科学校也上马了会计专业,比如北京科技大学、北京农业大学、北京林业大学等,结果造成会计专业毕业生过多,就业困难。类似这样的热门专业还有人力资源管理、新闻专业等,各大院校现在新开办的也不少。
  就业比招生滞后四年,而大局变化莫测。往往是招生时的热门专业四年后成了冷门,前途也由此黯淡。同时,为追风潮设立的专业也缺乏竞争力,一些院校这种“新兴专业”也往往很快没落,招生出现萎缩。以北京科技大学的社会工作专业为例,上一届毕业生有31人,这届29人,下一届28人,而今年才招生的一届只招了26人,甚至有的学生知道要被调剂到这个专业后宁可重新参加高考,也不上这个专业。
  考研非最好选择
  对一些“冷门”专业的学生而言,这其实是延迟就业,把希望寄托于未来。
  在北京大学,历史、哲学这样的专业相比其他专业就业困难一些,这些专业的学生绝大部分选择了考研。北大历史系2005年28名毕业生中,14名同学保送研究生,另有8名同学考取国内的研究生、3名同学出国深造,这样选择继续念书的学生共达到25名,占毕业生总数的比例是89.3%。哲学系35名毕业生,保送、考研和出国的学生有26名,占总人数的比例是74.3%。
  北大尚且如此,其他院校自不必说。但未来是“不可知”的。现在已经出现500元月薪的硕士生了,倘若三年以后形势更加严峻呢?
  《市场报》 (2005年05月31日 第八版)
三、选题的来源
   1、上面的精神
    党和政府每年都有其工作重点与宣传重点,这些重点都是当前需要下大力气抓的问题,一般也是媒介的重要议程,或者说成为人们重点关注的方面,因而成为新闻评论选题的重要参考。(评论委员会)
   2、下面的呼声
    在社会发生某些变动,出现某些新闻事实时,群众往往是自发的评议员,他们于饭后工余相互交换着自己的看法,往往能很敏锐地发现时间可能具有各种社会联系,找到问题的症结,阐幽发微,辛辣俏皮,给专业的新闻评论工作者以深刻的启发。(咨询委员会)
   3、从新闻报道中发现选题
   新闻报道每天源源不断地为人们提供着各种各样的新信息,大量的新闻评论选题是从这些新信息的研究中发现的。(编辑、记者)
   4、从新闻事实的实地考察中发现选题
许多新闻评论作品(如署名评论、专栏评论)并不是为某则新闻事实配发的评论,而是评论员对自己调查得来的时间的评论。相当一些选题是评论员由自己生活中的亲历事件触发感受,引发思考,从而形成选题的。(记者)
[案例] 呼唤良知-------看中国新闻界之种种怪现象
近日与三五友人酌酒闲聊,席间谈到当下媒体之种种现象,不禁引来诸多唏嘘嗟叹。更有一位仁兄起而大呼:媒体是什么?媒体就如同一个将衣服脱到腰间,欲脱故掩的半老风骚女人,说白了就是一个*子!闻听此言,着实令我瞠目结舌,差点惊得魂魄出窍。我辈性愚而不才,一直以为,媒体乃党和国家之喉舌,地位是何等之崇高,作用是何等之重大,记者乃无冕之王,无尚光荣。而且我也很喜欢央视的《东方时空》、《焦点访谈》、《新闻调查》及《今日说法》等节目,关心百姓生活,既不乏弘扬主旋律,又敢于揭露社会丑恶现象,针砭时弊,何等大快人心!竖子安敢如此放肆,出此狂言?然,细细想来,此位仁兄所言虽未免偏激,但也并非无一点道理。如今的媒体已非往日所能比,盖社会在进步,媒体也在进步,切不可以老言光审之。我辈观念陈旧,对一些媒体工作方面的不解之处权且称之为怪现象。今聊表如下: 
一怪,吃新闻。一种吃法是你送我吃,新闻线索由下面各级报道站和机关来报,稿子嘛自然由所报单位组织人员来写了,届时,我这大记者高兴略作修改,不高兴懒得修改,署个名发了即可。至于真实不真实嘛,反正是下面机关报上来的,有关领导审查的签字和公章摆在那里,与我何干?到时稿费也拿了,工作成绩也有了。这是大媒体的吃法。另一种吃法是你不给我硬吃,这就是一些小报记者和一些小报道员的吃法了。一次,某知名媒体一基层报道员到某饭店吃饭,不幸席间竟吃出一苍蝇来,某君大为光火,呼来饭店经理,掏出记者证来向经理眼前一晃,开口即索赔2万,否则明天报上见新闻。经理被晃得眼花缭乱,五迷三道,赔了半天不是后,乖乖送上2万方了事。某君一抹嘴,说一声:“算你丫视相”,扬长而去。 
二怪,买新闻。反正咱是权力媒体,现在人都注重宣传自己,你要出政绩,靠什么?无非一靠报数字,二靠发稿子。爷的田是公权力的,你想上稿宣传自己,想树个典型,好啊,拿银子来。银子使得好,稿子有基础,我帮你拔一拔,没基础,咱干脆替你编一编,最欢迎你树重大典型了,咱到你地界上,吃了喝了玩了,不过瘾的话就再嫖了,临走再拿了,顺便把宣传的事也办了。你得位子,我拿银子,皆大欢喜。如若遇上个不懂事的,不明就里,那咱可不能给你好脸,你想宣传成绩,等着吧,不给你批龙鳞就算给你面子了。 
三怪,拾新闻。某些记者对新闻的敏感性着实强得令人惊叹,茶余饭后、道听途说一言半句便拣了个宝贝,呼拉拉报上一登,管他是真是假、造成什么影响,“注红药水西瓜”事件,就这样在不经意间造成。 
四怪,炒新闻。正所谓新闻在运作,不炒不出名。特别是抓住某明星的八卦事,非得做出几篇大文章,恨不得写出他几点钟拉屎来。 
五怪,偷新闻。你不想让自己的生活被打扰,不想接受采访,好,我偏要采访,明的不行咱就来暗的,长枪大炮一块上,像狗仔一样咬住一点儿是一点儿,非追死你不可,实在不行,咱就搞伏击,能偷拍到你换衣服就好了,如果碰上你裸露了,那可美死了,连这都不行,那咱干脆就同你睡觉吧,耳鬓厮磨、甜言蜜语时,总能套出点有价值的新闻来。 
此五怪现象只是个别不良新闻媒体、记者之现象,并非攻击、抵毁广大媒体工作者,不当之处,敬请原谅。在吾心中,依然对媒体及记者充满敬意。只是希望广大新闻工作者都来抵制个别不良记者的恶行,净化我们的宣传空间。让我们整个社会多一点良知吧。社会需要更多的浦利策,需要更多的范长江。
作业:
1、用250字左右探讨一下你认为有关本校学生至关重要的核心议题,并对这些议题按照重要性的大小进行排名。
2、请阅读人民网、新华网,并选出能够从学生角度做评论的4则新闻,然后,就每个论题提出你要些的评论的总体态度及中心思想。(每个论题控制在100字以内

 
关于本站 | 免责声明 | 业务合作 | 广告联系 | 留言建议 | 联系方式 | 网站导航 | 管理登录
闽ICP备0503071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