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nyq.cn
 当前位置: -> 教案 -> 高二语文教案 -> 正文

写作教案议论要有理有据(人教版高二)

作者:未知来源:网络收集时间:2011-10-29 17:03:59阅读:
字号:|
 写作教案  议论要有理有据
课题:议论要有理有据                                     主备人:宫建敏
主备时间:2008-9-15                                      全组审核时间:2008-9-19

【训练目标】:高二学年作文训练的重点落在规范的议论文写作上,特别是议论文写作的格式和文体的鲜明特点的引导上,让学生掌握基本的议论文写作技巧,能完成800字左右的议论文。
【训练重点】:
1、能提出正确、新颖、有个人见解和针对性的论点
2、学习选取准确、典型、新鲜、有说服力的论据
【训练模式】:
1、范文引路:从今年高考满分作文入手,感悟规范的议论文的特点。
2、教师指点:对相关议论文写作知识——什么是议论要有理有据进行简单讲解,结合给出的高考满分作文进行分析。


3、写作导引:对本次要写作的作文进行思路和写作上的指导
4、作文点评:对批改后的班级作文选取好、中、差三种类型的作文进行分析和总结,与学生一起共同欣赏,明确优点,指出存在问题。
【训练时数】:除开写作时间,两课时
【训练流程】:
第一流程:范文引路
1、展示2003年高考作文题目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分) 
  宋国有个富人,一天大雨,把他家的墙淋坏了。他儿子说:“不修好,一定会有人来偷窃。”邻居家的一位老人也这样说。晚上富人家里果然丢失了很多东西。富人觉得他儿子很聪明,而怀疑是邻居家老人偷的。
  以上是《韩非子》中的一个寓言。直到今天,我们仍然可以在现实生活中听到类似的故事;但是,也常见到许多不同的甚至相反的情况。我们在认识事物和处理问题的时候,感情上的亲疏远近和对事物认知的正误深浅有没有关系呢?是什么关系呢?请就“感情亲疏和对事物的认知”这个话题写一篇文章。 
  [注意]1、所写内容必须在话题范围之内。试题引用的寓言材料,考生在文章中可用也可不用。2、立意自定。3、文体自选。4、题目自拟。5、不少于800字。6、不得抄袭。
2、题目解读:
首先考生必须在作文中一定要体现“亲疏”与“差异”的区别,如果考生所写只是“感情与理智”“情感与判断”等不涉及“亲疏关系”导致“认知差异”内容的,就没有吻合题意。“亲疏”二字可以说是题眼。
另外,从《智子疑邻》的故事明显带有倾向性,即以情感判断事物是错误的,一般学生会否定这种因“感情亲疏”导致的思维模式,如现实中的任人惟亲、以亲疏关系判断一切等等;但应当注意试题中说了一句“但是,也常见到许多不同的甚至相反的情况。”希望求新、想得高分的考生应该肯定“感情亲疏”对认知的积极意义,如“情人眼里出西施”、亲近之情引导审美意识等等。这种立意虽然难度大,但也有很多实证。要让学生在自己的文章中明确地表露出自己对“感情上的亲疏远近和对事物认知的正误深浅有没有关系呢?是什么关系呢?“的看法。
3、下面是一篇今年的高考优秀作文,可以说也是一篇规范的议论文:
勿为情所障目
古人云:一叶障目,不见泰山。
在茫茫人世中浮沉的我们,有时总不免对事物产生错误或肤浅的认知,然而有谁想过,蒙蔽我们真实的双眼的,也许就是每个人都具有的“情”呢?
以情障目,不见泰山!
情近,则信任、亲近;情疏,则怀疑,冷淡。这恐怕是人之皆有的常情。然而这或亲或疏的情,却往往在很大程度上左右着我们的认知和决策,使之偏于浅薄或偏颇。翻开中国古代王朝兴衰史一看,竟有如斯感叹!
君不见,为博褒姒一笑,周幽王的三百里烽火,不仅烧出片刻的欢喜,更吞噬了周朝的大好河山;只因凭着“六宫粉黛无颜色,回眸一笑百媚生”的妹妹,杨国忠便在一系列提拔中平步青云,扬眉吐气,唐王朝的衰败也由此而起;而吴三桂情动之下“冲冠一怒为红颜”的劣迹,千古年来仍然令人发指。而愤激至死的屈原,惨死风波的岳飞之所以成为令人扼腕的悲剧,除了统治阶级的利益冲突,难道就没有很大一部分是与君王疏远的原因吗?只因君王之目为情所障,看不到有幸埋葬忠骨的青山,只瞥见白铁无事所铸的佞臣!情之障目,岂止不见泰山而已?
幸于古往今来,无数仁人志士为国奋斗终生,当为今人所仰,后人所慕。他们之所以能对事物有正确的认知,往往是从能不为情所障目而起。林觉民在《与妻书》中挥泪洒出一曲“草木为之含悲,风云因而变色”的悲壮挽歌,正由于他不为夫妻之情所障;毛泽东在儿子壮烈牺牲后表现出的坚定理智,难道不是他创下“欲与天公试比高”伟大业绩的原因?对待亲属家人从来没有特殊要求的彭德怀,若不是不为情所障,又何有“谁敢横刀立马,惟我彭大将军”的英雄气概?
为情所障,不见泰山;不为情所障,则得有真知灼见。“横眉冷对千夫指”的鲁迅,若不能脱出“人情”的枷锁,又怎样能成为天地间最不屈的斗士,中国最硬的脊梁?过多的考虑感情亲疏,只会为自己的认知带来不必要的障碍。因此,我们必须做到理智、清醒地对待自己的感情,勿以情障目,勿以亲疏论英雄!
是的,只有身在最高层,才能不畏浮云遮望眼。因而我们每个人都应做到:勿以情所障目。
3、文章点评:
本文应该是一篇很规范的议论文,从题目和行文来看:作者提出了明确而又有现实针对性的观点:我们必须做到理智、清醒地对待自己的感情,勿以情障目,勿以亲疏论英雄!围绕着“勿以情障目”作者从反面“以情障目,不见泰山!”和正面“不为情所障,则得有真知灼见。”通过选取典型的事例运用正反对比论证的方式阐述“情近,则信任、亲近;情疏,则怀疑,冷淡。”是错误的,而“必须做到理智、清醒地对待自己的感情,勿以情障目,勿以亲疏论英雄!”才是正确的处理感情亲疏和有正确认知的做法。
作者能够提出如此明确的观点在于对所给的材料有准确的把握和深入的思考。行文所运用的论据是非常具有说服力的:既有正面的事例——林觉民不为夫妻之情所障;毛泽东不为儿女情所障;彭德怀不为亲属家人情所障;鲁迅能脱出“人情”的枷锁;也有反面的事例——周幽王为情丢失了周朝的大好河山;唐明皇为情所障于是杨国忠无能无德亦可平步青云,唐王朝的衰败也由此而起;吴三桂情动之下开关卖国的劣迹,愤激至死的屈原,惨死风波的岳飞;这些事例形成鲜明的对比,有力地论证了作者的观点,同时作者大量借用和化用“名言警句”和古典诗歌,也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同时体现了作者平时的积累和很强的语言运用和驾御能力,从议论文的“议论要有理有据”的角度来看,本文都是一篇上乘之作,都可以成为我们学习和借鉴的样板。
第二流程:理论指导
议论文观点的要求:正确、鲜明、深刻、新颖。后两个是高要求。
书上解释:观点正确。正确是相对而言。
如何选择立论的观点(书上)。强调新意。 
创新条件:大胆怀疑,大胆探索,勤于思考。
创新方法:变换角度,反弹琶琶,深入一步,探究细节等。
例一:我们都熟知一条谚语:“一个和尚挑水吃,两个和尚抬水吃,三个和尚没水吃。”这一谚语形象地勾画出国人的劣根性。如果从表面看,可以说它是嘲笑国人的惰性。俗语叫“三家互靠,塌了锅灶”。这个论点没错。如果认识更深一层,我们会发现每个和尚都在计算别人,惟恐自己吃亏,宁肯自己不做事,也不希望大家共同把事情做好。这个论点一针见血地解剖了有些人的本质,比前一个论点更深刻而犀利。
例二:有个故事说日本有个亿万富翁京关胜,临终咽气时看着自家对面无人住的楼房亮着灯,便难以瞑目,待人熄灯后才安然离世。这与《儒林外史》(参看《读本》第二册》中的严监生何其相似!从一般角度看,跟吝啬鬼严监生一样,这个故事也是在嘲讽这个亿万富翁的吝啬。但我们如果再换一个角度想想,这“吝啬”背后蕴藏着多少京关胜对人生奋斗艰辛的认识啊!一个子儿一个儿子积累起来的万贯家财,来之不易。所以,他更懂得钱要用在刀刃上,一个子儿也别浪费。角度一变,同一事物就会得出新见解来。
议论文的论据
论据包括:事实论据,名言诗词,类比或比喻的论据
论据要求:真实,典型,新鲜
真实:张三李四,人物与事件弄错
典型:有代表性和说服力,不是个别特殊情况。不是普通人是名人就更有典型性!
新鲜材料从何而来?一是从生活中积累,二是从阅读中积累(特别是从课本中来!)。
下面举一个选择可靠、典型论据的例子:
    论点:专注精神是事业成功的根本。
    论据:历史上留下许多事业成功者的佳话。王羲之练书法入了迷,总是情不自禁地用手指画衣襟,久而久之,画破了衣襟。巴尔扎克写《欧也妮.葛朗台》入了迷,对突然进屋的人大叫:“是你害死了他!”至于阿基米德的专注,简直将生死置之度外,罗马士兵的宝剑指向他的鼻尖时他还沉浸在一道几何题的证明之中,当宝剑砍向他的时候,他发自肺腑的呼喊是“我还没做完”,而不是“快来人啊,救命啊”。
    三个材料都典型可靠,从适当的角度切入原材料,并异中求同,点明了材料与所证明论点之间的关系。而且行文高度概括、简洁、衔接自然。
     思考题
   根据论据选择的标准,从论据与论点内在关系出发,分析下面两则论据的问题出在哪里?
     1、有的同学论述“机遇促使成才”的观点时说:“成才要靠机遇,没有机遇不能成才。陈景润若没有被华罗庚发现的机遇,他能成为数学家吗?”
     2、请看《谈爱国》中的一段话: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是爱国诗人屈原的誓言,屈原以他的爱国行动实践了他的誓言,临死时还高喊着“还我河山”的口号。古人的爱国精神值得我们学习,今人的爱国精神更令人敬仰,如伟人毛泽东少年读书时就说过:“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解析:1、这样论证,乍看有理,其实经不起推敲。因为它夸大了机遇的作用,而忽略了陈景润本身成为数学家的条件。
         2、把顾炎武的话及岳飞的名言说成是屈原的,把周恩来的话放在毛泽东身上,这样就使论据失去了真实性,成了虚假论据,这还有什么论证力呢?  
第三流程:写作实践
1、出示本次作文训练话题(课后题目),作简单讲解和提示。
2、学生写作
第四流程:作文评讲
1、对本次作文优秀者进行表彰,特别是在立论和论据选择上做的比较好要提出重点表扬。
2、对本次普遍存在的优点和不足给予明确评讲,让学生知道本次作文训练的整体情况。
3、选出三篇有代表性的习作,从不同的角度和学生一起进行欣赏,并请这些学生作者对自己的作文谈创作构思和立论的角度。
4、请学生参与到作文的评讲活动中,让学生在评讲中得到启发和教益。
 
关于本站 | 免责声明 | 业务合作 | 广告联系 | 留言建议 | 联系方式 | 网站导航 | 管理登录
闽ICP备0503071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