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nyq.cn
 当前位置: -> 教案 -> 高二语文教案 -> 正文

六国论教案(人教版高二必修)

作者:未知来源:网络收集时间:2011-10-29 17:03:58阅读:
字号:|
 《六国论》教案
执教:韦  清                    

班级:高二(10)      时间:2006.10.27(星期日)第一节

教学目的:
 1、领会苏洵关心国家、反对屈辱求和,主张抵抗外辱的思想,了解作者借古讽今的现实针对性。
 2、提高学生对古今异义词语的准确识别,运用的能力。
3、学习本文围绕中心论点用多种论证方法逐层论证的手法和生动形象的语言特色。
教学重难点:
    1、本文的论证方法;2、本文的讽喻意义。 
德育目标:
    培养学生关心时事,关注国家命运的爱国之心。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 整体感知课文;
2、 初步体会作者缜密的构思和对比手法;
3、 学习前两段的文言字词和固定句式。
教学步骤:
一、导入。
同学们都学过中国历史,大家知道,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的第一个大动荡、大碰撞,也是大融合时期,就是春秋战国时期。七雄争霸并于秦,后世英杰多扼腕。对这段历史,后人多有评说。宋代著名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的苏洵(苏轼和苏辙之父)就曾有过十分精辟的论述。那就是《六国论》。今天,就让我与大家一起来领略苏洵的精辟与广博。  


(或一、导入 
“六王毕,四海一”,《阿房宫赋》里,杜牧用此六字概括了秦灭六国、一统天下的历史进程。也许因为秦王朝过于短促,历二代便骤然灭亡,故后人总爱在秦的暴灭上作文章,而忽视了一个极为重要的课题:秦为什么能够以少胜多,以小胜大?或,六国何以由强趋弱,转胜为败?历史学家语焉不详,文学家往往指斥不当。 
     贾谊《过秦论》主要指责秦之过,对秦的胜利(六国的灭亡)之因也作了简要剖析:六国 “争割地而奉秦”,使秦国“有余力而制其弊”;秦国“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备,外连横而斗诸侯”。这种剖析顾及斗争的双方,是辨证的;但分析不尽准确,因为并非这六个国家都争着割地奉秦。 
历史的年轮又增加了一千二百余年,北宋策论大师苏洵注目了这个历史课题,于是有了《六国论》。 
   《六国论》是历史上第一篇“不鞭强秦之暴行,而剖六国之痼疾”的文章,所以它具有历史的严肃性;它分析了忍辱求和、赂敌为安的悲剧结局,乃是有感而发,它具有现实批判的针对性;它不足600字,言简意赅,机锋雄辩,又有很强的文学性。“三性”合一,使得本文兼有很高的史学价值和文学价值。) 
二、引导学生整体感知。
1、学生快速浏览,勾划疑难字词。
2、教师范读课文,学生听读正音。 
3、齐读课文,学生读中思考:讨论本文主要论述的问题是什么?
(明确:本文论述的是六国破灭的原因。)
三、设问,导读第一段。
(一)、设置问题,引导学生阅读讨论。
请平时最不爱朗读的一位同学读第一段,全体同学听读思考下列问题:
(1)作者认为,六国灭亡的根本原因是什么?第一段中,哪一句是本文的中心论点?在提出自己的论点之前,作者先否定了历史上的哪两种看法?
(本文的中心论点是“六国破灭”“弊在赂秦”。这个观点,是在否定了“兵不利”“战不善”两个普遍观点的基础上提出来的。)
(2) 作者在第一段是从哪两个方面证明中心论点的?这两个道理论据对后文有何作用?
(从道理分析的角度来加以证明:“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不赂者以赂者丧。”它们既是第一段的论据,又分别是第二三段的论点。)
(3)课文第一段作者为什么要设问?有什么作用?
(因为在六国中,有齐、燕、赵三国并没有割地事秦,所以作者提出“弊在赂秦”这一观点后,必然有人表示怀疑,故而作者自己先把它提出来加以分析,让人信服。可见作者构思之缜密。)
(在每一个问题的讨论过程中,指名逐句翻译,并随时讨论语法。)
(二)学习本段的语法重点:
1、句式。
“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判断句,“也”是表判断的语气助词。(“弊在赂秦也”与同)
2、虚词。
A、“赂秦而力亏”的“而”,表结果。
B、“不赂者以赂者丧”的“以”,因为。
(三)指导背诵本段文字。
四、设问,导读第二段。
(一) 设置问题,引导阅读讨论。
学生推荐平时朗读最好的一位同学读第二段,其他同学在听读中思考:
(1)、作者在第一段中说“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课文第二段是怎样来证明这个分论点的?
(通过对比进行论证。先以秦“攻取”获得土地与受赂所得土地进行对比,再以诸侯赂秦所亡与“战败而亡”作对比,说明“赂秦”造成的严重后果;接着以六国先祖创业的艰辛与子孙的无能作对比,说明割地赂秦是有愧祖先的事,同时也反映了诸侯中以地事秦的情况;接着以“诸侯之地有限”与“暴秦之欲无厌”对比,以“奉之弥繁”与“侵之弥急”作对比,说明以地赂秦对国家安危没有什么好处。这段论述,从情与理两个方面证明了赂秦是不可取的。)
(2)从上面的分析看,“赂秦而力亏”表现在哪些方面?“暴秦之欲无厌”又表现在什么地方?
(a、概括地说,赂秦使诸侯的土地急剧地减少,国力迅速地衰尽衰弱,秦的土地急剧地增加,国力迅速增强。b、从“起视四境,而秦兵又至矣”“奉之弥繁,侵之弥急”中可以看出秦的无厌。
(3)作者在本段中引用古语的作用是什么?
(这句古语形象地反映了割地事秦的严重后果。作者在此引用古语,使自己的见解更有说服力。)
(古文翻译与前段处理方法同。)
(二)语法学习。
1、通假字。
“暴秦之欲厌。”厌,通“餍”,满足。
2、古今异义字。
“其实百倍。”(古:其,它,指秦;实,实惠,这里用作动词,得到实惠。今:实际情况。)
“至于颠履。”(古:到……结局或结果,表示某种情况导致的结果。今:表示达到某种程度或另提一事。)
3、文言虚词。
以 ——
“秦以攻取之外”。以,介词,用。
“以有尺寸之地。”以,副词,才。
“举以予人。”以,副词,将。
(三)指导朗读,争取当堂背诵。
五、小结。
这篇文章,作者以开门见山的方式,提出了自己的观点,然后通过“赂”与“不赂”两种情况进行道理上的分析,确立了两个分论点,再分别从“赂秦而力亏”和“不赂者以赂者丧”两个方面进行论证,其构思是十分缜密的。这节课我们已经学习了一二段,知道了六国破灭的第一个原因,作者“赂秦而力亏”的论述是符合事实的。那么,“不赂者以赂者丧”作者又是怎样进行论述的呢?作者写这篇文章有何现实意义呢?请同学们下去阅读课文,思考这两个问题。

板书设计:










背景资料:(第一课时)
(1)六国灭亡的时代背景(幻灯或小黑板)。
① 韩魏楚以地赂秦大事年表
前290年  韩割武遂予秦
前280年  楚割汉北及上庸予秦
前275年  魏割温予秦
前273年  魏割南阳予秦
    (第二课时)
②秦灭六国时间
前230年灭韩
前225年灭魏
前223年灭楚
前222年灭赵、灭燕
前221年灭齐
③六国抗秦大事年表
前269年赵将赵奢击秦,大破之。
前257年魏信陵君救赵,大破秦军。
前247年信陵君率五国兵败秦军于河外。
前233年秦攻赤丽,宜安,被赵将李牧击退。
前232年秦攻番吾,又被李牧击退。
(教师口述)战国时代由于生产方式的变化,各诸侯国都开始进行改革,众多的改革中,唯有秦国的商鞅变法最为成功,为秦统一天下奠定了基础。而六国因循守旧,经济和军事实力日渐衰落,在秦国强大的军事和外交攻势下,纷纷割地求和,终至灭亡。后来秦国用了8年的时间灭了六国,统一了天下。
(2)苏洵所处的北宋的时代背景(幻灯或小黑板)。
宋真宗景德元年(1004年)“澶渊之盟”议定。北宋每年给辽“岁币”银十万两,绢二十万匹。
宋仁宗庆历二年(1044年),宋又被迫与辽订盟,每年加“岁币”银十万两,绢十万匹。
同年,宋与西夏达成协议,西夏对宋称臣,宋每年送给西夏银十万两,绢十五万匹,茶三万斤。
(教师口述)作者所处的北宋王朝,对内专制集权,对外卑躬屈膝,内忧外患,始终不绝。北宋初期,西、北方边患严重,自开国至英宗治年年间,宋和辽与西夏开战,败多胜少。军事上的软弱无能导致外交上的妥协投降,北宋为求苟安,年年割地纳贡。而这样沉重的负担,全落在百始头上。国难当头,矛盾尖锐,苏洵针对这样的现实写作此文,用于讽喻宋王。
 
关于本站 | 免责声明 | 业务合作 | 广告联系 | 留言建议 | 联系方式 | 网站导航 | 管理登录
闽ICP备0503071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