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nyq.cn
 当前位置: -> 教案 -> 高二语文教案 -> 正文

《项羽本纪》(节选)(粤教版高二选修教案教学设计)

作者:未知来源:网络收集时间:2011-10-29 17:03:11阅读:
字号:|
司马迁
教学目的:
1. 让学生学会深入阅读传记,不仅了解人物生平事迹,更要学会从字里行间去分析人物;
2. 对人物进行辨正的认识、评价;
3. 对传记文学有更进一步的认识;
4. 学会用批判的眼光去观察,去思考。
教学重点、难点:了读懂文意,辨识、说明文中出现的文言实词、虚词、句式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的含义和用法。 
教学课时: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新课导入:对于乌江自刎,后人纷纷发表自己的议论。比如:
《题乌江亭》唐•杜牧 ——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 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 
《夏日绝句》宋•李清照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题乌江亭》王安石 —百战疲劳壮士哀,中原一败势难回。江东子弟今虽在,肯为君王卷土来?(肯:怎肯)
1、李清照 王安石的观点是什么?(1分钟) 
——李清照对项羽不肯过江东的行为给予了高度的评价。 
——王安石在这首诗中回答了杜枚的提问,说明楚霸王因为当时政治军事上的一系列错误才导致了军事上的失败,当时的处境已无回天之力。就算项羽回到江东,只怕也难以招集人马卷土重来。 


2、为什么三位诗人对项羽之死有如此不同的评价? 
——杜枚乃世家子弟,杜牧的祖父杜佑曾经当过宰相,又是著名的历史学家。从小受到严格的教育,研究文学政治经济,准备入辅为相。杜枚早年仕途不顺,中年时历经磨难,所以,在他看来,只要以平常心看待胜败,“包羞忍辱”,总结失败的教训,必能“卷土重来”。(一家之言,也可有其他解释) 
      再看王安石,他是宋朝有名的政治家和文学家,在他担任宰相期间,推行新法,革新政治,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新法触动了贵族官僚和大地主的利益,他们联合起来反对新政,革新失败。在这种情况下,王安石产生了这种看法:形势逼人,就算重头再来,但因失败已成定局,无人支持,是无法转败为胜的。 
   而李清照则希望以王者的不屈,桀骜的霸气,来唤醒南宋帝王的尊严,读来令人荡气回肠。除以上诗人外还有毛泽东《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思考:你如何评价项羽之死? 
二、推进新课:
(一)文体知识:
1、什么是传记文?
——传记文学是文学和历史相结合的边缘学科,因此它既有历史特征,要求“尊重历史”,又有文学的特征,人物形象、语言都要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2、 传记文学的特点:(1)真实性。(2)艺术性。(3)相当完整性
3、如何学习传记文学:分析、把握人物形象。传记文学以写人为中心,作者通过人物的言行和典型事例来塑造人物形象。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们也必须从把握人物形象入手来分析、欣赏、评价作品
4、传记的教学目的要求: 
1)、学会深入阅读传记,不仅了解人物生平事迹,更要学会从字里行间去分析人物;
2)、对人物进行辨正的认识、评价;3)、对传记文学有更进一步的认识;
4)、学会用批判的眼光去观察,去思考。
(二)文学常识:司马迁的《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共130篇,分为八书、十表、十二本纪、三十世家 、七十列传,它记叙了从黄帝到汉武帝时长达三千年的历史,其人物传记开我国史传文学的先河。
被鲁迅先生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三、整体感知
1熟读课文,纠正读音。
2疏通《少怀壮志》里面的重点词义、了解特殊句式。
3翻译课文《少怀壮志》:
项籍是下相人,表字叫羽。刚开始起兵反秦的时候,才二十四岁。他的小叔父叫项梁,项梁的父亲就是楚国的将领项燕,项燕就是被秦将王翦所杀戮的那个人。项氏世代担任楚国的将领,受封于项地(原为西周时的一个小诸侯国,后为楚邑),所以姓项。
项籍少年时,先学习文字,还没有学成,就丢弃不学了;又去学习击剑等武艺,又没有学成。项梁对他很生气。项籍却说:“文字足以记载姓名就行了;剑术,一个人就可以抵挡,不值得学——我要学习成千上万人方能抵挡的本领!”于是项梁就给项籍传授治军作战的兵法知识。项籍非常高兴,但他只大致了解兵法的意思,又不肯完成学业。
秦始皇巡游会稽郡,渡过浙江。项梁和项籍一起观看。项籍说:“那个人的地位我可取而代之!”项梁急忙用手捂住项籍的口,说:“不要胡说,(否则)就要灭族了!”项梁因此认为项籍不同凡俗。项籍身高八尺有余,力气能够两手举起大的铜鼎,才能、勇气超出常人,即使是吴地中部一带的子弟,都已畏惧项籍了。
秦二世元年七月,陈涉等人在大泽乡起义。那年九月,会稽郡的郡守对项梁说:“江西一带都已经造反了,这也是天意灭亡秦朝的时候,我听说先动手就可以控制别人,后动手就会被别人所控制。我想起兵,让您和桓楚共同统率。”这时桓楚逃亡在荒野沼泽中。项梁说:“桓楚是个逃亡的人,没有人知道他藏匿的处所,只有项籍知道。”项梁于是出来,告诫项籍拿着宝剑在外面等着。项梁又进去,和郡守一起坐下,说:“请允许我召唤项籍,让他接受命令去召唤桓楚。”郡守说:“好。”项梁召唤项籍进去。过了一会儿,项梁用眼色示意项籍说:“可以行动了!”于是项籍拔出宝剑砍下郡守的头。项梁用手拿着郡守的头,身上佩挂着郡守的官印。郡府的属吏、侍从、护卫非常惊恐,一片混乱。项籍所砍杀的有几十上百个人。项梁就召集原先所熟悉的有势力的郡吏,把要起义反秦的道理宣告给他们,于是发动吴郡军队起事。派人收取本郡的属县,共得精兵八千人。于是项梁担任了会稽的郡守,项籍做了副将,带兵巡行并收取地方。
四、作业:预习课文剩下的两个小标题,试着翻译
第二课时
一、 新课导入:复习上一节课的内容。
二、 讲授新课:
1、疏通重点词义、了解特殊句式。
2、翻译课文: 
叱咤风云
楚霸王项羽与汉王刘邦的军队相持很久未能决出胜负,年轻人厌倦了长期的军旅生活,老弱也因水陆运输而十分疲惫。项王对汉王说:“天下纷纷乱乱好几年,只是因为我们两人的缘故。我愿意向汉王挑战,决一雌雄。再不要让百姓老老小小白白地受苦啦。”汉王笑着回绝说:“我宁愿斗智,不能斗力。”项王让勇士出营挑战,汉军有善于骑射的楼烦人,每当楚军挑战到第三次时,楼烦人就把他们射死。项王大怒,于是亲自披甲拿着长戟出营挑战。楼烦人又想用箭射项王,项王瞪大眼睛向他大吼一声,楼烦人吓得不敢正面看项王,双手发抖不敢拉弓,就跑回壁垒中,再也不敢出来。汉王派人暗中探问这是谁,原来竟然是项王本人。汉王大吃一惊。于是项王又到靠近汉军驻扎的地方,隔着广武涧与汉王对面交谈。汉王故意责备项王,惹得项王发怒,想与汉王大一次战。汉王不答应。项王埋伏在暗处的用机关发射的强弩射中了汉王。汉王受了伤,退入成皋城。
    项王听说淮阴侯韩信已经攻克了河北,打败了齐地、赵地,将要想攻击楚军,就派将领龙且率军前去进攻韩信。淮阴侯韩信同龙且交战,汉骑将灌婴也赶来了,把楚军打得大败,杀了龙且。韩信于是自立为齐王。项王听到龙且军败被打败了,心里害怕了,派盱台人武涉前去游说淮阴侯。淮阴侯不听。这时候,彭越又反叛,攻下梁地,断绝了楚军的粮食。项王就对海春侯大司马曹咎等人说:“你们要谨慎地守住成皋,如果汉军想来挑战,千万不要和他们交战,只要别让他们东进就行了。我十五天之内一定杀死彭越,平定梁地,回来再跟将军们会合。”于是带兵向东进发,一路上攻打陈留、外黄。
    外黄一时没有攻下。过了几天,外黄已投降。项王发怒,下令男今年满十五岁以上的男子全部到城东去,想活埋他们。外黄县令门客的儿子才十三岁,前往劝说项王,说道:“彭越凭强力威胁外黄,外黄人害怕,所以姑且投降,为的是等待大王。如今大王来到了,又要全部活埋他们,老百姓哪儿还会有归顺之心呢?从这以东,梁地十多座城都很恐慌,没有谁肯归顺了。”项王认为他的话是对的,就赦免了外黄将要活埋人。向东直进睢阳,听到这件事的地方都争着归顺项王。
汉军果然多次向楚军挑战,楚军坚守不出战。汉军派人侮辱楚军,连续五六天,大司马发怒,派兵渡过汜水交战。楚军兵士刚渡过一半,汉军攻击他们,大败楚军,缴获楚军的全部物资。大司马曹咎、长史董翳、塞王司马欣等都在汜水边上自刎了。大司马曹咎,就是旧时蕲县掌管监狱的小吏,长史司马欣也是旧时栎阳掌管监狱的小吏,两个人曾经对项梁有恩德,因此项王信任他们。在这个时候,项王正在睢阳,听说海春侯的军队被打败了,就带兵回来。汉军正在荥阳东边围困楚将钟离昧(mèi,妹),项王带兵赶到,汉军害怕楚军,尽向险阻之处退走。
垓下悲歌
    项羽在垓下构筑营垒驻军,士兵越来越少,粮食也吃完了,汉军和诸侯军队把项王围了好几层。夜晚,项王听见汉军的四周都唱着楚国地方的民歌,就大吃一惊,说:“汉军都已经攻占了楚地吗?这里为什么有这么多的楚人呢?”项羽就连夜起来,在营帐中喝酒。有个美人叫虞,受到项王宠爱,经常跟在身边;有匹骏马叫骓,项王经常骑著它。在这个时候,项羽就悲伤地唱著歌,情绪愤激高昂,自己作歌词唱道:“我的力量能拔起大山啊豪气能压倒世人,时势不顺利啊骓马也不能向前奔驰。骓马也不能向前奔驰啊我无可奈何!虞姬啊虞姬我对你怎么安排?”一连唱了好几遍,虞美人也应和著他一起唱。项羽眼泪落下来好几行,身边的侍卫也都流淌著眼泪,谁也不能抬头看项羽了。
于是项羽就上马跨坐在鞍上,部下壮士骑马跟随的人有八百多人,趁着夜色突破包围,往南冲了出去,纵马飞奔。到天亮的时候,汉军才发觉项羽突围,命令统率骑兵的将领灌婴率领五千骑兵追击项羽。
项羽渡过淮河,骑兵能跟上的只有一百多人了。项羽来到阴陵(秦县名),迷失了方向,找不到道路,向一老农询问,老农骗他说:“往左拐。”项羽往左走,就陷进了一片大沼泽中。因为这个缘故,汉军追赶上了项王。
项羽又率兵向东走,到达东城(秦县名),身边才剩下二十八个骑兵。汉军骑兵追击的却有几千人。项羽自己估计不能逃脱,对他的骑兵说:“我从起兵打仗至今八年了,亲历七十余次战斗,那些胆敢抵挡我的人都被我打败,那些我所攻击的人都向我屈服,我从来未曾打过败仗,于是称霸天下;可是今天我终于被围困在这里,这是天意要灭亡我,并不是我不会作战的过错啊。今天本来一定会死,我愿意为各位痛快地打一仗,一定要战胜敌人三次,替各位突出重围,斩杀敌方的将领,砍倒敌人军旗,让各位知道这是上天要亡我,而不是我不会打仗的错误。”
在这时,项王把他的骑兵分作四队,面向四个方向。汉军层层包围他们。项羽对他的骑兵说:“我为你们斩他一将。”命令分向四面的骑兵飞奔冲杀下去,约定在山的东面分三处集合。
这时候项羽大声呼喝向下直冲,汉军都人仰马翻(披靡:本形容草木散乱偃倒的样子),项王就斩杀汉军一将。这时,赤泉侯杨喜担任骑兵将领,也在追击项王,项王瞪眼对他呵斥,赤泉侯本人和他的马一齐都受了惊,退避了好几里。项王和他的骑兵在三处会会。汉军不知道项王在哪里,(汉军)于是把军队分成三部分,重新包围他们。项王就又冲下来,又斩了汉军的一个都尉,杀死汉军一百几十人。项王又集合他的骑兵,只损失了他的两名骑兵罢了。项王对他的骑兵说:“我说的话怎么样?”骑兵们都佩服地说:“完全如同大王所说的一样。”
在这时项羽就想东渡乌江(长江西岸的乌江浦)。乌江亭长把船停靠在岸边等候项羽,对项羽说:“江东的地盘虽然小,但是地域方圆千里,民众也有几十万,这也足够称王了。希望大王急速过江。现在只有我有船,汉军即使追到这,他们也没有什么办法渡江。”项羽笑道:“上天既然要灭亡我,我为什么还要渡江呢?况且当初我和江东的子弟八千人渡过乌江向西挺进,现在他们没有一人活着回来,即使江东的父老兄弟怜爱我而拥我为王,我还有什么脸面去见他们?即使他们不说什么,我难道不在心里感到惭愧吗?”项王就对亭长说:“我知道您是年高有德的人。我骑这匹马已五年了,所向无敌,曾经日行千里,我不忍心杀掉它,现在把它赠给你吧!”
项王就下命骑兵都下马步行,手持短小轻便的武器交战。仅仅项王就杀了汉军几百人。项王自身也受了十几处伤。他回头看见汉军骑兵中的司马吕马童(原是项羽部将,这时已背楚归汉)就说:“你不是我的老朋友吗?”吕马童面对着项羽,指示给王翳说:“这是项羽。”项羽便说道:“我听说汉王拿一千两黄金、一万户封邑悬赏征求我的头,我给你一点好处。”随后就自杀而死了。
三、整体感知:回顾课文主要情节及人物主要性格
章节                 主要事件              主要性格
少怀              好兵法,不竟学           少怀大志,力勇过人,有
                  观始皇,出豪言           叛逆精神。不肯竟学,则
壮志              杀郡守,举大事           显出其粗疏的一面
叱咤         吓退楼烦逼退汉王            英勇非凡,霸气十足。但
             击陈留外黄下雎阳            不沉稳,易怒,莽撞。 
风云         汉军败楚项王退汉                
垓下         歌别虞姬苦战垓下             性情中人,豪气冲天。但在谋略
悲歌          义不东渡自刎乌江            方面欠缺,看不清战争的实质。
四、作业:分析项羽的形象。
第三课时
一、新课导入:人是立体的,多种性格矛盾而统一地集合在同一个人的身上。而这复杂的性格就流露在人的一言一行中。传记的写作要求作者首先要深入传主的生活,通过各种渠道去了解、走进传主的精神世界,在动笔前必须对传主有全面深刻的认识。司马迁穷尽其一生的精力来写作《史记》,在资料的准备上做足了工夫。只有这样,在动笔写作时,才能恰当地将传主真实而全面地呈现出来。虽时隔千年,但西楚霸王项羽这个失败的英雄通过司马迁的文字仍鲜活地站立在我们面前。
二、合作探讨:(一)说说你心目中的项羽形象。
提示:项羽是一位勇武过人、举世无双的大将;一个失败了但却让后人敬佩有加的悲剧英;一个顶天立地的男子汉;一个君子;一个至情至性的真人。
(二)、项羽,是司马迁笔下最典型的悲剧英雄代表,作为一个“失败的英雄”,他的故事无数次地被搬上舞台,后人既为他的英勇善战,霸王之气所折服,同时又为他的失败命运而扼腕叹息。那么项羽在与刘邦的对峙中怎么会一步一步走向衰败,最后落得个“乌江自刎”的下场呢?在“垓下之围”时,项羽哀叹:“此天之亡我,非战之罪也。”项羽把自己的失败归咎于“天”,俗话说“当局者迷,旁观者清”,我们作为旁观者、后来者,似乎应该可以以一种更加客观,更加公正的态度来评价项羽。 
1、探究1.项羽性格特点:复杂多变的人物性格
1)方法指导:人是立体的,多种性格矛盾而统一地集合在同一个人的身上,而这复杂的性格就流露在人的一言一行中。分析人物性格应从人物外貌、语言、行为、动作、心理等方面入手。 
2) 总结:项羽的性格悲剧——第一个性格特点是勇而无谋——第二个性格特点是优柔寡断 
——第三个性格特点是孤性多疑 ——第四个性格特点是残暴成性 
2、探究2.项羽的性格与其悲剧命运的关系——性格与命运的对话---性格决定命运
明确:从项羽的品质看项羽失败的必然性:凡是能统一天下营造太平盛世的君王皆有以下三种非凡的品质,项羽却不具备。 其一,斩钉截铁,当断则断。 其二,仁慈之心,择时弃之。 其三,深思熟虑,智勇过人。项羽此人性情太质直,为人轻率,遇事思考不同。 
3、 项羽的悲剧警醒我们:要能够在人生的转折关头,特别是带历史性的关头,头脑清醒,把握契机,多谋善断,
培养理想人格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否则,决不可能在人生转折的大舞台上演出威武雄壮的活剧来,而只能像项羽那样仰天长啸"此天之亡我,非战之罪也",为自己,给历史留下一个个遗憾……也许项羽性格中有着一切悲剧人物所无法抗拒的命运吧——他残暴凶狠、好杀成性,他性格直率、感情用事,他刚愎自用、听信谗言,他自恃甚高、冥顽不灵。他顽固坚持自己的人格尊严,执着于自己的人生道路,保持着自己的生活方式,虽然这种性格让他遭受痛苦磨难,使他最后身心具疲,使他最终四面楚歌,以至乌江自刎。但又试想,一个叱咤风云的楚霸王,倘若不能依靠自己希望的方式生活下去,活着对他来说又有什么乐趣呢?他是宁愿牺牲生命也不愿苟活的,所以他选择了自刎,或许这也就是悲剧英雄所留给我们的无奈吧。 
三、课外拓展——关于传记的真实性:关于项羽的《垓下歌》,有人提出项羽及其左右之人都已在突围中战死,即使项羽当时确曾做诗,但也无法流传下来。所以《垓下歌》应是后人所做。中国的中国的史传文学传统,强调历史的真实性,司马迁也非常重视这一点。那他为何要将《垓下悲歌》写入传记中?
明确:传记的真实性应是本质的真实,历史的真实。由于作者无法亲历传主的人生,所以很多细节是无法证实的。但为了更好地表现人物,细节是必需的。这就要求作者从传主的性格,实际的生活环境等因素出发,进行合理的虚构。举例:《三国演义》小说原著中,诸葛亮在空城计成功之后是大笑,而在电视剧中,诸葛亮则是一声长叹。这一细节肯定是无法从历史的角度加以考证,但我们却可以从当时的环境和人物的性格考证讨论其设计的合理性。
四、本文的艺术手法
1、选材精当。项羽起兵八年,身经七十余战,头绪繁多。司马迁却能从众纷乱的历史事件中,选取最能体现项羽个性的材料,来反映英雄的本色。就课文所选的三段内容而言,《少怀壮志》选取项羽少年时学书、学剑、学兵法的态度及见到秦始皇时的言论等材料,以突出表现项羽的胸怀大志;《叱咤风云》选取项羽与汉军、汉王交战的材料,以体现项羽的英勇善战;《垓下悲歌》选取项王慷慨悲歌,为部下“快战”,最后自刎乌江的材料,典型地表现了项羽的个人英雄主义本色。
2、对比鲜明。以汉军将士之惊恐以衬托项羽之英雄形象。
3、语言生动,富有个性。
五、作业:阅读《史记•高祖本纪》,谈谈对刘邦的认识。
 

胡得

关于本站 | 免责声明 | 业务合作 | 广告联系 | 留言建议 | 联系方式 | 网站导航 | 管理登录
闽ICP备0503071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