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nyq.cn
 当前位置: -> 教案 -> 高二语文教案 -> 正文

《贝多芬百年祭》教学设计(鲁人版高二必修)

作者:未知来源:网络收集时间:2011-10-29 17:03:06阅读:
字号:|
 《贝多芬百年祭》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感受一代音乐大师的不朽的精神和艺术魅力。体味伟人给我们的震撼。
  2、把握文章刻画人物的艺术手法。
  3、品味文章形象、生动酣畅淋漓的语言。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1、研读文本,理解文中的关键词句,感受大师人格及音乐魅力。
  2、对比衬托手法的运用。
  难点:感受诗化的语言中的丰富的情感,学会分析品味。
  【教学过程】
  大师写大师的文章,某种程度上往往是洞察深邃,见解精当,品评上高人一筹,这就使我们学生能够有一个更合理的高水平的认知平台。高的起点势必也会给问题的理解带来一定的难度,为了能更好地对文本加以解读,教师要引导学生了解相关的资料,找一些贝多芬的著名乐曲来欣赏,让他们有一个初步的感受,在此基础上,让学生细致地研读课文,从品味词语入手,走进大师,了解他的品格精神和在音乐方面的伟大成就,同时,透过语言也要学生来品味探究萧伯纳的艺术特色,从中受到感染启发。在这个过程中,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他们用眼睛去寻找,用心灵去感受,真正与伟人全方位接触,形成共鸣。
  供学生研读课文中思考参与的几个问题:


  1、 本篇文章中所写的人物贝多芬在萧伯纳的眼中是怎样一个人?他是一个丰满的个性化的人物吗?
  引导学生从文章的语言入手,细细分析品味、感悟,并且找出能表现人物品格的关键句子,讨论分析。开篇作者从贝多芬逝去的情景入手,“虽听得见雷声,但已聋得听不见大型交响乐队演奏自己的乐曲的五十七岁的倔强的单身老人最后一次举拳向着咆哮的天空,然后逝去了。”多么地与众不同,多么的大气磅礴,又是多么的震撼心灵,这就是贝多芬。“他是反抗性的化身”这一句又把我们引入到大师的灵魂深处,让我们看到了大师的人格特性——反抗性。
  缘何贝多芬有着鲜明的反抗性,可以结合学生课前对资料的搜集,来简略谈一下贝多芬的生平,从中我们可以得知:贝多芬的一生是在孤独和不幸的痛苦中度过的,生活的艰难和噩运历炼了贝多芬的精神和意志,在这种生活的重压下,贝多芬没有逃避,而且直面人生,与生活抗争,与命运抗争,完全可以说是海明威笔下的硬汉性格人物。
  不仅从他的个性上,作者认为他是反抗性的化身,就是他的音乐也是反抗性精神的载体,作者说“这样奔腾澎湃,这种有意的散乱无章,这种嘲讽,这样无顾忌的骄纵的不理睬传统的风尚,---这些就是使得贝多芬不同于17和18世纪谨守法度的其他音乐天才的地方。”
  在文中还有多处这样的信息,同学们可以找来一一分析。
  2、文章不仅写了贝多芬这个人,还评价了他的音乐,你能否发现作者眼中的贝多芬音乐的精髓?
  此内容是文章的要点,从第二节开始,侧重谈他的音乐,可以让学生去品味语言中描写音乐特点的句子,从而加以分析、概括、体会出作品关于音乐的精髓的阐释,“音乐的作用并不止于创造悦耳的乐式,它还能表达感情”,这句话意味着什么呢?贝多芬的音乐要表达他心中的澎湃的激情,那音乐也自然有着“激动人的品质”。“要扼住命运的喉咙”,“痛苦换来的欢乐”不正是这种活力与激情的体现吗?因此作者总结说:“他有能力设计最好的乐式;能写出让你终身享受不尽的美丽的乐曲;他能挑出那些最枯燥无味的旋律,把他们展开得那样引人,使你听上一百次也每回都能发现新的东西:一句话,你可以拿所有用来形容以乐式见长的作曲家的话来形容他;但是他的病症,也就是不同于别人之处在于他那激动人的品质,能使我们激动,并把他那奔放的感情笼罩着我们”。这些话淋漓酣畅地阐发了贝多芬一样能做得那么好,但他却不愿这样做,宁愿忍受孤独,忍受别人的不理解,因为他不甘心平庸凡俗,而不朽的艺术总是与众不同的。这在文章的最后一句中,充分地肯定了贝多芬音乐在音乐史上的价值。
  3、文章刻画人物除了直接描写人物外,还调动了哪些艺术手法?
  此文中首先是对贝多芬进行直接的描写表现他的个性,更多的时候,作者把他设置到一个客观的环境之中,运用衬托、对比的手法,使人物形象更加鲜明、生动。
  引导学生发现文中除了写到贝多芬外,还写到了哪些人物?为什么要写这些人物?
  (1)、谈到贝多芬的灵魂是奔腾澎湃时,与韩德尔巴哈相比较,突出贝多芬的活力与热情。
  (2)、莫扎特、海顿等都是举世闻名的大音乐家,但在这里,似乎都成了贝多芬的铺垫和陪衬。把不同性格的人放在一起,来突现人物的性格是描写刻画人物的重要手法,我们可以想到《世间最美的坟墓》中,把托尔斯泰放在伟人们之中,突出他的逼人的朴素。
  (3)、从服饰上把贝多芬等穿“散腿裤”与莫扎特等人的穿“紧腿裤”作比较,形象地写出了不同身份的两种人,突出了贝多芬的鲜明个性。没有比较,也就没有个性的显现;没有衬托,也就没有伟大的灵魂。理解对比、衬托手法的妙处,感受作家艺术手法的高超,更透彻地理解文本。
  4、生动、优美、诗化的语言,饱含着作者的浓重的情感,试举例加以分析。
  例如“但是在听过贝多芬的第三里昂诺拉前奏曲之后,最狂热的爵士乐听起来也像少女的祈祷那样温和了。”“最狂热的爵士乐”是何等的疯狂,“少女的祈祷”是何等的温柔,在贝多芬的音乐面前,两者的等同突显的是贝多芬音乐的激情。
  “他有一架不听话的蒸汽轧路机的风度”,在轧路机前面再加上修饰语“不听话”就可见贝多芬的个性了,诸多的实例,可以让学生展开讨论、分析,把握其语言上的独特之美。
  四、阅读建议
  1、对于音乐大师贝多芬和文学大师萧伯纳,学生们可能只知其一,不知其二,也许知道大师名字的学生不少,但真正了解的学生一定不多,因而,教师一定在学生学习课文之前,引导他们利用现代化手段查阅相关的资料,找到相关的音乐,从感性上去了解,然后在结合文本去理解萧伯纳对于音乐的评价,为什么选取了独特的视角,实质上缘于他的“反对为艺术而艺术”,艺术要表现精神的美学观点,才在文中着重阐述贝多芬音乐“反抗性化身”的内涵。
  2、教学活动中,可以就学生感兴趣的问题展开讨论,这样,也就抓住了文本的主体。面面俱到的分析讲解是不可取的,一篇文章能解决一两个主要的问题,对学生来说就已经是不小的收获了。
  3、对于经典的文章,文本是绝对不能忽略的,尤其像本篇这样有着诗一样精美语言的文章,则更要紧紧抓住它,从语言入手进行品味,选取些关键句,更好地分析到位,理解透彻,这样才能抓住文章的精髓。
  4、对于此文语言风格的品味,可以引导学生课下再查找其他大师的作品来加以比较分析,感悟大师语言的不同风格。这也是引导学生对文学作品多角度地学会阅读,学会分析,学会鉴赏。
  问题讨论
  把《贝多芬百年祭》与《世间最美的坟墓》相比较,同样是伟人写伟人的文章,看一看他们从内容、取材、表现手法上有什么异同?
  提示:
  (1)《世间最美的坟墓》是茨威格写托尔斯泰的文章,作者从坟墓的朴素写起,来突现伟大作家的平民化追求,重点刻画人物的伟大人格,没有涉及其作品的内涵;而此文萧伯纳不但颂扬贝多芬的反抗的个性精神,而且阐发了其充满激情的音乐特质。
  (2)就取材而言,《世间最美的坟墓》是以描写坟墓的环境——静穆、朴素,从而引起人的思考与共鸣;而《贝多芬百年祭》则取材于贝多芬的生活小事,音乐的个性来突现音乐家的伟大之处。
  (3)表现手法而言,两者都直接描写、对比、衬托手法,使要表现的内容更加生动、形象、深刻、与众不同。
  《贝多芬百年祭》备课参考
  1.贝多芬的生平简介:
  路德维希•凡•贝多芬是维也纳乐派最后一位,也是最伟大的代表人物。贝多芬1770年12月16日生于莱茵河畔离法国国境不远的小城市--波恩。父亲是个宫廷乐团的男高间歌手,母亲是个厨娘。他的祖父是波恩宫廷乐团的乐长。贝多芬自幼便已显露出他的音乐天才,父亲很早已洞察儿子的音乐天份,为了急于把他培养成为一个象莫扎特那样的神童,四岁即开始逼着他学习钢琴和小提琴,八岁时他已开始在音乐会上表演并尝试作曲,但是,他在这段时期中所受的音乐教育一直是非常零乱和没有系统的。贝多芬十一岁便辍学,专心在家学习音乐。十二岁时,他已经能够自如地演奏,而且担任了管风琴师聂费(1748-1798)的助手。十三岁贝多芬已受雇于波恩剧场担任大键琴演奏者,正式成为一名职业音乐家。就在这时他开始正式跟聂费学习音乐。聂费是一位具有多方面天才的音乐家,他扩大了贝多芬的艺术视野,使贝多芬熟悉了德国古典艺术的一些优秀范例,并巩固了贝多芬对崇高的目的的理解。贝多芬的正规的学习和有系统的教养,实际上是从聂费的细心教导和培养开始的:聂费还引导他在1787年到维也纳就教于莫扎特。莫扎特听过他的演奏之后,就预言有朝一日贝多芬将震动全世界。贝多芬到维也纳不久便接到母亲的死讯,他不得不立即赶回波恩。由于家庭的拖累,一直到1792年秋他父亲死后,他才常二次来到维也纳,但这时莫扎特却已不在人世了。贝多芬第二次来到维也纳后,交快地便赢得了维也纳最卓越的演奏家(特别是即兴演奏)的地位。以后,他先跟海顿学习,后来跟申克、阿勃列希贝尔格和萨利耶里等人学习。贝多芬一直在莫扎特与海顿的音乐中成长,以致开始创作时风格也酷似两位前辈。作为维也纳的自由职业音乐家,他比莫扎特的处境顺利,但因个性关系备受痛苦。他在波恩通过同知识分子勃莱宁的交往,接触到当时许多著名教授、作家和音乐家,并从他们那儿,受到\'狂飙运动\'的思潮影响。他的民主思想在法国大革命前几年已臻成熟,但在革命年代中成长尤为迅速。1789年法国资产阶级革命进步的思想意识给他了很多启发,从而奠定了他的人文主义世界观的基础--深信人类平等,追求正义和个性自由,出憎恨封建专制的压迫。他曾说:“一年的自由比一百年的专制主义对人类有用得多。”法国大革命的口号“自由、平等、博爱”深深地打动了他,使他初步确定了当时最先进的资产阶级人生观。他曾在自已的札记中写道:“自由!!!能有什么东西比它更是人们所需要的呢?”“我爱自由甚于一切——即使在王座面前也不会背弃真理!”“在艺术界里,如同在一切伟大的创造里一样自由前进就是目标。”这就是贝多芬创作的誓言,他的创作实现了这些誓言,创作出了许多不朽的篇章,实现了他的“通过苦难——走向欢乐;通过斗争——走向胜利”革命英雄主义理想。这集中地表现在他的《小提琴协奏曲》、《第四钢琴协奏曲》、《第五钢琴协奏曲》等作品里,特别是《第九交响曲》宣告了贝多芬理想的目的——全人类的团结友爱。 
  2. 海顿的生平简介
  海顿,弗朗茨•约瑟夫(1732-1809), 奥地利作曲家约瑟夫•海顿生于罗劳,这是下奥地利的一个村庄。民间歌曲和舞曲是他的天然继承物。他在童年时就显示出非同一般的音乐才能,并在教堂里获得了一个唱诗班歌手的位置。十六岁后,他在维也纳住下,找了一架破旧的古钢琴练习演奏。他靠教学和为人伴奏维持生活。不久,海顿引起了维也纳贵族音乐爱好者的注意。1761年,海顿加入了埃斯特哈齐家族的王府乐队。海顿在这里住了近三十年,度过了大部分创作生涯。海顿指导着的一支管弦乐队、一个歌剧团、一个木偶剧院,还有教堂。海顿很年轻时就结婚了,但和妻子相处并不融洽。他们最后分手了。中年时,海顿的声名遍及欧洲。九十年代,他两次访问英国,在那里指挥他的作品,大获成功。1808年,维也纳的艺术家和贵族组织演出了海顿的清唱剧《创世纪》以向他致意。一年以后海顿逝世,他受到了同胞们的尊敬,全欧洲都承认他是当时的首席音乐家。
  3. 贝多芬逝世后,人们对他的评价
  勃拉姆斯说:我的身后总是响起巨人的足音……
舒曼说:我没有能见到贝多芬一面,没有能把我发热的头额贴在他的手上,只要能够有这么一次,我甚至肯献出我的大半生。
  李斯特说:贝多芬的作品比得上引领以色列人走出沙漠的烟柱与火焰,烟柱在白天为我们带路,火焰则把夜晚照得通明,使我们得以不分昼夜的兼程并进。无论是暗是明,都同样在为我们探寻一条必由之路;或此或彼,那都是永恒不变的圣戒。
  威尔第说:谁都无法争夺这位巨人和音乐的普罗米修士的桂冠。在这个名字面前,所有的人都要匍匐致敬。
  德彪西说:贝多芬的乐思每一次发展,就是一次新的欢乐,不使人感到疲倦,不使人感到重复,简直如同一棵树,它的全部叶子同时冒出并开出奇妙的花朵一样。自从贝多芬死后,交响乐已经显得无用了。
  瓦格纳说:现在这位音乐家的眼睛从内在复明了。他瞥见了那为内在之光照亮了的、并以奇异的反映回报他的现象。事物的本质现在又在向他召唤,他又看见事物在宁静的美的光辉中显现了。
  布索尼说:贝多芬是理想的化身,贝多芬就是一个时代。
  在贝多芬辞世一个半世纪以来,巨人身后的后继者竟以如此炽热、激动、虔诚乃至不择辞藻地来称赞这位大师,足见贝多芬影响之剧烈,贝多芬之魂飘逸多深远。
  4、萧伯纳的简介
  萧伯纳(1856——1950)是世界闻名的英国戏剧家和文艺评论家。为英国戏剧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产生很大的影响。因其戏剧强烈的讽刺倾向,被称为“二十世纪的莫里哀”。
萧伯纳的文学活动始于1879年,主要作品有《鳏夫的房产》《华伦夫人的职业》《巴巴拉少校》《伤心之家》《苹果车》《波扬家的亿万财产》等。
《贝多芬百年祭》教学设计
  【课文解读】
  1827年3月26日,一声震彻寰宇的响雷,送一位音乐大师走到人生总谱的终止——他,就是伟大的贝多芬。
  没有终止符的生命交响曲是从来没有过的。没有句号的雄伟的史诗是从来不存在的。永远的躯壳只是炼丹术士和昏庸君王的梦想,死去,并不意味着失去。他虽然离去了,却留下了一座金碧辉煌的音响艺术宫殿。生前,贝多芬是一个人在创造,熬尽最后一滴心血;死后,贝多芬把他的艺术创造送到人类生存的每一个角落。
  贝多芬的一生是孤独的、苦难的。正是这种孤独,能使他直面真正的艺术,正是这种苦难,练就了他“硬汉”的品格,他不仅是作曲家,也是艺术家、思想家,他在启蒙思想的影响下,形成了把音乐视为“纯粹精神”的音乐观,他认为音乐作为启蒙思想的载体,应该能开启更高知识世界的大门,他本人也要把整个生命奉献给艺术,这一信念趋使他陷入到疯狂的情结中,抗拒着人生的重负,接受着命运的磨砺(如本身身体的残疾)。正如他自己所说:“我生在这个世界上不是来享受快乐的生活的,而是来完成伟大的工作的。”
  他的生涯中充溢着与命运抗争的力量、讴歌欢乐的热情,他用毕生心血铸就了非凡的音乐建筑,为人类留下了一笔永恒的宝藏,对世界音乐的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被尊为“乐圣”。
  这——就是贝多芬,就是贝多芬之魂。正如罗曼罗兰所评价的那样:“一个不幸的人,贫穷、残疾、孤独,由痛苦造成的人,世界不给他欢乐,他却创造欢乐来给予世界!他用他的苦难来铸成欢乐,好似用那句豪语说明的——用痛苦换来欢乐。”
  百年之后,英国伟大的剧作家、散文家,萧伯纳为伦敦《广播时报》写了一篇音乐评论——《贝多芬百年祭》,一发表就引起了巨大的轰动。文章是纪念贝多芬的,其中包含着作者对于贝多芬以及对于音乐的理解,字里行间,透着大师的独特的感受——他把贝多芬视作“反抗性的化身”。文章围绕如何解开“贝多芬之谜”,追记了贝多芬思想和创作的各个侧面,揭示了贝多芬音乐的本质——“惊人的活力和激情”。
  这篇文章在文笔上矫健、酣畅、激荡人心,爱因斯坦说:萧伯纳作品中的一个字,就像古典音乐大师乐谱里的一个音符——这就是大师的语言魅力,需要我们潜心地去体味。
  人类生存状况渐趋舒适的今天,“扼住命运的咽喉”,以反抗苦难作为真生存方式的贝多芬精神,时下已稍显疏阔,但是,生活不会总是一帆风顺的,挫折与忧虑还是我们需要直面的人生课题,愿巨人的音乐响起时,巨人的身影,巨人的脚步,投影在或轰响在我们的每个人的生活旅程之中,给我们以生的勇气和力量。
 
关于本站 | 免责声明 | 业务合作 | 广告联系 | 留言建议 | 联系方式 | 网站导航 | 管理登录
闽ICP备0503071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