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nyq.cn
 当前位置: -> 教案 -> 高二语文教案 -> 正文

《报任安书》教学实录 (苏教版高二必修五)

作者:未知来源:网络收集时间:2011-10-29 17:02:46阅读:
字号:|

教师:刘建松
班级:丰惠中学高二(4)班
司马迁,一位熟悉的陌生人。这是一篇用血泪写成的奇信,任安这样一位很普通的官员居然能在在史迁的笔墨中流传百世,再一次证明了文章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的论断的英明。太史公再次无情的解剖自己,毫无遮拦的袒露心扉,让我们后来者见识到了时代的荒谬、人生的苦难、个人的呼告。
课前学生自由朗读一二两段
(学生对文字会有隔膜,扫清字面意思疏通文句)(集体朗读第一段)
  师:莎士比亚借哈姆莱特的口曾经对命运发出感慨,生存还是毁灭,这是一个值得考虑的问题;默然忍受命运的暴虐的毒箭,或是挺身反抗人世的无涯的苦难,在奋斗中扫除这一切,这两种行为,哪一种更高贵?(师生共同朗读,颇有气势)这是一道很简单的选择题,但如果每个人真正遇到时,就演变成真正严肃哲学的问题。在两千多年前,我们的太史公司马迁提出了他的生死观,那就是
生: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用之所趋异也。
师:我们解释这句话,“用”是什么意思
生:使用,用了的意思
师:是这样吗?
生:按照课文的解释是因为的意思
师:对,《劝学》中不是句话吗,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用”就是“因为”的意思。人在哪种境况中会有如此深刻的生命体会。

生:课后注解已经说明这一切。一定是遭受命运打击的之后的大彻大悟,怨天尤人。
生:对命运已经无所谓,自暴自弃。
师:同学们说的有理,一句话,只有大痛后才有大悟。这是一封信,信是个人隐私,不能随便可以看的,你的信你乐意给家长阅读吗?
生:不乐意,信是不能给人看的。
师:这是两千年的一封给朋友的书信,在当时作者并没有想到过它会流传,换句话来说,他不是把它当文章写,不会想到读者、时论和后世的评价,所以《报任安书》写得更真切、更自由、更动人。作者长久郁积心中的悲愤,借此文喷薄而出,有如长江大河,一泻千里,起伏跌宕。在这封信中,我们看到了,坦率、内心的矛盾与痛苦。时而慷慨激昂,时而如泣如诉;时而旁征博引,时而欲言又止。今天我们读《报任安书》.要用一颗理解、体谅和敬重的心,聆听他心底复杂低沉迂回的心曲。
师:任安是谁啊?(阅读注解1)
生:获罪临刑,再不回信为时要完,要伤朋友的心,安慰,可以说是临终关怀。
生:同时自己也抒发了向老朋友一抒胸中的积愤。
师:当时司马迁的精神状态是
生:注解告诉我们屈辱难当,抑郁寡欢。
师:类似于茕茕独立
生:形影相吊,孤单寂寞。
师:这是一位受伤的男人,包括精神和肉体。
生:遭受腐刑,被阉割了。(有生笑)
师:为何遭受如此不公?(师讲解李陵事件)
师:受到命运打击的人很多,中国历史上宦官何其多,但像司马迁一样能忍受的屈辱和耻笑,绝非常人所能想像。何其少。他有一条非常坚定的信念,死要死得有价值,要“重于泰山”,所以,不完成《史记》的写作,绝不能轻易去死,即使一时被人误解也在所不惜。就是这样的信念支持他在“肠一日而九回”的痛苦挣扎中顽强地活了下来,终于实现了他的夙愿,完成了他的大业。 今天我们读着这部不朽的巨著,遥想司马迁当年写作时的艰辛与坚毅,怎能不对他的崇高精神无比敬佩。
师:有论者认为,抱任安书是一个辱贯穿始终,我们就从辱字入手,来解读文本,体验崇高。
生:信的开头有一些客套话,有些是客套话,这跟屈辱的境遇有关。有些是客套话中的真心话。(生找出这些词语)
生:非敢如此也,正因为自己现在是泥菩萨过河——自身难保,
生:略陈固陋,是说自己现在不是宠臣,而是罪人,这就是辱。
师:可见,司马迁已经是边缘化了,没有话语权了。第一节就是受辱之境。遭受耻辱主要是李陵事件,就是没有在政治思想上没和领导保持高度一致,怎样在屈辱的环境中生活下来,这确是一个难题。
师:第二自然段中的辱字尤其多,来,说一说。议一议。,
生:司马迁首先说自己地位低,不,是祖宗地位低。
师:祖先是图书馆馆长,地位不是很高吗?
生:固主上所戏弄,固就是本来的意思。说穿了是个玩具罢了,像倡优所畜,
师:畜是
生:畜就是豢养,像一条狗一样,可以玩弄,也可以抛弃。
师:毕竟我爸不是李刚啊,这就是遭辱之源啊。我算得上什么东西呢?
生:是,祖先是地位低,而我更是微不足道,像一种蝼蚁,就像一根毛。
师:并且是九头牛上的一根毛。微不足道。
师:我们经常听到别人说,我弄死你就像
生:弄死一只蚂蚁,
师:所以老百姓又叫蚁民。
师:任何人包括蚁民都有自尊心,而一些有地位的有文化的人更是如此,俗话说士可杀
生:不可辱。
师:要侮辱你可以有许多的手段,在这方面中国有自己的特色,看过水浒的同学都知道受辱方法的丰富性。这封信提到了各种各样受辱的方法和手段。(生朗读相关文字)目的就是说明最受侮辱的是
生:最下腐刑矣。
师:司马迁好歹也是公务员,也曾经是有地位的人。他对官员受侮辱的观点是
生:刑不上大夫。
师:这有些奇怪了,难道士大夫即使犯法可以不追究?有豁免权?(生思考)关于这一点,著名学者孟森先生《明清史讲义》有“古者刑不上大夫,以励廉耻也”之说。什么意思?大家猜猜。
生:士大夫有强烈的精英意识,不能当众受辱,如果真的这样,还不如自杀。
生:士大夫的面子很重要,丢不起。
师:我们可以算是准士大夫,大家现在不就是讲个面子吗?
师:老师解释解释,昔日的读书人讲究“可杀不可辱”,即使犯法,白刃加颈,也比在众目睽睽之下被公然羞辱强。所以我们很佩服能忍胯下之辱的韩信。刘基曾经对爱暴打大臣屁股的朱元璋说:“古者公卿有罪……诣请室自裁,未尝轻折辱之,所以存大臣之体”,一般不对读书人动刑,可以说正是昔日特有的砥砺名节、蓄养士气的一种良法。文中列举了历史上风云人物,受污辱的情况,意图何在?(师生阅读英雄受难受辱的例子)
生:说明人的志气品格即使是英雄也会在困辱中会逐渐衰微,也会屈服。
生:暗示自己的志气也在受辱中消失,这是人之常情。
生:因为侮辱是慢慢的渗透进来的,慢慢跟你磨,磨得你没脾气。
生:就好象老虎掉进陷阱,就摇头摆尾成为一条哈巴狗。
师:于是司马迁得出一个结论,古今一体,安在其不辱也。由此言之 (生朗读)
师:引经据典,运用排比的方法说明无论王侯将相还是平民百姓,都可能受辱,受辱是人生也是英雄的常态,不足为奇。真正让我们感动的地方:他和我们一样,也是一个平平常常的人。他有我们不可企及的英雄的一面,也有令我们感到亲切的庸常的一面。在非人的折磨过程中,英雄之气逐渐颓唐。英雄还原成庸常,不都是英雄的耻辱。才更让我们亲近。才更让我们尊敬!这位男人的内心在滴血。这就是忍辱之痛。(第一课时结束)
 

小刘

关于本站 | 免责声明 | 业务合作 | 广告联系 | 留言建议 | 联系方式 | 网站导航 | 管理登录
闽ICP备0503071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