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nyq.cn
 当前位置: -> 教案 -> 高二语文教案 -> 正文

《师说》教案(粤教版高二必修教案设计)

作者:未知来源:网络收集时间:2011-10-29 17:02:44阅读:
字号:|
 
 一、教学目标 
1.了解韩愈及相关文体知识
2.学习借鉴本文事理结合论证和对比论证的议论文写作方法; 
3、把握“师”与“道”的内涵 
3.积累掌握“传”“师”“道”“受”“固”“从”“之、其”“也”“则”“于”“乎”“所以”等实词与虚词的用法;  
4.背诵课文;
二、教学重点  
1.掌握对比说理的方法;
2. 把握“师”与“道”的内涵
3.积累相关文言实词与虚词的用法
三、教学难点
1.正反对比的论证方法以及破立结合的论证结构
2.掌握“其”“之”“乎”“所以”等文言虚词的用法
3.正确认识“师”与“道”,
四、教学方法:讲授、问题探究、阅读
五、课时:3课时
六、教学过程
(一)导入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大家对于老师又是怎样的认识呢?在唐代,由于门阀制度,贵族子弟都进入弘文馆、崇文馆和国子监学习,不管他们的学业怎样,出来都可以做官。因此,他们轻视老师,社会风气每况愈下,也没有人愿意做老师,谁做老师,大家都会群起而攻之,“耻学于师”的不良风气盛行。对于今天,我们又持何种见解呢?“选择了教师,就选择了清贫”?(注意引导学生亲近母语、亲近语文)


(二)解题:
“师说”不是“说说老师”的意思。“说”是一种议论文的文体,可以先叙后议,也可夹叙夹议。“说”比“论”随便些。初中学过的《捕蛇者说》、《马说》、《爱莲说》等等都属“说”一类文体。“说”,古义为陈述和解说,因而对这类文体,就可按“解说……的道理”来理解。所以《师说》,即“说师”,意思是解说关于“从师”的道理,刚才说过,当时社会风气不重视从师之道,认为从师学习是可耻之事。韩愈写这篇文章赠给他的学生李蟠,其目的就是抨击时弊,宣扬从师的道理。
 
(三)作者简介
韩愈,字退之,河阳(今河南孟县)人,祖籍河北昌黎,世称“韩昌黎”。二十五岁中进士,曾任监察御史、刑部侍郎、潮州(今广东潮州)刺史、国子监博士、兵部侍郎、吏部侍郎等职。他是“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宋代苏轼称他为“文起八代之衰”,明人列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唐宋散文八大家: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曾巩、王安石)
古文运动,实际是以复古为名的文风改革运动,他和柳宗元一起提出“文以载道”、“文道结合”的观点,主张学习先秦、两汉“言之有物”、“言贵创新”的优秀散文,坚决摒弃只讲形式不重内容华而不实的文风。
(四)朗读、正音
句读(dòu)或不焉(fǒu) 经传(zhuàn) 老聃(dān ) 
蟠( pán )   苌弘( cháng )  近谀( yú )  贻( yí )
(五)疏通文意,初步感知
(掌握文章大意,疏通字词,见教材批注及教参)
(六)整体感悟
1、内容理解
作者论述从师学习的必要性,他说,“人非生而知之者”,“古之学者必有师”,明确指出从师学习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这个观点无疑具有积极意义。 
韩愈突破教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的职责局限,将其扩大到“传道”、“解惑”,这在当时是也不起的进步。 
关于从师学习的途径,也就是择师的标准,韩愈针对上层“士大夫之族”的门第观念,明确提出“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并由此推出“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这些思想闪耀着民主、进步的光芒,针砭了当时上层社会只看门第高低,不重真才实学的恶劣风气,提出了全新的师道观念。 
这种思想在今天仍有发展的余地。 

2、结构线索
本文的观点是“古之学者必有师”,论证了从师学习的必要性和正确途径,并批判上层士大夫之族耻于从师学习的恶劣风气。 
第一段,提出观点,批判士大夫之族耻于从师(教师的作用、从师的必要性与标准、择师的原则)。 
第二、三段,正反对比,批判“士大夫之族。” 
第四段,以孔子为例,进一步论证观点。 
第五段,交代写作缘由,赞扬李蟠时又强调了他的观点。 
小结:由立到破,破立结合;论点鲜明,结构严谨,正反对比,理据充分、透彻,说服力强。 

3、疑难问题
①人为什么要从师? 
a学者必有师;b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c人非生而知之者。 
②教师的作用: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从师的必要性:人非生而知者……终不解矣
从师的标准:生乎吾前……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择师的原则: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③文章对“古之圣人”“从师”与“今之众人”“耻师”相对比后得出了怎样的结论? 
——“圣益圣,愚益愚。”或“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皆出自于此乎?” 
④“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与“士大夫之族”在从师问题上分别怎样做的?这样的对比,体现了作者怎样的观点?这样的做法带来怎样的结局?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
“士大夫之族”:“群聚而笑之,曰:‘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⑤本文的写作意图是什么?文章向后人提出了哪些建议?
文章赞扬李蟠,对他不从流俗的肯定,同时对士大夫们“不从师”的有力批判:既针砭时弊,又通过赞扬李蟠倡导从师。号召学习李蟠的做法:“不拘于时”“能行古道”
   
(七)重点探讨
1、文章的论证结构及方法
※结构:古之学者必有师[立]→师道之不传[破立对比]→圣人无常师[立]→赠李蟠
※方法
(1)例证法:孔子师……
(2)引论法:三人行,则必有我师。
(3)对比论证
对比一:“古之圣人”与“今之众人”→圣益圣、愚益愚
对比二:“为子择师”与“其身则耻师” →小学而大遗
对比三:“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与“士大夫” →“士大夫”之智乃反不及“巫医乐师百工之人”

2、语言特色
(1)整句散句结合。
    整齐的排偶句和灵活的散句交错运用,配合自然,错落有致。例如,第二段:“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与“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亦远也,而耻学于师”,是排偶句。接下去,“是故圣益圣,愚亦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则是散句。而这一长的散句中,“圣益圣,愚亦愚”和“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又都是排偶句。
(2)多种句式与不同语气相结合
     第二段一连用了三个对比,结语都是批判士大夫不重师道的恶劣风气,但语气一句比一句加重。第一句“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反诘语气;第二句“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否定、责备语气;第三句“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与软”,讽刺语气,感情强烈。
(3)顶真修辞手法的运用。
    顶真,用上一句的结尾的词语做下一句的起头,使前后句子的头尾蝉联,上递下接。本文有好几处运用这种修辞手法,例如“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八)拓展提高
1、《师说》怎样体现了“古文”运动的理论主张?(唐“古文运动”倡导)
①内容和形式是统一的,形式是为内容服务的。《师说》将“学者有师”、“尊师”、“重道”的思想通过第一段的正面阐述、第二段正反对比论证、第三段的例证得以系统而严密的阐发,是文(形式)道(内容)统一的典范。 
②作家人面对现实,表见解、抒真情。《师说》针对当时耻于从师的社会恶习,进行了大胆的挑战,提出了进步的师道见解。 
2、    本文讲了许多从师的道理,哪些对我们今天有借鉴意义?哪些反映了作者的封建意识?
作者第一次提出了老师的职责,既概括又全面;作者强调学而知之,必须从师学习,能者为师,不耻下问,尊重老师,奖励后学等思想在今天仍有借鉴意义。
但作者所说的“道”,是维护封建统治的儒家之道,所说的“业”,是“六艺经传”,与我们所讲的“道”和“业”的内涵是根本不同的。他把“士大夫之族”在从师问题上的见识不如“巫医乐师百工之人”看成反常,暴露了轻视劳动人民的封建统治阶级的偏见。 

(九)文言基础
※通假字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受”通“授”
或师焉,或不焉            “不”通“否”
※一词多义
1、师:课文中出现26次
⑴作名词,有两种情况。
 ①“老师”      古之学者必有师
 ②“专门技艺人”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
⑵作动词,有三种情况(名词作动词)
①“学习、效法”    吾师道也(“师道”,动宾关系)、不耻相师。
②“从师”    或师焉,或不焉、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师道”,偏正关系)
③“以……为师”  意动用法
2、之:课文中出现25次
⑴作代词,有两种情况 
①指代人或事物       择师而教之
②连接定语和中心词,表示统一关系,相当于“这类”、“这些”。如:郯子之徒、巫医乐师百工之人
⑵、作助词,有四种情况
①放在定语与中心词之间:古之学者
②放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师道之不复,可知矣
③表示宾语前置:句读之不知
④在动词、形容词或表示时间的词后,凑足音节,无意义:六艺经传,皆通习之
⑶以前学过的课文中还有三种情况
①作代词,指代自己:君将哀而生之乎
②作助词表示定语后置:蚓无爪牙之利
③作动词,“到”、“往”:吾欲之南海
3、其:课文中出现17次
⑴作代词,有四种情况
①在主谓短语中作主语。如: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他)、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那些)
②复指,作主语: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他们)
③作兼语:余嘉其能行古道(他)
④作定语: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他们的)
⑵作语气副词,有两种情况
①表猜测:圣人之所以为圣……其皆出于此乎(大概)
②表感叹: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欲(多么)
4、所以:a、表原因。译为“……的原因”“……的缘故”;b、表凭借或目的。“用来……的”“……的凭借”。
   ①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②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 ③ 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④此世所以不传也 ;   ⑤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  
5、也:a、句末语气词,表示判断或肯定;b、句末语气词,与“何”等词相应,表示疑问语气;c、句中语气词,表示语气的停顿,以引起下文;d、副词。也(后起意义)  
6、于:a、介词,引出动作的处所、时间和对象,可以翻译为“在”“向”“到”“从”“对于”等;b、介词。表示比较,相当于“过”;c、介词。在被动句中引出动作的主动者。
7、传:a、客舍;b、传记;c、注释或解释经义的文字;d、传递;e、传达、传授;f 、流传 
※古今异义
古之学者必有师   古:求学的人           今:有专门学问的人
句读之不知       古:句子停顿的地方     今:看字发出声音
小学而大遗       古:小的方面学习       今:专门的一个求学阶段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古:特殊的指示代词,相当于“用来……的”   
今:表因果关系的连词。  
吾从而师之       古:是两个词,从:跟随;而:而且
今:连词,表结果、目的等。
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      古:无论       今:常用义为“没有”。
今之众人                古:一般人、普通人    今:常指许多人
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      古:不一定         今:用不着,不需要
※词类活用
1、名词作动词 
(“师”作动词的三种情况,前面已讲。)
2、意动用法
①、吾从而师之    名词  以……为师
②、渔人甚异之    形容词  以……为奇异
③、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   名词   以……为师
④、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     动词  以相师为耻
 3、形容词作名词
  ①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惑”放在动词“解”后面作宾语,意为疑惑的问题。
  ②是故圣益圣,愚益愚   “圣”和“愚”处于主语的位置上,意为圣人、愚人。
  ③小学而大遗         小的问题,大的问题
※特殊句式
1、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判断句
2、不拘于时        “于”表被动,被动句
3、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由“之”作标志的宾语前置句
4、而耻学于师;不拘于时,学于余;师不必贤于弟子  介词结构后置句
5、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庸……乎”表反问,意为“难道……吗?”
(十)总结
论点:古之学者必有师
 

王仁玉

关于本站 | 免责声明 | 业务合作 | 广告联系 | 留言建议 | 联系方式 | 网站导航 | 管理登录
闽ICP备05030710号